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489 Views
巴东地域文化 黄年青 200730950019 雷旭丹 200730950028 谭德奎 200730950032. 巴东地域文化. 谭德奎 200730950032. 一、地理位置 二、历史沿革 三、县域特色文化 (一)特色名胜古迹 (二)、地方特产 ( 三)、特色美食 (四)、巴东方言 四、土家族民族文化 —— 特色建筑与婚嫁、丧葬文化 (一)土家族特色建筑 —— 吊脚楼 (二)、服饰 (三)、土家族婚嫁文化 (四)土家族丧葬文化.
E N D
巴东地域文化 黄年青200730950019 雷旭丹200730950028 谭德奎 200730950032 巴东地域文化 谭德奎 200730950032
一、地理位置 二、历史沿革 三、县域特色文化 (一)特色名胜古迹 (二)、地方特产 (三)、特色美食 (四)、巴东方言 四、土家族民族文化——特色建筑与婚嫁、丧葬文化 (一)土家族特色建筑——吊脚楼 (二)、服饰 (三)、土家族婚嫁文化 (四)土家族丧葬文化
巴东县,位于东经110°04′-110°32′,北纬30°13′-31°28。属湖北省西南部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辖,全县呈长条形分布于长江南北。东连兴山、秭归、长阳,南接五峰、鹤峰,西郊建始、重庆巫山,北靠神农架林区。总面积3219平方公里,人口48.54万,平均每平方公里公里150人。土家族占总人口43%。巴石、巴兴公路分别于县城与长江交汇,距三峡工程坝址。武陵山脉、巫山山脉、大巴山脉余脉盘踞县境,长江、清江分割县地,扼川鄂咽喉、据鄂西门户。巴东县,位于东经110°04′-110°32′,北纬30°13′-31°28。属湖北省西南部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辖,全县呈长条形分布于长江南北。东连兴山、秭归、长阳,南接五峰、鹤峰,西郊建始、重庆巫山,北靠神农架林区。总面积3219平方公里,人口48.54万,平均每平方公里公里150人。土家族占总人口43%。巴石、巴兴公路分别于县城与长江交汇,距三峡工程坝址。武陵山脉、巫山山脉、大巴山脉余脉盘踞县境,长江、清江分割县地,扼川鄂咽喉、据鄂西门户。 巴 东 县 一、地理位置
基本概况: 巴东县面积3219平方千米 ,人口483408人 (2004年底),辖 信陵、东壤口、沿渡河、官渡河、茶店子、绿葱坡、大支坪、野三关、清太平、水布垭10镇,溪丘湾、金果坪2乡。居民委员会13个,村民委员会480个。县境狭长,长江和清江自西向东将其横截为3段,北有大巴山余脉,主脉沿着与神农架林区的交界由西向东延伸,山体雄伟,高峰林立。小神农架海拔3005米,是全县最高点,与大神农架毗连,构成“华中屋脊”。中有巫山山脉,南北走向,一般地势比较缓形成山原地貌。构成一块高寒的山区。南有武陵山余脉,地势平缓、顶部宽旷,呈山原地貌,三山盘踞,两江分割使全县地势西高东低,南北起伏,呈三高两低的“W”形。全县平均海拔高1053米,最高点3005米,最低点66.8米,相对高差为2938.2米。多崇山峻岭、峡谷深沟和洞伏流
二、历史沿革 (一)【巴】古族名、国名。主 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相 传周以前居武落钟离山(今湖北 长阳西北)一带,廪君为著名首 领,后向川东扩展。周武王克殷。 封为子国,称巴子国。春秋时与 楚、邓等国交往频繁,对鄂西、 川东的开发有重要贡献。周慎靓 王五年(前316 年)并于秦,以 其地为巴郡。族人在川境的,部 分称*板楯蛮;南移到今湘西的构 成武陵蛮的一部分;先后移到今 鄂东的,东汉时称为江夏蛮, 东晋南北朝时称五水蛮。
周武王时期所封巴子国 巴子国 春秋时期,巴国并于秦,并且处于与楚交界处
(二)、【巴东】郡名。(1)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 年)改固陵郡置。治所在鱼复(复)(今四川奉节东。三国蜀汉改永安,晋复名鱼复)。辖境相当于今四川开县、万县以东,巫山西部以西的长江南北和大宁河中上游一带。控三峡之险,三国时为蜀汉东部门户,有重兵屯守于此。隋开皇初废郡,隋大业时又曾改信州为巴东郡。 (2)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 年)刘璋分巴郡置巴东属国。治所在涪陵(今四川彭水)。辖境相当今四川东南部的黔江、彭水、武隆、西阳等县地。建安末刘备改其为涪陵郡。 (二)
(三)、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巴东县。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归州,辖秭 归、巴东二县,治所在秭归。天宝元 年742年)改置巴东郡、治秭归。乾元 年(公元758年)复置归州。
北宋时期 (四)、宋代仍名归州 ,属荆湖北路管辖,治所秭归。巴东为归州属县。 南宋时期
(五)、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归州路,隶湖广行中书省,十六年(1380年)降为州。十六年(1380年)降为州 巴东亦为归州属县。 巴东时为湖广行省所辖的唯一一块与其相分离的地方,其东方、北方与南方为河南江北行省辖地,其西方为四川行省。
(六)、明洪武九年(1376年)废归州置秭归县,此时巴东县隶夷陵州(治所在夷陵,即宜昌)。十三年(1380年)复置归州,辖兴山、巴东二县。明代中后期废州而改其隶属于荆州府,治江陵。 巴东
(八)、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2年巴东县属荆南道。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28年至1932年,贺龙创建湘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洪湖根据地等,巴东县是革命老区。1932年,巴东县从宜昌行政督察区入恩施行政督察区,恩施地区始为8县之治。(八)、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2年巴东县属荆南道。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28年至1932年,贺龙创建湘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洪湖根据地等,巴东县是革命老区。1932年,巴东县从宜昌行政督察区入恩施行政督察区,恩施地区始为8县之治。 (九)、1949年属恩施专区,1970年属恩施地区,1983年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治所在恩施)。1985年筹备建立三峡省,巴东县是三峡省(筹)的行政区划范围。1986年放弃三峡省筹备,仍属湖北省鄂西自治州。1993年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三、地域特色文化 据清康熙年间修撰的《巴东县志》记载: “巴邑僻在荆南,弹丸蕞尔,如黑子之着面而地 参蛮徼,鸟言卉服之人杂处期间,殆柳子厚所云周 王之马迹不至,谢公之屐齿不及者也。其俗犷而野, 罕通诗书。自宋迄今登进士者才一二焉,文献寥 寥,概可知也。” 因而,巴东县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比较的缺乏,现今特色文化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底蕴较少。
(一)特色名胜古迹 巴东山川秀丽,特色独具,有享誉国内外的国际旅游景点神农溪;有集三峡之幽,桂林之秀,张家界之奇于一体的格子河石林;有古朴典雅的秋风亭;有神妙莫测的无源洞;有高山平湖水流坪水库;有幽深秀美的格子河溶洞;还有藏在深山的铁厂荒森林公园等。因而古人对巴东发出过“山川险胜中荆南”之叹。 当然,流经巴东境内的清江更是值得一看,现在位于清江流域水布垭段的大坝工程亦是颇具特色。
秋风亭座落于巴东县信陵镇,距长江边大约210米。最初(又名寇公亭)为北宋名相寇准任巴东知县时所建,距今千余年历史。太平天国3年(978年),寇准在县城内修建“秋风亭”、“白衣 亭”(白衣亭后被毁坏),并亲自在亭前植树。。秋风亭座落于巴东县信陵镇,距长江边大约210米。最初(又名寇公亭)为北宋名相寇准任巴东知县时所建,距今千余年历史。太平天国3年(978年),寇准在县城内修建“秋风亭”、“白衣 亭”(白衣亭后被毁坏),并亲自在亭前植树。。 位于长江三峡库区175米线以下,现在已经随其他文物搬迁至新县城巴东长江大桥东侧云沱古建筑搬迁恢复工程保护区内。
(二)地方特产 (二)、地方特产 …….
(三)、特色美食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 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不出渣,掺碎菜叶煮熟,叫“合渣”,俗称“懒豆腐”。
巴东人喜食米、面蒸食,小麦加工成面条,俗称“挂面”。巴东人喜食米、面蒸食,小麦加工成面条,俗称“挂面”。 腊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过,将大块的猪肉用盐、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挂在火炕上,下烧柏树枝田,烟熏而成。有的户腊肉存放两三年。切成块状的腊肉,肉质紧凑,呈殷红色,喷香诱人。逢年过节或亲朋临门,满桌的菜肴中,正上方必摆腊肉。
(四)、方言 巴东方言颇具特色,既具有官话音,又掺杂有土家族的名族语言,现将其例举如下: 脑阔:头; 颈抗:颈椎; 倒拐子:胳膊肘; 客起包儿:膝盖; 脚巴丫儿(脚要念jio)摸鸟儿:后来; 一儿辈子:经常; 码岭咣:小石头; 碍堡:就是山崖;手扶儿:手绢; 七饭:吃饭; 豁水:喝水 ,巴巴(念第一声):饼子,馒头等; 粑粑(念第三声):便便;啷为:麻烦您儿…… 棒棒:大概是牛蛙!(长的像赖嘟); 赖嘟:蛤蟆; 狗子嚼豌豆拐儿,歪嚼歪嚼:乱七八糟的说; 日白(佬):撒谎(人);余天:结束;遭业:可怜;耳巴子:耳光;刀链板儿:砧板;麻服:抹布;拐哒:坏了;我的裹儿:我的天、我的妈;斗屑儿:亲嘴、接吻;没的法:不舒服,没办法;行实:好看;别个:别人;荷包:衣服上的兜;袜特儿:袜子;搞马姿:做什么,通常用在疑问句中,后跟问号。同意的词还有"搞花啊滋"; 雪飞:讨厌,讨嫌,表示不满情绪;日大瞎:形容某人做事不负责;克马子:青蛙,名词; 凶包:凶恶,形容某人态度恶劣;稀乎儿:差一点儿;日白:聊天,侃大山,说谎话;赖不活:不会,或是形容某件事很棘手;无焦锅:难受;天刀:天气;挨包:石头,泛指形状小的石头;咣咣:大石头,比挨包大;烦赊哒:特别烦燥;烂不烂;高心:告诉,让别人知道;哈吧:傻子;门郭郭:门后;搭到哒:摔跤;得幸:幸亏;格杂会儿滴:感叹词;无哒撒:无聊;杭实:帅,想滴美;标致:漂亮;日古:就是很差的意思;过人哒:死人了;我七饭克哒:我吃饭去拉;扯直:直接,一直沿着直路走;混(念2声)直:反正;毒嗲(dia):底下;割人:很冰的;掉骨子、掉过儿:假装,故意;假锅儿:意思同上;嬉儿皮痴:嬉皮笑脸;埃资资儿:一个个有顺序的;鼻天拉糊:字面意思指有很多鼻涕,多指某某人不讲卫生;罗耸:大概意思跟上面一条差不多,还包含着做事风格上的恶劣程度;
四、土家族民族文化——特色建筑与婚嫁、丧葬文化四、土家族民族文化——特色建筑与婚嫁、丧葬文化 (一)土家族特色建筑——吊脚楼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湘西、鄂西、贵州地区的吊脚楼也很多。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土家民居 人们习倚山建房,多为土垒瓦房。房子式样:有“大三间”,称小撮箕口,又称吞口屋;大撮箕口屋,即一正两厢房;四合天井屋,又称四紧口屋。大三间,一字排开,中间者名堂屋,两侧叫“耳房”,俗称“耳间(gan)”。一侧为火炕屋,内有火炕,供取暖,一侧为灶屋,炊事之用。耳房外壁延出堂屋外壁5尺以上,堂屋门外空一地段,称“吞口”。厢房屋,是正屋的扩建部分,与正屋的两耳房垂直,门内向而对称,形似撮箕,俗称“大撮箕口屋”,亦称“一正两厢房屋”。在两厢房的尽头再建一房与正房对称,房体呈“口”字,叫“四紧口屋”,又称“四合天井”。土家族的“吊脚楼”则因地势而建,又多在扩建厢房时出现。
吊脚楼的特点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 土家吊脚楼多为木质结构,早先土司王严禁土民差瓦,只许益杉皮、茅草,叫“只许买马,不准差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上归流”后才兴盖瓦。一般为横排四扇三间,三柱六骑或五柱六骑,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据地形,楼分半截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尺吊、临水吊、跨峡过洞吊,富足人家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的诗画之意境。
著名土家族诗人汪承栋写道: 奇山秀水妙寰球, 酒寨歌乡美尽收。 吊脚楼上枕一夜, 十年作梦也风流。
(二)、服饰 • 服饰 • 巴东人,历史上多自种棉花,自纺棉纱,织成土布,自染色,自做服装。 男子服饰 • 头包青丝帕或青布,白布帕2.3至3米,包成人字路。较古老的上衣叫“琵琶襟”,安铜扣,衣边上贴梅条和绣“银钩”,后来逐渐穿满襟衣(多指中年以上者)和对胸衣,青年人多穿对胸衣,正中安五至七对布扣。裤子是青、蓝布加白布裤腰,鞋子是高粱面白底鞋。
女子服饰 头包青丝或青布帕,不包人字路形。上衣布:一、大襟,左开襟袖大而短,无领,滚边,衣襟和袖口有两道不同的青边,但不镶花边。二、银钩,这种衣为矮领,衣襟和袖口镶宽青边,袖口青边后再加三条五色梅花边,胸襟青边则用彩线绣花。三、三股筋,衣大袖大,袖口镶宽边,领镶三条细边。四、结婚衣,新娘喜穿“露水衣”,衣长而大。 女鞋较讲究,除了鞋口滚边挑“狗牙齿”外,鞋面多用青、兰、粉红绸子。鞋尖正面用五色丝线绣各种花草、蝴蝶、蜜蜂。
小孩服饰 突出在帽子上。按年龄、季节确定帽形:如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戴“狗头帽”、“鱼尾帽”、“风帽”等。这些帽子上除用五色丝线绣“喜鹊闹梅”、“凤穿牡丹”和“长命富贵”、“易养成人”、“福禄寿禧”等花鸟和字外,还在帽沿正面缝上“大八仙”、“小八仙”、“十八罗汉”等银菩萨。
(三)、土家族婚嫁文化 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土家族婚俗女子出嫁前,有“哭嫁”的风俗。为了准备哭嫁,女孩稍懂事,就要学习哭嫁。观摩、学习如何哭,很小时就陪哭。在哭嫁时,口中念念有词,叫做“送嫁饭”
解放后哭嫁已逐渐淡化,仅在深山僻野居住的部分土家人中还有遗风遗俗。在我们家乡,下边的这种方式目前还可以见到,但是也在慢慢的淡化,相信不久之后也会和现代流行的婚嫁方式接上轨啦!!解放后哭嫁已逐渐淡化,仅在深山僻野居住的部分土家人中还有遗风遗俗。在我们家乡,下边的这种方式目前还可以见到,但是也在慢慢的淡化,相信不久之后也会和现代流行的婚嫁方式接上轨啦!!
丧葬基本是土葬。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土老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庭。然后假扮亡人,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顿时火炮连天,哭唱哀鸣,极为悲痛,历时几天几夜。然后将装好遗体的棺木抬上山埋葬。 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土家族丧葬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后,由道士根据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级的道场,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竖桅”、“二竖桅”、“七竖桅”等名称。一般道场都履行下柳床、开路、荐亡、交牲、上熟、散花辞解、解灯、打烧棺、辞灵、扫堂等具体操作程序。死者亲属披麻戴孝,跟随道士行丧礼,还请人唱孝歌,以哀吊亡人。 新中国成立后,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动,以开追悼会唱丧歌代替道场。 (三)土家族丧葬文化
民俗风情——土家撒尔嗬 • 土家撒尔嗬又叫打丧鼓,跳撒尔嗬,它起源于巴东县野三关镇,是一种丧舞。我们当地人认为老年人世是一件喜事,俗称“白喜事”,因而在老人下葬的前一天晚上,许多人会在灵党里跳撒尔嗬以送老人。跳撒尔嗬一般来说最少要三个人,一个人掌鼓,另外两人跳,跳类似于今天跳舞,需要人配对,但也不是绝对的两人配对,只是一般情况下最少要两人配,也可三人等。笔者以为,相对于我国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撒尔嗬最大的特点是年轻人对它有比较浓厚的兴趣,而这也是撒尔嗬目前发展状况良好的重要原因。
“萨尔嗬”以鼓为伴奏,一人掌鼓,二人或四人对舞于灵柩之前。掌鼓者通过鼓心、鼓边、鼓沿击出多种富于变化的鼓点,边击鼓边领歌,舞蹈者则和歌而舞,随着击鼓者的指挥,不时改变舞姿和节奏。歌词的内容很丰富,涉及历史、人物、风物季节、伦理道德、爱情、儿歌以及对死者生平的歌颂等方面。舞姿粗犷刚健,和谐自然;歌声高亢优雅,感情逼真。歌舞者神情专注,围观者情绪热烈,随鼓声节拍而击掌,随领唱而和唱。“萨尔嗬”以鼓为伴奏,一人掌鼓,二人或四人对舞于灵柩之前。掌鼓者通过鼓心、鼓边、鼓沿击出多种富于变化的鼓点,边击鼓边领歌,舞蹈者则和歌而舞,随着击鼓者的指挥,不时改变舞姿和节奏。歌词的内容很丰富,涉及历史、人物、风物季节、伦理道德、爱情、儿歌以及对死者生平的歌颂等方面。舞姿粗犷刚健,和谐自然;歌声高亢优雅,感情逼真。歌舞者神情专注,围观者情绪热烈,随鼓声节拍而击掌,随领唱而和唱。
撒尔嗬的历史起源 巴东县野三关镇是撒尔嗬的发源地,是民间流传“跳丧”舞的故乡。土家族祖先巴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家中老者死后就流传“跳丧”。 相传,撒尔嗬源于土家人的先民—— 巴人古代的战舞和祭祀仪式。最早源流在清江流域巴东境内的清太坪、金果坪、水布垭、野三关等地,其动作模仿山中飞禽走兽和一些农事活动。
当然土家族还有其他许多的特色文化。——牛毛大王节 、赶年节 、摆手舞 等等。
但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这些民族风俗和地域特色文化正在一步步的被现代潮流所融合和消融,这都在一步一步的离我们而去!!但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这些民族风俗和地域特色文化正在一步步的被现代潮流所融合和消融,这都在一步一步的离我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