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同名教材电子教案 黄永定 主编. 第1章 电子实验与课程设计技术基础 (1)普通电阻器的选用 1)主要参数必须满足。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是指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和额定功率。 在实际应用中,所选用功率型电阻器的额定功率都要高于电路实际 要求功率的1倍或2倍才行。大多数的功率型电阻器为线绕电阻器,具有 耐高温、热稳定性好、温度系数小、电流噪声小、功率大、能承受较大 的负载电流等许多优点。线绕电阻器额定功率通常为4~300 W; 阻值范围为几 Ω 到几十 kΩ; 允许偏差可达2%~0.005%。

ily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同名教材电子教案 黄永定 主编

  2. 第1章 电子实验与课程设计技术基础 (1)普通电阻器的选用 1)主要参数必须满足。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是指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和额定功率。 在实际应用中,所选用功率型电阻器的额定功率都要高于电路实际 要求功率的1倍或2倍才行。大多数的功率型电阻器为线绕电阻器,具有 耐高温、热稳定性好、温度系数小、电流噪声小、功率大、能承受较大 的负载电流等许多优点。线绕电阻器额定功率通常为4~300W;阻值范围为几Ω到几十kΩ;允许偏差可达2%~0.005%。 线绕电阻器的缺点:相对体积较大、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也较大,不能用于2~3MHz以上的高频电路中;线绕电阻器不宜制作高于100kΩ阻值的电阻器。 电阻器的选用

  3. 电阻器的选用 2)在高频电路中,应选用分布参数小的电阻器。 通常非线绕电阻器的分布电感为0.01~0.05μH,分布电容为0.1~5pF。 线绕电阻器的分布电感为几十μH,分布电容可达十几μF。 在高频电路中工作的电阻器,如果选用分布参数较大的线绕电阻器,就会严重地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所以,在高频电路中,要选用分布参数很小的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金属氧化膜电阻器等。

  4. 3)在高增益前置放大电路中,应选用噪声电动势小的电阻器。一般来说,各种类型的电阻器都存在噪声电动势,但有的电阻器噪声电动势较大。如合成碳膜和实芯电阻器的噪声电动势很大,而金属膜电阻器、碳膜电阻器和线绕电阻器等的噪声电动势就很小。3)在高增益前置放大电路中,应选用噪声电动势小的电阻器。一般来说,各种类型的电阻器都存在噪声电动势,但有的电阻器噪声电动势较大。如合成碳膜和实芯电阻器的噪声电动势很大,而金属膜电阻器、碳膜电阻器和线绕电阻器等的噪声电动势就很小。 噪声电动势小的线绕电阻器,由于分布参数较大,不可用于高频的高增益放大电路中。 电阻器的选用

  5. 4)针对电路稳定性的要求选用不同温度特性的电阻器。4)针对电路稳定性的要求选用不同温度特性的电阻器。 温度系数越大,电阻器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越显著;温度系数越小,阻值随温度变化就越小。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金属氧化膜电阻器、玻璃釉膜电阻器等温度系数都较小,温度稳定性好,非常适合于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电路中选用。 在一些实际电路中,常由于某些元器件随温度变化而稳定性变差,这就需要选用具有正(或负)温度系数的电阻器去补偿其变化,以达到稳定工作的要求。例如,在甲、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中,为了获得更稳定的温度特性,常选用合适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与下偏置电阻器并联,以补偿功放管集电极电流随温度变化而发生的变化,稳定管子的静态工作点。 电阻器的选用

  6. 5)根据工作环境场合选用不同类型电阻器。 有的电阻器用在环境温度较高或安装在靠近发热器件旁边的位置,这时一定要考虑选用耐高温的电阻器。如金属膜电阻器、金属氧化膜电阻器等,都能承受较高的环境温度,可在1250C的高温条件下长期工作。 也有的电阻器使用在温度、湿度都较大的环境中,这就要尽量选用抗潮湿性能好的金属玻璃釉电阻器,不要选用抗潮性能差的合成膜电阻器。另外,有的场合不仅环境温度、湿度较大,而且有酸碱腐蚀的影响,这时就要选用耐高温性和抗潮性好、耐酸碱性强的金属氧化膜电阻器和金属玻璃釉电阻器。 电阻器的选用

  7. 电阻器的选用 6)优先选用通用型电阻器。通用型电阻器不仅种类多,而且规格齐全,阻值范围很宽;由于通用电阻器的生产数量很大,成本较低,价格也就便宜。 7)优先选用标准系列的电阻器。在设计电路时要优先选用标准系列的电阻器,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方便经济。如果选用非标准系列的电阻器,不但不容易找到,同时也会给今后的维修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8. 电容器的选用 电容器的选用 (1)选用电容器的基本思路 1)首先要满足电子设备对电容器主要参数的要求。电容器的主要技术参数除标称容量和允许偏差、额定工作电压、绝缘电阻外,还有能量损耗、使用环境温度和温度系数等。其次还要考虑工作频率范围。 ①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要符合电路要求。如果电子电路选用了额定电压低于电路工作电压的电容器,就可能使电容器击穿损坏,情况严重时将造成整个电子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②要优先选用绝缘电阻大、介质损耗小、漏电流小的电容器。因为绝缘电阻大的电容器,其漏电流也小。电子设备使用漏电流大的电容器,不仅会降低电路的某些性能,也会使电容器的功率损耗加大。电容器的损耗在许多情况下会直接影响电路的性能。在振荡、滤波电路以及中频回路中,要求损耗要尽量小。

  9. 电容器的选用 ③选用温度系数小的电容器。有些电路,如晶体管收音机的输入回路、本振回路等应选用温度系数小的电容器,以提高电路工作的稳定性。 ④在选用高频电路的电容器时,还要考虑电容器的频率特性。因电容器在高频应用时,电容量、介电常数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其损耗增加。高频性能好的电容器有云母电容器和CCl型、CC2型、CCll型等瓷介电容器,它们具有工作频率高、电容量随外界条件变化小等优点。

  10. 电容器的选用 2)选用电容器,要选用符合电路要求的类型。 比如,在收音机、录音机的电源滤波电路、去耦电路中,可选用电解电容器。在低频耦合、旁路电路中选用纸介和电解电容器;在中频电路中可选用金属化纸介和有机薄膜电容器。在高频电路中,应选用CC型瓷介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等。在高压电路中可选用CC81型等高压瓷介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等;在调谐电路中可选用小型密封可变电容器、空气介质电容器等。在要求可靠性高、稳定性高的电路中,可选用云母电容器、独石瓷介电容器等。

  11. 电容器的选用 3)选用电容器,最后还要从电容器的外表面和形状上来考虑。不同电容器具有不同形状,有管形的、筒形的、圆片形的、方形的、柱形的等。选用时也要根据安装位置及空间大小来选择电容器的形状,同时还要注意选用其外表光滑、完整无残缺、标志清楚、引线不松动的电容器。

  12. 电感器的选用 电感器的选用 绝大多数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器、电容器、扬声器等,都是生产部门根据规定的标准和系列进行生产的成品。而电感线圈只有一部分如阻流圈、低频阻流圈、振荡线圈和LC固定电感线圈等是按规定的标准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大多数的电感线圈是非标准件,往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自行制作。对于非标准件的电感线圈在使用时要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绕制,自行绕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3. 电感器的选用 1)根据电路需要,选定绕制方法。 间绕式线圈适合在高频和超高频电路中使用,在圈数少于3~5圈时,可不用骨架,就能具有较好的特性,Q值较高,可达150~400,稳定性也很高。单层密绕式线圈使用于短波、中波回路时,其Q值可达到150~250,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2)选用适当的导线,确保线圈载流量和机械强度。线圈不宜用过细的导线绕制,以免增加电阻,使Q值降低。要在确保线圈载流量和机械强度的前提下选用适当的导线绕制。 3)绕制线圈抽头应有明显标志。带有抽头的线圈应有明显标志,这样对于安装与维修都很方便。

  14. 4)不同频率特点的线圈,采用不同材料的磁心。 ①在音频段工作的电感线圈,通常采用硅钢片或坡莫合金为磁芯材料。 ②低频电感线圈采用铁氧体作为磁芯材料,其电感量较大,可高达几亨(H)甚至几十亨(H)。工作频率在几百千赫兹(KHz)到几兆赫兹(MHz)之间,一般采用铁氧体磁心,并用多股绝缘线绕制。 ③频率高于几兆赫兹时,线圈采用高频铁氧体作为磁心,也常用空心线圈。高频电感线圈不宜采用多股绝缘线,而应采用单股粗镀银线绕制。 ④在100兆赫兹(MHz)以上时,一般已不能用铁氧体磁心,只能用空心线圈,如要进行微调,可用铜芯。使用于高频电路的阻流圈,除了电感量和额定电流应满足电路的要求外,还必须注意其分布电容不宜过大。 电感器的选用

  15. 晶体二极管的选用 1)要根据具体电路的要求选用不同类型、不同特性的二极管。如果在电子电路中用做检波,就要选用检波二极管,如果在电子电路中用做整流,就要选用整流二极管,并且要注意功率的大小、电路的工作频率和工作电压。 如果在电路中用做电子调谐,可选用变容二极管和开关二极管。并且根据不同的频率覆盖范围,选用不同特性的变容二极管。在电子调谐电路中选用开关管时,对反向恢复时间要求并不严格。对于直流稳压电源等稳压电路就要选用稳压管,并注意稳压值的选用。

  16. 晶体二极管的选用 2)在选好二极管类型的基础上,要选好二极管的各项主要技术参数,使这些参数和特性符合电路要求,并且要注意不同用途的二极管对哪些参数要求更严格。比如,选用整流二极管时,要特别注意最大整流电流,而且对整流二极管来说,反向电流越小,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越好。 在选用稳压管时,除了要注意稳定电压、最大工作电流等参数外,还要注意选用动态电阻较小的稳压管,这是因为动态电阻越小,稳压管性能越好。在选用开关二极管时,开关时间很重要,它主要由反向恢复时间参数决定,选用时,要注意对此参数的比较,选用更符合要求的开关二极管。

  17. 晶体二极管的选用 3)根据电路的要求和电子设备的尺寸,选择二极管的外形、尺寸大小和封装形式。二极管的外形、大小及封装形式多种多样,外形有圆形的、方形的、片状的、小型的、超小型的、大中型的;封装形式有全塑封装、金属外壳封装等。在选择时,可根据性能要求和使用条件(包括整机尺寸)选用符合条件的二极管。

  18. 晶体三极管的选用 1)根据具体电路要求,选用不同类型晶体三极管。电子设备的种类很多,而每一种设备又有不同的电路,不同电路对三极管的要求又不同。比如,电视机的高放和变频电路要求噪声小,应选用噪声系数小的高频三极管。在低频功率放大电路中,应选用低频大功率管或低频小功率管。在驱动电路、开关稳压电路中可选用功率复合管。在数字电路、驱动电路中可选用小功率开关三极管。在光控电路中,可选用光敏(光电)三极管。

  19. 晶体三极管的选用 2)根据三极管的主要参数进行选用。在选好三极管种类、型号的基础上,再看一下晶体三极管的各项参数是否符合电路要求。在音响设备的变频电路中,选用的晶体管的参数应尽量满足下述条件: ①特征频率要高,一般高频三极管可满足此参数要求。在高频电路中,一般要选用特征频率比电路的工作频率高3倍以上的高频三极管。 ②电流放大倍数一般为40~80。β值过高工作不稳定,容易引起自激。 ③集电极结电容Ce要小,以提高频率高端的灵敏度。 ④高频噪声参数应尽可能小些,以提高音响设备的相对灵敏度。比如3DG8型、3DG80型管的噪声系数都小于5dB。 ⑤集电极反向电流要小,一般应小于10μA。

  20. 晶体三极管的选用 (3)选用合适的外形尺寸和封装形式。晶体三极管的外形和封装形式主要有金属封装型、塑料封装型(简称塑封管)和陶瓷封装型。塑封管的外形又大致分为小功率塑封三极管、中功率塑封三极管、大功率塑封三极管,一般大功率塑封管都带有散热片。从外形上看,有方形的、圆形的、微型的和片状三极管等。一般金属封装型的尺寸大些,价格也贵,而塑封型管外形小巧价格又便宜。在小型或微型电子设备中,应选微型塑封三极管。

  21. 电子电路组装工艺 电子电路要从图纸变为产品需要进行组装和调试,这两步工序在电子工程技术和电子电路实践训练中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中占有重要位置。组装和调试是把理论付诸于实践的阶段,也是将理论电路转变为实际电路和电子设备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为电子技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挥巨大作用提供了现实性和可能性。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中电路组装可在面包板上接插电路,也可制作印制电路板组装。完成电子实验除使用实验箱、实验台等成套设备外,实验工作也经常在面包板上完成。

  22. 元器件在面包板上的插接技术 常用的面包板有两种结构形式,如图所示。 (1)图1-6b所示的面包板上小孔孔心的距离与集成电路引 脚的间距相等。板中间槽的两边各有65×5个插孔,每5个一组,A、B、C、D、E是相通的,也就是两边各有65组插孔。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的两列引脚可分别插在两边,如图1-7所示。每个引脚相当于接出4个插孔,它们可以作为与其他元器件连接的输出端,接线方便。面包板最外边各有一条1l×5的插孔,共55个插孔,每5个一组是相通的,由于各个厂家生产的产品并无统一标准, 各组之间是否完全相同,要用万用表量测后方可使用。两边的这两条插孔一般可用作公共信号线,接地线和电源线。

  23. a) 两侧各有两条插孔 b) 两侧各有一条插孔

  24. 图1-7 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插入面包板的方式

  25. 2. 面包板上的接插技术 (1) 布线工具 布线用的工具主要有偏口钳、扁嘴钳和镊子。偏口钳(斜口钳)是用来剪断导线和元器件引脚的,因此选用的钳子要锋利。将钳口合上,对着光检查时应合缝不漏光,剪下的断面才能整齐不变形。扁嘴钳有平口钳和尖嘴钳两种,它们是用来折弯导线的,钳口要稍带弧形,以免勾线时划伤导线。 镊子是用来夹住导线和元器件的引脚送入到指定位置的。 插接技术

  26. (2)接插技术 1)安装的分立元件应便于看到其极性和标志。为了防止裸露的引线短路,必须使用套管,—般不采用剪短引脚的方法,以便于重复使用。 2)对于多次使用的集成电路的引脚,必须修理整齐,引脚不能弯曲,所有的引脚应悄向外偏,这样才能使引脚与插孔接触良好。要根据电路图确定元器件在面包板上的排列位置,目的是走线方便。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要插在面包板中间槽位置,如图1-7所示。为了能够正确布线并便于查找,所有集成电路的插入方向要保持一致,不能把集成电路倒插。 插接技术

  27. 3)根据信号流向的顺序,采用边安装边调试的方法。元器件安装之后,先安电源线和地线,面包板最外边的两排插孔—般作为公共的电源线、地线和信号线。但要注意,有些面包板最外边的插孔之间是分组断开的,要用万用表检查测量。连线通常用0.60mm的单股导线,为了查找方便,连线应该使用不同的颜色。例如,正电源一般用红色绝缘皮的导线,负电源用蓝色,地线用黑色,信号线用黄色,也可根据条件选用其它颜色的导线。3)根据信号流向的顺序,采用边安装边调试的方法。元器件安装之后,先安电源线和地线,面包板最外边的两排插孔—般作为公共的电源线、地线和信号线。但要注意,有些面包板最外边的插孔之间是分组断开的,要用万用表检查测量。连线通常用0.60mm的单股导线,为了查找方便,连线应该使用不同的颜色。例如,正电源一般用红色绝缘皮的导线,负电源用蓝色,地线用黑色,信号线用黄色,也可根据条件选用其它颜色的导线。 插接技术

  28. 4)把使用的导线拉直,根据连线的距离以及插入插孔的长度剪断导线,导线两头各留6mm左右作为插入插孔的长度为合适。最好用剥线钳剥去绝缘皮,也可以用平口钳和斜口钳配合使用。具体操作是:右手拿平口钳夹住导线并留出需要剥去绝缘皮的长度,右手拿斜口钳夹住绝缘皮,斜口钳的后部顶住平口钳前部朝外拉,就可把绝缘皮去掉。用这种方法剥导线皮时,斜口钳不要夹得太紧,否则容易把导线剥伤或剪断。然后把导线两头弯成直角。明显受伤的导线不要往面包板孔里插,以免线头断在插孔内。使用过的弯曲导线必须夹直后再用。不要用手插拔,避免把导线插弯。4)把使用的导线拉直,根据连线的距离以及插入插孔的长度剪断导线,导线两头各留6mm左右作为插入插孔的长度为合适。最好用剥线钳剥去绝缘皮,也可以用平口钳和斜口钳配合使用。具体操作是:右手拿平口钳夹住导线并留出需要剥去绝缘皮的长度,右手拿斜口钳夹住绝缘皮,斜口钳的后部顶住平口钳前部朝外拉,就可把绝缘皮去掉。用这种方法剥导线皮时,斜口钳不要夹得太紧,否则容易把导线剥伤或剪断。然后把导线两头弯成直角。明显受伤的导线不要往面包板孔里插,以免线头断在插孔内。使用过的弯曲导线必须夹直后再用。不要用手插拔,避免把导线插弯。 插接技术

  29. 5)导线要紧贴在面包板上,以免碰撞弹出面包板,造成接触不良。必须使连线在集成电路周围通过,不允许跨接在集成电路上,也不要使导线互相重叠在一起,应尽可能做到横平竖直。5)导线要紧贴在面包板上,以免碰撞弹出面包板,造成接触不良。必须使连线在集成电路周围通过,不允许跨接在集成电路上,也不要使导线互相重叠在一起,应尽可能做到横平竖直。 6)最好在各电源的输入端和地之间并联一个容量为几十微法的电容,这样可减小瞬变过程电流的影响。为了更有效地抑制电源中的高频分量,应在该电容两端再并联一个高频去耦电容,一般取容量为0.01~0.047μF。 7)布线过程中,要求把各元器件在面包板上的相应位置以及所用引脚号标在电路图上,以保证调试和查找故障的顺利进行。 插接技术

  30. 导线长度(mm) 50 50~100 100~200 200~500 500~1000 1000以上 公差(mm) +3 +5 +5~+10 +10~+15 +15~+20 +30 1.2.3装配的准备工艺 装配的准备工艺 导线的加工工艺 (1)剪裁 导线应按先长后短的顺序,用斜口钳、自动剪线机或半自动剪线机进行剪切。对于绝缘导线,应防止绝缘层损坏,影响绝缘性能。手工剪裁绝缘导线时要拉直再剪。细裸导线可用人工拉直,粗裸导线可用调直机拉直。剪裁要按工艺文件中的导线加工表规定进行,长度应符合公差要求。如无特殊公差要求,则可按表1-9选择公差。 表1-9导线长度公差

  31. (2)剥头 将绝缘导线的两端去掉一段绝缘层而露出芯线地过程称为剥头,如图2-1所示。导线剥头可采用刃剪法和热剪法。刃剪法操作简单,但有可能损伤芯线;热剪法操作虽不伤芯线,但绝缘材料会产生有害气体。使用刃剪法之一的剥线钳剥头时,应选择与芯线粗细相配的钳口,对准所需的剥头距离,剥头时切勿损伤芯线。剥头长度应符合导线加工表,无特殊要求时可按表1-10选择剥头长度。 装配的准备工艺

  32. 芯线截面积(mm2) 1以下 1.1 ~ 2.5 剥头长度(mm) 8~10 10~14 表1-10 导线剥头长度 装配的准备工艺

  33. (3)捻头及清洁 多股芯线剥去绝缘物后,芯线可能松散,应进行捻紧,以便浸锡和焊接。手工捻线时用力不宜过大,否则易捻断细线。芯线捻过后,其螺旋角一般在300~450之间,如图1-9所示。绝缘导线的端头浸锡前应进行清洁处理,去除导线表面的氧化层,提高端头的可焊性。 装配的准备工艺

  34. (4)浸锡工艺 1)芯线浸锡。绝缘导线经过剥头、捻头和清洁工序后,应进行浸锡。浸锡前应先浸助焊剂,然后再浸锡。浸锡时间一般为1~3s,且只能浸到距绝缘层前1~2mm处,以防止导线绝缘层因过热而收缩或者破裂。浸锡后要立刻浸入酒精中散热。 2)裸导线浸锡。裸导线、铜带、扁铜带等在浸锡前应先用刀具、砂纸或专用设备等清除浸锡端面的氧化层,再蘸上助焊剂后进行浸锡。若使用镀银导线,就不需要进行浸锡。 3)元器件引线及焊片的浸锡。元器件的引线在浸锡前应先进行整形,即用刀具在离元器件根部2~5mm处开始除氧化层。浸锡应在去除氧化层后的数小时内完成。焊片浸锡前首先应清除氧化层。无孔的焊片浸锡的长度应根据焊点的大小或工艺来确定,有孔的小型焊片浸锡没过小孔2~5mm,浸锡后不能将小孔堵塞。浸锡时间应根据焊片或引线的粗细酌情掌握,一般为2~5s。焊片浸锡后应立刻浸入酒精中进行散热。 装配的准备工艺

  35. 装配的准备工艺 元件引线浸锡 焊片浸锡

  36. 2.元器件引线成型工艺 为了方便地将元器件插到印制板上,提高插件效率,应预先将元器件的引线加工成一定的形状,如图1-12和图1-13所示。在图1-12中(a)、(b)、(c)为卧式安装的弯折成型,(d)、(e)、(f)为立式安装的成型。成型时引线弯折处离根部至少要有2mm,弯曲半径不小于引线直径的两倍,以减小机械应力,防止引线折断或被拔出。图1-12中(a)、(f)成型后的元件可直接贴装到印制板上;图1-12中(b)、(d)主要用于双面印制板或发热器件的成型,元件安装时与印制板保持2~5mm的距离;图1-12中(c)、(e)有绕环使引线较长,多用于焊接时怕热的元器件或易破损的玻璃壳二极管。凡有标记的元器件,引线成型后其标称值应处于方便查看的位置。 折弯所用的工具在业余条件下一般使用圆嘴钳,使用圆嘴钳折弯时应注意勿用力过猛,以免损坏元器件。 装配的准备工艺

  37. 元器件引线折弯形状

  38. 三极管,集成电路折弯形状

  39. 1.5.2电子电路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1.故障原因 假如是原来正常运行的电子设备(或电子电路),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故障,其原因大多是元器件损坏,或连线发生短路、断路,也可能是使用条件的变化(如电网电压波动、过热或过冷的工作环境等等)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新设计的电路来说,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常见原因如下: 1)实际电路与设计的原理图不符。 2)元器件使用不当。 3)设计的原理图本身不满足要求。 4)误操作。 电子电路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40. 电子电路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2.查找故障的方法 (1)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是指不用任何仪器,利用人的视、听、嗅、触等作为手段来发现问题,寻找和分析故障。直接观察包括不通电检查和通电观察。 不通电检查仪器的选用和使用是否正确;电源电压的等级和极性是否符合要求;电解电容的极性、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管脚、集成电路的引脚有无错接、漏接、互碰等情况;布线是否合理;印刷板有无断线;电阻、电容有无烧焦和炸裂等。 通电观察元、器件有无发烫、冒烟,变压器有无焦味,电子管、示波管灯丝是否亮,有无高压打火等。

  41. 电子电路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2)用万用表检查静态工作点 电子电路的供电系统,电子管或半导体三极管、集成块的直流工作状态(包括元、器件引脚、电源电压)、线路中的电阻值等都可用万用表测定。当测得值与正常值相差较大时,经过分析可找到故障。现以图1-45所示两级放大器为例,正常工作时如按图纸分析,VB1=1.3V,Icl=1mA,VC1=6.9V,IC2=1.6mA,VE2=5.3V。但实测结果VB1=0.01V,VC1≈VCE1≈VCC=12V。考虑到正常放大工作时,硅管的VBE约为0.6~0.8V,现在VTl显然处于截止状态。实测的VC1≈VCC也证明了VT1是截止(或损坏)。VTl截止的原因要从影响VB1的Rb11和Rb12中去寻找。进一步检查发现,Rbl2本应为11kΩ,但安装时却用的是1.1kΩ的电阻,将Rbl2换上正确阻值的电阻,故障即消失。

  42. 电子电路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图1-45 两级放大器电路图

  43. (3)信号寻迹法 对于各种较复杂的电路,可在输入端接入一个一定幅值、适当频率的信号,用示波器由前级到后级(或者相反),逐级观察波形及幅值的变化情况,如哪一级异常,则故障就在该级。 (4)对比法 怀疑某一电路存在问题时,可将此电路的参数与工作状态和相同的正常电路的参数进行一一对比,从中找出电路中的不正常情况,进而分析故障原因,判断故障点。 (5)部件替换法 如手头有与故障设备同型号的设备时可以将设备中的部件、元器件、插件板等暂时用来替换有故障设备中被怀疑有问题的相应部件,以便于缩小故障范围,进一步查找。 (6)旁路法 当有寄生振荡现象时,可以利用适当容量的电容器,选择适当的检查点,将电容器临时跨接在检查点与参考接地点之间,如果振荡消失,就表明振荡是产生在此附近或前级电路中。 电子电路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44. (7)短路法 短路法是采取临时性短接一部分电路来寻找故障的方法。例如图1-46所示放大电路,用万用表测量VT2的集电极对地无电压。如果怀疑Ll断路,则可以将Ll两端短路,如果此时有正常的uC2值,则说明故障发生在Ll上。 短路法对检查断路性故障最有效。但要注意对电源(电路)是不能采用短路法的。 电子电路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45. (8)断路法 断路法用于检查短路故障最有效。例如,某稳压电源因接入一带有故障的电路,使输出电流过大,可以采取依次断开电路的某—支路的办法来检查故障。如果断开该支路后,电流恢复正常,则故障就发生在此支路。 (9)暴露法 有时故障不明显,或时有时无,一时很难确定,此时可采用暴露法。检查虚焊时对电路进行敲击就是暴露法的一种。另外还可以让电路长时间工作一段时间,例如几小时,然后再来检查电路是否正常。这种情况下往往有些临界状态的元器件经不住长时间工作,就会暴露出问题来,然后对症处理。 电子电路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