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likes | 867 Views
第十二章 畜禽常见传染病的 检验与处理. 预防兽医学教研室. 第二节 其他传染病的检验与处理. 口蹄疫( foot and mouth disease , FMD ) 猪瘟 (Swine fever ,Hog cholera) 仔猪副伤寒 (Swine paratyphoid) 猪肺疫 (Swine pasteurellosis) 猪痢疾( Swine dysentery) 新城疫( Newcastle disease ). 口蹄疫 ( Foot and mouth disease ).
E N D
第十二章 畜禽常见传染病的 检验与处理 预防兽医学教研室
第二节 其他传染病的检验与处理 •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 • 猪瘟(Swine fever ,Hog cholera) • 仔猪副伤寒(Swine paratyphoid) • 猪肺疫(Swine pasteurellosis) • 猪痢疾(Swine dysentery) •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Epizootic aphthae virus)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口腔黏膜和鼻、乳头、蹄等部位的皮肤形成水疱和烂斑。
FMD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属于小RNA病毒科、FMDV属的成员。无囊膜。该病毒具有多型性和变异性。
(一)宰前检疫 (quarantine befor slaughter) 1.患牛病初体温升高,食欲减退,闭口流涎。继而在唇内、舌部、齿龈和鼻镜等处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趾间和蹄冠也发生水疱,很快破裂形成烂斑。 2.病猪水疱以蹄部多见,严重者蹄壳脱落。口腔、鼻盘、乳房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 3.羊易感性较低,水疱较少并很快消失。绵羊多在四肢蹄部见有水疱,山羊多见到于口腔。
(二)宰后检验(detection after slaughter) 1.口腔、蹄部、乳房有特征性水疱烂斑。 2.咽喉、气管、支气管、反刍动物前胃粘 膜可见圆形烂斑。 3.真胃,大小肠粘膜呈出血性炎症。 4.心包膜有弥漫性或点状出血。 5.心肌松软,切面有黄白色坏死条纹呈“虎斑心”(幼畜或恶性口蹄疫患畜)
(三)卫生处理(sanitary disposal) 1.宰前确诊为口蹄疫的病畜及同群牲畜,全部扑杀后销毁. 2.宰后确诊为口蹄疫的患畜整个胴体内脏及其他副产品 ,均作销毁处理.
公共卫生 • 感染主要是由于饮食病乳奶脂,或通过挤奶、处理病畜而接触感染,创伤也可感染。 • 人患病后,体温升高,口腔发热,唇、齿酿相颊部粘膜潮红,发生水疱,舌边咽部、手足、也发生水疱。有的病人表现头痛,晕眩,四肢和背部疼痛,胃肠痉挛,呕吐,咽喉痛,吞咽困难,腹循环扰乱和高度虚弱等症状。 • 在口蹄疫流行时必须特别注意个人防护,非工作人员不许与病畜接触,防止感染和散毒。
猪 瘟 • 猪瘟(Swine fever)又名猪霍乱(Hog cholera),是猪瘟病毒(Hog cholera virus,HCV)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的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为特征。
(一)宰前检疫 • 高热稽留,食欲减退,寒战,背拱起,后肢乏力,步态蹒跚,重症全身痉挛。 • 两眼无神,眼结膜潮红,有黏脓性分泌物,口腔黏膜发绀或苍白。 • 在耳、鼻、腹下、股内侧、会阴等处可见出血斑点,皮肤和黏膜发绀。 • 先便秘后腹泻。公猪阴鞘内积有恶臭尿液。 • 消瘦,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腹下、四肢和股部皮肤有出血点或紫斑。
(二)宰后检验 最急性型和急性型: • 全身皮肤有暗红或紫红的小点出血或融合成出血斑。 • 脂肪、肌肉、浆膜、黏膜、喉头、胆囊、膀胱和大肠也有出血点。 • 全身大部分淋巴结呈出血性炎症变化,切面外观大理石样。 • 脾出血性梗死。 • 肾脏苍白色,有暗红色出色点。 • 胃肠黏膜潮红,散布许多小出血点。 • 心内外膜有出血点
(二)宰后检验 慢性型: 肠型猪瘟:多见于慢性猪瘟,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是肠型猪瘟的病变特点。其病变特点是在回肠末端及盲肠有“扣状肿”。 胸型—纤维素性肺炎:多半是由败血症发展而来,是机体抵抗力减弱继发呼吸道内的猪巴氏杆菌繁殖所致。
(三)卫生处理 • 确诊为猪瘟的病猪或整个胴体及副产品均作销毁处理。 • 鉴别诊断:猪丹毒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 •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是由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本病主要发生于猪。 • 人主要是丹毒丝菌从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也可通过食肉感染,称为“类丹毒病”。
流行病学: 1.病原:本菌为革兰氏阳性细长的小杆菌。不形成芽孢和荚膜,不能运动,猪丹毒血清型很复杂,目前已发现有24个。 2.传染源:病猪。 3.易感动物:以3个月以上架子猪为主要易感 4.传播途径: 消化道,也可通过皮肤损伤及吸血昆虫的传播。 5.流行特点:无季节性,夏季较多发,5-8月是流行的高峰期
(一)宰前检疫 (quarantion befor slaughter) 1、急性败血型:见于流行初期: • 体温升高42℃以上,寒战减食、有呕吐 • 结膜潮红,充血呈暗红色,眼角很少有分泌物 • 病猪皮肤潮红、发紫,以耳、颈、背部较多见,指压退色。
(一)宰前检疫 (quarantion befor slaughter) 2、亚急性疹块型: • 体温升高41℃。 • 在颈、胸、腹背、四肢外侧出现大小不等的疹块,呈方形、菱形、偶尔圆形,稍突出于皮肤表面,初期疹块充血,指压褪色,后期淤血,紫蓝色,压之不褪。 • 病势较重的则大部分皮肤坏死,久而变成革样痂皮,恶化转为败血型死亡。
(一)宰前检疫 (quarantion befor slaughter) 3、慢性型 • 关节炎型: 腕关节、跗关节常发生关节炎。 • 心内膜炎型:听诊心跳加快,杂音明显。 • 皮肤坏死:皮肤成片坏死或脱落,有的整个耳壳或尾巴甚至蹄壳 全部脱落。
宰前检疫 慢性: 最普遍特征是关节炎。有的出现心功能不全。
(二)宰后检验(detection aftor slaughter) 1、急性型: • 耳后、颈部、胸、腋、肩、四肢外侧,发红,俗称“大红袍” • 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红,切面多汁,呈浆液性出血性炎。 • 脾脏樱桃红色,充血、肿,切面结构不清,易刮下。 • 肾肿大(急性、出血性肾小球肾炎变化)体积肿大,呈棕红色纵切皮质部有小出血点。 • 胃底部(出门部)及十二指肠及空肠前段,出血性卡他性炎症
(二)宰后检验(detection aftor slaughter) 2.亚急性疹块型 特殊疹块。头、耳、颈背部、腋、四肢外侧,方形、菱形疹块,色泽呈苍白色,大小不等,边缘红色,中心苍白,长期不愈的发生干性坏疽。
(二)宰后检验(detection aftor slaughter) 3.慢性型: (1)疣性心内膜炎:主要发生于二尖瓣,其次主动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眼观:在心瓣膜见有大量灰白色的血栓性增生物,表面凹凸不平,似“菜花样” 。 (2)关节炎:关节肿胀,关节节内有多量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物,滑膜充血,水肿,关节软骨面有糜烂。 (3)皮肤坏死:皮肤发生干性坏疽。
鉴别诊断(diffrentila diagnosis) • 与猪瘟,链球菌、副伤寒相区别
(三)卫生处理(sanitary disposal) 1.宰前发现急性猪丹毒时,扑杀后销毁,宰后检出急性猪丹毒病猪的胴体、内脏和血液作工业用或销毁。 2.其他类型且病变轻微的,胴体及内脏高温处理后出场,血液作工业用或销毁,皮张消毒后利用,脂肪炼制后食用。 3.皮肤上仅见灰黑色痕迹而皮下无病变的病愈丹毒猪,将患部割除后高温出场。
猪副伤寒( Swine paratyphoid ) •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猪副伤寒(Paratyphus swine)。
(一)宰前检疫 • 急性病例多为败血型表现,体温升高41-42度,虚弱,食欲废绝,有时四肢内收,匍匐在地,在耳根、腹部和股内侧皮肤紫红色的红斑。 • 慢性病例多为肠炎型表现。瘦弱贫血,长期顽固性腹泻,粪内混有白色肠黏膜小片或纤维素性渗出物,有恶臭味呈坏死性肠炎变化。
(二)宰后鉴定(detection after slaughter) 急性型: • 败血症病理变化:耳根、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皮肤呈青紫色或紫红色斑点. • 脾肿大,色暗带蓝,切面蓝红色,脾髓质不软化 • 肠系膜淋巴结呈索状肿大。 • 肝可见糠麸状,极细小黄白色坏点。 • 全身粘膜,浆膜不同程度出血斑点。 • 肾充血、出血。 • 胃肠道有卡他性炎症。 慢性型: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 • 盲肠、结肠肠壁增厚,粘膜上覆盖一层弥漫性,坏死性和腐乳状物质,剥开见底部红色,边缘不整齐的溃疡。 • 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胀,“髓样变”。 • 脾脏蓝紫色肿大。 • 肝脏表面有针尖大到粟粒大灰红色或灰白色副伤寒结节
(三)卫生处理 • 患病动物肌肉有病变时,胴体、内脏、血液化制或销毁。 • 病变轻微者,胴体内脏高温处理。 • 皮张消毒后出厂。
猪巴氏杆菌病( Swine pasteurellosis ) • 猪肺疫(Swine plague), 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
(一)宰前检疫 • 最急性型:常无明显症状倒地死亡。病状稍长的,体温升高41—42度,颈部、咽喉部发热,红肿,发硬,有压痛,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耳根、四肢内侧有红斑,界限不清,可视黏膜发绀,口鼻流出泡沫。 • 急性型:主要表现纤维素胸膜肺炎症状。体温升高,咳嗽,有鼻漏和脓性结膜炎,耳根和四肢内侧有红斑。 • 慢性型:病猪主要表现慢性肺炎或慢性胃肠炎症状。
(二)宰后检验 • 最急性型: 1.咽喉及其周围组织明显的出血性浆液性炎症,颌下、咽喉头和颈部皮下呈胶冻样,有多量淡红色略透明的水肿液流出。 2.颌下、咽后和颈部淋巴结明显发红肿大,切面多汁,并有出血点。 3.全身浆膜、黏膜散布有点状出血
(二)宰后检验(detection after slaughter) • 急性型和慢性型:以典型的纤维素性肺炎为特征。 1.肺炎病变主要见于尖叶、心叶和膈叶的前部,严重的可波及整个肺叶,眼观呈大理石花纹。 2.胸腔积有纤维蛋白凝块的浑浊液体。 3.病程长的:肺胸膜增厚,并与肋胸膜、心包发生纤维性粘连,肺脏淋巴结肿大、充血和出血,有时可见化脓性坏死炎症变化。
(三)卫生处理 • 患病动物肌肉有病变时,胴体、内脏、血液化制或销毁。 • 病变轻微者,胴体内脏高温处理。 • 皮张消毒后出厂。
鸡新城疫(Newcasle disease) • 鸡新城疫又名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鸡最易感,火鸡、鹌鹑和鸽也可轻度感染。水禽则具有极强的抵抗力。
(一)宰前鉴定 1.病鸡精神委顿,行动迟缓,体温升高(43-44℃),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蓬乱,冠和肉髯青紫色或黑色,眼半闭合。 2.常发咳嗽,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常发出咯咯声。 3.口腔和鼻腔中有大量积液,常作吞咽和摇头动作。 4.嗉囊内充满液体和气体,将病鸡倒提时,从口中流出液体。 5.排黄色、绿色或灰白色恶臭稀便,有时混有血液。 6.病程长时,常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下肢瘫痪,翅下垂,全身肌肉运动不协调,头颈向一侧或背后扭曲,行走时转圈或倒退。
嗉囔内充满酸臭黏液 • 倒提病鸡,可从口腔中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