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627 Views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母婴阻断与信息管理. 湘西州妇保幼保健院 周晓波. 一、艾滋病母婴传播流行状况. 1 、全球 HIV/AIDS 流行 继续蔓延 – 截至 2007 年底,全球 HIV 感染者已达 3320 万 ( 3060-3610 万),其中妇女 1540 万人 ( 1390-1660 万),接近一半 – 在新发 HIV 感染者中,女性占到 50% 女性感染比例明显增加. 艾滋病感染者相对年轻化 母婴传播问题严峻,儿童感染艾滋病增加
E N D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母婴阻断与信息管理 湘西州妇保幼保健院 周晓波
一、艾滋病母婴传播流行状况 • 1、全球HIV/AIDS流行 • 继续蔓延 – 截至 2007 年底,全球 HIV 感染者已达 3320 万 (3060-3610 万),其中妇女 1540 万人 (1390-1660 万),接近一半 – 在新发 HIV 感染者中,女性占到 50% • 女性感染比例明显增加
艾滋病感染者相对年轻化 • 母婴传播问题严峻,儿童感染艾滋病增加 – 截至 2007 年, 15 岁以下儿童约 250 万,死于艾滋病者达约 38 万,2007 年,新发约 42 万人,占新发病例的 14% • – 儿童感染者中, 90% 以上是母婴传播
2、我国艾滋病流行特征 –艾滋病疫情呈现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 –艾滋病疫情仍呈蔓延趋势,近两年上升速度有所减缓 –地区分布差异大,80%分布于云南、河南、新疆、广西、广东、四川 –三种途径并存,性传播正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20-39岁HIV/AIDS:70% –女性艾滋病感染者人数迅速增加 • 女性感染者比例19.4%(2000) (上升至 28.7%(2007 年 1-10 月:新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女性占 29.5%,而艾滋病病人中女性占到了35.3%, • 男:女5:1 上升为 2:1
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流行状况 艾滋病流行从高危人群走向普通人群; • 妇女感染比例增加;母婴传播比例增加; • 部分艾滋病不同高发地区研究显示,对80万名孕产妇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阳性检出率为0.3~1.8%; • 部分艾滋病病毒高流行区的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率为33~35%左右; • 经过综合干预,经母婴传播儿童感染率降低60%。
四个HIV感染孕产妇的故事: • 甲:在2008年初怀孕后经检测为HIV感染者,经采取母婴阻断后在上级医院安全分娩;2010年上半年又在同一医院经母婴阻断分娩一婴儿。 • 乙:在孕5多月经检测为HIV感染者,至孕28周妇幼保健机构为其提供免费阻断药品,在其分娩时还将提供婴儿预防性用药及喂养指导。
丙:在分娩时做HIV检测为阳性,分娩后5天出院,分娩后15天得出其确诊报告。婴儿失去最佳阻断时机。丙:在分娩时做HIV检测为阳性,分娩后5天出院,分娩后15天得出其确诊报告。婴儿失去最佳阻断时机。 • 丁:剖腹产术后一周反复发热,助产机构为其采血送县疾控中心初筛为HIV阳性,马上转上级医院告知为HIV病人,当即隔离治疗,再次复查两次,HIV检测均为阳性。
二、艾滋病母婴传播防治进展 •多数国家有国家策略 服务可及率增加 • –分娩的妇女HIV检测率2005:11% ;2006:16% • –感染妇女接受PMTCT抗病毒治疗 • 2004:10%;2005:15%;2006:23% ;2007:33% • –所有地区,更多的感染儿童接受抗病毒治疗,增加了50% • –儿童早期诊断HIV检测(应用干血片法)增加
基本保健服务包开发和优质服务 • 根据科学证据改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治疗方案 –预防母婴传播不同方案进展 –关注母亲疾病进展及控制 –孕产妇监测及规范处理 • 重点关注儿童生存和儿童喂养指导 • 对婴幼儿喂养方式进行咨询和支持 • 综合服务,包括服用复方甲基异恶唑 • 社区参与和支持,赋予权力,建立良好关系
我国HIV/AIDS母婴传播政策 •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 • 艾滋病防治条例 •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 卫生部关于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指导意见 • 国家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修订)
HIV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及传播时间估计 总传播率 非母乳喂养 20-25% 母乳喂养(6个月) 25-30% 母乳喂养(18-24月) 30-35%
HI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 • 母亲因素 • 病毒因素 • 胎盘因素 • 胎儿/ 婴儿因素 • 产科因素 • 母乳因素
母亲因素 • 进展期(低CD4水平,高病毒载量) • 维生素A 缺乏 • 抗体反应 胎盘因素 •胎盘屏障的损伤: •绒毛膜羊膜炎 •性传播疾病 •其他原因(吸烟, 吸毒)? •胎盘细胞对HIV易感
胎儿因素 • 胎儿细胞对HIV易感 • 免疫功能降低 • 遗传因素 • 胎婴儿的感染和损伤–如皮肤粘膜损伤
产科因素 •破膜时间较长 •婴儿与母亲的血液和分泌物接触 •分娩方式:剖宫产、阴道顺产、阴道助产 •第二产程延长 •对胎儿的创伤性检查
产后喂养 • 喂养方式:艾滋病病毒阳性产妇的乳汁中艾滋病病毒的检出率高达58% • 乳腺疾病:乳腺炎、乳头皲裂、乳房脓肿时哺乳,母婴传播的几率明显增加
三、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 • 与生殖健康、性传播疾病防治、婚前保健、妇产科工作相结合 • 与妇幼保健工作相结合 • 在产科门诊、孕妇学校、新婚学校、父母学校中开展咨询和健康教育
对所有孕产妇和婚前保健人群进行HIV检测(知情选择、opt-out)对所有孕产妇和婚前保健人群进行HIV检测(知情选择、opt-out) • 充分的咨询与检测,与孕前保健结合主动提供(VCT/PITC) • 孕期尽早检测HIV,及早发现感染者 • 检测前咨询–检测–检测后咨询
HIV感染产妇在阴道自然分娩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侧切、人工破膜、使用胎头吸引器助娩、宫内胎儿头皮监测等可能增加传播危险的操作HIV感染产妇在阴道自然分娩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侧切、人工破膜、使用胎头吸引器助娩、宫内胎儿头皮监测等可能增加传播危险的操作 • 选择性剖宫产问题,由于当病毒载量低至一定水平时剖宫产未显示比阴道分娩有降低传播作用,且有更多的并发症和不良后果,不主张将HIV(+)作为剖宫产指证 • 产时抗病毒药物(根据孕期用药方案)
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 提供婴儿喂养咨询,对不适宜者采取纯母乳喂养6个月 • 选择人工喂养者的指导 • 儿童特殊护理和保健 • 预防性复方新诺明
HIV感染孕产妇孕产期保健 孕早期 • –及早发现HIV感染孕产妇 • –知情选择妊娠结局 孕中期 • –加强强产前保健、注意监测胎儿宫内发育、及早确定抗病毒治疗方案 • –为HIV感染的孕产妇和所生婴儿备好孕期、分娩及产后需用的抗病毒药物 孕晚期 • –指导HIV感染孕产妇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提供婴儿喂养的咨询
产时 • –按照用药方案继续产时用药 • –提供安全助产服务 • –指导母乳喂养,坚持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 –评估、建议人工喂养 产褥期 • –安全处理HIV感染产妇的恶露和排泄物 • –建议正确和坚持使用安全套,既预防性传播疾病或HIV感染,又可避孕 • –选择人工喂养的母亲回奶要注意的问题 • –乳房的护理:乳头疼痛、乳头皲裂、乳房肿胀、乳腺炎、乳腺脓肿
四、HIV检测样品采集 • 采血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 • 艾滋病检测最常用的样品是血液,包括血清、血浆和全血。唾液或尿液有时也可作为测试样品。
常用样品的采集方法如下: 1、血清样品采集(用于抗体检测):用注射器或真空采血管及蝶形针具,抽出一定量静脉血,室温下自然放置1-2小时,待血液凝固和血块收缩后再用3000rpm离心15分钟,吸出血清备用。避免溶血。 • 2、抗凝血样品采集(用于CD4和病毒载量检测):用加有EDTA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或用消毒注射器抽取静脉血,转移至加有抗凝剂的试管,反复轻摇。如需进行病毒载量测定,应在4-8小时以内分离血浆。
HIV样品运输 1、实验室间传递的样品应为血清或血浆,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运送全血。样品应置于带盖的试管内,试管上应有明显的标记,标明样品的编号或受检者姓名、种类和采集时间。随样品应附有送检单,送检单应与标本分开,不能混放。
2、将试管放入专用带盖的容器内,容器的材料要易于消毒处理。在试管的周围应垫有缓冲吸水材料,以免碰碎。如果路程较远或气候炎热, 血清和血浆样品应在2-8℃条件下由专人运送。用于抗体检测的样品可在短期内(≤48小时)室温递送。每一包装的体积不得超过50ml。运送感染性材料必须有记录。
产时保健艾滋病检测和服务流程 (适用于未能及时获得确认试验结果者)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时限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表1–Ⅰ、表1–Ⅱ、表1–Ⅲ)。 •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于次月5日前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本机构填写部分)上报至本辖区的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收集、整理、汇总和审核后,形成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汇总)表”(表1),于次月15日前逐级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六、我州工作现状 1、所有县市都启动了HIV初筛,但总筛查率仍较低,较多助产机构不清楚如何开展筛查、不明白如何收集、上报相关信息; 2、孕前、早、中期筛查率不高,绝大多数为产时筛查; 3、部分县市已经发现HIV感染孕产妇; 4、相关人员培训工作未开展。
七、今后工作重点 1、开展预防HIV母婴传播服务人员业务知识、伦理学培训; 2、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孕妇HIV防治知识咨询; 3、重点做好孕期HIV筛查工作,HIV感染孕妇及所生儿童抗HIV病毒药物应用率达90%以上;人工喂养率达85%以上;通过母婴传播的儿童HIV感染率下降50%以上; 4、及时做好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