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第 9 章 国际物流与外贸地理

第 9 章 国际物流与外贸地理. 知识目标. 掌握国际物流的含义及特点,了解国际物流与经济地理之间的关系; 了解国际物流的分类; 了解国际物流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 掌握我国参与国际物流的商品构成、商品市场的分布; 熟练掌握国际物流的流通路径。. 主要内容. 国际物流概述. 1. 国际物流与外贸地理. 2. 中国产品进出口地理. 3. 国际物流的流动路径. 4. 9.1 国际物流概述. 9.1.1 国际物流的含义. 所谓国际物流,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

hoyt-vins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9 章 国际物流与外贸地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9章 国际物流与外贸地理

  2. 知识目标 • 掌握国际物流的含义及特点,了解国际物流与经济地理之间的关系; • 了解国际物流的分类; • 了解国际物流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 • 掌握我国参与国际物流的商品构成、商品市场的分布; • 熟练掌握国际物流的流通路径。

  3. 主要内容 国际物流概述 1 国际物流与外贸地理 2 中国产品进出口地理 3 国际物流的流动路径 4

  4. 9.1国际物流概述

  5. 9.1.1国际物流的含义 • 所谓国际物流,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 • 实质: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 • 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即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

  6. 国际物流的特点 国际性 复杂性 风险性 主要包括国际物流通信系统设置的复杂性、法规环境的差异性和商业现状的差异性等。因而在国际间组织好货物从生产到消费的流动,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如国家的政局动荡, 各国之间汇率问题和在物流过程中遇到海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风险。 国际物流系统涉及多个国家,系统的地理范围大,运输距离长,运输方式多,这就需要要合理的规划运输路线,加速货物的周转并降低物流成本。

  7.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达成共识:必须加强国际物流合作 第二阶段20世纪80至90年代初 物流国际化的趋势局限于一些发达国家 第一阶段20世纪50至80年代初 本国的物流系统的完善促进了国际贸易 9.1.2国际物流的发展

  8. 国际物流发展趋势 1.国际物流系统更加集成化 传统物流一般只是货物运输的起点到终点的流动过程,如,产品出厂后从包装、运输、装卸到仓储这样一个流程,而现代物流,从纵向看:它将传统物流向两头延伸并注入新的内涵,即从最早的货物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领域,其间要经过包装、运输、装卸、仓储、加工配送等过程到最终送达用户手中,甚至最后还有回收物流的全过程。 2.国际物流管理更加网络化 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条件,强化资源整合和优化物流过程是当今国际物流发展的最本质特征。信息化与标准化这两大关键技术对当前国际物流的整合与优化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同时, 又由于标准化的推行,使信息化的进一步普及获得了广泛的支撑,使国际物流可以实现跨国界、跨区域的信息共享,物流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加强了整个物流系统的信息连接。

  9. 3.国际物流标准更加统一化 国际物流的标准化是以国际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各系统内分领域的包装、装卸、运输、配送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国际物流系统的标准;最后研究国际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配合问题,谋求国际物流大系统标准的统一。 4.国际物流配送更加精细化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各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依赖程度也愈来愈错综复杂,物流是联系这些复杂关系的交换纽带,它使经济社会的各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 5.国际物流园区更加便利化 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的急剧扩大,许多发达国家都致力于港口、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立体仓库的建设,一些国际物流园区也因此应运而生。

  10. 6.国际物流运输更加现代化 国际物流的支点离不开运输与仓储。而要适应当今国际竞争快节奏的特点,仓储和运输都要求现代化,要求通过实现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手段来提高物流的速度和效率。

  11. 9.2国际物流与外贸地理

  12. 9.2.1地理环境对国际物流的影响 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自然资源 地形 有海岸线的国家,公路网和铁路网比较发达,从而产品的实体运输又方便又经济,而且物流完成周期更短。但是山脉和沙漠则会使运输产品更加困难 气候条件不仅对产品的包装很大的影响,而且有时会因为气候增加存货量,从而增加物流成本。 地区的自然资源直接影响全球资源的配置,跨国公司的建立以及物流的预测和物流供应链的设计,自然资源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影响国际物流的流量、流向以及服务目标 地理位置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货物流动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和效率,也直接影响到物流费用,有的甚至影响物流活动实现的可能性。

  13. 9.2.2国际物流空间结构变化 地中海时代 大西洋时代 太平洋时代

  14. 地中海时代 • 地中海时代跨越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 奴隶社会:其贸易中心主要集中于腓尼基和伽太基然后转向罗马帝国和波斯以及新波斯,主要的贸易是罗马帝国与其附属国之间的贸易。 • 封建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南欧、西北欧、西亚部分地区、南亚、东亚以及北美南部。“丝绸之路”“香料之路”是亚欧非三洲间的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

  15. 太平洋时代 • 现在以日本太平洋沿岸一侧为核心,包括中国大陆沿海和其他海岛、半岛形成了东亚庞大的工业体系,它与北美、西欧以及俄罗斯与东欧,并称为世界四大工业地带。 • 太平洋时代已经开始,现在是大西洋与太平洋共同繁荣的时代。亚太地区是公认的经济最具活力在未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亚太地区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6. 9.3中国产品进出口地理

  17. 9.3.1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 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定义 进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 一定时期内,各类进出口商品在其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 国际贸易商品以及中国进出口商品的划分 • 联合国对国际贸易商品通常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初级产品(包括: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动植物油、脂、及腊。)另一类是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学品及有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纸张及纺织品等;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如鞋、服装和家具等)。

  18. 我国的进出口商品除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划分外,还有自己的分类。出口商品有的按农副产品、轻工产品和重化工业产品三大类划分,有的按工矿产品、农副产品加工品和农副产品三大类划分。进口产品一般是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类划分。我国的进出口商品除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划分外,还有自己的分类。出口商品有的按农副产品、轻工产品和重化工业产品三大类划分,有的按工矿产品、农副产品加工品和农副产品三大类划分。进口产品一般是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类划分。

  19. 结构变化因素:主要是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情况和对外贸易政策所决定的。发达国家通常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进口则以初级产品为主。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正好相反。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的比重一直工业制成品高。从1953年起,工业制成品则超过了初级产品。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的比重进一步上升。

  20. 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状况与分析 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状况:建国初期,初级产品约占80%,工业制成品仅占20%,可见我国在建国初期时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很少。而到1985年变化就很大了,初级产品出口下降至54.2%,工业制成品出口上升至45.8%。 在进口商品结构方面,建国以来基本变化不大。60年代以后,生产资料进口约占70%到80%,生活资料约占20%到30%。 下面从两个表中分别看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位(亿美元)

  21. 表1 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22. 1 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1)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初级产品比重下降。 (2)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技能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 2 进口商品结构分析 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也是初级产品进口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见表2

  23. 表2 2001-2010年1-9月中国进口商品结构

  24. 9.3.2中国进出口市场结构 • 建国以来,我国进出口市场结构发生很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主要同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贸易。改革开放以来,同发达国家的贸易得到迅速发展。2001年自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贸易变化很大,从表3 与表4中看一下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 单位(亿美元)

  25. 表3 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分国别(地区)

  26. 表4 2001-2010年1-9月中国进口分国别(地区)

  27. 9.3.3中国出口商品基地 • 中国出口商品基地是中国为有计划地培植和发展骨干出口商品和开发新产品,保证出口货源供应而专门建立的生产出口商品的地区。其主要形式有:综合商品基地、单项商品基地和专门工厂、专门矿区等等。 • 我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 1 、是从扶持生产到联营出口。 • 2 、是从分散布点到全面规划。 • 3 、是从单项生产到系列生产。 • 4 、是从规划选点到加强管理。

  28. 9.4国际物流流动路径

  29. 9.4.1海运航线 1.海运航线的种类 (1)按船舶营运方式分 ①定期航运,是指使用固定的船舶,固定船期以固定运价和港口航行,主要装运杂货物。 ②不定期航运,和定期相反,主要经营大宗和低价货物。

  30. (2)按航程的远近分 远洋航运 1 近洋航运 2 沿海航运 3

  31. 2.国际大洋航线 包括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航线,北冰洋航线受季节影响大。

  32. (3)按航行范围分 大西洋航线 1 太平洋航线 2 印度洋航线 3 环球航线 4

  33. (1)太平洋诸航线 • 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聚居这世界上约半数的人口,是全世界农,矿原料的主要供应者,目前,其经济联系和货物运输的规模已超过大西洋航线。 • 太平洋的主要航线有: ①太平洋航线 ②南太平洋航线 ③亚洲东部近海航线 ④美洲西岸近海航线 ⑤澳大利亚,日本航线

  34. (2)印度洋诸航线 印度洋主要航线有: ①横断印度洋航线 ②波南亚各国对外航线 ③斯湾对外航线

  35. (3)大西洋诸航线 大西洋主要航线有: ①欧洲同北美各国的北大西洋航线 ②西欧经非洲西岸几内亚湾或南美东岸的航线 ③北美通往加勒比和南美各国的航线 ④地中海航线

  36. 3.国际大洋航线的主要货物 远洋货物最大一宗 石油货流 澳,巴,加为主要出口国 铁矿石货流 美,澳,波(兰),加为主要出口国 煤炭货流 由大商品粮基地运往缺粮国 谷物货流 主要分布在四个地区 铝土矿,磷灰石货流

  37. 9.4.2大陆桥和小陆桥 • 陆桥运输(Land Bridge Service)指利用行跨大陆的铁路作为中间桥梁,把大陆两端的海洋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海—陆—海”的连贯运输方式。1967年苏伊士运河关闭时开始使用的。它是多式联运中使用的一种方式。它有以下几个优点:

  38. 资金周转速度快,成本低 运输质量好 简化作业手续 物流速度快 陆桥运输 的优点 物流风险小,时间保证程度高

  39. 世界上最主要的三条大陆桥 亚欧第二大陆桥 西伯利亚大陆桥 北美大陆桥

  40. 其他陆桥 北美地区的陆桥运输不仅包括上述大陆桥运输,而且还包括小陆桥运输(Mini-bridge)和微桥运输(Micro-bridge)等运输组织形式。如下图表示了北美陆桥运输系统的基本构成。   小陆桥运输从运输组织方式上看与大陆桥运输并无大的区别,只是其运送的货物的目的地为沿海港口。微桥运输与小陆桥运输基本相似,只是其交货地点在内陆地区。

  41.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