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likes | 776 Views
主講者:台南新樓醫院 家醫科 紀鈞齡醫師. 從健康檢查談保健之道. 案例一. 東森新聞 -2012 年 11 月 21 日 下午 15:59 小學生放學後不是回家,而是先往炸雞排店跑。台中一名 12 歲女童,每天一放學就在學校附近買炸雞排吃,配上一杯飲料。上個月感冒服藥後,全身水腫、無法排尿。醫師進一步檢查發現,女童腎臟原本就有問題,加上每天吃高熱量的油炸物,腎臟因此無法負荷,導致腎衰竭,必須每天洗腎,才能控制病情。. 案例二. 【 聯合報 ╱ 記者趙容萱/北區報導 】 2012.11.22 03:38 am
E N D
主講者:台南新樓醫院家醫科紀鈞齡醫師 從健康檢查談保健之道
案例一 東森新聞-2012年11月21日 下午15:59 小學生放學後不是回家,而是先往炸雞排店跑。台中一名12歲女童,每天一放學就在學校附近買炸雞排吃,配上一杯飲料。上個月感冒服藥後,全身水腫、無法排尿。醫師進一步檢查發現,女童腎臟原本就有問題,加上每天吃高熱量的油炸物,腎臟因此無法負荷,導致腎衰竭,必須每天洗腎,才能控制病情。
案例二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北區報導】 2012.11.22 03:38 am 「低頭族」的胖小子,險死!台中市1名12歲男童,因家人過度寵愛,不僅未限制飲食,且任由他玩電腦和手機,缺乏運動,體重高達135公斤,日前腹痛就醫,醫師發現是病態性肥胖合併急性胰臟炎,致死率逾九成,幸及時搶救,救回一命。 全文網址: 12歲低頭族肥胖併胰臟炎險死| 醫藥新聞| 健康醫藥|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515183.shtml#ixzz2Ee9Wx2sR Power By udn.com
健康檢查之簡介與概念 • 健康檢查的正確名詞是疾病篩檢(Screening) • 利用特殊工具在疾病沒有症狀之前早期發現疾病, 並且提供適當治療, 達到限制殘障或延長壽命的目的.
新生健康檢查項目 • 醫師問診 • 主訴 • 家族史 • 過去病史 • 身體評估 • 一般體格與生命徵象檢查 • 系統性身體檢查 • 頭頸部 • 胸部 • 腹部 • 骨骼關節 • 皮膚 • 神經學評估
實驗室檢查 • 血液常規檢查 • 血清檢查 • 肝功能 • 腎功能 • 血糖 • 血脂肪 • 尿酸 • 尿液檢查 • 特殊檢查 • 胸部X光
常見篩檢異常的疾病 • 心血管相關疾病 • 高血壓、心臟病、肥胖等 • 血液血球相關疾病 • 感染、白血病、貧血等 • 血清檢查相關疾病 • 急慢性肝炎、腎功能障礙、糖尿病、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痛風等 • 尿檢異常相關疾病 • 泌尿道感染、結石、腎炎 • 胸部X光相關疾病 • 心、肺、脊椎、骨骼、關節等
一般體格 • 身體質量指數(BMI)及腰圍(waist) • 身體質量指數(BMI) =體重(㎏) ÷身高(公尺)2
理想體重(IBW) • 計算公式:理想體重=22×身高(公尺)2 • IBW±10%恭喜您!體重在理想範圍 • IBW110%~120%體重過重 • IBW120%以上肥胖!小心慢性病會會悄悄上身喔!
吃的太簡單 營養不均衡 口味重鹹 喝水量不足 沒有運動習慣 走路不易流汗 蔬菜水果不足 不重視排便習慣 自覺 體重應該沒增加 ~只是腰越來越粗 輕忽 健康檢查結果
腹 部 肥 胖 血 壓 上 升 高 密 度 膽 固 醇 太 低 空 腹 血 糖 高 三 酸 甘 油 酯 高
代謝症候群 判定標準(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上述5項危險因子,若包含三項或三項以上,就算是代謝症候群
國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15歲以上為14.99 % (男 16.9%,女 13.8%) • 代謝症候群未來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的機會分別為一般人的3倍與2倍,死亡率也會跟著升高。 6男就有1人
腹部肥胖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資料顯示,腹部肥胖的民眾未來5年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4.5倍。
腹部中線(Mid distance) 圖示:(皮尺置放於虛線處) 判讀方法: 若腰圍:男≧90公分、女≧80公分時, 表示「腹部肥胖(Central obesity)」
正常血壓是多少 收縮壓<120 mmHg 舒張壓<80 mmHg 高血壓警示期 收縮壓120-139 mmHg 舒張壓80-89 mmHg 高血壓的症狀 大多數是毫無症狀的 頭痛、耳鳴、眼花撩亂、脖子僵硬、 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等
控制血壓,你可以這樣做 • 減輕體重 • 戒菸 • 少飲酒 • 多運動 • 注意飲食,少鹽、低油、多吃高纖蔬果
高血壓患者 預防高血壓
糖尿病的症狀 吃多、喝多、尿多、體重減少 理想血糖值 空腹血糖:80-100mg/dL 葡萄糖耐受不良:100-126mg/dL 飯後2小時:少於140mg/dL 糖尿病診斷 隨意血糖>200mg/dL或空腹血糖>126mg/dL
糖尿病可怕在哪裡 • 患者本身並無感到明顯症狀,且無法根治 • 血糖控制不良,併發症通常在罹病10-15年後陸續出現 • 常見為視網膜病變、心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及腎病變 • 國人洗腎原發病因以糖尿病占第一位
空腹血糖高常見的生活飲食習慣 1.飯、麵吃過量 2.喜歡喝飲料 3.水果吃到飽 4.完全不運動
檢查出空腹血糖高怎麼辦? 1.生活模式的調整(體重控制、適當的運動、戒煙、適量飲酒以及飲食上的調整) 2.請找『家庭醫學科或新陳代謝科』醫師 3.藥物+飲食控制+運動 空腹血糖正常就可高枕無憂了嗎? 1.遺傳 2.肥胖 3.通常血糖異常會先出現在『飯後血糖』
高血脂 動脈粥狀硬化主要原因 易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
高血脂常見的原因 • 家族遺傳 • 缺乏運動及不當飲食 • 過度飲酒或使用某些藥物(避孕葯、女性荷爾蒙、類固醇、利尿劑等) • 其他疾病(例如糖尿病、肥胖症、甲狀腺低能症,庫欣氏症候群、腎病症候群、肝臟疾病等所造成)
要如何對付高血脂 •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平日攝取均衡、低脂、適度膽固醇飲食 • 適量飲酒 • 適當運動以維持理想體重 • 參照台灣目前治療高血脂症之規定表接受藥物治療
冠心症 • 心臟的血液供應,源自主動脈延伸出的冠狀動脈。因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造成的心臟疾病,就稱冠狀動脈心臟病,簡稱冠心症。
常見的症狀 早期有頭暈、眼花、耳鳴、心悸,嚴重時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水腫等 心絞痛、心肌梗塞是常見的冠狀動脈心臟病,更是形成猝死的主要原因。
危險因子 • 1.性別 • 2.年齡 • 3.家族病史 • 4.肥胖 • 5.高血脂症 • 6.糖尿病 • 7.高血壓 • 8.香菸
紅血球相關疾病: 紅血球過多症 貧血 白血球相關疾病: 發炎與急慢性感染 白血病(血癌) 血液檢查常見疾病
紅血球增多症 • 續發性紅血球增多症 由於身體組織缺氧,造血器官自動製造大量的紅血球,以供應身體足夠的氧氣。 病源:身處於氧氣稀薄的環境如高海拔,或由於氧無法運送至組織如心臟衰竭時。 • 真性紅血球增多症 造血器官的癌樣變化,造成紅血球的過度生產,同時也使白血球和血小板增加,形成血液過度濃稠而容易引起血管的阻塞等
貧血 • 為RBC、Hb、Hct減少的情形,根據WHO公佈血液檢查基準,有下列情形之一即為貧血。 • (1)男性Hb<12.0g/dL或Hct<40% • (2)女性<10.6g/dL或Hct<35% • (3)小孩(6~14歲) Hb<12.0g/dL或Hct<36% • (4)孕婦Hb<10g/dL或Hct<33% • 可依平均紅血球容積(MCV)大小區分為 • 小球性貧血 • 正常血球性貧血 • 大球性貧血
常見貧血原因: 1.缺鐵性貧血(IDA) 主要是鐵的供給與需要不均衡,導致血基質合成障礙的貧血。 為人類罹患貧血症中最多的,通常又以女性居多 2.地中海型貧血(thalassemia) 因異常的遺傳基因造成血紅素的四條肽鏈(α2β2)缺陷所致。 台灣地區以β-thalassemia為多 3.惡性貧血(Pernicious anemia) 因缺少胃壁分泌的內因子所引起的 免疫系統疾病或胃切除手術
白血球異常 • 正常值約4,500~10,000 /mcL • 白血球是在骨髓及淋巴組織中製造,負責保護我們的身體,抵抗細菌、病毒等外敵的侵入。 • 若突然增高,表示身體正受到細菌感染,身體某處有發炎狀態。 • 白血球過低,身體的免疫系統可能較差,容易受到感染,應注意預防感染,就醫找出原因。
肝功能相關檢查與疾病 • GOT(AST)、GPT(ALT): • 為肝細胞製造的兩種酵素。當肝臟發炎,肝細胞壞死時,GOT、GPT就會釋放出血液中,因此醫療上常以此作為肝臟發炎或受損程度的評估。 • 90%的肝功能異常,GOT GPT 都會上升 • 肥胖、勞累、飲酒、藥物、感染都會造成GOT,GPT上升
急性肝炎 • 常見於病毒感染或藥物的毒害。 • GOT、GPT、鹼性磷酸脢(ALP) 上升;而白蛋白與總膽固醇下降,嚴重時膽紅素升高而出現黃疸症狀,並進展為肝衰竭,周邊水腫和腹水、出血、腦病變和死亡。
病毒性肝炎 • B型肝炎: • 經體液或血液傳染,通常由性行為、輸血、打針、針灸、穿耳洞、刺青、共用牙刷、刮鬍刀、母嬰垂直傳染等。 • 濳伏期:10~16週 • 大多數患者僅有黃疸症狀且恢復快速,少數病人產生猛爆性肝癌而死亡,少數有慢性肝病,或變成終生帶原者。 • 診斷是血漿中B型肝炎表面抗原、抗體。 • 在曝露像針扎的傷害後可給予緊急免疫球蛋白來保護。
慢性肝炎 • 慢性肝炎定義為任何持續6個月或更久的肝炎。 • 大部分是在急性肝炎後發生,另有些是特發性、自體免疫、藥物或酒精所誘發。 • 常見進展為肝硬化。 • GOT, GPT<600; 白蛋白(Alb)下降 • 建議定期超音波與AFP追蹤
腎功能相關檢查與疾病 • 尿素氮 BUN:為蛋白質代謝時的最終產物,須經由腎臟排泄,但因濃度容易受飲食、生理、腎臟本身或尿路阻塞而影響,所以必須配合其它檢測來評估腎功能。 • 肌酸酐 Creatinine:濃度不會因食物的種類和組織的損傷而受影響,所以做為衡量腎功能的基準 • 尿酸 Uric acid:尿酸是細胞核中構成核酸成份的嘌呤的最後代謝產物,因此體內細胞破壞或食物中所含有的嘌呤,經過肝臟的代謝後由腎臟排出,因此腎功能有障礙時血中的 尿酸濃度就會上升。
腎臟病 • 定義:腎臟實質(包括腎血管, 腎絲球, 腎小管及腎間質)產生病變均稱腎臟病 • 種類 • 先天性: 常見多囊性腎臟病 • 後天性: • 糖尿病 • 慢性腎絲球炎 • 高血壓 • 藥物不當使用和毒物
腎臟病常見的症狀 • 蛋白尿──尿液常會起泡沫 • 血尿──尿液帶有血絲、血塊或顏色變紅、變褐。 • 水腫──常見眼皮浮腫、下肢水腫或體重增加 • 高血壓 • 小便困難、頻尿、尿量減少或多尿 • 貧血、食慾不振、疲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