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771 Views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防治策略 戴梦昭. 大纲. 高血压定义,分层分级 社区高血压流行病学及患者特点 社区高血压筛查、诊断、管理 高血压的药物干预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高血压治疗实例: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非杓型高血压. 高血压定义. 经非同日(一般间隔 2 周)三次测量,血压≥ 140 和 / 或≥ 90mmHg 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的疾病 ; 是最常见的慢性病; 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 级 别 收 缩 压 ( mmHg ) / 舒 张 压 ( mmHg )
E N D
大纲 • 高血压定义,分层分级 • 社区高血压流行病学及患者特点 • 社区高血压筛查、诊断、管理 • 高血压的药物干预 •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 高血压治疗实例: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非杓型高血压
高血压定义 • 经非同日(一般间隔2周)三次测量,血压≥140和/或≥90mmHg • 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的疾病; • 是最常见的慢性病; • 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 级 别 收 缩 压(mmHg)/ 舒 张 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和 <80 正常高值 120~139 和/或 80~89 高血压 ≥140 和/或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和/或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和/或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和/或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和 <90 注:⑴、本表摘自200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⑵、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按危险分层、量化地评估预后 《全国全科医师教程》2009
大纲 • 高血压定义,分层分级 • 社区高血压流行病学及患者特点 • 社区高血压筛查、诊断、管理 • 高血压的药物干预 •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 高血压治疗实例: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非杓型高血压
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
高血压“三率”水平 李立明,饶克勤等,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7,478-484
脑卒中发病和死亡增加 冠心病发病和死亡增加 心力衰竭发病和死亡增加 肾脏疾病发生危险增加 大动脉及周围动脉病变危险增加 高血压的危害 血压水 平升高
中国35-64岁人群队列人群31728人(1992-2002)基线血压(mmHg)与10年总心血管事件发病的相对危险(RR)中国35-64岁人群队列人群31728人(1992-2002)基线血压(mmHg)与10年总心血管事件发病的相对危险(RR) RR SBP <11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DBP <75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人数比例(%) 21 20 21 11 13 5 4 2 3 王薇,赵冬等,中华内科杂志,2004,10,730-734页
造成的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的6个主要危险因素(WHO)归因危险度)造成的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的6个主要危险因素(WHO)归因危险度) SBP>115mmHg 45% 胆固醇>3.8mmol/L 28% 收缩压大于115mmHg 45% 胆固醇超过3.8mmol/L 28% 水果和蔬菜<600g/day 16% 体重指数>21kg/m2 15% 烟草 12% 烟草12% 缺乏运动 11%
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 1/10万人 姚建义,苗树军等,中国实用医药,2010,10,15-17页
并发症(Complications) 脑血管病 心力衰竭 高血压 并发症 高血压脑病 慢性肾衰竭 高血压危象 主动脉夹层
我国高血压的负担 • 全国2亿高血压患者 • 全国每年由于血压升高而过早死亡150万人 • 中国每年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一半与高血压有关 • 亚太队列表明66%心脑血管病发生与高血压有关 • 全国每年高血压医药费400亿元 • 高血压占慢性病门诊就诊人数的41%,居首位 王建生,姜垣等,中国慢性疾病预防与控制,2007,3,194-196页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关键 • 随着年龄增长,血压易出现较明显波动,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 多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易发生晨峰高血压现象 • 降压速度不宜过快,应逐步降压
大纲 • 高血压定义,分层分级 • 社区高血压流行病学及患者特点 • 社区高血压筛查、诊断、管理 • 高血压的药物干预 •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 高血压治疗实例: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非杓型高血压
筛查方法 • 高血压常见症状 • 成人每2年测血压一次 • 机会性筛查:健康体检、日常诊疗… • 重点人群筛查: 35岁首诊测血压 高血压易患人群: BP130-139/85-89 肥胖者每年监测血压
血压测量标准方法 • 测量工具:水银柱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 • 环境:安静、不讲话、肢体放松 • 袖带:大小适合,紧缚上臂,袖带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 血压读数应取偶数,读数精确到2mmHg,电子血压计以显示数据为准 • 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以3次读数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
自测血压 • 自我测量血压简称自测血压,是指受测者在诊所外的其他环境所测血压,自测血压可获取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信息 • 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ESH、BHS和AAMI)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 • 正常上限参考值为135/85 mmHg ,自测血压值低于诊所血压值 • 自测血压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
高血压的诊断评估 • 原发性高血压:95% • 继发性高血压:5%
继发性高血压 以下几种情况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 发病年龄小于30岁 • 高血压程度严重(达3级以上) • 血压升高伴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周期性发作,或低血钾 • 夜尿增多,血尿、泡沫尿或有肾脏疾病史 • 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伴头痛、心悸、皮肤苍白及多汗等 • 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双侧上肢血压相差20mmHg以上 • 降压效果差,不易控制
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疾病 • 肾脏病 • 肾动脉狭窄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嗜铬细胞瘤 • 大动脉疾病 • 药物引起的高血压
危险分层的评估指标(1) • 询问病史和简单体检: 基本要求 常规要求 • 测量血压,分为1、2、3级 + + • 肥胖:BMI≥28Kg/m2 或WC男≥90cm,女≥85cm + + • 性别,年龄 + + • 正在吸烟 + + • 已知血脂异常 + + • 缺乏体力活动 + + •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 + • 脑血管病 病史 + + • 心脏病病史 + + • 周围血管病 + + • 肾脏病 + + • 糖尿病 + + -:选择性检查项目; +:应当检查项目; “基本要求”检查的项目较少,可能会低估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
危险分层的评估指标(2) 实验室检查 基本要求 常规要求 • 空腹血糖≥7.0mmol/L - + • 心电图(左室肥厚) - + • 血肌酐:男≥115umol/L(≥1.3mg/dL);女≥107 umol/L(≥1.2mg/dL) - + • 尿蛋白 - + • 尿微量白蛋白≥30mg/24h,或白蛋白/肌酐比: - + • 空腹血脂:TC≥5.7mmol/L,LDL-L≥3.6mmol/L;HDL-C<1.0mmol/L;TG≥1.7mmol/ - + • 眼底 - + • X线胸片 - + • 超声(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 心脏左室肥厚) - + • 动脉僵硬度(PWV>12m/s) - + • 其它必要检查 - + • -:选择性检查项目; +:应当检查项目; • “基本要求”检查的项目较少,可能会低估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
简化危险分层项目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
简化危险分层表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
高血压评估的书写格式 • 写明诊断及血压级别 • 对于危险分层是否表述不做规定 • 例:某患者,男性,55岁,吸烟,2个月前发现血压增高为146/92mmHg,1月前测量为156/98mmHg,此次就诊血压为152/96mmHg,诊断为:高血压1级(1级高血压伴2个危险因素,危险分层为中危)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
高血压治疗血压达标时间 原则:能耐受,尽早达标;长期达标 • 对1-2级高血压且药物能耐受,血压达标时间4--12周 • 对药物耐受性差,血压达标可延长 • 老年人,血压达标时间可适当延长
高血压管理级别与调整 • 根据初诊患者的血压水平,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伴临床疾患进行危险分层,然后分级管理 伴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危——3级管理:长期不变 伴靶器官损害 ——高危——3级管理:一般不变 仅据血压水平 ——高危——3级管理:可调整 或1-2个危险因素 ——中危——2级管理: 可调整,管理1年后视情况调整;血压连续6个月控制好的,可谨慎降低管理级别 • 对新发生心脑血管病,肾病及糖尿病及时升级管理
常规随访 随访内容 随访6个月 血压高于140/90 开始药物治疗 低危层 (一级管理) 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 并存疾患 血压、体重等 3个月一次 血压达标 高血压危险分层 社区人群 高血压 随访3个月 血压高于140/90 开始药物治疗 筛查 检查评估 中危层 (二级管理) 血压、体重、RF 等 2个月一次 血压未达标 或需转出者 检出继发性高血压 血压、体重、RF等 立即开始 药物治疗 高危 (三级管理) 至少1个月一次 转回 检出 诊断评估 开始非药物治疗 开始药物治疗 随访管理 规范治疗 上级医院 开始健康教育并持之以恒 高血压基层防治管理流程图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
一 转上级医院: 1 继发性高血压 2 难治性高血压 3 伴严重并发症或病情不稳定 4 需要协助完成特殊化验检查的 5 其他 二 转回社区: 1 诊断明确 2 治疗方案确定 3 病情稳定 高血压双向转诊
大纲 • 高血压定义,分层分级 • 社区高血压流行病学及患者特点 • 社区高血压筛查、诊断、管理 • 高血压的药物干预 •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 高血压治疗实例: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非杓型高血压
治疗(Treatment) 改善生活行为 降压药 治疗对象 血压控制 目标值 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
治疗目标 • 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 • 目标血压: • 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 • 老年(≥65岁)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50/90 mmHg以下; • 年轻人或糖尿病、脑血管病、稳定性冠心病、慢性肾病患者降至130/80 mmHg以下; • 如能耐受,所有患者血压尽可能降至120/80mmHg以下,但冠心病或者高龄患者DBP低于60mmHg时应引起关注 • 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检查出来的所有危险因素,并适当处理病人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疾患 • 1~2级高血压争取在4~12周内血压逐渐达标,并坚持长期达标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
初诊高血压的评估干预流程 初诊高血压 评估其他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及兼有临床疾患 开始生活方式改善 高危 中危 低危 立即开始 药物治疗 随访监测血压及其他 危险因素1个月 随访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3个月 诊室或家庭* 多次测血压 诊室或家庭* 多次测血压 收缩压<140 和舒张压<90 收缩压≥140 舒张压≥90 收缩压≥140 或舒张压≥90 收缩压<140 和舒张压<90 考虑药物治疗 继续监测 继续监测 开始药物治疗 注:*家庭自测血压平均值比诊室低5mmHg(即家庭135/85相当于诊室的149/90mmHg);
药物治疗的原则 • 小剂量开始 • 多数终身治疗、避免频繁换药 • 合理联合、兼顾合并症 • 24小时平稳降压,尽量用长效药 • 个体化治疗
常用降压药物种类 钙拮抗剂 氨氯地平 非洛地平 硝苯地平 维拉帕米 地尔硫卓 利尿剂 噻嗪类 袢利尿剂 保钾利尿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卡托普利 依那普利 贝那普利 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阻滞剂 氯沙坦 缬沙坦 厄贝沙坦 β受体阻滞剂 阿替洛尔 美托洛尔 比索洛尔
降压药选择 • 每一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 掌握药物治疗的禁忌症和适应症,根据病情和患者意愿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中随访病人,了解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 • 考虑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比选择降压药种类更重要
单药治疗 vs. 联合治疗 选择治疗策略 血压显著升高 高/极高心血管危险 较低目标血压 血压轻度升高 低/中度心血管危险 常规目标血压 低剂量单药治疗 2种药物联用 低剂量治疗 若未达到目标血压 将剂量增加 至足量 换用其他药物 低剂量治疗 将联合用药剂量 增加至足量 增加第3种药物 低剂量治疗 若未达到目标血压 2~3种药物联用 足量治疗 足量 单药治疗 2~3种药物联用 足量治疗
指南强调联合治疗 干预多种机制 个体遗传差异 为什么要联合治疗? 添加/补充药理作用 改善依从性 降低剂量 减少副作用
两种药物联合参考方案 钙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CE 抑制剂 噻嗪类利尿剂 α-阻滞剂 β-阻滞剂 实线表示证据支持或推荐使用的组合; 虚线表示证据不足或必要时谨慎使用的组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
大纲 • 高血压定义,分层分级 • 社区高血压流行病学及患者特点 • 社区高血压筛查、诊断、管理 • 高血压的药物干预 •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 高血压治疗实例: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非杓型高血压
非药物治疗 改善生活行为 饮食治疗 心理平衡 减 重 戒烟限酒 运 动 限制钠盐摄入
非药物治疗内容和目标 内 容 目 标 减少钠盐摄入 每人每日食盐小于6克 合理饮食 减少膳食脂肪;适量蔬菜水果每日1斤 规律运动 每周3~5次中量运动 控制体重 BMI<24kg/m2;腰围男<90cm;女<85cm 戒烟 坚决戒烟 限酒 不提倡饮白酒;如饮酒,则每日白酒小于 1两; 葡萄酒小于2两;啤酒小于5两 心理平衡 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非药物治疗措施:减少钠盐摄入 • 每人食盐量逐步降至6g/d • 减少腌制、卤制、泡制等高盐食品的摄入 • 烹饪用盐尽可能称量,如特制的盐勺,或者普通啤酒瓶盖去叫胶皮垫后水平装满可盛6g食盐 • 用替代产品,如代用盐、食醋等 • 宣传高盐饮食的危害
非药物治疗措施:合理饮食 • 减少膳食脂肪 • 总脂肪占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食油<25g/d;瘦肉类50~100g/d,鱼虾类50g/d • 新鲜蔬菜400~500g/d,水果100g/d • 蛋类3~4个/周,奶类250g/d,少吃糖类和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