140 likes | 211 Views
以工作為藉口,忽略家庭生活. 沒時間. 許多人常以「沒時間 」作為拖延的好藉口 大部分主管花在工作上的時間,恐怕不到清醒時間的一半 那麼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事業成功主管的類似悲劇. 「就在那時,我因為父親退休,而接手家庭事業,我當時花 很多時間在事業上衝刺,就算有空跟太大聊天,話題也在小兒 子強尼的身上打轉,只要提及夫妻間的問題,常常就談不 下去。之後,兒子的病情惡化,手術之後宣告不治。當時我們都很痛苦,雖然兒子的死讓我們變得比以前親密,但找們還是無法溝通,兩人之間好像少了什麼。後來,我愛上另一個女人 · 三年後就和太太離婚了。」 疏於經營家庭生活,覺得自己「有罪惡感」.
E N D
沒時間 • 許多人常以「沒時間 」作為拖延的好藉口 • 大部分主管花在工作上的時間,恐怕不到清醒時間的一半 • 那麼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事業成功主管的類似悲劇 • 「就在那時,我因為父親退休,而接手家庭事業,我當時花 很多時間在事業上衝刺,就算有空跟太大聊天,話題也在小兒 子強尼的身上打轉,只要提及夫妻間的問題,常常就談不 下去。之後,兒子的病情惡化,手術之後宣告不治。當時我們都很痛苦,雖然兒子的死讓我們變得比以前親密,但找們還是無法溝通,兩人之間好像少了什麼。後來,我愛上另一個女人 · 三年後就和太太離婚了。」 • 疏於經營家庭生活,覺得自己「有罪惡感」
都是工作惹的禍 • 工作狂 工作狂容易被社會原諒,甚至鼓勵 利用工作來逃避現實問題 • 成功的囚犯 愛上了工作與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對成功上癮的人不是為了逃避私人生活才工作,他們根本就沒有私人生活 • 扣除睡覺時間後,投資在工作上的時間,大多數人預估約占每週60 %至70 %的時間。但通常實際上的比例比較接近50% • 大多數主管投資在家庭生活的時間,就算不比工作時間長,至少也與工作時間相當
假如不是工作的錯,那錯在哪裡? • 多半是工作的負面情緒影響私人生活 • 錯誤的假設 • 害怕面對婚姻的衝突 • 合理的藉口 • 拖延的態度 • 缺少必要的技巧
錯誤的假設 • 錯誤認為經營家庭生活很容易。他們認為自己能一邊衝刺事業,同時又從容自在地處理家務 • 一旦孩子的問題不好解決時 · 很快就舉雙手投降 • 這些事無法學習,只能從嘗試和錯誤中領悟 ? • 意識到這個「問題」差不多三、四年了,他很困擾,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因為他擔心自己若是試圖改善,反而會使狀況變得更糟 • 要發掘生活中的機會,享受當中的樂趣,除了需要時間之外,最重要的,還要有熱誠和想像力
害怕面對婚姻的衝突 • 害怕被拒絕、害怕面對未知的結果(因為沒人知道溝通後會有什麼結果)、害怕面對痛苦的決定、害怕改變、害怕表現脆弱的一面 • 很多人只想到與配偶討論問題後,可能會帶來哪些負面後果,卻不分析溝通會帶來什麼好處 • 雙方通常可能很少深入溝通,所以不知道從何開始 • 避免的不是溝通的惡果,而是溝通時不舒服的感覺 • 還是別沒事找麻煩好
合理的藉口 • 兩個人結婚後, 自然會產生一必衝突。一開始,有些問題浮出 檯面之後 · 夫妻倆會儘 早解決,但是有些較深層的問題實在很難解決,此時雙方可能以工作太忙為藉口,來逃避這些問題。而後,自然的解決方法就「誕生」了,只要生個小孩,夫妻倆就不用談自己的問題了,因為光是小孩的事就足以說上好幾 個小時。假如 一個小孩不夠,還可以再生第二個,這樣話題一定夠多。當小孩逐漸成長,雙方便在小孩身 上尋得無法從另一半獲得的滿足,以繼續逃避潛藏在婚姻裡的衝突 • 以往一直以孩子的問題當擋箭牌,因此,小孩的問題愈是有所改善,他們愈驚慌失措。因為一旦合理的逃避藉口消失,他們恐怕就沒理由躲避婚姻裡的問題了
明天再說 • 希望能夠「年輕有為」。由於工作實在太忙了,私人生活就明天再說吧。 • 假如你的事業發展得不錯,恐怕工作量只會愈來愈多。假如工作仍有待努力,你一定還在掙扎著找出自己的方向。不論如何,家庭生活就「明天」再說吧。 • 擔任副總裁,你的收入比當初一起進公司的同事還高但你偶爾會感到莫名的空虛和恐懼,開始恐懼自己做不到,卻不知道怎麼處理這種焦慮,覺得自己提早面臨中年危機 ,你決定等待,期待這種感覺會自動消失。 • 儘管年輕時必須為了事業犧牲其他東西,但他們都不斷告訴自己,總有一天,失去的都可以重新獲得。但這是不可能的。你不可能在明天重獲今天喪失的經驗,你若沒辦法在二十五歲與另一半享受生活,這種機會就一去不回了。 • 把「現在」當抵押品的人,一定得承擔未來私人生活品質低落的風險 · 想要在未來享受好的私人生活,就像做生意一樣,你得在現在投資,才能在未來享受成果。
三個因應之道 • 避免「明天再說」 • 有些人很會享受家庭生活,很有創意,但大多數人都覺得家庭生活無趣 。這些人會這麼想,是因為他們對生活採取旁觀的角度,而不積極參與,才會覺得和家人相處時平淡又消極。學會有創意又有趣的相處方式非常重要,因為只有有趣的家庭生活,才能拉近這些主管和家人間的距離。
三個因應之道 • 面對衝突 • 用希望來鼓勵自己,只要知道應該如何努力、怎麼做才能改善關係,希望就會成真 • 若能先強調婚姻的好處,氣氛就會溫暖,也能在兩人之間營造出信賴感,因此減低衝突發生的可能 • 處理存在已久且棘手的衝突,解決將溝通與情緒失控、自尊心受傷、進一步的衝突聯想在一起
三個因應之道 • 真誠以待 • 有些人的生活變得只是柴米油鹽,要在這樣的關係裡引起興奮、快樂的感覺可就難了 • 並不是所有的人際關係都能重新經營、重新注入活力。有些關係是無力挽救的,對當事人而言,他們只想早點結束無謂的痛苦和傷害,進行婚姻諮商師稱為「建設性的離婚手續」 • 如果我們要享受與他人的關係,就要學會擺脫大多的恐懼和無意識的幻想,與人真心相待。坦白的人會表達出他的需求和問題,也會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快樂和滿足。只有雙方都能坦誠表達自己最深的感覺,兩人間的問題才會真正浮現。換句話說,雙方的相處愈是真實、自然,彼此愈是相互吸引,雙方的互動才愈是良好。
如何實踐 • 先放棄「生活很好經營」、或是「生活技巧很快就能學會的假設」 • 捨棄的觀念是,「人際關係太複雜,不好經營,所以根本別嘗試」。該先問自己想經營什麼樣的婚姻關係或親子關係、有哪些自我成長計畫等等 • 這些改變應該和緩而且循序漸進不要取突然又激烈的做法,改善的效果必須是具體、可評量的,這樣才知道白己進步多少,這些改變必須是讓人高興的變化,這樣才會讓人樂在其中。 • 改掉疑心病,雖然一開始這很難做到
現在開始,絕不嫌遲 • 現在的成人發展研究報告指出,人具有相當大的改變能力,學習的潛力其實遠大於自己所知。 • 面對家庭生活問題的關鍵,取決於你能不能敏感地體察人際關係中的問題。 • 只要懂得正確的表達,人們就可以將內在非常敏感的部分適當地表達出來,在人際關係中發揮作用。只要有開始,就會有無窮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