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likes | 887 Views
自我評量. 幾何證明. 輔助線. 在上一冊第 3 章中,我們用過了 SAS 、 AAS 、 SSS 、 ASA 、 RHS 等判別三角形全等的性質,你還記得嗎?讓我們一起來複習吧!. 在下列各組圖形中,都有一些用記號標出的線段或角,如果它們有相同的記號,則表示它們的長度或角度相同。請對照左邊每一組全等的圖形,在右邊找出適合的全等性質,並用線將它們連起來。. . RHS SAS ASA AAS SSS. . . . . 在幾何證明的寫作過程中,除了依據題目所給的條件外,常會利用一些已學過的幾何性質、運算規律及等量公理。
E N D
自我評量 幾何證明 輔助線
在上一冊第 3 章中,我們用過了 SAS、AAS、SSS、ASA、RHS 等判別三角形全等的性質,你還記得嗎?讓我們一起來複習吧! 在下列各組圖形中,都有一些用記號標出的線段或角,如果它們有相同的記號,則表示它們的長度或角度相同。請對照左邊每一組全等的圖形,在右邊找出適合的全等性質,並用線將它們連起來。
RHS SAS ASA AAS SSS
在幾何證明的寫作過程中,除了依據題目所給的條件外,常會利用一些已學過的幾何性質、運算規律及等量公理。在幾何證明的寫作過程中,除了依據題目所給的條件外,常會利用一些已學過的幾何性質、運算規律及等量公理。 在進行幾何推理的寫作時,會將「已知條件」、「要說明的結論」與「推導或說明的過程」寫成 、 、 的形式。書寫的方式將以下面的例子說明: 求證 證明 已知
如右圖,平行四邊形ABCD中, , 對角線 、 交於O 點, 試說明 , 。(兩對角線互相平分)
說明 在△AOB 與△COD 中, ∵ , ∴∠1=∠3,(內錯角相等) ∠5=∠6,(內錯角相等) 又 = ,(平行四邊形對邊等長) 所以△AOB △COD,(根據ASA全等性質) 故 , 。(對應邊相等)
現在將「已知條件」、「要說明的結論」與「推導或要說明的過程」寫成 、 、 的形式如下: 求證 證明 已知 已知 已知 條件 如圖,平行四邊形ABCD中, , ,對角線 、 交於O點。
要說明的結論 求證 , 證明 在△AOB 與△COD 中 ∵ ,(平行四邊形對邊平行) ∴∠1=∠3,∠5=∠6。(內錯角相等) 又 ,(平行四邊形對邊等長) ∴△AOB △COD。(ASA 全等性質) 故 ,。(對應邊相等) 推導或說明的過程
幾何證明的寫作,要從分析出發,才能確定證明的方向與步驟,以上為例:幾何證明的寫作,要從分析出發,才能確定證明的方向與步驟,以上為例:
, (結論) 思 路 分 析 推 理 過 程 △AOB △COD(ASA) 平行線截角性質,平行四邊形性質 (已知) 平行四邊形ABCD中, ,
思路分析是從「結論」推到「已知條件」,而推理過程則依分析的結果由「已知條件」逐步推理至「結論」。思路分析是從「結論」推到「已知條件」,而推理過程則依分析的結果由「已知條件」逐步推理至「結論」。
搭配習作 P40 基礎題 1 請將下面的題目改寫成 、 、 的形式。 已知 求證 證明 如右圖,正方形ABCD 中, E、F 分別在 、 上, 且 = 。 請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質 來說明△ABE △ADF。
說明: △ABE 與△ADF 全等的條件是: = ,(已知) ∠ABE = ______,(ABCD 是正方形) = _______,(ABCD 是正方形) 根據______全等性質,△ABE △ADF。 ∠ADF SAS
如右圖,正方形ABCD 中,E、F 分別在 、 上,且 = 。 △ABE △ ADF。 在△ABE 與△ADF 中 ∵ = ,(已知) ∠ABE=∠ADF=90°,(ABCD是正方形) = ,(ABCD 是正方形) 所以△ABE △ADF(SAS) 已知 求證 證明
1等腰三角形兩腰上的高相等 如右圖,△ABC 中, , , 。 已知 求證 思路分析一 要證明,先找到分別以、為一邊的兩個三角形,再證明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證明一 在△AEB 與△ADC 中 ∠A=∠A,∠AEB=∠ADC=90°, △AEB △ADC(AAS) (對應邊相等) 與代數的解題一樣,幾何證明的方法會隨著不同的思路分析,產生不同的方法,所以例題1也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證明:
思路分析二 要證明,也可以從面積觀察:在△ABC中,若分別以、為底,則其高相等。 證明二 △ABC的面積=
如右圖,△ABC 中, , , 。 已知 求證 思路分析 要證明,先找到分別以、為一邊的兩個三角形,再證明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在△ABE 與△ACD 中 ∵ ∴△ABE △ACD( SAS) 故 (對應邊相等) ∠A=∠A 證明
幾何證明題的呈現方式,通常有以下幾個習慣的方法:幾何證明題的呈現方式,通常有以下幾個習慣的方法: (1)將 這個詞省略。 (2)把 寫成「試證」。 (3)可將推理的過程分成幾個步驟,並以(1)、 (2)、(3)、……表示。 已知 求證
2 利用全等證明兩次 如右圖,△ABC與△ABD中, ,,若E為 上任一點,試證
證明 (1)△ABC 與△ABD 中 ∵,, ∴△ABC △ABD(SSS) 故∠ABC=∠ABD(對應角相等) (2)△EBC 與△EBD 中 ∵,∠ABC=∠ABD, ∴△EBC △EBD(SAS) 故 (對應邊相等)
如右圖,,, ,與交於 F 點, 試證∠1=∠2。
(1)△ABD與△ACE中 ∵,∠ADB=∠AEC=90°, ∠BAD=∠CAE ∴△ABD △ACE(RHS) 故 (對應邊相等) (2)△AEF 與△ADF中 ∵,∠AEF=∠ADF=90°, ∴△AEF △ADF(RHS) 故∠1=∠2(對應角相等)
如圖3-1,△ABC為等腰三角形, ,將△ABC對摺,使得B點與C點疊合。 圖3-1
如圖3-2,把摺好的三角形打開,則 為△ABC的對稱軸 圖3-2
由此可知: 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就是它的對稱軸,即 (1)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平分底邊,且平 分頂角。 (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
幾何推理進行中,有時僅從「已知條件」的圖形,並不足以直接推導出結論,常常需要在原圖形上添加一些圖形,以便連繫「已知條件」到「要說明的結論」之間的關係,而所添加的圖形稱為輔助線。幾何推理進行中,有時僅從「已知條件」的圖形,並不足以直接推導出結論,常常需要在原圖形上添加一些圖形,以便連繫「已知條件」到「要說明的結論」之間的關係,而所添加的圖形稱為輔助線。 在上面的說明已證實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以下我們再以幾何推論的方法,加以證明。
3輔助線的應用 如右圖,四邊形ABCD中, , ,試證∠A=∠C。
思路分析一 要證明∠A=∠C,先找到分別以∠A、∠C 為一內角的兩個三角形,可試著連接,再證明△ABD與△CBD全等
證明一 (1)如右圖,連接 。 (2)在△ABD 與△CBD 中 , , , ∴ (SSS) ∠A=∠C(對應角相等)
思路分析二 若連接,可將 ∠A 分成∠1+∠3, ∠C 分成∠2+∠4, 若能證明∠1=∠2,∠3=∠4, 即可推出∠1+∠3=∠2+∠4。
證明二 (1)如右圖,連接 。 (2)∵ , ∴∠1=∠2。 同理,∠3=∠4。( ) (3)∠A=∠1+∠3=∠2+∠4=∠C 故∠A=∠C。
思路分析一 如右圖, , 。 試證∠ABD=∠ACD。 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性質:考慮△ABD與△ACD。
(1)連接 。 (2)在△ABD 與△ ACD 中 ∵ , , ∴△ABD ACD(SSS) 故∠ABD=∠ACD(對應角相等) 證明一
思路分析二 利用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考慮△ABC與△DBC。
(1)連接 。 (2)在△ABC 中, , ∴∠ABD+∠1=∠ACD+∠2。 (3)在△BCD 中, ∴∠1=∠2。 (4)由(2)、(3)得: ∠ABD=∠ACD 證明二
由例題3及隨堂練習可知: 不同的思路會產生不同的輔助線,可以有不同的證法。
4 角平分線分割對邊比 如右圖,△ABC中,為∠BAC 的角平分線,交 於 D 點,試 證 =。 (1)過 D 點作 ,。 (2)∵為∠BAC的角平分線, ∴。 證明
證明 (3)△ABD:△ACD =( ..):( ..) =( ∵ ) 又△ABD:△ACD=, (同高) ∴=。 證明過程的項次符號(1)、(2)、(3)⋯⋯,也可以不必寫出來。
如右圖,△ABC中, =8,=6,=7, 、、分別為∠BAC、∠ABC、∠ACB的角平分線, 試求: (1) :。 (2) 。 (3) :。
(1) :=: =8:6=4:3 (2)= = × 7=4 (3) :=: =8:4=2:1
5 內冪性質 如右圖,圓上兩弦 、交 於 P 點,試證 ×=×
證明 連接 、 △ACP 與△DBP 中 ∠ACP=∠DBP (同 AD 所對圓周角) ∠1=∠2(對頂角) ∴△ACP∼△DBP(AA) :=: 故 ×=× ⁀
如右圖,圓上兩弦 、 ,其延長線相交於圓 外 P 點,試證 ×= ×。(外冪性質)
連接 、 在△ADP 與△CBP 中 ∵∠P=∠P ∠A=∠C= BD ∴△ADP∼△CBP(AA) :=: 故 ×=×
6 切割線性質 如右圖, 割圓於 B 點, 為圓的切線, 試證 ×=2。
證明 連接 、 △ACP與△CBP中 ∠P=∠P(公共角) ∠1=∠2 (弦切角等於同弦所對圓周角) ∴△ACP∼△CBP(AA) :=: 故 ×=2
∵×=2 (+4)×4=62 ∴=5 如右圖,割圓於 B 點, 為圓的切線,若 =6,= 4,求 長。
7 中線不等式 如右圖,△ABC中,M為 中點, 試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