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777 Views
心电监测. 3201 重症医学科 殷汉荣. “ 监护”是指测量患者生理及病理状态的生物信号,提取其特征,并及时转变成可视信息,对潜在的危及生命的事件自动报警。其优点是用仪器实时地监护患者,便于医生及时掌握病情和进行治疗,评估治疗方案和药物。集中使用监护仪器组成监护病房,还可以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减少护士的工作量,降低护士与病员的比例。. 监护基本参数. 心电 ECG electrocardiograph
E N D
心电监测 3201重症医学科 殷汉荣
“监护”是指测量患者生理及病理状态的生物信号,提取其特征,并及时转变成可视信息,对潜在的危及生命的事件自动报警。其优点是用仪器实时地监护患者,便于医生及时掌握病情和进行治疗,评估治疗方案和药物。集中使用监护仪器组成监护病房,还可以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减少护士的工作量,降低护士与病员的比例。“监护”是指测量患者生理及病理状态的生物信号,提取其特征,并及时转变成可视信息,对潜在的危及生命的事件自动报警。其优点是用仪器实时地监护患者,便于医生及时掌握病情和进行治疗,评估治疗方案和药物。集中使用监护仪器组成监护病房,还可以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减少护士的工作量,降低护士与病员的比例。
监护基本参数 • 心电 ECG electrocardiograph • 呼吸 RESP respiration • 无创血压 NIBP no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 血氧饱和度 SPO2 • 脉搏 Pulse • 体温 TEMP temperature
心电监测 常用导联的种类: 1 标准肢体导联(双极导联): 反应两个肢体间的电压差,无探查电极和无 关电极之分。 I导联 II导联 III导联
心电监测 2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在标准肢体导联的基础上,使肢体导出的电压增加半倍 分为AVL、 AVR、AVF 代表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
心电监测 胸导联(单极导联): 把探查电极放置在胸前的一定部位,这就是单极胸导联。 分为:V1、V2、V3、V4、V5、V6
心电导联的电极(3导联)可显示的导联:I、II、III心电导联的电极(3导联)可显示的导联:I、II、III
心电监测 心电导联的电极(5导联) 可显示的导联:I、II、III、avR 、avL 、avF 、V
五导联电极片安放的位置 白色 右上(RA): 安放在锁骨下,靠近右肩。 黑色 左上(LA): 安放在锁骨下,靠近左肩。 绿色 右下(RL): 安放在右下腹。 红色 左下(LL): 安放在左下腹。 棕色 胸前(C) : 安放在胸壁上(如:胸骨右缘第4肋间)
各胸导位置 电极位置: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隙;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隙; V3:V2与V4之间; V4:左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处; 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平面; 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平面。
心电监测 心电监测目的: 1 心律监测(心律失常分析) 2 心率监测 3 ST段分析
心律失常监护 什么叫心律失常ARR 正常的心律频率为60-100次/分钟(成人),比较规则。但在心脏搏动之前,先有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心脏内的激动起源或者激动传导不正常,引起整个或部分心脏的活动变得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或者各部分的激动顺序发生紊乱,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生改变,就叫心律失常。
心电监测 心率监测: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引起心率增快的原因 缺氧、发热、血压早期下降,失血、疼痛 、 药物、异位节律 ※引起心率减慢的原因 极度缺氧、心肌缺血、心脏抑制药物中毒, 危重情况、室颤、停搏、传导阻滞、高钾血症
心率和脉率的关系: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脉率:每分钟心脏有效搏动产生脉搏的次数 正常情况下两者一样 在心律紊乱的情况下(如房颤) 脉率(有效搏动)﹤心率
心电监测 心率正常值: • 成 人:60-100次/分 • 小 儿:100-120次/分 • 1岁以下:110-130次/分 • 新生儿: 120-140次/分
心电监测 影响心电信号的因素: • 外科电设备干扰:电刀、电凝器、吸引器 • 对干扰波形没有进行过滤 • 没有外接地线 • 心电电极片没有安置好 • 使用过期的或重复使用一次性电极片 • 安置电极片部位皮肤未清洁或毛发、 • 皮屑导致电极接触不良。
ECG监测注意事项 • 请务必使用本说明书中指定的心电电极和电缆。 • 安放电极或连接电缆时,应确保没有接触其它导电部件或地。尤其是应确保所有ECG 电极都连在病人身上。 • 定期检查安放电极处的皮肤,若出现过敏迹象,应更换电极或改变安放位置。 • 需要对病人进行除颤时,不可采用非除颤型的心电电缆。监护病人呼吸时,不可以采用抗电刀型的心电电缆。除颤期间,不要接触病人、桌子或仪器。采用正确的电极,并按制造商的指示安放电极,则显示屏在除颤后10 秒钟内可恢复正常显示。 • 来自于病人附近的未接地仪器的干扰可能导致波形失真
心电监测 ECG监测步骤 • 1. 皮肤准备。由于皮肤是不良导体,要获得良好的ECG 电信号,对病人安放电极处的皮肤进行适当的处理是必须的。选择平坦的、肌肉较少的地方作为安放电极的部位,并参照如下方法对皮肤进行处理: • 剔除电极安放处的体毛。 • 轻轻的摩擦电极安放处的皮肤,以去除死去的皮肤细胞。 • 用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不可使用乙醚和纯酒精,因为这会增加皮肤的阻抗)。 • 安放电极前,让皮肤完全干燥。 • 2. 在电极安放前先安上夹子或按扣。 • 3. 将电极安放到病人身上。 • 4. 将导联线和心电主电缆连接,然后将主电缆与MPM 模块的ECG 接口连接。
ECG调节 • 导联选择 • 增益 • 滤波方式 • 陷波状态
清洁消毒 清洁:用沾有清水的棉球或软布擦拭 消毒:消毒剂:70%酒精、70%异丙醇、2%戊二醛溶液方法 :用软布沾消毒剂擦拭传感器,后用沾有清水的软布,擦除残留的消毒剂 灭菌 环氧乙烷(EO)进行杀菌
注意事项 • 不要将附件浸泡在水或消毒液中 • 不要弄湿电缆的针脚 • 在擦洗过程中要小心以免损坏附件 • 在经过清洁、消毒、灭菌后的附件 • 使用之前要先检查附件是否正常和完好
呼吸监测 原理:阻抗法(监护仪) 呼吸过程中胸廓运动,造成人体电阻发生变化,阻抗值的变化图就描述了呼吸的动态波形,可显示呼吸率参数,易受干扰
测量RESP(呼吸) • 对角安放白色和红色电极以便获得最佳呼吸波。
RESP测量注意事项 • 呼吸监护不适应于活动幅度很大的病人,因为这可能导致错误的报警。 • 应避免将肝区和心室处于呼吸电极的连线上,这样就可避免心脏覆盖或脉动血流产生的伪差,这对于新生儿特别重要。
呼吸监测 影响因素: 胸廓的运动、身体的非呼吸运动,会造成 呼吸阻抗值的变化。 因为变化的频率和呼吸道放大器的带宽 相同时,监护仪很难判断,呼吸信号和运动 干扰信号。 正常呼吸范围: 成人 16-20次/分 新生儿 40次/分左右
无创血压监测 血压的组成 • 收缩压(SBP) • 舒张压(DBP) • 平均压(MAP)
无创血压监测 血压的组成 (一)收缩压: (SBP) 心动周期内最大的压力,是在心室收缩时产生的即为收缩压。 主要代表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 正常范围:成人 90-130mmHg 小儿 年龄×2﹢80mmHg 婴儿 月龄×2 ﹢68mmHg 收缩压下降: 90mmHg 低血压,尚可代偿 70mmHg 脏器血流明显减少,难代偿 50mmHg 易发生心跳骤停
(二)舒张压(DBP) • 心动周期内最小的压力,是在心室舒张期产生的 • 舒张压主要和冠状动脉的血流有关 • 冠状动脉灌注压 = DBP-PAWP • 正常范围: • 成人 60—90mmHg • 小儿 收缩压的1/2—1/3
(三)平均动脉压(MAP) • 是心动周期中内血压的平均值 • MAP=舒张压+1/3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 • MAP与CO和SVR(体循环血管阻力)有关 • MAP = CO×SVR • MAP还和脑血流灌注有关 • 脑灌注压=MAP-ICP(颅内压)
血压监测的方法: • 无创血压 • 1. 柯氏音法(人工) • 2. 震荡法(监护仪) • 有创血压
注意事宜 1 保证良好的测量方法 安放位置、袖带尺寸、松紧程度 2 正确的测量方法 手臂和右心房同高,并外展45度 消除外界干扰 如袖带是否漏气, 导管是否打折 除非病情需要,不必频繁测量血压
以下情况不适宜无创血压监测 (一)严重高血压:收缩压超过250mmHg,不能完全阻断血流,袖带可能持续充气,量不出血压 (二)严重低血压:收缩压小于50-60mmHg,自动测压需要一定的时间(2分钟),血压太低,无法连续显示瞬间的血压变化,可能反复充气。 (三)血压骤升骤降的病人:无创血压显然不够理想 (四)心脏手术及各种危重病人 (五)对于以下情形,测量可能会不准确或不可能进行: 难以检测出规则的动脉压力脉动 过量或连续的病人运动,如战栗或痉挛 心律失常 血压快速变化 严重休克或体温过低,使流向周边的血液减少 在水肿的肢体上
血压的正常差别: • 血压低:早晨、晚上、劳动、饱食、高热环境 • 血压高:寒冷、情绪激动、紧张、饮酒、吸烟 • 左右差别:10-20mmHg • 上下差别: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30-40mmHg • 男女差别:男子稍高
动脉穿刺部位 有创血压(IBP)监测 桡动脉 肱动脉 足背动脉 股动脉 并发症 • 血栓 • 栓塞(小血块、气泡,要连续冲洗) • 出血:加压包扎 • 感染:导管是异物,视时间长短
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 监测的部位 手指、耳垂、脚趾、脚背,额头 探头类型 成人型 、小孩多功能型 血氧正常值 正常成人 ≥ 95%-99% 新生儿 ≥ 91%-94%
影响血氧饱和度的因素 • 传感器位置安装不到位或病人出现剧烈运动: • 会影响规则脉动信号的提取 • 强光环境对信号的干扰: • 当强光照射到血氧探头上时,可使光接受器偏离正常范围,测量不准确 • 末梢循环差: • 如休克、手指温度过低;都会导致被测部位 动脉血流减少,使测量不准或测不出 • 同侧手臂血压或同侧侧卧压迫:影响脉冲 • 指甲涂指甲油:会影响光的透过,导致测量困难
影响血氧饱和度的因素 • 连续长时间的监护同一部位:会影响这一部位的灌注,导致末梢循环差。 • 血氧探头传感器与袖套在同一手臂上使用:测量无创血压时袖套被充气,足够高的袖套内气压使肱动脉的血流被阻断,影响血氧饱和度的测量。 • 非功能血红蛋白的影响:如果存在着碳氧血红蛋白(COHb),正铁血红蛋白(MetHb)或染料稀释化学药品,这些物质的存在对SpO2值测量会产生偏差。 • 注意:不能长时间对同一部位进行监测,第一:会导致这一部位弱灌注,影响测量结果;第二:会导致病人的测量部位血液循环不畅,对测量部位会产生物理损伤。 • 要求:每两个小时更换一次测量部位,注意观察测量部位的生理状况。
设置灵敏度级别 【高】: 反应快精度较低。在对危重病人进行监护时,将灵敏度设置为【高】; 优点:有利于及时分析病情。 缺点:不利细微数据的精度分析。 【低】: 反应慢精度较高。当病人的SpO2 数值发生变化时,监护仪响应较慢; 优点:但测量结果的精度较高。 缺点:测量结果刷新慢,机器反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