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likes | 703 Views
重梳理、抓落实、切实提高复习效果 —— 高考物理复习之我见. 主讲人: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王铁桦.
E N D
重梳理、抓落实、切实提高复习效果 ——高考物理复习之我见 主讲人: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王铁桦
今年的试卷与以往的不同,分为Ⅰ、Ⅱ两卷,总题量为33道左右,Ⅰ卷为选择题,有基本概念、物理常识类单项选择提8题,每题2分;另有一定要求的单项选择题8题,每题3分;多项选择题4题,每题4分。Ⅱ卷包括填空题5道,20分;实验题4道,24分;计算题4道,50分。覆盖面更广,基础内容的检查更加落实,物理学科的实验特点更加突现。132个知识点(不含拓Ⅱ选学部分),其中涉及学生实验21处。A46,B68(实验16),C14(实验5),D4今年的试卷与以往的不同,分为Ⅰ、Ⅱ两卷,总题量为33道左右,Ⅰ卷为选择题,有基本概念、物理常识类单项选择提8题,每题2分;另有一定要求的单项选择题8题,每题3分;多项选择题4题,每题4分。Ⅱ卷包括填空题5道,20分;实验题4道,24分;计算题4道,50分。覆盖面更广,基础内容的检查更加落实,物理学科的实验特点更加突现。132个知识点(不含拓Ⅱ选学部分),其中涉及学生实验21处。A46,B68(实验16),C14(实验5),D4
一、学生在高考复习中普遍存的问题 问题一: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问题二:重结论的记忆,轻物理过程与方法的理解 问题三:埋头做习题,忽视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 和科技的联系 问题四:重理论计算,轻实验操作
一、学生在高考复习中普遍存的问题 问题一: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历年来高考十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涉及高中物理中所有的主干知识,这些内容占了物理试题总量的80%以上。然而,考生在临考前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了寻觅所谓的“压轴题”上,在求解一些冷僻、繁难的题目中,耗费了大量宝贵的复习时间。由于没有做好知识梳理的工作,面对试卷中大量的基础型试题时,轻易丢分。
考例:(2003年第11题) 有质量的物体周围存在着引力场.万有引力和库仑力有类似的规律,因此我们可以用定义静电场场强的方法来定义引力场的场强. 由此可得与质量为M的质点相距r处的引力场强度的表达式为 EG= (万有引力恒量用G表示).
考例:(2003年第22题) 如图所示,一高度为 h = 0.2 m的水平面在A点 处与一倾角为θ = 30°的 斜面连接,一小球以v0 = 5 m/s的速度在平面上向右运动.求小球从A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平面与斜面均光滑, 取g = 10 m/s2).某同学对此题的解法为: 小球沿斜面运动,则 , 由此可求得落地的时间t .问:你同意上述解法吗?若同意,求出所需的时间;若不同意,则说明理由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 问题二:重结论的记忆,轻物理过程与方法的理解 考查考生对物理方法的掌握,以及对物理过程的分析能力,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然而,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沉浮于“题海”之中,死记硬背一些题目的结论,忽视对物理方法的理解,忽视对物理过程的分析,缺乏读题、审题的能力,采用盲目套用公式的办法来解答物理试题。这些做法是造成在高考中失分的重要原因。
不同意。因为小球将以v0速度水平抛出。 设小球抛出后落在水平地面上,则 以上假设成立,即小球不会落在斜面上,更不会沿斜面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问题三:埋头做习题,忽视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和科技的联系 考例:(2003年第13题)某登山爱好者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 发现他携带的手表表面玻璃发生了爆裂. 这种手表是密封的,出厂时给出的参数为:27℃时表内气体压强为1×105 Pa;在内外压强差超过6×104 Pa时,手表表面玻璃可能爆裂. 已知当时手表处的气温为 -13℃,则手表表面玻璃爆裂时表内气体压强的大小为________Pa;已知外界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而变化,高度每上升12 m, 大气压强降低133 Pa. 设海平面大气压为1×105 Pa,则登山运动员此时的海拔高度约为________m。 近年来,上海的高考试题始终坚持在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加强联系实际、体验物理与生活、社会、科技等的关系的命题特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物理问题,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这种类型的问题通常给出的信息比较新,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生产与生活的实际结合起来。然而,有相当多的考生由于平时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在临场应试时一筹莫展,匆匆应答,造成失分。 其实,这类试题内容虽然独特、新颖,但大多是“高起点”、“低落点”,即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与物或以高科技信息和重大社会问题为背景材料,以课本知识点为基础,主要考查学生选择、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正确解决这类问题的前提还是学科的基础知识,“双基”夯实了,知识的迁移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自然水到渠成,此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问题四:重理论计算,轻实验操作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而高考总是把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放在一个显著的地位。近年的高考实验试题呈现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加强对来源于中学课本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的考查,以检查学生是否认真做过这些实验,凡是真正动手做过这些实验,或是理解实验方法和原理的同学,回答这些实验试题是不困难的。
实验序号 时间 斜面长度 考例(2008年高考第5题)在伽利略羊皮纸手稿中发现的斜面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人们推测第二、三列数据可能分别表示时间和长度。伽利略时代的1个长度单位相当于现在的29/30mm,假设1个时间单位相当于现在的0.5s。由此可以推测实验时光滑斜面的长度至少为______m,斜面的倾角约为_____度。(g取10m/s2) 2.04 1.5
问题四:重理论计算,轻实验操作 考例:2007年第15题(0.86,0.38) 为了测量一个阻值较大的末知电阻,某同学使用了干电池(1.5V),毫安表(1mA),电阻箱(0-9999),电键,导线等器材。该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a)所示,实验时,将电阻箱阻值置于最大,断开K2,闭合K1,减小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1=1.00mA,记录电流强度值;然后保持电阻箱阻值不变,断开K1,闭合K2,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1=0.80mA,记录电流强度值。由此可得被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___。 经分析,该同学认为上述方案中电源电动势的值可能与标称值不一致,因此会造成误差。为避免电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又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实验电路,实验过程如下: 断开K1,闭合K2,此时电流表指针处于某一位置,记录相应的电流值,其大小为I;断开K2,闭合K1,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_,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其大小为R0。由此可测出Rx=___________。
19.(4分)光强传感器对接收到的光信号会产生衰减,且对于不同波长的光衰减程度不同,可以用 表示衰减程度,其定义为输出强度与输入强度之比,即 ,右图表示 与波长λ之间的关系.当用此传感器分别接收A、B两束光时,传感器的输出强度正好相同,已知A光的波长λA=625nm,B光由λB1=605nm和λB1=665nm两种单色光组成,且这两种单色光的强度之比 由图可知 =________;A光强度与B光强度之比为________. 考例2009年第19题
二、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我们应采取的策略二、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我们应采取的策略 扎实的学科知识是迎接高考的基础,基本规律的应用是方向,分析、推理能力是关键,而盲目追求高难度物理试题或者综合性很强的物理试题是复习中的重大误区。 通过对上述高考中考生常见错误的分析,我们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要坚持做好以下四个工作: 1、在最后的复习迎考中依然注重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建议:利用课本、考试说明做好知识的梳理。 考试说明中规定了4个D级、16各C级(其中2个选学)的内容,可以归结为6个重点内容。在高考中,常常以这6个重点内容为核心,设计出综合其他知识点的应用题。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②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③机械能守恒定律(守恒的条件、数学表达、应用) ④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⑤涉及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内容及其应用。说明:只限于串、并联关系易于分析的电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说明:“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为B级,学生实验“用多用表测电阻、电流和电压”为C级,学生实验“用DIS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为C 级)等物理规律的电路问题。 ⑥电磁感应规律。结合电路计算,设计出有关电功、电功率等计算的综合性问题。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示例:一客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同时,在车尾的后面离车头为s远的地方有一乘客以某一恒定速度正在追赶这列客车。已知司机从车头反光镜内能看到离车头的最远距离为s0(即人离车头距离超过s0,司机不能从反光镜中看到该人),同时司机从反光镜中看到该人的像必须持续时间在t0内才会注意到该人,这样才能制动客车使车停下来,该乘客要想乘上这列客车,追赶客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所满足条件的表达式是什么?若a=1.0m/s2, s=30m, s0=20m, t0=4.0s,求v的最小值。
②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示例: 如图是某次交通事故的现场。 卡车上装载的部分铁管冲入前方的 面包车或滑落到路面上。 (1)请你简要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力学原因。 (2)有学生课题组对此进行讨论。他们用下图描绘发生交通事故的现场。假设车上装载了质量为2M的铁管,有一半的铁管超过驾驶室顶棚。在装载时遗漏了对铁管进行固定的工序。据查铁管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1为0.3,卡车在50km/h时的制动距离为25m,卡车自重约为额定载重的一半,铁管长8m,车顶棚宽1m。 试估算该卡车在紧急制动 时的车速。
假设刹车时车胎与路面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则 (1)卡车刹车时,装载的货物与汽车一起减速,当货物受到的水平合外力较小,不足以产生与卡车相同的加速度时,货物会发生相对滑动,冲向前方。在此交通事故中,装载在卡车上部的铁管,由于不受到挡板的阻挡,在卡车刹车时发生滑动,冲向前方,当冲向前方的铁管有一半以上长度超出车顶棚前缘时会发生倾滑,出现事故现场的情景。 (2)设卡车正常刹车时的加速度为ao,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有
当卡车在刹车的同时装载的货物(部分铁管)发生滑动时,设卡车的加速度为a1,发生滑动的物体加速度为a2,当卡车停下后,铁管会继续滑动,只要铁管有一半长度超过B点时,铁管就会滑落到路面上。当卡车在刹车的同时装载的货物(部分铁管)发生滑动时,设卡车的加速度为a1,发生滑动的物体加速度为a2,当卡车停下后,铁管会继续滑动,只要铁管有一半长度超过B点时,铁管就会滑落到路面上。 将数据代入以上算式,得
③机械能守恒定律(守恒的条件、数学表达、应用) 示例: 如图: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m1<m2) 的物体挂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绳的两端。 细绳绕过一个半径为R、质量为m的定滑轮。 滑轮的质量全部集中在不计厚度的轮缘上。 使两物体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 在运动中细绳与滑轮之间不发生滑动,不计滑轮轮轴的阻力。试证明物体运动的为匀加速运动,并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或求运动中细绳对m1的拉力大小),以及物体m2下落H高度时滑轮转动的角速度ω。
考例 (2006年第5题)(难度0.387,区分0.419) 半径分别为r和2r的两个质量不计的圆盘,共轴固定连结在一起,可以绕水平轴O无摩擦转动,大圆盘的边缘上固定有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小圆盘上绕有细绳.开始时圆盘静止, 质点处在水平轴O的正下方位置.现以水平恒力F拉细绳,使两圆盘转动,若恒力 F=mg,两圆盘转过的角度θ=时,质点m的速度最大.若圆盘转过的最大角度 ,则此时恒力F=。
④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考例(2008年高考第20A题)汽车行驶时轮胎的胎压太高容易造成爆胎事故,太低又会造成耗油上升。已知某型号轮胎能在-40℃~90℃正常工作,为使轮胎在此温度范围内工作时的最高胎压不超过3.5atm,最低胎压不低于1.6atm,那么在t=20℃时给该轮胎充气,充气后的胎压在什么范围内比较合适?(设轮胎容积不变)
解:由于轮胎容积不变,轮胎内气体做等容变化。解:由于轮胎容积不变,轮胎内气体做等容变化。 设在T0=293K充气后的最小胎压为Pmin,最大胎压为Pmax。依题意,当T1=233K时胎压为P1=1.6atm。根据查理定律
⑤电路问题。 考例:2007年16题(0.394,0.530)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电路研究电源输出功率变化情况。电源E电动势、内电阻恒定,R1为滑动变阻器,R2、R3为定值电阻,A、 V为理想电表。 (1)若滑动片P由a滑至b时A示数一直变小,则R1和R2必须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R1=6,R2=12,电源内电阻r=6,,当滑动片P由a滑至b时,电源E的输出功率P随外电路总电阻R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则R3的阻值应该选择( ) (A)2。 (B)4。 (C)6。 (D)8。 (1)R1≤R2,(2)B
与电学结合的力学试题 考例2009年第23题.(12分)通过率0.56;区分度0.70 如图,质量均为m的两个小球A、B固定在弯成120°角的绝缘轻杆两端,OA和OB的长度均为l,可绕过O点且与纸面垂直的水平轴无摩擦转动,空气阻力不计.设A球带正电,B球带负电,电量均为q,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开始时,杆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60°,由静止释放,摆动到θ=90°的位置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 (2)系统由初位置运动到平衡位置,重力做的功W0和静电力做的功W0; (3)B球在摆动到平衡位置时速度的大小v.
力学与电磁感应综合型试题: 考例(2009年第24题 难度0.48,区分0.75) 24.(14分)如图,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电阻不计,导轨间距为l,左侧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区域cdef内存在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的有界匀强磁场,磁场宽度为s.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MN置于导轨上,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受到F=0.5v+0.4(N)(v为金属棒速度)的水平外力作用,从磁场的左边界由静止开始运动,测得电阻两端电压随时间均匀增大.(已知:l=lm,m=lkg,R=0.3Ω,r=0.2Ω,s=lm) (3)若撤去外力后棒的速度v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满足 (1)分析并说明该金属棒在磁场中做何种运动; (2)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1)金属棒做匀加速运动 R两端电压,U随时间均匀增大,即v随时间均匀增大. ∴ 加速度为恒量 (2) 代入 ,以 得: ∵ 加速度为恒量,与v无关,∴ 代入数据得:
(3)若撤去外力后棒的速度v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满足 ,且棒在运动到ef处时恰好静止, 则外力F作用的时间为多少? 解答(3) 代入数据得 解方程得
(4)若在棒未出磁场区域时撤去外力,画出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随位移变化所对应的各种可能的图线.(4)若在棒未出磁场区域时撤去外力,画出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随位移变化所对应的各种可能的图线.
2、回顾发生在生活中的小事和身边的现象,整理平时阅读报纸杂志、课外书籍时获取的种种信息,分析和归纳其中蕴涵的物理原理,加紧培养自己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物理过程,正确地进行建模的能力。 示例:澳大利亚堪陪拉市有一喷泉,能把水喷到h=150米的高度,在任何时刻总保持有V=6.0米3的水在空中。试问喷泉所用水泵的功率至少是多少? 每秒将mKg的水以v0抛向空中
示例:小王同学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警方抓获一名在北京二环飙车涉嫌人员。他用13min在全长32.7km的二环路上兜一圈,则他驾车的速度为每小时151 km。在北京二环路的设计车流量为:时速80公里时,流量为8000辆/小时。该涉嫌人驾车在二环飙车时,如果其它车辆均正常行驶在某一车道上,则他每分钟会超过该车道上266 辆车。 (1)请你对以上文字中划线的两个数据做出判断,通过计算说明判断的过程。 (2)小王同学曾在二环的某处遇到过交通拥阻状况。当时他观察到在拥阻点的车辆仅能以20km/h通过,拥阻点后方受影响道路区域内每辆车的车头距离后一辆车头的距离约为正常行驶时的一半。请你估算15min后,受影响的道路长度为多长?设堵车前二环上车辆均以设计流量正常行驶。
(1) 所以151正确 正常行驶在二环路上的车辆数, 每公里道路上的车辆 飙车者在二环上能超过的车辆数 飙车者每分钟能超过的车辆数 所以,266错误
(2)∵在拥阻处车速为正常车速的1/4,占用道路长为原来的1/2,(2)∵在拥阻处车速为正常车速的1/4,占用道路长为原来的1/2, ∴此处流量为4000辆/小时 设15分钟有x长路受到影响,该长度内积压的车辆数目关系为 ∴
3、认真回顾自己动手做过的实验和老师做过的演示实验,体会实验中隐含的物理思维和方法,特别是实验的设计思想,通过多做实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3、认真回顾自己动手做过的实验和老师做过的演示实验,体会实验中隐含的物理思维和方法,特别是实验的设计思想,通过多做实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 示例:如图(a)所示是一个用不变形的硬纸片环(图中灰色部分)和橡皮筋(图中轮辐部分)制成的转盘,橡皮筋一端与转盘的中心轴相连且均绷紧。现将转盘的中心轴水平放置在支架上,如图(b)所示,使转盘处于竖直平面内。 (1)通过怎样的操作,可以判断转盘的重心恰好在中心轴上? (2)将一个发光的白炽灯泡,靠近放在图(a)中转轴右侧水平橡皮筋附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并简述产生这一现象原理。
考例2009年第10题 如图为双缝干涉的实验示意图,若要使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改用波长更________(填:长,短)的单色光;或者使双缝与光屏之间的距离________(填:增大,减小).
4、改正平时读题、做题中的不良习惯,加强审题能力、计算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要养成在答提前要看清试题的条件和基本要求的习惯,在答题中要善于挖掘试题的隐含条件,努力排除试题中的干扰因素对解题的影响,注重知识的活用和迁移,探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示例:如图所示,在平直公路上前后行驶的甲、乙、丙三辆汽车,速度分别为6m/s、8m/s、9m/s,当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相距5m时,乙车发现甲车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运动,便立即作匀减速运动,丙车发现后,也作同样的处理,直到三车都停下来,未发生撞车事件。求两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考例(2008年高考第4题)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中,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在外力F的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沿直线ON斜向下运动,直线ON与y轴负方向成θ角(θ<π/4)。则F大小至少为______;若F=mgtanθ,则质点机械能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mgsinθ,增大、减小都有可能
示例:质点作直线直进运动,运动路程s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则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m/s,在某一时刻t0时,质点的瞬时速度等于从t=0到t0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则t0= s。 0.77 16
示例:雪地车在松软的雪地上行驶时,所受阻力主要源于履带或车轮与雪层的挤压。某型号的履带式雪地车的每根履带宽为d,空载时与雪地接触的压强为p0。示例:雪地车在松软的雪地上行驶时,所受阻力主要源于履带或车轮与雪层的挤压。某型号的履带式雪地车的每根履带宽为d,空载时与雪地接触的压强为p0。 (a)当雪地车以速度v在雪地上匀速行驶时,在雪层上造成的雪沟深度为h。试估算此时雪地车克服雪层阻力做功的功率P。 (b)假设雪地车挤压雪层形成的雪沟深度与压强成正比。当雪地车所载货物的重力为雪地车空载时自重的1/4 ,则仍以功率P在雪地上匀速行驶时,克服雪层阻力为多大?
A B O 示例:如图所示是一种水闸。闸门的底部与铰轴O相连,厚度不计的闸门高为H、宽为a。AB为一根不计质量的杆,A端通过铰链与闸门相连,B端通过铰链与地面相连。杆AB与地面成60°角,A端距离地面高h。闸门的右侧水位高h。已知水的密度为ρ,试求杆AB对闸门的作用力。
如图为一继电器控制电路,电池均为一号干电池,灯泡均为同规格的小电珠,继电器也完全相同,继电器线圈电阻比灯泡电阻小,变阻器的电阻足够大。开始时电键断开,变阻器划片置于最左边。 (1)当电键K闭合后,电路内中各灯泡的亮暗情况如何? (2)电键K保持闭合,使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电路内中各灯泡的亮暗情况与(1)相比有什么变化? (3)设每节干电池电动势 为,内阻为r,每个继电器线圈电阻为R0,吸合电流为I,每个灯泡电阻为R′。 在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灯泡的亮暗情况刚开始与(1)中情况不同时,变阻器的电阻R是多少?
(1)电路内各灯泡由左到右逐一点亮,再由右到左逐一熄灭,以上过程不断循环往复。(1)电路内各灯泡由左到右逐一点亮,再由右到左逐一熄灭,以上过程不断循环往复。 (2)移动到某一位置后,灯泡不再熄灭,始终保持发光。 (3)按所画电路图计算。 当灯泡暗亮情况变化时
4、利用课本做好知识的梳理 • 功率和测量 测定诸如马达、引擎的输入、输出功率往往是有必要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使用测力计。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仪器。在一种常见的测力计中,力是通过制动作用的大小来测量的。最早这样的测力计之一是由叫Gaspard de Prony(1755-1839)的法国人制造的,并被命名为Prony制动器。Prony制动器的主要构成如图所示,待测马达的轴被直接连接到装有拉紧摩擦带的滚筒上。当马达转动时,皮带上的摩擦力就被测量了。如图,测量是由弹簧秤完成的,转动一圈时,力在等于滚动周长的距离上作功,每转作的功为w=fd=(F1-F2)(2πr)。其中r是滚筒的半径,然后功率就是通过用功乘以马达的频率所得到的。频率的单位通常是转/秒。 英语角
牛顿是怎样论证引力规律的? 考例2009年第8题 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 (A)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B)根据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实,得出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即F∝m的结论 (C)根据F∝m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F∝m1m2 (D)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的大小
考例2009年第16题 (6分)如图为伏打电池示意图,由于化学反应,在A、B两电极附近产生了很薄的两个带电接触层a、b. (1)(多选题)沿电流方向绕电路一周,非静电力做功的区域是[ ] (A)R (B)b (C)r (D)a (2)在如图所示回路的各区域内,电势升高的总和等于电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祝 大 家 成 功 再 见 Wangtiehua@jdfz.sh.cn
考例:(2006年第20题)0.696,0.561 20、(10分)辨析题: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 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 V1=40 m/s,然后再减速到V2=20 m/s, t1 = = …; t2 = = …; t= t1+t2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
(s), (s) (s), 摩托车的位移为 (m) ② ① ③ 由①、②、③式联立解得 vm=36(m/s) ④ 最短时间 (s) 该同学的解法不正确,因为摩托车必须在218m的直道上完成变速运动过程,但按照该同学的解法, 已大于直道长度218m 正确的解法如下: 摩托车在时间t1内的加速到vm,再在时间t2内减速到v2,总位移s为218m。
考例(2002年第14题)如图所示为一显示薄膜干涉现象的实验装置,P是附有肥皂膜的铁丝圈,S是一点燃的酒精灯。往火焰上洒些盐后,在肥皂膜上观察到的干涉图象应是下图中的考例(2002年第14题)如图所示为一显示薄膜干涉现象的实验装置,P是附有肥皂膜的铁丝圈,S是一点燃的酒精灯。往火焰上洒些盐后,在肥皂膜上观察到的干涉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