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82 Views
会计方法模块 2-4 财务会计报告. 本模块内容提示. 会计报表是根据日常核算资料编制的,用来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时期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变动的书面文件。企业在期末为能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系统、综合的会计信息,应根据账簿记录等日常会计核算资料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包括内部报表和外部报表两部分。 《 企业会计准则 》 规定,企业必须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有: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企业只有正确、及时的编制会计报表才能实现会计核算的最终目标。. 2. 2-4-2 资产负债表. 1. 2-4-1 财务报表概述.
E N D
会计方法模块 2-4 财务会计报告
本模块内容提示 会计报表是根据日常核算资料编制的,用来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时期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变动的书面文件。企业在期末为能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系统、综合的会计信息,应根据账簿记录等日常会计核算资料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包括内部报表和外部报表两部分。《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必须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企业只有正确、及时的编制会计报表才能实现会计核算的最终目标。
2 2-4-2 资产负债表 1 2-4-1 财务报表概述 3 2-4-3 利润表 2-4 财务会计报告
2-4-1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一、财务报表的作用 (一)财务报表的概念 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描述。 编制依据 编制时间 书面文件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附注 总分类账、 明细分类账 定期编制 (月、半年末、年末)
(二)财务报告的概念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对在财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反映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 反映现金流入、流出情况 反映财务状况 反映经营成果
会计报表的作用 企业的投资者、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通过阅读报表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 投资报酬和利润分配情况等,了解企业经营活动范围及发展趋势,椐此做出投资、 融资和信贷决策。 财政、税务、审计等有关部门依据会计报表,可以检查企业财经纪律执行情况,财务管理情况和税法的执行及税收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国家宏观管理和调控。 国家经济管理机构通过对报表汇总,分析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促进社会资源合理分配,为宏观管理和调控提供依据。 会计报表 企业管理者依据会计报表,可以系统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迅速做出调整措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月报 季报 中期财务报表 编制时间 编制时间 编制时间 半年报 年度财务报表 静态报表 资产负债表 反映的经济内容 利润表 动态报表 现金流量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个别财务报表 编报主体 合并财务报表 二、会计报表的种类 财务报表
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报送及时 数字真实 计算准确 内容完整 清楚可比
2-4-2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静态会计报表。 1、时间:特定日期 2、内容:财务状况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提供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分布情况,是分析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重要资料 提供某一特定日期负债总额及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反映企业负债总额及其结构状况。 提供某一特定日期所有者权益总额及构成情况,表明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 提供财务分析数据资料,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可以了解企业是否有效利用了经济资源,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及现有的财务状况,借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在我国,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结构 编制的理论基础: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正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期末数和年初数正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期末数和年初数 表头内容包括:表名、编制单位、编制时间、货币单位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负债按偿还期限由短到长排列 资产按流动性由强到弱排列 所有者权益按永久性程度排列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 一、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一)“年初余额”的填列方法 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 (二)“期末余额”的填列方法:根据账户期末余额填列 编制方法 1、直接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2、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3、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4、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5、根据总账科目与其备抵科目后的净额填列。
1、直接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交易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清理、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递延所得税负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库存股、盈余公积等项目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 余额 余额 余额 2、直接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货币资金”项目的填列 货币资金
“预收账款”明细账 “应收账款”明细账 余额 余额 余额 余额 3、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a、“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项目的填列 应收账款 预收账款
应收账款 预收账款 1600 000 100 000 600 000 1 400 000 “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填制实例 应收账款(2 200 000) 预收账款(1 500 000)
“预付账款”明细账 “应付账款”明细账 余额 余额 余额 余额 3、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b、“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项目的填列 应付账款 预付账款
“预付账款”明细账 “应付账款”明细账 400 000 1 800 000 800 000 60 000 “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填制实例 应付账款(1 860 000) 预付账款(1 200 000)
一年内到期的部分 4、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长期应收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所属明细科目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部分填列 一年内到期的部分
存货跌价准备 借 贷 余额 减去 5、根据总账科目与其备抵科目抵销后的净额填列 存货、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 “物资采购”、“原材料”、 “生产成本”、“库存商品”、 “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存货
减 减 减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2-4-3 利润表 利润表的概念 利润表的作用 利润表的结构 利润表的编制
利润表的概念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是动态报表。 一定期间:是指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如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 经营成果:是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与同一会计期间相关的费用进行配比后,以计算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或净亏损)。
利润表的作用 • 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 • 是考核企业管理当局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 有助于分析和预测企业未来的效益能力; • 可作为政府征税、预测企业股利及股票价格的依据。
利润表的结构 表头内容包括:表名、编制单位、编制时间、货币单位 在我国,利润表采用多步式结构 正表:将损益的计算分解为四个步骤,金额栏反映本月金额和上期金额。
利润表的编制 (一)“上期金额”根据上年该期利润表的“本期金额”栏内数字填列 (二)“本期金额”根据相关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营业收入”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分析填列 “营业成本”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分析填列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2 000 000 200 000 33 000 000 营业收入(34 800 000) 33 000 000+2 000 000-200 000=34 800 000(元)
资产减值损失 680 000 320 000 (三)“本期金额”根据各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资产减值损失等项目 资产减值损失(360 000)
当年度实现的净利润 基本每股收益 =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五、基本每股收益 1、计算公式:
2、计算举例: 例、某公司20× ×年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0 000万股;3月2日新发行普通股4 500万股;12月1日回购普通股1 500万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之用。该公司当年度实现净利润2 600万元。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10 000×12÷12+4500×10÷12-1500×1÷12=13 625(万股) 或者10 000×2÷12+14 500×9÷12+13 000×1÷12=13 625(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2 600÷13 625=0.19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