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k likes | 2.92k Views
第八编 清代文学. 清代文学绪论 第一章 清代诗词文 第二章 《 长生殿 》 与 《 桃花扇 》 第三章 《 聊斋志异 》 第四章 《 儒林外史 》 第五章 《 红楼梦 》. 第八编 清代文学 绪论 ( 1644 — 1839 ). 一、清代文学的范围 清王朝从 1644 年定都北京至 1911 年辛亥革命,共有国 267 年。不过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始,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历史进入近代
E N D
第八编 清代文学 清代文学绪论 第一章 清代诗词文 第二章 《长生殿》与《桃花扇》 第三章 《聊斋志异》 第四章 《儒林外史》 第五章 《红楼梦》
一、清代文学的范围清王朝从1644年定都北京至1911年辛亥革命,共有国267年。不过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历史进入近代一、清代文学的范围清王朝从1644年定都北京至1911年辛亥革命,共有国267年。不过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历史进入近代 • 清代文学,指清前期至清中叶的文学:清前期(1644—1735)清入关——雍正末,包括顺至、康熙、雍正几朝清中叶(1736—1839)乾隆初——道光19年,包括乾隆、嘉庆、道光20年前。此后为近代文学范围。
二、清代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1、清初反浮求实学风、经世致用思想,促进了文学社会功用的强调,使创作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关注国运民生。像遗民诗歌忧时伤世,“学人之文”论史求实,戏曲作品趋于雅正等。2、清代思想文化专制,乾嘉汉学之风日盛,给清中叶文学带来明显消极影响,出现严重滞化现象。如桐城派古文成为正宗, “肌理派”诗歌一时兴盛,历史小说重史轻文,“才学小说”炫学逞能,文学离其本质越来越远。
3、清中叶反传统、尊情、求变、思想解放的人文思潮,使袁枚“性灵说”诗论、诗作的构建,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解放、精神叛逆特色。而《儒林外史》、《红楼梦》中杜少卿、贾宝玉等新人形象,则是人文意识觉醒的生动标志。3、清中叶反传统、尊情、求变、思想解放的人文思潮,使袁枚“性灵说”诗论、诗作的构建,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解放、精神叛逆特色。而《儒林外史》、《红楼梦》中杜少卿、贾宝玉等新人形象,则是人文意识觉醒的生动标志。
三、清代文学发展概况 1、众体皆备,集历代文学之大成 清代文学繁富、驳杂,蔚为大观: 元明以来新兴的小说、戏曲依然兴盛; 已呈弱势的诗、古文,已经衰落的词、骈文重新振兴; 各类文体均有传世佳作。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就拿文学来讲,周秦以子称,楚人以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曲或制艺称,至于清代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间,或于上述各种之外,没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是包罗万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就拿文学来讲,周秦以子称,楚人以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曲或制艺称,至于清代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间,或于上述各种之外,没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是包罗万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的。”
2、古典形态的诗、词、骈文再度辉煌①清诗 • 前期遗民诗人忧时伤世,关注国运民生,高扬抗清复明,多以史诗般的内容和坚贞崇高节操而称重当时、影响后世。 诗坛大家在诗艺方面多所开创:吴伟业 “梅村体”,王士祯 “神韵派”。 ②清词 • 明清鼎革之际,变俗为雅,成为文人写心工具。“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领袖朱彝尊,独树一帜的纳兰性德,或尊苏、辛,或宗姜、张,或学南唐二主,各领风骚,在清初词坛号称“三大家”。
③清代骈文 清初文人揭骈文复兴序幕,至乾嘉几与桐城古文抗衡,与当时政治思想专制、文化学术复古、汉学之风兴盛有关。 骈文作家多是渊博学者,《哀盐船文》的作者汪中,为骈文力争正统地位的阮元等。
3、新兴的戏曲、小说空前飞跃,成就巨大①清代戏曲3、新兴的戏曲、小说空前飞跃,成就巨大①清代戏曲 • 明显雅化:传奇、杂剧均趋向文人化、案头化。 著名文人吴伟业等寄托心曲的剧作,多以抒情性冲淡戏剧性,脱离舞台演出实际; 剧作家李渔则注重戏剧性,多用巧合、误会、制造生动情节。其《闲情偶寄》的编剧和表演理论,表明戏曲重心由“曲”向“戏”转移。《长生殿》和《桃花扇》显然是剧作家注重社会历史意识和戏剧性这两方面的产物。
②清代小说 • 总体进入独创期 拟话本结束了改变旧作的老路; 爱情婚姻小说雅化,蜕变为才子佳人小说; 长篇小说纷繁多样: 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英雄传奇《水浒后传》才学小说《镜花缘》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不朽巨著《红楼梦》。
第一节 清代诗歌 (1)数量巨大。徐世昌《晚晴 诗汇》收录诗人6l00多人,诗作27600多首。 • (2) 流派众多。清初有爱国派,尊唐派,宗宋派,神韵派;清中叶有格调派,肌理派,性灵派。各派主张不同,诗风各异。 • (3) 诗体发展。叙事功能有较大开拓。大量新型乐府体、五七言体等长篇叙事诗,各种诗体的组诗,记事、抒情、写景,挥洒自如。 • (4)两大审美特色。一是重实;二是感伤。
一、 清初诗歌 • 清初80年,诗歌分前后两期: • 前期诗人: 分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类。遗民诗人保持气节,关注现实;入仕诗人出处尴尬,多表现伤感情怀; • 后期诗人: 多重形式技巧,喜立派别门户,与现政权和谐相处。主要有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查慎行等。以王士祯影响最大。
(一)清初遗民诗人: 1、顾炎武: 有《亭林诗文集》传世,存诗四百多首。他主张“文须有益于天下”,“诗主性情,不贵奇巧”,反对摹拟。其诗抚事感时,同情人民悲惨遭遇,充满深厚民族感情,格调慷慨悲壮,苍劲沉郁。 《秋山》、《海上》、《精卫》等,抒写亡国之痛和复国决心,对清初和晚清诗坛影响巨大。
2、屈大均: 有《道援堂诗集》。其诗富于民族意识,多故国之悲,如《鲁连台》、《大同咏叹》;也有关心民瘼之作如《民谣》。屈诗长于五律,悲歌慷慨,气势纵横,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3、吴嘉纪: 著有《陋轩集》。其诗内容充实,反映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绝句》 《挽船行》《过兵行》,继承乐府歌辞和杜甫、白居易诗歌传统,以深厚工力、质朴语言、白描手法、遵劲风格而特色独具。
(二)清初入仕诗人: 1、钱谦益: 清初宗宋派领袖。 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主张“转益多师”,“有本”(性情)、“有物”(学问), 其诗词藻华美,才气纵横,尤工七律。《投笔集》中怀念故国,悔恨平生,颇有佳作。 《后秋兴》:大型七律组诗,叠杜甫《秋兴》八首原韵,8首一组,13组共104首。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令时人难望项背。 2、吴伟业: 清初尊唐派领袖。 《梅村集》存诗1000多首,其主要内容是感慨朝代兴亡和悲叹自身失节。
“梅村体”: 吴伟业的诗体风格。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吸取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写法,侧重叙事写人,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晚唐温、李的风情韵致及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代表作《圆圆曲》《永和宫词》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吴诗“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感均顽艳,一时尤称绝调。”
(三)王士祯与其他诗人 1、王士祯 有《带经堂集》《渔洋诗文集》《渔洋诗话》等传世。左右诗坛数十年,论诗提倡“神韵”。擅七言近体,善融情入景,创幽静闲远境界,引人入胜,如《江山》《真州绝句》等。 2、“神韵说” “神韵”即风神韵味,王士祯极赏唐司空图《诗品》“冲淡”、“自然”、“清奇”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妙悟”、“兴趣”之说,提倡“兴会”“神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要求诗歌有幽静淡远境界和含蓄隽永语言。
3、查慎行、赵执信 查诗以白描见长,不尚藻饰。 赵诗清新峭拔,思路峻刻,重视思想内容,现实性强。
二、清中叶诗歌 清中叶政治高压、文化专制、汉学兴盛。诗歌向着拟古、形式方向发展。出现了尊唐的“格调派”、宗宋的“肌理派”,继承晚明主情的“性灵派”。 (一)沈德潜及其“格调说” 1、沈德潜 著有《归愚诗文集》。诗多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有封建卫道气。诗选、诗评影响颇大。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国朝诗别裁集》《说诗啐语》。
2、“格调说”: 沈德潜的诗论。强调写诗须讨究格律声调:“诗贵性情,亦须论法”。 要写得含蓄、蕴藉、委婉, “温柔敦厚”“怨而不怒”;讲究格律、声韵,重视体式,提倡学古,但反对拟古。 “格调说”对“神韵说”空疏浅陋的弊病有所补救,但它维护传统“诗教”,基本属封建正统派诗论。
(二)翁方纲及其“肌理说” 1、翁方纲 精金石考据之学。倡“肌理说”,诗作无成就。 2、“肌理说” 翁方纲的论诗主张。认为“为诗必以肌理为准”。 “义理之理,即文理之理,即肌理之理也”(《志言集序》)。他把思想意义(义理)与组织结构(文理)、学问材料(肌理)统一起来,认为作诗不在力求神韵,不在死守格调,也不在空谈性情,而在读书,有学问,有方法。把诗歌引向“考据入诗”的故纸堆,成了令人生厌的学问诗。
(三)袁枚 及其“性灵说” 1、袁枚 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存诗4000多首。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等。其诗直抒感兴,清丽灵巧,流转自如,《沙沟》《马嵬》《湖上杂诗》皆名篇。 2、“性灵说” 袁枚的论诗主张。提倡“提笔先须问性情”,“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作诗不可以无我”,认为“诗有性情而后真”。既反形式主义,又反拟古主义,体现了一种革新精神,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是,它也有缺乏深刻社会内容的局限性。
第二节 清代词 • 清词中兴: • 首先,数量超过元明甚至宋代,叶恭绰《全清词钞》共录词人3196人,词作8260多首,超过宋词两倍以上。 • 其次,从朱彝尊《词综》到张惠言《词选》、万树《词律》出现一大批立论精审的词学专著。 • 第三,词作整理、编辑成就巨大,有王鹏运辑《四印斋所刻词》、朱孝臧辑《强村丛书》、江标辑《宋元名家词》等。
一、清初词 “三大家”: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 1、陈维崧 “阳羡词派”领袖。其《迦陵词》存1600余首,居清代之冠。多写身世之感和怀古之情。风格师法苏、辛,具苍凉豪放特色。 《纤夫词》是陈词代表作。写清兵强征十万民夫为战船拉纤给百姓造成的灾难。取景壮阔,气魄雄伟,风格豪放,语言率直俊爽。是现实主义杰作。
2、朱彝尊 “浙西词派”领袖。纂辑唐、五代、宋、金、元词600余家词为《词综》。朱词有500多首。词风宗法姜、张,多在字句声律上用功,有精工隽永、清丽流畅之胜,但多精巧有余而沉厚不足。 咏物怀古词常有寄托,如《长亭怨慢.雁》《卖花声.雨花台》。 “浙西词派”: 清初以朱彝尊为首的词派。以姜夔、张炎为宗,主张以雅正矫显露,要求“字琢句炼,归于醇雅”,具古雅峭拔格调,疏淡清远意境,严谨和谐音律。
3、纳兰性德 有《饮水词》300多首。作词崇尚南唐二主,主情致,不事雕琢,反对模仿。其词直抒胸臆,情致深婉,语言清新自然,历来为人称道。以小令为主,偶有长调亦见工力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长相思.山一程》《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均为传世名篇。惜其词多写离别相思,哀怨过多,情调低沉。 纳兰词风格凄惋,可从他的平生遭际以及时代特点来探索其因。他虽多写个人哀怨愁苦,却反映了深刻的社会内容。
二、清中叶词 乾隆间浙派词兴盛。嘉庆初张惠言开创常州词派,词风为之一变。 “常州词派”:清中叶以张惠言、周济为首的词派,以儒家诗教为理论基础,注重比兴寄托,主张意内言外,在当时直至晚清都有巨大影响。 张惠言 论词主张取法《风》、《骚》,强调比兴寄托。其词作俊逸深沉,但有时流于晦涩 周济 常州词派代表作家,其词被认为是 “意内言外”的典范,大抵写景咏物,有所寄托。
第三节 清代散文及骈文 • 清文的数量远超前代,近年柯愈春编《清集簿录》收清人诗文集近16000家,《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收清人文集4575种。 • 清文的质量不如唐宋。它鲜明的特征是骈文、散文争奇斗艳,制约二者消长变化的则是文以载道的传统观念与强调文学独立价值及抒情功能的观念的交锋和对峙。
一、清初散文 清初散文可分两类: 1、“学人之文”: 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主要从文章内容上抨击晚明散文空疏,强调文章经世致用社会功能,以议论文见长。 2、“文人之文” : 以侯方域、魏禧、汪婉为代表,主要从文章风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纤佻,倡导恢复唐宋散文传统,以传记文见长。
一、 黄宗羲散文: 黄宗羲:清代著名史学家。著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南雷文定》及《明夷待访录》等,编纂《明文海》500卷。 《明夷待访录》为政论集,共分《原君》《原臣》《原法》等13篇,其锋芒所向,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具有鲜明民主主义思想。散文朴实无华,笔锋犀利。
二、侯方域散文 侯方域,有《壮悔堂集》。散文往往将班马传记、韩欧古文和传奇小说手法熔为一炉,形成清新奇峭风格,而尤以传记散文见长。 • 《李姬传》表现明末秦淮名妓李香君明大义、辨是非,不阿附权贵的高尚品德;反面人物阮大铖等均形象生动。文字简练,叙事分明,情节曲折,具短篇小说特点。
三、魏禧散文 • 魏禧有《魏叔子文集》。其文有凌厉雄杰、刚劲慷慨之气。叙事简洁,又善议论。内容多表彰抗敌殉节志士,具强烈的民族意识。《大铁椎传》是传世名篇。 • 四、汪琬散文 • 汪琬著有《尧峰文钞》。散文叙事有法,朴实流畅。反对“以小说为古文辞”,观点偏于正统。代表作为《江天一传》。
二、“桐城派”及清中叶散文 • (一)“桐城派”: • 桐城派是清中叶最大的散文流派,因代表作家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 “桐城派”文论:方苞首先提出“义法”主张。“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技巧。他要求文章形式服从内容,语言“清真雅正”和“雅洁”,去掉“冗辞”,直到“一字不可增减”。
刘大櫆是方苞弟子,论文以“法”为主,主张模仿古人的“神(指文法高妙)气(文章气势)”、“音节”和“字句”,把其师的“义法”具体化,对桐城派理论起了承前启后作用。刘大櫆是方苞弟子,论文以“法”为主,主张模仿古人的“神(指文法高妙)气(文章气势)”、“音节”和“字句”,把其师的“义法”具体化,对桐城派理论起了承前启后作用。 姚鼐是桐城派理论集大成者,他提倡“义理”、“考证”、“辞章”三者相互为用。“义理”是程朱理学;“考证”是对古代文献、文义、字句的考据;“辞章”是文章辞采。这些主张充实了散文的写作内容,是对方苞“义法”说的补充和发展。
姚鼐在美学上提出用 “阳刚”、“阴柔”区别文章风格。“阳刚”即豪放,“阴柔”即婉约。两大风格相互配合,相互调剂,生出多样风格。 姚鼐又发展了刘大櫆的“拟古”主张,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文章八要。从掌握形式(格、 律、声、色)进而重视精神(神、理、气、味),最终达到高境。姚鼐著有《惜抱轩全集》,所编《古文辞类纂》风行一时,有力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
姚鼐代表作《登泰山记》: 主要描绘泰山风雪初霁的壮丽景色。 写作特点 :以时间为顺序,以游踪为线索,依次记叙作者游泰山的历程和所见到的景色,剪裁得体,详略分明;描写泰山景色时重点突出;描写处处显示时令特色 。 阳湖派 : 以恽敬、张惠言为代表,是“桐城派”的分支。古文理论与“桐城派”基本相同,但文章较有气势,不拘谨枯淡。
三、汪中及其他骈文作家 清初骈文家:有陈维崧、吴绮、章藻、毛奇龄等。 清中叶骈文家:有胡天游、汪中、阮元、孔广森、洪亮吉等。 清代骈文家主张骈散并重,人称“汉魏派”。其中,以汪中成就最高。 汪中,骈文不拟古人,不堆辞藻,“长于讽谕”,气势浑厚,感情真挚,独具一格。传世名篇是《哀盐船文》《广陵对》等。
第二章 《长生殿》与《桃花扇》 《桃花扇》剧照
第一节 洪昇的《长生殿》 一、洪昇生平与创作 洪昇(645-1704)字防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人。出身名门望族,遭难家境败落。科场失志,做二十佘年国子监生。名剧《长生殿》轰动北京,在佟皇后丧期上演,洪昇被削职还乡。 诗有《稗畦集》《啸月楼集》等。作传奇九种,杂剧一种。今存杂剧《四婵娟》: 《谢道韫咏絮擅诗才》、《卫茂漪簪花传笔阵》 《李易安斗茗话幽情》、《管仲姬画竹留清韵》
二、《长生殿》题材渊源与创作过程 李、杨爱情故事,新旧《唐书》、野史杂记均有载。唐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开启此题材创作的先河,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元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白朴《梧桐雨》,明屠隆《彩毫记》、吴世美《惊鸿记》等对《长生殿》均有影响。 《长生殿》历时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始成”。始为《沉香亭》,通过李白遭遇表现作者怀才不遇;后改为《舞霓裳》,增加李泌辅助肃宗中兴,表现对国运兴衰的思考;终成《长生殿》,表现“情缘总归虚幻”的主题。
三、《长生殿》的思想内容 (一)展现帝、妃情缘,宣扬李、杨挚爱。 作者《例言》说:“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马嵬之变,已违夙誓,而唐人有玉妃归蓬莱仙院,明皇游月宫之说,因合而用之,专写钗盒情缘。” 第一出《传概》说:“古今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哪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二)穿插朝政事件,寄寓垂戒之意。 《自序》:“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 围绕李杨爱情的一系列军国朝政事件,生动反映了皇帝昏庸腐败、不理朝政,杨家挟势弄权、酿成祸乱的社会现实,表现出乐极哀来、荒淫误国等“垂戒”之意,寓有深沉的民族意识和兴亡之感。 明皇宠爱贵妃,“占了情场,驰了朝纲”,酿成大乱。《弹词》出李龟年“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同时寄寓了作者心声。
(三)“情缘总归虚幻”,点出全剧主旨。 《自序》:“双星合作,生忉利天,情缘总归虚幻;清夜闻钟,夫亦可以遽然梦觉矣”。 《长生殿》既宣扬帝妃罕有之情,又寄寓垂戒来世之意。 忘我爱情与社会角色的矛盾,使李、杨历尽悲欢离合,终于大彻大悟,跳出爱河情海,在仙境以精神“长生”消解现实“长恨”。 “情缘总归虚幻”的主旨除开头《自序》开宗明义之外,终场“永团圆”曲更是卒章显志。
(四) 对忠臣义士的赞美和对 权贵奸佞的揭露和抨击 忠臣义士的代表: 郭子仪 雷海青 权贵奸佞的典型:安禄山 杨国忠 “那满朝文武,平日里高官厚禄,荫子封妻,享荣华,受富贵,哪一件不是朝廷恩典!如今却一个个贪生怕死,背义忘恩,争取投降不迭.只图安乐一时,哪顾骂名千古。唉,岂不可羞,岂不可恨!”(《骂贼》)
四、《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一)在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很好表现了创作意图。 上半部偏于写实,下半部主要写幻。采用真幻结合手法写李杨爱情,既有生动的现实生活,又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二)在剧本结构上,以李、杨故事为主线,以朝政大事为副线,表现“占了情场”与“驰了朝纲”的必然联系;爱情主线又以金钗和钿盒贯穿始终,金钗、钿盒、情节、人物,由合而分,由分而合。(二)在剧本结构上,以李、杨故事为主线,以朝政大事为副线,表现“占了情场”与“驰了朝纲”的必然联系;爱情主线又以金钗和钿盒贯穿始终,金钗、钿盒、情节、人物,由合而分,由分而合。
(三)在曲词艺术上,清丽流畅, 充满诗意,具有浓厚的抒情彩。 多处化用唐史、元曲名句,如《惊变》《雨梦》等出曲文,基本由《梧桐雨》脱化而来,却又融化极妙,如同己出。其浓厚的抒情性,尤其能把人物的内心情感表现的声情兼备,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