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 likes | 810 Views
第 9 章 装配图. § 9-1 装配图的功用和内容. § 9-2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 9-3 装配图视图的选择. § 9-4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 9-5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 9-6 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 9-7 常见装配结构. § 9-8 装配图的读图方法和步骤. § 9-9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本章小结. 填料压紧盖 11. 扳手 13. 填料 9 、 10. 阀杆 12. 填料垫 8. 螺母 7. 螺柱 6. 阀体 1. 阀芯 4. 密封圈 3. 阀盖 2. 调整垫 5.
E N D
第9章 装配图 §9-1 装配图的功用和内容 §9-2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9-3 装配图视图的选择 §9-4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9-5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9-6 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9-7 常见装配结构 §9-8 装配图的读图方法和步骤 §9-9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本章小结
填料压紧盖11 扳手13 填料9、10 阀杆12 填料垫8 螺母7 螺柱6 阀体1 阀芯4 密封圈3 阀盖2 调整垫5 9-1 装配图的功用和内容 装配图是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 例:球阀是控制液体流量的一种开关装置。
扳手13 阀杆12 螺柱6 螺母7 填料压紧盖11 阀体1 阀盖2 填料垫8 密封圈3 阀芯4 调整垫5 球阀装配体分解图 转动扳手13,阀杆12通过嵌入阀芯槽内的扁榫转动阀芯4,使流体通过或截断。
●功用: 装配图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及装配关系。 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检验、安装及维修的技术文件。 ●内容: (1) 一组视图。 (2) 必要的尺寸。 (3) 技术要求。 (4) 标题栏、零件序号及明细栏。 装配图
继续? 结束?
两面接触 两面不配合 两面配合 9-2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一、规定画法 ⒈ 相邻零件的接触表面和配合表面只画一条 线;不接触表面和非配合表面画两条线。
螺栓、螺母和垫圈不剖 轴不剖 两零件剖面线方向相反 ⒉ 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邻接时,剖面线的倾 斜方向应相反或间隔不同。但同一零件在各 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必须一致。 ⒊ 标准件和实心件按不剖画。
二、特殊画法 ⒈ 沿零件结合面剖切的画法 假想沿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切,绘出其图形,以表达装配体内部零件间的装配情况。 沿轴承盖与轴承座的结合面剖切,拆去上面部分,以表达轴衬与轴承座孔的装配情况。 滑动轴承
沿轴承盖与轴承座的结合面剖切的画法,俯视图表达了轴衬与轴承座孔的装配情况。沿轴承盖与轴承座的结合面剖切的画法,俯视图表达了轴衬与轴承座孔的装配情况。 沿结合面剖切的画法
⒉ 假想画法 与本装配体有关但不属于本装配体的相邻零部件,以及运动机件的极限位置,可用双点画线表示。 运动机件的极 限位置轮廓线 画双点画线。
垫圈厚度夸大画出 倒角、退刀槽不画 滚动轴承 简化画法 圆角不画 ⒊ 简化画法 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倒角、圆角、退刀槽等可不画。 滚动轴承、螺栓联接等可采用简化画法。 ⒋ 夸大画法 薄垫片的厚度、小间隙等可适当夸大画出。
继续? 结束?
9-3 装配图视图的选择 一、视图选择的要求 ⒈ 完全 部件的功用、工作原理、装配关系 及安装关系等内容表达要完全。 ⒉ 正确 视图、剖视、规定画法、及装配关系 等的表示方法正确,符合国标规定。 ⒊ 清楚 读图时清楚易懂。 二、视图选择的步骤和方法 工作原理 配合关系 ⒈ 部件分析 联接固定关系 结 构 相对位置关系
例:如图所示的滑动轴承 ⑴ 工作原理: 滑动轴承是用来支撑轴及轴上零件的一种装置。轴的两端分别装入滑动轴承的轴孔中转动,以传递扭矩。
销套5 螺母8 垫圈6 轴承盖4 螺柱7 上轴衬3 轴承座1 下轴衬2 ⑵ 结构分析
销套5 螺母8 垫圈6 螺柱7 轴承盖4 上轴衬3 下轴衬2 轴承座1 ① 装配关系 ☆ 轴承座与轴承盖 轴承座上的凹槽与轴承盖下的凸起配合定位。 ☆ 轴衬与轴承座孔 轴向: 轴衬两端凸缘定位。 轴衬外表面配合及销套定位。 径向: ② 联接固定关系 轴承座与轴承盖用螺柱、螺母、垫圈联接固定。 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主视图 滑动轴承的主视图如何选呢? ⒉ 选择主视图 选择原则: ★符合部件的工作状态。 ★ 能清楚表达部件的 工作原理、主要的 装配关系或其结构 特征。 ⒊ 选择其他视图 表达主视图没能表达的内容。 滑动轴承
还需选择什么视图呢? 左视图 俯视图 轴衬与轴承孔的装配关系及工作原理,需选择全剖的左视图表达。 为了清楚表达 滑动轴承的外形特征及轴衬与其座孔的装配情况,选择沿轴承盖与轴承座结合面半剖的俯视图表达。 ⒋ 方案比较 可多考虑几种表达方案,比较后确定最佳方案。 滑动轴承
继续? 结束?
H11 例如:球阀的阀体与阀盖的配合尺寸50 。 h11 9-4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1.性能(规格)尺寸 表示部件的性能和规格的尺寸。 例如:球阀通孔的直径20,与液体流量有关。 2.装配尺寸 零件之间的配合尺寸及影响其性能的重要相对位置尺寸。 3.安装尺寸 将部件安装到机座上所需要的尺寸。 例如:球阀两侧管接头尺寸M36×2。 4.外形尺寸 部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装配图
继续? 结束?
5 7 6 7 5 5 6 7 6 6 7 5 9-5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1. 零件编号 ⑴ 编号方法 • • ※ 画黑点 7 ※ 画指引线 细实线 7 ※ 横线或圆 (≈8mm长) ※ 数字(5或7号字) 螺纹紧固件的编号形式
6 5 4 1 3 2 · · · · ⑵ 相同零件只对其中一个编号, 其数量填 在明细栏内。 ⑶ 指引线不能相交, 在通过剖面线的区域 时不能与剖面线平行。 ⑷ 零件编号应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序 编号,全图按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整齐 排列。 怎样编号不易出错? 先画出需要编号零 件的指引线和横线,检 查无重复、无遗漏时, 再统一填写序号。
2 1 20 附注及标准 附注及标准 零件名称 零件名称 数量 数量 材料 材料 序号 序号 19 2.明细栏 明细栏是部件全部零件的详细目录,表中填有 零件的序号、名称、数量、材料、附注及标准。 明细栏在标题栏的上方,当位置不够时可移一部分紧接标题栏左边继续填写 。 明细栏中的零件序号应与装配图中的 零件编号一致,并且由下往上填写, 因此,应先编零件序号再填明细栏。 注 意 标题栏
继续? 结束?
9-6 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在分析部件,确定视图表达方案的基础上,按下列步骤画图。 以滑动轴承为例。 ⒈ 确定图幅 根据部件的大小,视图数量, 确定画图的比例、图幅大小,画出图框,留出标题栏和明细栏的位置。
2. 布置视图 画各视图的主要基线。并在各视图之间留有适当间隔,以便标注尺寸和进行零件编号。
3. 画主要装配线 ①轴承座 (被其它零件挡住的线可不画)
3. 画主要装配线 ①轴承座 ②下轴衬
3. 画主要装配线 ①轴承座 ②下轴衬 ③上轴衬
3. 画主要装配线 ①轴承座 ②下轴衬 ③上轴衬 ④轴承盖
⒋ 画其它装配线及细部结构 画销套、螺柱联接等。
⒌ 完成装配图 检查无误后加深图线,画剖面线,标尺寸,对零件进行编号,填写明细栏、标题栏、技术要求等,完成装配图。
继续? 结束?
不配合 接触 配合 不接触 9-7 常见装配结构 1. 两个零件在同一个方向上,只能有一个接触 面或配合面。 错误 错误 正确 正确
轴 上 切 槽 零件 无 法 定 位 孔 边 倒 角 2.轴肩处加工出退刀槽,或在孔端面加工出倒角。
继续? 结束?
9-8 装配图的读图方法和步骤 读装配图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一种能力,在设计、装配、安装、调试以及进行技术交流时,都要读装配图。 读装配图的要求: 了解部件的功用、使用性能和工作原理。 弄清各零件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装配关系和连接固定方式。 弄懂各零件的结构形状。 了解部件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⒈ 概括了解 ⑴ 看标题栏并参阅有关资料,了解部件的 名称、用途和使用性能。 ⑵ 看零件编号和明细栏,了解零件的名称、 数量和它在图中的位置。 由装配图的标题栏可知,该部件名称为齿轮油泵,是安装在油路中的一种供油装置。由明细栏和外形尺寸可知它由15个零件组成,结构不太复杂。 装配图
⑶ 分析视图,弄清各个视图的名称、所采 用的表达方法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及视 图间的投影关系。 齿轮油泵装配图由两个视图表达,主视图采用了全剖视,表达了齿轮油泵的主要装配关系。左视图沿左端盖和泵体结合面剖切,并沿进油口轴线取局部剖视,表达了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 装配图
进油口 如图所示,当主动齿轮逆时针转动,从动齿轮顺时针转动时,齿轮啮合区右边的压力降低,油池中的油在大气压力作用下,从进油口进入泵腔内。随着齿轮的转 出油口 动,齿槽中的油不断沿箭头方向被轮齿带到左边,高压油从出油口送到输油系统。 ⒉ 分析部件的工作原理 从表达传动关系的视图入手,分析部件的工作原理 。 齿轮油泵工作原理 装配图
⒊ 分析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部件结构 分析部件的装配关系,要弄清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连接固定方式等。 ① 配合关系 可根据图中配合尺寸的配合代号,判别零件的配合制、配合种类及轴、孔的公差等级等。 齿轮油泵有主动齿轮轴系和从动齿轮轴系两条装配线。
轴与孔的配合? 尺寸为 φ16H7/f6 属基孔制,间隙配合 说明轴在左、右端盖的轴孔内是转动的。 齿轮的齿顶和泵体空腔的内壁间是什么配合? φ34.5H7/f6 基孔制,间隙配合
② 连接和固定方式 弄清零件之间用什么方式连接,零件是如何固定、定位的。 ★ 左、右端盖与泵体? 用螺钉连接,用销钉准确定位。 ★ 齿轮轴的轴向定位? 靠齿轮端面与及左、右端盖内侧面接触而定位。 ★ 齿轮11在轴上的定位? 用螺母和键在轴向和径向固定、定位。 装配图
③ 密封装置 为了防止漏油及灰尘、水分进入泵体内影响齿轮传动,在主动齿轮轴的伸出端设有密封装置,靠压盖螺母和压盖将密封圈压紧密封。 左、右端盖与泵体之间有垫片5密封。 垫片的另一个作用是调整齿轮的轴向间隙。 装配图
④ 装拆顺序 部件的结构应利于零件的装拆。 齿轮油泵的装拆顺序: 拆螺钉15 、销钉4 → 左端盖1 → 齿轮轴2→ 螺母13及垫圈12→齿轮11→压盖螺母、压盖 及密封圈→齿轮轴1。 ⒋ 分析零件,弄清零件的结构形状 顺序: ★先看主要零件,再看次要零件; ★先看容易分离的零件,再看其它零件; ★先分离零件,再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 装配图
怎样把零件从装配图中 分离出来呢? ① 根据剖面线的方向和间隔的不同,及视图 间的投影关系等区分形体。 ② 看零件编号,分离不剖零件。 ③ 看尺寸,综合考虑零件的功用、加工、装 配等情况,然后确定零件的形状。 ④ 形状不能确定的部分,要根据零件的功用 及结构常识确定。
如: 泵体 根据剖面线的方向及视图间的投影关系,在主、左视图中分离出泵体的主要轮廓如图所示。 主体部分: 外形和内腔 都是长圆形,腔内容纳一对齿轮。 前后锥台有进、出油口与内腔相通,泵体上有与左、右端盖连接用的螺钉孔和销孔。
底板部分: 根据结构常识,可知底板呈长方形,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固定用的螺栓孔,底板上面的凹坑和下面的凹槽,是用于减少加工面,使齿轮油泵固定平稳。 装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