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481 Views
第四节 教育的一般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三、教育的本质 四、教育的功能 五、教育的基本形态 六、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教育的概念. 在西方, 教育一词的英文为 “ education” ,法语为“ éducation” ,德语为“ erziehung” 。 三词都由拉丁文 educare 演变而来。
E N D
第四节 教育的一般概述 • 一、教育的概念 •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 三、教育的本质 • 四、教育的功能 • 五、教育的基本形态 • 六、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教育的概念 在西方,教育一词的英文为 “education”,法语为“éducation”,德语为“erziehung”。 三词都由拉丁文educare演变而来。 “educare”是名词,它是从动词“educěre”转换来的。“educěre”是由前缀“e”与词根“ducěre”合成的。前缀“e”有“出”的意思,词根“ducěre”有“引导”的意思,合起来即为“引出”。意思是借助一定的办法,把潜藏于儿童内心的东西(知识、智慧等)引导出来。 即“教育”的原意指“导出”、“引出”,即对人实行某种引导,或引导儿童的固有本质,使之完善发展。
(一)教育的词源 教育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但20世纪前,人们很少把这两个字合起来作为一个词使用,所以这里的“教育”主要指“教”或“育”。 在我国古代思想家的教育论说中,与“教”相伴出现的字多为“学”。
(一)教育的词源 “教”“育”“学”的甲骨文写法 http://86jgw.com/fy.asp “教”字的甲骨文写法是“”,它的左下方“”表示一个孩子,是教的对象;左上方的“ ”表示占卜活动,是教的内容;右下方的“ ”表示手,右上方的“ ”表示鞭子或棍子,是教的过程与手段。因此,合起来就表示承认手拿器械督促孩子学习的行为。 “学”的甲骨文写法是“ ”,金文写法是“ ”,左上方和右上方表示两只手,中间的“ ”表示占卜活动,中部的“ ”表示房间,即学习的地方,下部的“ ”表示孩子,合起来表示孩子在一所房子里学习有关的知识。 因此,从词源上看,教与学是统一的,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同一种事物,同一种活动。比较这两个字的构成,可以说“教”字来源于“学”字,或者说“教”的概念是在“学”的概念的规定性中加上了又一层规定性。《尚书·兑命》曰“学学半”。孔颖达对此的解释是:“上学为教,音xiao(去声);下学者,学习也。言教人乃是益己学之半也。”
(一)教育的词源 “育”字的写法是“ ”,从女从倒子,表示妇女生小孩,本意是生育,引申为对受教育者的本身施加影响,它不是从子,而是从到子( ),意指改其不善而为善之意。 把“教”和“育”两个字结合起来,可以理解为是上对下,成人对儿童的一种影响,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善,手段是模仿。 按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黄济教授的解释:大致象征着由教育者用手( )执教鞭( ),向受教育者( )传授知识( )之意。
(一)教育的词源 “教育”一词逐渐被中国人认识、传播,并成为使用频繁的名词,与西方教育传入中国有关。 明清之际,来华的耶酥会士在为传教服务的宗旨下,翻译介绍了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为中国带来了与传统的封建教育不同的西方新教育。这时期的传入,虽然数量很少,但已经激起了一部分人对新“教育”的兴趣。 甲午战争以后,借助日本这个媒介,中国真正开始大量引介西方教育思想、学说和理论著作。当时去日本留学的一些人开始翻译日文教育学书籍。由于日文中有“教育”和“教育学”一词,故翻译过来的有关“兴学”活动和理论就称为“教育”和“教育学”。 正是在我国最早创办的教育杂志《教育世界》以及教育著作的影响下,“教育”一词频繁出现,逐渐代替了原先使用的“教”和“学”的单音词。
(二)教育定义的方式 • 美国分析哲学家谢弗勒探讨了三种定义,即规定性定义(the Stipulative),描述性定义(the descriptive)和纲领性定义(the programmatic)。 • 所谓规定性定义就是作者所下(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保持同一。也就是说,“不管其它人所用的‘教育’一词是什么意思,我所用的‘教育’一词就是这个意思”。 • 所谓描述性定义就是适当地描述被界说的对象或使用该术语的方法。实际上,词典就是试图罗列描述性定义。 • 所谓纲领性定义就是明确地或隐含地告诉人们,事物应该(should)怎样。 • 教育一词的纲领性定义,往往包含是(is)和应当(ought)两种成分,是描述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的混合。 • [资料来源] 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7页。
(三)“教育”的日常用法 [案例] 陶行知与四块糖果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7014308.html?fr=qrl&cid=193&index=2&fr2=query
“教育”的日常用法 • 1、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我从这部影片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 2、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 3、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三)教育的定义 思考: 阅读下列中外有代表性的 “教育”定义,分析人们是从 哪些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你 认为教育的概念应如何表述?
(1)中国有代表性的“教育”定义: • 《中庸》中说:“修道之谓教”, • 荀况说:“以善先者谓之教。” • 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 梁启超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 •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 孙喜亭:教育是对人的发展的价值限定。
(2)西方有代表性的“教育”定义: 柏拉图:教育使个人身心得到圆满发展。 夸美纽斯:“教育是生活的预备”。 斯宾塞:教育是“为我们的完美生活作好准备”,给各种情况下的各方面行为以正确指导,“即如何治身、如何养心、如何处事、如何立家、如何尽公民的义务、如何利用天然的资源来增进福利、如何善用我们的才能,达到最高效用,以求人己皆利,要言之,如何经营完美的生活。” 卢梭:“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 裴斯泰洛齐: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 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教育的目的在于代表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赫尔巴特:“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赫尔巴特:“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德国现代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 ( 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 ) ,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的天性。”
巴班斯基:“教育是老一代向新一代传递社会历史经验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参加生活和从事为保证社会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劳动.”巴班斯基:“教育是老一代向新一代传递社会历史经验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参加生活和从事为保证社会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劳动.” 《美国教育百科全书》:“作为一个活动或过程,教育可能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私人的或公共的,个人的或社会的,但是它总是在于用一定的方法培养各种倾向(能力、技能、知识、信仰、态度、价值及其品格特征)。” 《美利坚百科全书》“教育”条中写道:“从最广泛的意义说来,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
综上所述,在教育学界,“教育”的定义及定义的方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原因不仅有个人观点的差别,还有文化背景、哲学基础、阶级立场等的差别。综上所述,在教育学界,“教育”的定义及定义的方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原因不仅有个人观点的差别,还有文化背景、哲学基础、阶级立场等的差别。 一般来说,人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一个是社会的角度,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前者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分配或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政治的、经济的或文化的),后者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心理品质的发展和完整人格的形成。 这两种定义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教育活动的某些本质属性,对于理解教育活动是有价值的。但是,这两种定义也存在着各自的缺陷。给“教育”下定义时,应兼顾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至于如何具体表述,则因人而异。
1、现代教育学从社会的角度定义教育,一般把教育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概念1、现代教育学从社会的角度定义教育,一般把教育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概念 • (1)广义的概念 一切有目的地增进入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 • (2)狭义的概念 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 • (3)更狭义的概念 有时特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 • 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3、兼顾社会与个体两个方面 • (1)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形成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 (2)十二所院校《教育学基础》认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辨析] “教育”与“教唆” • 共同点:同样是通过对个体的思想施加影响,使个体产生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 • 区别:两者的目的、结果、出发点从根本上不同,教育是对个体施加一种积极的、向上的、正确的影响,使个体发生“向善”的思想转变过程。教唆是对个体施加一种消极的、错误的影响,使个体发生“向恶”的思想转变过程。
[辨析]“教育”与“训练” • 共同点:都会使人的外显行为发生变化。 • 区别:教育强调通过影响个体的思想观念,而使个体的外显行为发生改变。训练则更强调或注重外显行为的改变,就像“驯兽员”对于动物演员只是一种“训练”而不是“教育”。
[辨析]“教育”与“灌输” • 如果片面强调个体社会化的一面,强调个体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无条件的一致,忽视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培养,就会出现机械地“灌输”。机械地灌输不是“教育”。
[辨析]“教育”与“养育” • 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抚养”、“养育”行为严格来说不能称为“教育”,因为这类行为都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方面起不到一种“引导”、“促进”和“加速”的作用。
推荐阅读: • 中国知网http://210.44.192.188/kns50/scdbsearch/cdbindex.aspx • 1、试论教育的定义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3 • 2、我国职业教育定义的方法论探讨 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 3、“教育”定义逻辑的再审视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04 • 4、国际理解教育的定义内涵初探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02 • 5、关于教育定义的文献综述 当代教育论坛2005/12 • 6、对教育定义的几点思考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06 • 7、对教育定义的思考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1 • 8、教育定义新解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03 • 9、教育是什么──试论教育定义问题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02 • 10、论教育的定义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03 • 11、关于“教育”定义的探讨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1 • 12、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关于教育要素的几种观点: • 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教育影响、教育措施、教育内容) • 四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物资(教育手段、方法、措施) • 五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情境(教育环境)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 (一) 教育者——教育的主体 • (二)学习者——教育的对象与主体 • (三) 教育影响——教育的中介 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 • 思考: 对学习者地位应如何认识;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有哪些自身的规律?(后面学习还要涉及)
三、教育的本质 • 教育的本质特性,即贯穿于一切教育之中,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性,即“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在实际回答中,许多理论工作者对教育本质往往掺杂着价值追求的成分,即回答“教育应是什么”或“教育属于什么”的问题。
理论界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不同观点 • 1、上层建筑说。 • 2、生产力说。 • 3、双重属性说。 • 4、复合现象说。 • 5、社会实践说。 • 等
教育规定性的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育人活动,实现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教育规定性的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育人活动,实现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 •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活动,动物不具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 • 2.人具有可受教性,教育是人类自身的发展、成长所必须; • 3.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 4.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四、教育的功能 (略,课后阅读《教育学基础》第二章,后面详细学习) • 1、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 • 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 3、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教育功能的历史演进 • 1、古代教育的政治伦理功能观 • 2、近代教育的发展个体功能观 • 3、现代教育的改造社会功能观 • 4、当代教育的功能主义
伊里奇的“非学校化社会”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激进主义教育改革思潮,倡导者是美国的伊里奇。他打出了“非学校化社会”的旗帜,认为近代以来人类所建立起来的以组织化、制度化和仪式化为主要特征的学校体系,在总体上具有压制性、同质性和破坏性,妨碍了真正的学习和教育,降低了人类自我成长的责任心。因此,应彻底颠覆制度化的现代学校教育以及建立于其上的学校化社会,代之以自主学习的“教育网络”,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人人平等、自律自助、愉快交往的“非学校化社会”。
未来社会,学校会消亡吗? • 《继续教育》2006年第4期 http://kbs.cnki.net/forums/7936/ShowThread.aspx • 课后分正反双方召开辩论会,提交辩论稿
六、教育的基本途径 • 1、教学 • 2、课外活动 • 3、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 • 4、学生集体组织(班集体、少先队) • 5、校园环境
讨论及课后作业 • 如何理解教育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