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8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以盛宣怀为中心. 提纲. 一、为什么要讲盛宣怀 二、从幕僚起家 三、“办大事” — 实业活动评述 四、“作高官” — 政治活动评述 五、盛宣怀身后的几件事. 一、为什么要讲盛宣怀. 从学者关心的角度 从当代企业家关心的角度. ( 一 ) 庄练 《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 选写盛宣怀之理由.

Download Presentation

洋务运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洋务运动 以盛宣怀为中心

  2. 提纲 • 一、为什么要讲盛宣怀 • 二、从幕僚起家 • 三、“办大事”—实业活动评述 • 四、“作高官”—政治活动评述 • 五、盛宣怀身后的几件事

  3. 一、为什么要讲盛宣怀 • 从学者关心的角度 • 从当代企业家关心的角度

  4. (一) 庄练《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选写盛宣怀之理由 论到盛宣怀的政治地位,在辛亥革命的前一年(宣统二年,1910年)方才做到邮传部尚书及邮传大臣,有如今日的交通部长。交通部长所管的不过是交通行政,论理应不致影响及于全盘政局。但因他在邮传大臣任内推行铁路国有政策,引起四川争路风潮,于辛亥革命之发生甚有影响,因之他这个邮传大臣的身份也就委不寻常。这是他的第一项特点,因为举足轻重之故,足以入选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其次,则他在清代末年以官员身份从事实业建设,举凡铁路、电报、轮船、矿冶等项事业,都有他的关系介入其中。到了后来,由于积赀千万,被人称为豪门资本,这也是他人所无法比拟的一项特点,足可使他傲视侪辈。以此而言,张荫桓与刘坤一,看起来就不免相形失色了。所以,盛宣怀的政治地位虽然只一个“二等“人物,他的重要性却非二等政治人物的身份所能具备。所以他的事迹值得提出来一说。

  5. (二)当代企业家则从另一个角度对盛宣怀产生兴趣。(二)当代企业家则从另一个角度对盛宣怀产生兴趣。 • 《从顾雏军到盛宣怀的共同困境》 • 叶檀(《中国企业家》2005年第18期) • 李鸿章的智囊盛宣怀具有企业家的天才,但他本身又是大官僚,以两者结合的身份,他成为中国近代企业家中的翘楚。今天顾雏军所遭遇的一切责骂,盛宣怀几乎一一尝遍,如堂而皇之地将朝廷与股民投入轮船招商局的资金挪作他用,在掌控的所有企业中任用私人,又如私自涂改账册,在朝廷和公司内部用两本账;事实上,他主管的企业一再遭到户部查核,如果不是李鸿章、张之洞等维新派官员大力扶持,就是十个盛宣怀也不顶事。

  6. 为了不再起义气之争,回过来说盛宣怀。盛宣怀身后几起几落。进入民国以后.盛家家产被抄了两次,一次在民元时期,罪名是“第一名的卖国贼”。因为盛宣怀是引起清末大乱的铁路收归国有与西方公司合作政策的主导者;第二是民国十六年,国民革命军初到江苏.又没收了一次盛氏家产:那次罪名大概是“土豪劣绅”。对盛宣怀冷静地重新认识,起于上世纪80年代。距离盛宣怀辞世70余年。为了不再起义气之争,回过来说盛宣怀。盛宣怀身后几起几落。进入民国以后.盛家家产被抄了两次,一次在民元时期,罪名是“第一名的卖国贼”。因为盛宣怀是引起清末大乱的铁路收归国有与西方公司合作政策的主导者;第二是民国十六年,国民革命军初到江苏.又没收了一次盛氏家产:那次罪名大概是“土豪劣绅”。对盛宣怀冷静地重新认识,起于上世纪80年代。距离盛宣怀辞世70余年。 • 顾雏军与盛宣怀面临相同的困境:无法克服的体制性障碍,无法得到保护的产权,以及舆论的普遍不同情。

  7. 科龙董事长 顾雏军

  8. 企业家之父的悲剧与脚踩两只船 • 王淑先《当代经理人》2005年第3期 • 盛宣怀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实业家,清末洋务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一生曾创建了无数个中国第一:第一家招商局、第一所大学、第一座煤矿、第一条铁路等等;也曾担任天津兵备道、天津海关道、邮传部尚书等要职。但就是这样一位被誉为“实业家之父”的工商业巨子,在近代史的史书上不仅没留下任何记载,反而被扣上“汉奸”的帽子,直至死后80周年的1976年,百年冤屈才得以平反。

  9. 盛宣怀为何落得如此下场?其关键在于他的一生始终周旋于官、商两界,用李鸿章的话讲就是“欲办大事,兼做高官”。其以为如鱼得水,却不料武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便把他钉在了“汉奸”和“卖国贼”的耻辱柱上,并被没收了全部资产。盛宣怀为何落得如此下场?其关键在于他的一生始终周旋于官、商两界,用李鸿章的话讲就是“欲办大事,兼做高官”。其以为如鱼得水,却不料武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便把他钉在了“汉奸”和“卖国贼”的耻辱柱上,并被没收了全部资产。 • 放眼世界,有成就的企业投身政治鲜有成功案例,从克莱斯勒的艾科卡到现代的郑周永再到石油大王霍多尔科夫斯基,哪一个不是以悲剧而告终?以史为鉴,以泪为鉴! • 当代企业家切不可重蹈盛宣怀之覆辙,以浓郁的官商情结而踏上人生的不归路!

  10. 二、从幕僚起家 • (一)盛宣怀的家世 • (二)常州的风气 • (三)盛康与李鸿章 • (四)盛宣怀入李鸿章幕府

  11. (一)盛宣怀的家世 • 盛宣怀,字杏荪,号愚斋,晚年又号止叟,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1844生。 • 盛家的远祖相传是周文王的儿子郕叔武,至穆王时易郕为盛。后分南北两宗,南宗在宋朝时南渡到金陵(南京),有个叫盛睿的带一支家眷迁到常州,在城西北隅的龙溪河畔住下,称盛家湾。

  12. 盛宣怀的家世 • 盛家在明代和清前期没有出过什么大人物,只出了几位艺术家。盛懋是山水画家,盛彧是诗人,盛时泰也是画家,还有盛寅是名医,盛年是围棋国手。到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盛家又为之一振。盛宣怀的祖父盛隆,举人出身,曾官浙江海宁州知州。 盛家又走上仕宦之路。父盛康,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科进士出身,官至湖北盐法道。

  13. (二)常州的风气 • 盛家湾畔于龙溪,龙溪通大运河,所以古代常州的水上交通便利。明清时,常州的文化和商业都很发达。康熙和乾隆都曾六次驾临常州。盛宣怀发达以后,在常州建豪宅于青果巷,这是南北水果的集散地。青果巷五六百米,近代诞生了很多名人。如瞿秋白、张太雷、赵元任、李伯元(小说家)、董康(藏书家)等。

  14. (三)盛康与李鸿章 • 盛康,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科进士出身。李鸿章则是道光二十四年甲辰乡试恩科的举人。盛宣怀也是在这一年出生的。盛宣怀之父盛康虽是李鸿章的科举前辈,后来却与李鸿章结成金兰之交。因此,盛宣怀在后来也成了李鸿章的世侄。 • 盛康在湖北任官时,正值曾国藩率湘军在江西和湖北与太军作战,盛康为之办理“牙厘”,保证粮草供应。李鸿章也在曾国藩幕。两人同事,互相欣赏。

  15. 李鸿章对盛康的影响 • 李对盛康说:将不能战者杀之,不足惜,汰之犹恐不速。官不能筹饷者劾之,不足惜,罢之惟恐不速。 • 盛宣怀记:府君之理财用人裒(剖阳)益至当,宽猛交济,皆承文忠之教也。

  16. (四)盛宣怀入李鸿章幕府 • 盛宣怀仅中秀才。 • 曾三次乡试不第,未能中举人。在最后一次参加乡试时,他已因参与李鸿章的幕府得有劳绩,被累次保举至加衔布政使的候补道了。道员四品,布政使则二品,带布政使衔的候补道,已经算是“大员”了,如果再去参加乡试考举人,给那些年轻秀才们看了实在太笑话。为了这一缘故,他终于只好弃科举之路,专心从事以官员身份而办理工商的实际利益。

  17. 盛宣怀以未获正途为憾事 • 盛宣怀曾对家人说:“吾祖吾父以科第起家,吾少壮时锐欲继绳,而卒屡踬于秋驾。家有治谱,常以理繁治剧自许,而未尝假乎一州一邑为亲民之官。保使才,办洋务,日与友邦人士相周旋,而足迹未履欧美一步。此生平三憾事也。”

  18. 杨宗濂推荐盛宣怀 • 盛宣怀入李鸿章之幕,是同治九年(1870)二月,时年二十七岁,为秀才。此前跟随其父办事,已有历练。 • 同治九年,李鸿章奉命带兵由直隶入陕,协助左宗棠平定西北回民起事。原在李鸿章幕中的杨宗濂函招盛宣怀前来相助,被李鸿章派充行营文案兼会办营务处(秘书,兼总务处副处长)。由此得有功名,从候补知县逐渐保升至道员,并赏加二品顶戴。 • 李鸿章入陕的时间很短,不久便因天津发生教案,调回直隶。盛宣怀在李幕中立功得官,都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内。

  19. 盛宣怀入幕一年升为道员 • 盛宣怀:磨盾草檄,顷刻千言,同官皆敛手推服。 • 李鸿章一再保举,官至知府、道员,并获赏戴二品顶戴。 • 在幕府主要做粮台、办营务,赞积累了搞后勤和管理的经验。

  20. 盛宣怀往来上海,渐知洋务 • 同治九年(1870)盛宣怀奉命到上海购置淮军装备等事,从此经常往来上海,渐知洋务。

  21. 李鸿章赏识盛宣怀 • “才识宏通,于中外交涉机宜能见其大。其所经办各事,皆国家富强要政。” • “欲办大事,兼作高官。”

  22. 三、办大事—洋务活动述评 • 上海轮船招商局 • 电报局 • 通商银行 • 华盛纺织厂 • 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 督办铁路 • 教育与慈善事业

  23. 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 盛宣怀《上李傅相轮船章程》建议官督商办: • 委任宜专也。轮船官本重大,官不宜轻信商人,商亦不敢遽向官领,必先设立招商局创成规矩,联络官商,而后官有责成,商亦有凭藉,是非素谙大体、取信众商者不能胜任。请遴选公正精明、殷实可靠道府两员,奏派主持其事。嗣后招商集本,领船运漕诸事,俱责成办理。上与总理衙门通商大臣、船政大臣、各海关交涉,下与各口岸局栈、各轮船管驾兵工交涉。事之成败全在用人,即视人。既得其人,必与便宜行事,请给发木质关防一颗,曰“筹办轮船招商总局之关防”,以视郑重。再,设立招商局不至[?]为联络官商起见,至生意盈亏均归招商,与官无涉。

  24. 盛宣怀被命为轮船招商局会办 • 李鸿章最初采纳朱其昂的建议—官办。盛宣怀因为不同意官办,未参与创办。 • 轮船招商局于同治十一年十二月十六日(1873年1月14 日) 在上海掛牌成立。 • 先由官垫款20万两,但是招不到商股,只好改为官督商办。任命买办出身的唐廷枢为总办,朱其昂为会办,盛宣怀也为会办,后来又任命买办出身的徐润为会办。

  25. 上海轮船招商局

  26. 轮船招商局仓库

  27. 轮船招商局码头

  28. 唐廷枢起草《轮船招商章程》 • 规定招商局由唐廷枢专管,“作为商总,以专责成。再将股分较大之人公举入局作商董,协同办理”。 • 又规定“事属商办,似宜俯照买卖常规……请免添派委员”。

  29. 轮船招商局的初期经营 • 预定招集商股银一百万两,但一年中所招到的商股只有四十七万六千两,尚不足半数,所拥有的轮船,也只有伊敦、永清、福星、利运四艘。资本不足,运输能力有限。

  30. 轮船招商局的两项优势 • 第一、清政府规定政府官物的运输必须交由招商局优先运载。官物大宗的是由江浙运往北京的漕米,每年有四百多万石,即使分配海运的漕额只有十分之四五,亦可得运费银三十余万两。 • 第二、当时的外国船公司所经营的沿海航运对中国乘客的待遇极为恶劣,中国人花费了很多钱买票坐船,还得受外国人的气。自招商局成立之后,很多人都因为对外国人的敌视态度而自动搭乘招商局的船,因此使招商局增强了对外国船公司的竞争力量。

  31. 收购美商旗昌轮船公司 • 外国轮船公司使出跌减运价手段来与招商局竞争,企图把立足未稳的招商局一举击垮,却不料招商局有糟米的运费收入为主要财源,仍然支持得住,倒是美商旗昌轮船公司支持不住了,最后不得不减价出让。该公司旗下的大小轮船共有十六艘,以二百万两出让。 • 轮船招商局决定买下。在李鸿章的支持下,盛宣怀找两江总督沈葆桢借官款,借到一百万两。于是,招商局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出资二百二十二万,将旗昌公司辖下的全部轮船及码头栈房等一起接买下来。这样一来,招商局即刻由四条船的小公司变成二十条船的大公司,大大增强了竞争力。 • 徐润后来评论收购一事说:“……而商局根基从此巩固,皆盛杏翁之力为多矣。”

  32. 盛宣怀掌管轮船招商局 • 盛宣怀因为参与收购旗昌,被参劾收受回扣,虽经李鸿章力保得以免祸,却不得不离开招商局。时在光绪八年(1882)。 • 光绪九年,实际主持招商局的徐润(1838-1911,广东香山人)挪用局款达162000余两投机地产失败,个人的生意也处于困境。盛宣怀向南北洋大臣各上一禀,随后李鸿章便命盛宣怀督办招商局。

  33. 盛宣怀查处徐润 • 徐润(1838-1911),广东香山人。十四岁到上海英商宝顺洋行当学徒,渐升为买办。后与人合开宝源各货号,经营丝、茶、烟叶、鸦片等。又自办宝源祥茶栈。1866年被賞加四品衔。徐润担任招商局会办后,率先入股,前后四十八万两。又招徕亲友入股五六十万两。至1883年(光绪九年),招股200多万两。 • 盛宣怀查出徐润挪用致亏162000余两,立即禀报李鸿章,李立即奏报,结果将徐润革职,并令赔款。

  34. 主管电报局 • 清政府对电报的认识 • 咸丰十年(1860)法国赠给清政府一份电报图书和实物,恭亲王奕认为无用而退回。 • 江西巡抚沈葆桢说:倘任其安置飞线,是地隔数千里之遥,一切事件,中国公文尚未递到,彼已先得消息,办事倍形掣肘。 • 钦差大臣沈葆桢奏:台洋之险甲诸海疆,欲消息常通,断不可无电线。(光绪元年,1875) • 光绪五年(1879)李鸿章令在大沽和天津间设电报。

  35. 盛宣怀任电报局总办 • 电报局先在天津成立,盛宣怀为总 办,光绪七年(1881)开办,为官办。 • 八年(1882)改为官督商办。不到一年筹款40万两。十年(1884)电报总局迁至上海。候补道盛宣怀为总办,候选道郑观应、候选主事经元善为会办。 • 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电报基本覆盖全国。

  36. 李鸿章因电报事为盛宣怀请功 • 《盛宣怀请奖片》:……英、丹电报公司且于九龙及上海至吴淞安接陆线,方谓非常之举,中国未必果行,遂群相争,多方阻挠,该道奉饬没法抵制,相机操纵,一面集资赶沿海陆线,使彼狡谋废然中止,保我自主之权,尤于国体商情所关匪细。今线路绵亘万数千里,京外军谋要政瞬息可通,成效昭著,其功实未可没。该员才具优长,心精力果,能任重大事件,足以干济时艰。

  37. 创办通商银行 • 盛宣怀建议开设银行:至可兴之利甚多,取之民必假于商;欲取之于洋商,尤必假手于华商。故开关互市之天下,若仍不加意商务,未有不民穷财尽不战而弱者也。今言变法者多矣,然坐言易,起行难;立法易,收效难。姑就力所能行、效所能速者筹之,则铸银币、开银行两端,实为商务之权舆,亟宜首先创办。

  38. 盛宣怀的牢骚 • 正在盛宣怀筹办银行之时,有人弹劾他。他向直隶总督王文韶提出辞呈:宣半生心血仅办成招商、电报、纺织三事,现在皆属商本,约值千万。言者皆指为利权在手。不知此皆千百人之公利,非一人之利也。必欲使人人自谋私利,而不为天下谋公利,方始甘心;又必使外人夺吾公利而不为我有,方始缄口!似此糊涂世界,何以尚想做事?不过要想就商务开拓渐及自强,做一个顶天立地之人,使各国知中原尚有人物而已。

  39. 通商银行的管理和营运(一) • 通商银行于1897年5月27日(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在上海成立。官督商办。集商股300万两,官股100万两(原计划200万两)。 • 盛宣怀“奉特旨办银行”,实际掌控银行,却无正式名义。盛又指派九个“总董”,连他自己,共十个总董。 • 通商银行的存款主要来源是清政府的存款,其次是官督商办企业的间歇资本,再次是各地关道和道台的待解款以及少数买办、官僚的个人存款。

  40. 中国通商银行章程

  41. 中国通商银行股票

  42. 通商银行的管理和营运(二) • 1905年成立户部银行(1908年改称大清银行),为国家银行。户部即把存于通商银行的款项抽回,存入户部银行。 • 通商银行存款有一部分是铁路借款,这是因为盛宣怀掌管铁路。从1895至1911年,铁路借款约55000多万银元,其中一半以上是盛宣怀经手的,都成为通商银行的存款。1903年盛宣怀代表清政府与美国合兴公司签订的粤汉铁路借款合同中明确规定“银钱往来在中国境内由中国通商银行经理”。

  43. 通商银行的管理和营运(三) • 通商银行的放款主要是给外国洋行、中国商号和钱庄。1897年底,对之放款154万两,占放款总额的60%。1898年底为125万两,占总额的72%。1899年底为97万两,占总额的55%。 • 向工业放款,至1911年平均每年为总额的10%。1897—1899头三年比例高些,但主要是放给盛宣怀自己掌控的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华盛纺织厂。

  44. 掌管华盛纺织厂(一) • 1878年四川候补道彭汝琮奏准在上海开设机器织布局,又得到直隶总督李鸿章和两江总督沈保桢的批准,在上海筹设机器织布局。官督商办。 • 清政府给予优惠条件:免纳厘金和10年专利。 • 1893年大火烧毁。损失150多万两。

  45. 掌管华盛纺织厂(二) • 1893年李鸿章命盛宣怀重整织布局。盛宣怀在上海、宁波、镇江等处招集华商,设立十个分厂。并且规定:合中国各口综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续添。 • 又规定:(1)原厂旧有商股,每百两折成七十两,补交三十两,换发新股票。(2)新设各厂,每出纱一包,捐银一两,归还官款(20万两)。

  46. 纺织稽查公所收捐的联单

  47. 掌管华盛纺织厂(三) • 1901年,华盛总厂因严重亏损,决定另招新股顶替,改名集成,一切由新股接办:“所有华盛旧股,既不添本,以后新股盈亏,皆于旧股无涉。其所执华盛老局股票,一概作废……自应准其另招新商顶替,改换厂名,再接再厉。 • 1913年又改名三新。完全是盛家私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