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2

當代法政思潮 分組報告

當代法政思潮 分組報告. 班級: 經管一甲 第三組 組長 : 劉正煊 ( 結論 ) 組員 : 黃俊豪 ( 作者生平 ) 陳波玗 ( 主要著作 ) 楊庭宇 ( 主要思想 ) 黃世承 ( 重要學說與討論 ) 李炘諺 ( 人物思想對後世之影響 ) 朱哲磊 ( 批評與檢討 ). 指導老師 : 邵維慶. 約翰 · 洛克 John Locke. 圖片來自 Google. 生平介紹. 報告人 : 黃俊豪. 洛克. 1632 - 1704 年

hyatt-ric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當代法政思潮 分組報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當代法政思潮分組報告 班級: 經管一甲 第三組 組長: 劉正煊(結論) 組員: 黃俊豪(作者生平) 陳波玗(主要著作) 楊庭宇(主要思想) 黃世承(重要學說與討論) 李炘諺(人物思想對後世之影響) 朱哲磊(批評與檢討) 指導老師:邵維慶 約翰·洛克 John Locke 圖片來自Google

  2. 生平介紹 報告人:黃俊豪

  3. 洛克 1632-1704年 約翰.洛克父親也叫約翰.洛克,父親擔任過地方法官的書記官,英國內戰時曾擔任議會派部隊的軍官。母親艾妮絲.金恩是製革工匠的女兒,貧民出身 ,洛克的雙親都是清教徒,在父親友人亦是國會議員的資助下,洛克被送至倫敦就讀西敏中學

  4. 學習過程 • 透過在西敏中學認識的查理.洛爾的介紹,認識了波以耳(Robert Boyle)、虎克(Robert Hooke),關注哲學以及醫學的課題, 為科學派的背景,西敏中學畢業後,接著就讀牛津大學基督教堂學院,得到了學士、碩士和博士的學位 • 1674年取得醫學士的學位

  5. 洛克認識沙福堡伯爵 • 在1666年,洛克認識了沙福堡伯爵,當時沙福堡伯爵罹患的肝臟病情逐漸惡化,洛克協調其他幾名醫師一同參與治療,並且說服沙福堡伯爵接受一次有可能致命開刀手術,移除肝臟內的囊腫,手術進行得相當成功,疾病也逐漸復原,聘了洛克為個人醫師、秘書、顧問及家庭教師

  6. 沙福堡伯爵 • 沙福堡伯爵身為輝格黨的創立者之一,對於洛克的政治思想有極大影響 • 伯爵於1672年被指派為英國大法官、議長(最高法院院長),洛克也隨之參與各種政治活動 • 1675年,在伯爵於政壇失勢後,洛克前往法國旅行 • 在1679年當伯爵的政治情勢稍微好轉時,洛克又回到了英格蘭。也是在這個時期,很可能是出於伯爵的鼓勵,洛克開始撰寫《政府論》一書

  7. 沙福堡伯爵 • 然而到了1683年,伯爵由於被懷疑涉嫌一件刺殺查理二世國王的陰謀(雖然根本沒多少證據能證明他直接參與了謀刺案),伯爵逃亡至荷蘭,洛克之後也逃亡至荷蘭,伯爵在逃亡時死去。在荷蘭,洛克有時間繼續開始撰寫許多著作,花了許多時間重新校對他的《人類理解論》以及《論寬容》的草稿,直到光榮革命結束為止洛克都一直待在荷蘭。

  8. 光榮革命 • 查理二世死後,詹姆士二世繼位信的是天主教,但是當時因為詹姆士二世接近晚年(反正快掛了),國會暫時忍耐 • 直到詹姆士二世有了兒子,受洗為天主教,國會決定不在忍耐策畫推翻他,詹姆士還有兩個女兒:安妮和瑪麗,國內托利黨與輝格黨攜手合作的議會,與瑪麗、威廉商量回國當王

  9. 光榮革命 • 之後威廉率領軍隊渡英時,國內已無人支持詹姆士二世,詹姆士二世就拿著已經有人準備好的行李,坐上有人幫忙準備的馬車,乘著有人準備的船,逃出英國,但是沒通知海巡又被抓回英國,最後他與威廉、瑪麗商量逃至法國 • 在百姓毫無發現中,一晚之間換了一個王,在英國內不留一滴血的政治革命,英人誇稱是「光榮革命」

  10. 托利黨 vs 輝格黨

  11. 1688年又回到英國,抵達英國後不久洛克開始將大量的草稿出版成書,包括了《人類理解論》、《政府論》、以及《論寬容》都在這段時期接連出版。1688年又回到英國,抵達英國後不久洛克開始將大量的草稿出版成書,包括了《人類理解論》、《政府論》、以及《論寬容》都在這段時期接連出版。 • 在《政府論》書中洛克替光榮革命提出辯護,但也批評了托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等人的獨裁主義政治哲學。雖然洛克是與較具權勢的輝格黨共事,他所提出的自然權利以及政府理論在當時可說是相當激進而革命性的

  12. 晚年 • 洛克從1691年開始一直居住在瑪莎姆女士的位於艾塞克斯郡家中(應該是女友) ,雖然當時洛克的身體狀況已經因為哮喘病發作而飽受折磨,他仍成為了輝格黨的英雄人物。在這段期間洛克也經常與艾薩克.牛頓等人討論各種議題。之後,在健康狀況不斷惡化 • 洛克在1704年10月28日去世,並被埋在艾賽克斯郡東部的High Laver小鎮的一個教堂墓區。身為清教徒的洛克終身未婚,也沒有留下任何子女

  13. 洛克生平著作 報告人:陳波玗

  14. 主要著作 (1690) 《人類理解論》—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1689) 《論寬容》—A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 (1690) 《論寬容第二篇》—A Second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 (1692) 《論寬容第三篇》—A Third Letter for Toleration (1689) 《政府論》—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1693) 《教育漫話》—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 (1695) 《聖經中體現出來的基督教的合理性》—The Reasonableness of Christianity, as Delivered in the Scriptures (1695) 《為基督教合理性辯護》—A Vindication of the Reasonableness of Christianity

  15. 《論寬容》 洛克于1685-1704年間 所寫的論宗教寬容的四封書信 洛克在信中批判君權神授思想 系統闡述政教分離和信教自由的主張 提出了宗教問題上的自由主義思想 ——自由神論。

  16. 《論寬容》 政府的職責在於保持社會秩序而不是以神的代理人自居 人做為宗教信仰的持有者是互相平等的

  17. 《論寬容 》 洛克區分了一個教會與民間政府的差異,包括兩者在目標上的差異、以及在實踐的手段上的差異 政府: 目標:保護社會秩序,維持和平 實踐手段:武力 教會: 目標:提供靈魂救贖 實踐手段:以說服的方式傳教

  18. 《論寬容》 洛克雖然認為臣民的有義務服從政府的命令,但宗教信仰是個人自由,政府無權介入。 但政府有責任為了人民之和平與穩定,管理宗教實踐。 即使這些政策妨礙了某些宗教傳統時亦然。 EX:民間燒紙錢習俗與環境汙染、 禁止在公共場合宰殺動物以維持環境的衛生。

  19. 《論寬容》 燒金銀紙錢習俗已在中國流傳一千五百多年,在這長存的民間信仰中,已發展出道教信眾對此習俗的虔誠信仰 但在現今全球一片環保聲浪中,燃燒金銀紙錢所產生的煙塵,對於空氣品質生活環境品質以及人體,皆會產生影響,甚至會危害到公共安全 因此環保署根據空氣汙染防制法推動計畫來抑制民眾焚燒紙錢

  20. 《人類理解》 反駁與生俱來的天賦觀念理論 認為人在出生時的心智猶如一塊白板 (Tabula rasa) 並由後天學習和經歷的經驗與感覺填滿 本書是現代哲學經驗主義的起源之一

  21. 《人類理解》 依據培根關於人的知識,來源於人對客觀事實的經驗、感覺是認識的源泉等唯物觀點,提出著名的【白板說】。 “人心中沒有天賦的原則”

  22. 《人類理解》 • 人的心靈如同一張白板(tabula rasa)或空屋(empty cabinet),本來一無所有,全部心底會萌生的觀念都來自於經驗 • 經驗分兩個層面 • 「感覺」(sensation) • 感官與外界事物直接接觸後,第一度在心底刻印而釀就的外官觀念 • 「反省」(reflection) • 心靈的各種運作而釀就的內官觀念,譬如願望觀念或記憶觀念。經由反省獲得的觀念,常比感覺觀念來得晚,因為感覺觀念的獲得比較直接

  23. 《人類理解》 • 人會模仿在他周遭的人事物,會從他經歷過的事物學習。 • 由此闡發其「經驗論原則」(principle of empiricism),而說出這段話:「全部的人類觀念不外來自感覺或反省。」 • EX:公務員家庭出生的孩子 VS 黑道背景出生的孩子

  24. 《人類理解》 • 洛克堅持從物到觀念的這條認識路線,與早他半個世紀的笛卡兒所提的“天賦觀念”相對立,並從而否定了天賦道德原則。 • 洛克認為天賦觀念是完全沒有需要性的理論假設而已,並且很容易被獨裁者利用,把自己的教條解釋做來自於天賦,解除人們的思想自發性,迫使人放棄自己的理性和判斷,盲目信仰具有獨斷性的教條,受盡宗教與壞學說的支配。 • EX:太平天國

  25. 《政府論(上) 》 為反駁羅伯特·費尼默爵士(Robert Filmer) 的《先祖論即論國王之自然權》中的論點:君權神授和君主專制而做

  26. 《先祖論即論國王之自然權》 作者:羅伯特·費尼默爵士(1588-1653) 羅伯特爵士生於英格蘭肯特郡的貴族家庭,曾在劍橋三一學院(肄業)與英國林肯律師學院就讀,其妻子是伊利主教馬丁赫頓的女兒 他是個代表封建貴族與教會利益,力圖維護封建專制的保皇派哲學家 其著作《先祖論即論國王之自然權》是目前君權神授理論最有系統的英文闡述

  27. 《先祖論即論國王之自然權》 本書以《創世紀》中的觀點作為君權神授的邏輯前提 根據: 上帝創造了第一個人亞當,同時授予他統治妻子、兒女以及世上萬物的權力 因此,亞當是第一個父親,亦是第一個國王。

  28. 《先祖論即論國王之自然權》 書中指出: 「亞當對塵世擁有絕對的統治,自然也擁有選擇繼任君權的繼承人的絕對權力」 「 世上的一切權力從父權派生,或是篡奪父權而來,此外找不出任何的其他來源」 「君權的來源是父親對子女的支配權」 這種父權和王權是代代相傳,永遠世襲的。

  29. 《政府論(上) 》 洛克的反駁 王權來自於亞當,誰可證明誰才是真王? 洛克根據希伯來文所作的聖經考據,作出三點回應 (一)「上帝並未給予亞當對人類、兒女、同類以任何直接的權力 」 (二)「上帝給他的不是他對低級生物的『個人統治權』(private Dominion),而是與一切人類相同的權利」 (三)誰是亞當的長房後嗣,早已無從查考。這就使人類各種族和世界上各家族之中,沒有哪一個人比別人更有理由自稱是最正宗的長房後嗣,從而享有世襲的權力

  30. 《政府論(上) 》 因此,亞當並未因神賜成為君主 上帝賜予世人以生存必要的萬物使用權與管理權,並無人獲神賜而成為任何人的統治者 人群治理所必要的政治權力顯然是道地的人為發明,而不是神授予的

  31. 《政府論(上) 》 兒子一定要聽爸爸的話!? 洛克在政府論第六章【論父權】提到 孩子只需在自己無判斷能力和未成年時,服從父親的教導 孩子長大成人,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時,便不再需要無條件聽從父親的指導 而該由自己判斷父親的意見正確與否,需不需要聽從 而當一個群體有足夠的孩子長大成人具有獨立判斷能力的時候 便足以影響群體的決策     任期制

  32. 《政府論(上) 》 • 透過聖經經文的參究與自然法,洛克指出費爾默爵士的論證謬誤,駁斥爵士的主張-「一切政府都是絕對君主制」 • 所根據的理由是: 沒有人是生而自由的「 (That no Man is Bornfree)」 並聲稱,已摧毀了試圖為人類設上枷鎖的「一根用沙粒作成的繩子」(a Rope of Sand)

  33. 《政府論(下) 》 下篇才是洛克的主要政治思想 也是一般所稱的「政府論」

  34. 《政府論(下) 》 系統地闡述公民政府的起源、範圍和目的。 其主要內容包括: • 自然狀態 • 政治社會的起源 • 政府的目的是保護私有財產 • 法治與分權 • 人民主權與政府解體

  35. 《政府論(下) 》 洛克主張政府的權威只能建立在被統治者擁有的基礎之上,並且支持社會契約論。不過他也強調社會契約論是可以廢除的。 洛克將政治義務奠基於個人的同意之上。 同意的表達又分為 明示同意:適用的對象極少 默示同意:包含在政府領域內的所有人 這種同意的本質不是被迫的,或者是受到外力的強制,是經由個人自由意志的承諾。

  36. 《政府論(下) 》 《政府論(下) 》在光榮革命中扮演的角色 在政府論下篇中,洛克提到: 君王權力來自人民,所以君王必須照顧人民,一旦政府無能照顧人民,人民有權讓他下台   暗示詹姆斯二世達到須被罷黜的地步   光榮革命具有其正當性

  37. 洛克的主要思想 報告人:楊庭宇

  38. 洛克的起家 • 洛克的政治思想也建立在契約論與自然法之上,但與霍布斯理念不同。 • 霍布斯主張人性本善 • 而洛克卻認為霍布斯沒有明確的證據而反駁他的性惡說,覺得人性本善源自於白板說

  39. 自然狀態 • 與霍布斯的自然狀態截然不同,在霍布斯看來最原始的自然狀態是如同地獄一般,不斷的戰爭;但在洛克看來自然狀態卻如同天堂 • 洛克假設的自然狀態乃是一種“完備無缺的自由狀態,也是一個平等的狀態,一切權力都是相互的,即無強制的狀態,但卻非放任的狀態,也是一種理性的狀態,更非‘戰爭’狀態”。 其中“無強制”體現為各項自然權利的具體擁有,“非放任”則是不侵犯他人的要求。

  40. 自然權利 • 自然權利就是每一個人都享有生命,自由及財產權 • 而這些自然權利在洛克看來都是上帝給予的,並且每個人的權利都是平等的,洛克稱這種行為為 天賦人權

  41. 為甚麼需要政府? • 既然如同洛克所說,自然狀態是如同天堂一般,那為何需要政府或君王來管理我們呢?

  42. 因為自然狀態中還有三項欠缺 1.每個人對自然法的解釋不同 2.缺乏一位公正無私的仲裁者 3.缺乏執行判決的強制力

  43. 契約論 • 在洛克的自然狀態中找出的是一位仲裁者,人民因為生活中種種的不便,放棄了部分的權利,經由大家同意交給仲裁者,大家與仲裁者成立契約,成立政府,組織國家。而在洛克的觀點中,政府(仲裁者)存在的目的,便是為了替人民謀福利。

  44. 洛克與霍布斯的自然狀態比較

  45. 洛克與霍布斯契約論得比較

  46. 重要學說與理論探討 報告人:黃世承

  47. 1.同意原則 • 2.多數決原則&默認原則 • 3.罷免原則 • 4.任期制原則 • 5.分權原則

  48. 同意原則 • 主權改變:從前國家屬於國王,如同路易十四所說的”朕即國家”,而現在國家的所有權屬於人民。 • 洛克主張主權在民,政府必須有人民的同意才有權治理國家,也代表人民和國家的契約成立。

  49. 2012總統大選,馬英九以相對較高的得票率當選中華民國第13任總統。2012總統大選,馬英九以相對較高的得票率當選中華民國第13任總統。

  50. 多數決原則 • 國家事務千頭萬緒,要大家一致聽很困難,也避免少數人的杯葛,降低了政府的運作效率。 • →以多數代替全體 • 如此一來民主政治才得以運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