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379 Views
心脏损伤. 心肌挫伤 和 挫裂伤 心脏破裂或心脏刀伤 心内结构损伤. 心肌挫伤. 原因 车祸、高坠等 发生率 车祸致胸闭合伤中,心肌挫伤达 16%~76 %. 返回. 心肌挫伤的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和并发症 无症状、或心悸胸痛心绞痛 近期并发症: 隐匿 / 致命性心律失常,潜伏 2~3 天 心力衰竭 远期并发症:数天 ~ 数年后出现 心悸萎缩、坏死、瘢痕化、室壁瘤 心肌 - 心包粘连. 心肌挫伤:诊断和监护. 诊断方法 心电图 血清酶学 心肌核素显像 TTE/TEE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监测
E N D
心脏损伤 心肌挫伤和挫裂伤 心脏破裂或心脏刀伤 心内结构损伤
心肌挫伤 • 原因 • 车祸、高坠等 • 发生率 • 车祸致胸闭合伤中,心肌挫伤达 16%~76 % 返回
心肌挫伤的临床表现 • 临床症状和并发症 • 无症状、或心悸胸痛心绞痛 • 近期并发症: • 隐匿/致命性心律失常,潜伏2~3天 • 心力衰竭 • 远期并发症:数天~数年后出现 • 心悸萎缩、坏死、瘢痕化、室壁瘤 • 心肌-心包粘连
心肌挫伤:诊断和监护 • 诊断方法 • 心电图 血清酶学 心肌核素显像 • TTE/TEE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 监测 • ICU内监测 ECG、血流动力学、酶学共 24hr。如为 ( -- ) 24小时后停监测 ( + )作UCG或心肌核素,至确诊或稳定 ( ? )冠心病史者持续监测,至酶学除外心梗
心肌挫伤:治疗处理 • 心肌挫伤本身,并无特殊治疗 • 按照症状,对症处理 • 纠正缺氧、低血压及低血容量 • 心脏压塞者,作心包穿刺或剑突下开窗引流 • 活跃出血者,剖胸探查止血 • 度过40~72小时后,应长期随访
心脏挫裂伤 (钝性心脏破裂) • 发生率 • 心脏破裂 / 车祸伤=10%~15% • 破裂部位 • 最常见右房,依次为左房-右室-左室 • 少数多心腔破裂。心耳破裂最常见(壁薄) • 存活率 • 右心破裂78%,左心25% • 伴心包破裂者,存活率更低 返回
心脏挫裂伤 (钝性心脏破裂) • 警惕:严重低血压与损伤不符;扩容效果不显著;胸管提示活动性出血;CVP升高20cmH2O;胸片示心影扩大纵隔增宽者。均应警惕。 • 预后:钝伤心破裂常现场死亡,但存活30分钟以上者,快速诊治可能存活。休克10分钟内救活者可完全康复,30分钟以上者常遗留脑损害。
心脏挫裂伤 (钝性心脏破裂) • 临床表现 • 心脏填塞 / 大出血(视心包完整与否) • 多发伤可掩盖心脏伤 • 剖胸手术(ERT / ORT) • 出血引流量大者,立即剖胸止血、修补心脏 • 心脏填塞者,先作心包开窗 • 约10%的心脏破裂需体外循环修补
心脏刀刺伤 heart stab 锐器伤心脏破裂 penetrating rupture 穿透性心脏损伤 penetrating cardiac injury 返回
致伤原因 • 火器(贯通伤) 、锐器(盲管伤) • 医源性损伤 • 好发的穿透部位 • 右室、左室、右房、左房、间隔、瓣膜
影响因素 临床表现取决于:裂口大小、时间长短。 • 心包裂口大小 引流情况∝出血速度 • 心包填塞型 • 失血休克型 • 伤后时间长短 ∝出血量 • 亚临床期(型) → 临床期 → 濒死期(型) 临床型 = 传统分型
临床期表现 • 心包填塞型: • 致伤物和致伤动能较小,心包裂口较小 • Beck三联征。静脉压升高、心音遥远心搏微弱、动脉压降低脉压差小 • 解除心脏压塞,控制心脏出血,能成功挽救病人生命 • 失血休克型: • 致伤物和致伤动能较大,心包裂口较大 • 失血性休克。裂口不易凝块阻塞,血液大量流入胸腔 • 即使解压控制出血,也难纠正休克,抢救成功率较低
补充分型 1:亚临床期表现 • 亚临床型心脏破裂 • 概念:时间短、表现轻 • 意义:失察而延误,放回而贻误 • 要点: • 避免失察、留下观察、少去检查、适时探查 • 相关处理 • 观察 • 剑突下探查
亚临床期——剑突下心包探查术 • 指征 • 亚临床型心脏刀伤 • 方法 • 手术室 • 局麻下进行 • 术后疑心包填塞 • 监护室内床旁进行
补充分型2:濒死期表现 • 濒死型( 濒死 ≠ 死亡) • 生命体征极其微弱、部分消失、刚刚消失 • 刻不容缓 • 已无时间 • 送手术室 • 相关处理 • 分秒必争 • ERT
心脏破裂分期分型 • 时间 — 程度 — 类型关系 • 亚临床期(早期,交通便捷) • 变异:迟发型 • 临床期 • 失血休克型 • 心包填塞型 • 濒死期
心脏刀伤三期四型 亚临床期(型) 临床期 失血休克型 心包填塞型 濒死期(型) 分型抢救对应措施 警惕、观察、SPW ORT ERT 各期各型心脏刀伤- 抢救配套
心内结构损伤 间隔穿孔 腱索乳头肌断裂 返回
胸伤合并全身多发伤 多发伤:头胸合并伤、胸腹合并伤 胸腹联合伤 = 胸腹合并伤 + 膈破裂 返回
创伤性膈肌破裂 • 分类 • 开放—多为穿透伤: 上腹部—前5后8肋 • 闭合—暴力同时冲击胸腹腔+压力差,造成 • 典型症状:伤后,一侧胸痛,向肩放射 • 合并伤:(漏诊膈伤) • 胸腹联合伤 • 胸腹多发伤
膈疝 — 膈破裂的并发症 • 膈破裂后因呼吸运动不能自愈,常发膈疝 • 疝:内脏经异常通道进入另一体腔 • 胸腹压差 + 肠胃肝脾游移性=隔疝。85%绞窄 • 早期诊断处理,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膈疝临床特点、诊断要点1 • 位置。胸腹交界部 前5后8肋—脐,钝锐火器伤 • 症状。胸腹伤后,单侧胸痛,向肩放射 • 体征。 • 胸腹钝性伤 者: • 单胸膨 隆、气管移位、胸内肠鸣 • 舟状腹,肠梗阻或绞窄症状 • 穿入伤者:胸腹交界部刀口,伤道走向
膈疝临床特点、诊断要点2 • 检查 • X光:伤膈升高模糊,膈上肠影 • 钡餐确诊(钡到降结肠,胃管照胸片) • B超:膈中断,胸内肝脾影 • CT、肝核素 • 术中 • 常为探查发现。故,胸腹伤术中常规探查膈肌 • 胸穿。疑绞窄膈疝,胸穿抽出胃液残渣
膈肌损伤治疗:术前准备 • 确诊均需手术 • 多发伤先处理致命伤,膈肌处理要简单有效 • 术前置管(顺序) • 胃管——胃肠减压,有利于修补膈肌裂口 • 胸管——闭式引流。防插管后张力性气胸 • 气管——插管全麻
膈肌损伤治疗:手术步骤 • 手术径路 • 右膈(慢疝)经胸 • 刀伤经胸 • 还纳方法 • 经腹探膈疝,轻柔缓慢,顺序还纳 • 避免肺水肿 • 腹腔引流 • 关膈前。避免腹间隙积液。
膈肌修补 • 7-10号丝线,间断褥式,全层缝合 • 膈缘缺如,缝合高位肋间肌,隔针绕肋 • 膈张力高,8-10切肋胸改。阔筋膜/涤纶片修补 • 陈旧膈裂,裂缘修剪 • 术后处理,抗菌药物,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