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319 Views
减数分裂的观察. 减数分裂的观察.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 实验步骤 绘图 思考题. 实验目的. 了解动物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掌握动物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装片的制作技术。 了解高等植物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学习并掌握植物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 实验原理.
E N D
减数分裂的观察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用品 • 实验步骤 • 绘图 • 思考题
实验目的 • 了解动物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掌握动物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装片的制作技术。 • 了解高等植物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学习并掌握植物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
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是生物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它包括连续两次的细胞分裂阶段:第一次分裂为染色体数目的减数分裂,第二次为染色体数目的等数分裂。两次分裂可根据染色体变化特点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由于第一次分裂前期较长,而且变化复杂,故其前期又分为五个时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联会、交换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自由组合,最终分裂成为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四个子细胞。精卵细胞经过受精结合成为受精卵发育为新的个体,这样又恢复了原有染色体的数目。在动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巢首先分化为精母细胞(2n),经第一和第二次分裂,形成4个精子(n)。在适当的时间给动物注射秋水仙素,并取动物的精巢,经低渗、固定等处理后,可观察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变化。
实验原理 在动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巢首先分化为精母细胞(2n),经第一和第二次分裂,形成4个精子(n)。在适当的时间给动物注射秋水仙素,并取动物的精巢,经低渗、固定等处理后,可观察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变化。
实验原理 在植物的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一些细胞分化为小孢子母细胞(2n),每个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个小孢子(n)。在适当的时期采集植物的花药,经固定、染色、压片等操作程序后,就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实验用品 • 蝗虫(Oxya intricata stal),其染色体数为:雌虫(2n=2x=24,XX);雄虫(2n=2x=23,XO)。雌虫比雄虫个体长,腹部末端为产卵器,呈分叉状。雄虫腹部末端为交配器,形似船尾。性成熟的雄性小白鼠(Mus musculus,2n=2x=40)。大麦(Hordeum sativum, 2n=2x=14)、玉米(Zea mays, 2n=2x=20)、蚕豆(Vicia faba, 2n=2x=12)、 • 显微镜、离心机、培养皿、小手术剪、解剖针、小弯镊、离心管、吸管、载玻片、镊子、大培养皿、染缸、酒精灯、吸水纸等。 • 甲醇、冰乙酸、0.075N氯化钾、0.1%秋水仙素、Giemsa染色液、、醋酸洋红、改良品红、二甲苯、加拿大树胶、正丁醇等。
实验步骤 压片法制备蝗虫精巢减数分裂装片 (1)取材 剪去翅膀,在翅基部后方的背端,仔细剪开体壁,可见上方两侧(第4~7背板之间)各有一团黄色团状块(精巢)。 (2)固定 卡诺氏固定液固定2~4小时,经95%酒精洗2~3次后,转入70%酒精保存。 (3)染色 夹取一小枚管状精巢,放置于载玻片上,滴加适量醋酸洋红(或改良品红液)染色10~20min。 (4)压片 用解剖针挑取少量材料(一条精小管)到一张新载片上,加1滴新鲜染料或45%醋酸,拔碎,加盖玻片,复吸水纸压片。 (5)镜检。
压片法制备植物减数分裂装片1)取材 获得处于适当减数分裂期的材料是制片成败的关键因素,而最适的时期又因实验主要目的不同而异。(2) 固定 最常用的固定液是卡诺氏固定液。经过固定处理的材料更易于染色、分色和保存。(3) 涂抹用镊子直接从固定液或保存液中取出材料(花蕾、花序、幼穗等),用洁净的刀片或镊子压在小孢子囊或花药上向一端轻轻抹去,将花粉母细胞压挤出来,注意勿使花药太过破碎;将挤出花粉母细胞(呈半透明胶状)小范围内涂成薄层。(4)染色在涂好的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或半滴染液,稍后用镊子把所有可见花药壁残渣清除干净。 (5) 初检与压片染色后置于低倍显微镜下初步检查,若花粉母细胞正处于分裂期,即可压片。(6) 镜检观察 在低倍镜下寻找适当视野,并正确区分处于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花粉母细胞、二分体、四分体以及花粉粒、花药壁残留组织与细胞。
作业与思考 • 比较植物材料和动物材料在制备染色体标本过程中的区别。 • 绘出你观察到的减数分裂典型时期的分裂图。 • 减数分裂制片通常可以采用哪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