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发挥陕西科技优势 深入开展基础研究 为推动科学与技术进步提供支撑 —— 陕西省“十五”基础研究工作汇报

发挥陕西科技优势 深入开展基础研究 为推动科学与技术进步提供支撑 —— 陕西省“十五”基础研究工作汇报.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一、 发挥陕西科研优势 深入开展基础研究 二、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基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执行情况良好 四、几点体会 五、 2006 年工作思路. 一、 发挥陕西科研优势 深入开展基础研究. ㈠ 陕西省基础研究综合能力较强,位居全国前列. 陕西科技人才集聚,科技人力资源雄厚

iram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发挥陕西科技优势 深入开展基础研究 为推动科学与技术进步提供支撑 —— 陕西省“十五”基础研究工作汇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发挥陕西科技优势 深入开展基础研究为推动科学与技术进步提供支撑——陕西省“十五”基础研究工作汇报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 一、发挥陕西科研优势 深入开展基础研究 二、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基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执行情况良好 四、几点体会 五、2006年工作思路

  3. 一、发挥陕西科研优势 深入开展基础研究

  4. 陕西省基础研究综合能力较强,位居全国前列 陕西科技人才集聚,科技人力资源雄厚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20万人 从事科学研究人员 15万人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5.3万人 ►“两院”院士 45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1639人 ►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68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员 61人

  5. 陕西省基础研究综合能力较强,位居全国前列 陕西科研机构众多,科研设备精良 • 科研机构 1061家 •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2个 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2个 • 国家部门和国防重点实验室 72个 • 省级重点实验室 55个 •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2个 •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6个 • 国家大型科学工程和野外观测台站 7个

  6. 陕西省基础研究综合能力较强,位居全国前列 陕西高校科技资源丰富,科技创新能力强 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四位 • 普通高校和军事院校 66所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6所 • 博士授权单位 25个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66个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332个 • 硕士授权单位 55个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55个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1000个 • 专职科研机构 341个 • 国家大学科技园 3个

  7. 陕西省基础研究综合能力较强,位居全国前列 国防科技实力雄厚 为国防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8. 陕西省基础研究综合能力较强,位居全国前列 陕西学科门类齐全,优势显著 全省共有142个专业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65个。 主要优势学科领域有: 电子信息——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 先进制造——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27个 新 材 料——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 省级重点学科9个 航空航天——国家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 现代农业——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19个 生物医药——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9个 环保科技——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 地球科学与资源——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

  9. 加强科学管理,深入开展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结合陕西科技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修改制定了《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暂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紧密围绕陕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紧迫性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研究;积极开展具有带动陕西新兴学科、新兴技术领域与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的研究;加强青年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重点学科建设,为提升陕西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0. 加强科学管理,深入开展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1333项 政府资助经费 2256万元 承担单位配套经费 448万元 研究人员 4174人

  11. 4.35% 6.45% 数理科学 9.68% 16.13% 化学科学 生命科学 地球科学 工程材料科学 21.38% 37.21% 信息科学 4.80% 管理科学 ㈡ 加强科学管理,深入开展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图2-4 “十五”期间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计划项目学科分布比例

  12. 加强科学管理,深入开展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13. 加强科学管理,深入开展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14. 加强科学管理,深入开展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15. 加强科学管理,深入开展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4174人 4300人 2704万元 1440万元 1333项 797项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变动情况示意图

  16. 加强科学管理,深入开展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 8项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前期专项 17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823项 国家各类研究项目资助经费 71662万元 保持全国第六位

  17. 加强科学管理,深入开展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18. 项目数 600 500 479 422 400 379 317 300 234 200 10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年度 “十五”期间陕西省承担国家各类基础研究项目趋势 ㈡ 加强科学管理,深入开展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19. 二、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基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二、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基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 (一)根据本省实际,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思路,有效发挥省基础研究计划的基础性作用。(一)根据本省实际,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思路,有效发挥省基础研究计划的基础性作用。 陕西基础研究力量较强,在诸多学科领域具有创新优势。但陕西经济力量薄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因此陕西基础研究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发展思路: 一、争取国家资助为主,促进学科建设,发展高端研究。 二、地方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要内容,以“浇水育苗”为主要形式,实现为进入国家研究队伍培养项目和人才,为地方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21. (一)根据本省实际,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思路,有效发挥省基础研究计划的基础性作用。(一)根据本省实际,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思路,有效发挥省基础研究计划的基础性作用。 从“十五”期间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已经结题的564个项目看,项目研究成果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9项,出版学术专著158部,发表学术论文5007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618篇,国外学术期刊发表597篇。 各项指标都比“九五”期间翻了一番。

  22. (一)根据本省实际,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思路,有效发挥省基础研究计划的基础性作用。(一)根据本省实际,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思路,有效发挥省基础研究计划的基础性作用。 在已经结题的项目中,有近50%的项目已培育发展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等项目。部分重要研究成果已进入其它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得到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应用,充分显示了我省基础研究计划在培养人才、培育项目等方面所发挥的突出作用,为陕西省和国家科学研究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3. (二)基础研究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出版和发表 学术著作 272部 科学论文 36052篇 其中SCI、EI、ISPT 收录 7461篇 • 专利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721件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336件 • 奖励 国家科技奖励 31项 省部级科技奖励 130项

  24. (二)基础研究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5. (二)基础研究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各类奖励共162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1项 二等奖 4项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项 二等奖 3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项 二等奖 22项 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 3项 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3项 二等奖 66项 三等奖 41项

  26. (二)基础研究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各类奖励共162项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资助和培育的研究成果获奖30项 占获奖成果总数的 18.5 % • 国家基础研究项目资助和培育的研究成果获奖132项 占获奖总数的81.5 %

  27. (三)基础研究骨干队伍已经形成 全省投入基础研究的人员达19106人 其中: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 4533人 博士学位人员 3518人 硕士学位人员 5113人

  28. (三)基础研究骨干队伍已经形成

  29. (三)基础研究骨干队伍已经形成

  30. (三)基础研究骨干队伍已经形成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的实施,培养博士研究生389人,培养硕士研究生1897人,有19位博士后研究人员直接主持和参与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工作。陕西基础研究骨干队伍已经形成,成为凝聚和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摇篮。

  31. (四)促进了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 “十五”期间,陕西基础研究基地和基础条件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在有比较优势的化学与化工、地质学、生命科学、材料、工程技术、信息科学等领域新组建省级重点实验室22个,组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

  32. (四)促进了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 ——省部共建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以动植物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动植物抗逆的分子机理研究、动植物转基因与遗传改良和农业微生物抗逆的分子生物学等为主要研究方向,承担了一批国家级重点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实验室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并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

  33. (四)促进了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 ——省部共建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立足国际地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大陆动力学及其地质、生物、资源和环境效应为总体研究目标,从我国大陆在全球共性中的特异性,尤其是我国西部盆山结构与表层系统研究的特色和优势出发,面向世界,创新性研究,已形成了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与高新技术测试研发三大支撑体系。

  34. (四)促进了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 2004-2010陕西省科技基础条件五大平台建设: ♦ 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 科技图书文献资源共享平台 ♦ 科技数据平台 ♦ 实验动物共享平台 ♦ 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35. (五)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五)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实现了重大理论成果的突破 舒德干教授主持的“寒武纪大爆发与澄江动物群研究”项目, 获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

  36. (五)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五)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为推动技术创新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撑 张立同院士主持的“CVDSIC涂层缺陷机理控制方法研究”项目,获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

  37. (五)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五)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为公共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38. 三、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执行情况良好

  39. 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17项,获得资助经费1553万元。已结题项目9项。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17项,获得资助经费1553万元。已结题项目9项。

  40.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 ♦ 西安交通大学王元教授主持完成的“非定常风沙动力学基础研究”项目(2001CCD03100),利用建成的野外阵风风谱多点同步梯度观测系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首次获得了该地区大气表面层阵风风谱的多点同步梯度野外观测时间序列数据;建成了国内第一个阵风风谱模拟风洞,在阵风风洞中复现了真实的野外低频阵风风谱;将PIV技术引入风沙动力学研究,首次完成了风沙流的气固两相流场同时测量,为进一步利用PIV测量方法研究风沙两相流奠定了基础。已发表研究论文12篇。

  41.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 ♦ 西安交通大学柴东朗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科学结构设计、界面控制、损伤愈合机理、制备技术及仿真的基础研究”(200 2CCD02300),提出了一种“低温反应自熔”及“热震荡激活”的高效、高致密粉末冶金烧结新工艺,制备出了具有“自生”长纤维的铝、镁基复合材料,提出了“应变缓解”的韧性粒子“增韧补强”的学术思想,开发了复合材料应力应变的计算软件,为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及性能试验的计算机虚拟模拟提供了重要基础。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9篇,EI收录2篇。

  42.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 ♦ 西安理工大学赵高扬教授主持的“纳米铁电阵列制备及性能研究”(2003CCA03300),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制备出大面积的纳米铁电阵列,并在原位研究了格点的铁电特性,从实验上证明了格点尺寸达到500×500×30nm的孤立岛、组装的500×500×20nm的格点仍具有电滞回线特性,为铁电器件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制备出线密度达到3300条线/mm的全陶瓷布拉格光栅和周期为1μm的全陶瓷二维布拉格光栅,在光电信息领域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发明了铁电阵列制备的新方法。部分研究(光电信息功能材料-感光薄膜与微光学器件研究)已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43.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 ♦ 西安理工大学施卫教授主持的“GaAs光导开关光激发电荷畴猝灭模式及其规律的研究”(2004CCA04500),通过对所研制的SI-GaAs光电导开关进行系统的实验对比,初步解释了光电导开关在线性和非线性工作模式下的物理机理,对强电场下GaAs PCSS’s被弱光脉冲触发因光激发电荷畴形成而进入高倍增工作模式的条件、触发光消失后GaAs材料中仍存在的持续电导通道, 快速电流上升时间及触发时间延迟和丝状电流等典型现象,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描述,基本掌握了GaAs PCSS’s在弱光能强电场下载流子雪崩倍增的依赖关系。项目已发表论文4篇。2005年11月应邀参加国家第270次香山科学会议并作报告。目前正在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中科院物理所等单位联合申请有关太赫兹电磁波的产生及应用方面的973计划项目。

  44.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 ♦ 西北大学周立发教授承担的“西北地区油气成藏动态预测和定位的理论与方法”项目(2002 CCC01400),首次在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煤系地层顶部发现了稀土元素高异常层(矿层);建立了研究区中生界、古生界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之间的对比关系;首次将鄂尔多斯西缘及邻区的新生代构造划分为三个构造系;将上生古界含油气系统划分为3个具有成生联系而又相互独立的成藏组合;得出了研究区内的古生界已经具备了形成工业性天然气藏的基本地质条件,是西缘地区古生界中最具有勘探前景的地区之一的科学结论。

  45. 四、几点体会(一)国家基础研究对发展地方基础研究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和拉动作用。 (二)争取联合资助,是解决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制度建设,是提高管理效能的保证。

  46. 五、2006年基础研究工作思路

  47. 思路一:充分发挥陕西在地球、材料、生命等优势学科的作用,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性创新研究为重点,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进一步提升陕西在全国的基础研究地位。思路一:充分发挥陕西在地球、材料、生命等优势学科的作用,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性创新研究为重点,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进一步提升陕西在全国的基础研究地位。

  48. 思路二:围绕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中急待解决的基础科学问题,如能源开采引发的环境破坏、渭河治理、装备制造业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组织2-3个研究专题,发挥团队力量,实现重点突破。目前,已经组织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相关基础研究”专题的申报和论证工作。思路二:围绕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中急待解决的基础科学问题,如能源开采引发的环境破坏、渭河治理、装备制造业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组织2-3个研究专题,发挥团队力量,实现重点突破。目前,已经组织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相关基础研究”专题的申报和论证工作。

  49. 思路三:继续组织好省基础研究计划立项资助工作,重点支持和培养青年创新人才提出的创新研究项目。思路三:继续组织好省基础研究计划立项资助工作,重点支持和培养青年创新人才提出的创新研究项目。

  50. 思路四: 学习国家和各省市先进管理经验,有计划地开展基础研究管理工作培训和研讨,进一步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基础研究管理工作效能,促进我省基础研究工作快速发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