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566 Views
基因诊断 Gene diagnosis. 姜恺林. 学生物类专业的目标?. 让人类更健康更开心地活下去 创造美好和谐的环境. 人类疾病的原因. 外因: 病原体的侵入 内因: 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或缺失) 基因表达异常. 对于疾病的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实验室诊断技术: 细胞学检查 生物化学代谢产物和酶的活性变化检查 基因诊断. 基因诊断的概念. 概念: 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 DNA 或 RNA 水平检测 基因的存在、分析基因的结构变异和表达状态, 对 疾病 作出诊断的方法和过程。. 基因诊断的特点.
E N D
学生物类专业的目标? 让人类更健康更开心地活下去 创造美好和谐的环境
人类疾病的原因 • 外因: 病原体的侵入 • 内因: 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或缺失) 基因表达异常
对于疾病的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诊断技术: 细胞学检查 生物化学代谢产物和酶的活性变化检查 基因诊断
基因诊断的概念 概念: 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DNA或RNA水平检测基因的存在、分析基因的结构变异和表达状态,对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和过程。
基因诊断的特点 (1)直接检测基因,属病因诊断,针对性强; (2)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由于基因诊断采用核酸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反应等技术; (3)适用范围广:其应用的范围已从原先局限的遗传性疾病扩大到感染性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等领域。 传统的诊断:表现型→基因型 基 因 诊 断:基因型→表现型 ( 逆向诊断)
基因诊断三个基本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DNA分子杂交为基础,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性(RFLP)分析进行. • 第二阶段:应用PCR技术. • 第三阶段:应用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诊断常用技术 • 核酸分子杂交—基本方法 •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基因诊断的一种基础技术 • 限制性酶切分析 • SSCP(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 DNA 测序—最直接、最准确的基因诊断技术 • DNA 芯片技术
基因组DNA 探针 变性 酶切 变性 杂交 DNA片段 转膜 结果分析
DNA芯片技术 DNA芯片(DNA chip)又称为基因芯片 该技术的基础仍然是利用核酸分子杂交原理 该技术可用于新基因鉴定,突变检测,表达监控 和遗传制图等。 • Affymetrix
7项检测疾病 • 心血管 • 包括ACE(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塞),AGT(高血压、钠盐敏感的体质),APOE(高血脂、老年痴呆症)、MTHFR(叶酸代谢不良、动脉硬化等) • 忧郁症 • 研究中发现,忧郁症患者的大脑中血清素浓度较一般人低,而造成大脑中血清素分泌失衡的1个重要因素与基因有关。而从一群躁郁症患者中研究发现,10% 的人第4号染色体上的FAT基因发生变异。
7项检测疾病 • 癌症遗传 • 癌症的发病因子有很多,即便带有基因,也不一定就会罹患癌症,而是罹癌的机率比带没有基因的人要高,所以更应比一般人注意避开危险因子。 • 秃头 • 科学家们认为秃头与以下几个基因有关:Androgen receptor、5-alpha reductase、hairless gene、DSG4
7项检测疾病 • 肥胖 • 肥胖基因有许多种,目前所知至少有20种以上与肥胖有关的基因,其中3种具代表性的分别是易胖肚子的β3AR基因、易胖下半身的UCP1基因型、较不易胖的β2AR基因型。 • 性高潮 • 去年英国伦敦圣托马斯医院的学者就曾指出,女性达到性高潮的能力,有34~45%的差异是由基因决定。
7项检测疾病 • 罕见疾病 • 例如苯酮尿症、重症海洋性贫血、成骨不全症(玻璃娃娃)、黏多醣症(黏宝宝)、脊髓性小脑萎缩症(企鹅家族) • 其它 • 能量代谢系列、解毒代谢、骨质代谢、免疫系列、压力诱发精神病因子等。
~新希望~ • 预防癌症 • 自人体基因开始被陆续确认以来,科学家均在致力研究如何利用基因对抗癌症。估计在本世纪中叶以后,亦可以发展出有效的基因疗法。 • 艾滋病 • 基因技术亦适用于被称为「世纪绝症」的艾滋病治疗上,使人类在感染到这种病毒后,可以透过基因治疗,来使艾滋病毒自行步向死亡。 • 柏金逊症 • 日本曾在1998年发现关键的遗传因子,此种遗传因子会形成一种柏金逊酵素(Parkin)。 • 诊断遗传疾病
基因诊断存在的问题 基因诊断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1.理论问题 目前找到的致病基因不多,由多基因及基因 与环境互作所引发多种疾病的分子机制还不 清楚 2.技术问题 设备条件;操做人员;污染造成的假阳性. 3.伦理问题
结语 • 基因检测使预测医学成为可能,它不仅减少预防医学的盲目性,大幅降低预防费用;还能帮助人及早改变生活习惯,避开可能“引爆”缺陷基因的条件,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 此外,基因检测还将改变医疗产业形态和人的健康概念,实现根据个人基因及表达情况制定健康规划,调整生活方式,至少提前五到二十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