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likes | 950 Views
第五章 机件的图样画法. 第一节 视图. 第二节 剖视图. 第三节 断面图. 第四节 常用简化画法及其他规定画法. 第五节 综合应用举例. 第六节 第三角投影简介. Esc 返回. 第五章 机件的图样画法. 一、本章重点:. 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 斜视图的概念,全剖、半剖、局部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 断面图的概念、种类、画法和标注以及肋的规定画法。. 一、本章重点:. 斜视图的概念,斜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 阶梯剖、旋转剖、复合剖的画法和标注;. 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
E N D
第五章 机件的图样画法 第一节 视图 第二节 剖视图 第三节 断面图 第四节 常用简化画法及其他规定画法 第五节 综合应用举例 第六节 第三角投影简介 Esc返回
第五章 机件的图样画法 一、本章重点: • 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 • 斜视图的概念,全剖、半剖、局部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 • 断面图的概念、种类、画法和标注以及肋的规定画法。
一、本章重点: • 斜视图的概念,斜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 • 阶梯剖、旋转剖、复合剖的画法和标注; • 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
第一节 视 图 一、基本视图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⒈基本视图的形成 右视图 从右向左投射 仰视图 从下向上投射 后视图 从后向前投射
仰视 主视 左视 右视 后视 俯视 ⒉ 六个投影面的展开
前 高 宽 后 长 长 ⒊ 六面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 仰视 上 主视 左视 右 左 右视 后视 下 俯视 左 右 度量对应关系 :仍遵守“三等”规律 方位对应关系: 除后视图外,靠近主视图的一边是物体的后面,远离主视图的 一边是物体的前面。
当六个基本视图按展开配置,一律不标注视图名称。如不按展开配置,则需标注,如下图。当六个基本视图按展开配置,一律不标注视图名称。如不按展开配置,则需标注,如下图。
二、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是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注意事项: 用带字母的箭头指明要 表达的部位和投射方向, 并注明视图名称。 局部视图的范围用波浪 线表示。当表示的局部 结构是完整的且外轮廓 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 局部视图尽可能按基本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也可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 置。
错误画法 正确画法
三、斜视图 A P V H 问题:当物体的表面与投影面成倾斜位置时, 其投影不反映实形。 解决方法: ★ 增设一个与倾斜 表面平行的辅助 投影面。 ★ 将倾斜部分向辅 助投影面投射。 斜视图是物体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A A 斜视图的画法 A 画斜视图的注意事项: 斜视图通常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允许将斜视图旋转配置,但需在斜视图 上方注明。
第二节 剖 视 图 问题:当机件的内部形状较复杂时,视图上将出现许多虚线,不便于看图和标注尺寸。 解决办法? 采用剖视图
一、剖视图的概念 ⒈ 剖视图的形成 假想用一剖切面将机件剖开,移去剖切面和观察者之间的部分,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并在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
2.剖视图的画法 虚线不画 画出机件的视图 确定剖切平面的位置,画出断面的图形。 画出断面后的可见部分。
3.剖视图的标注 A A A - A 标注内容: ① 剖切线:指示剖切面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可省略。 ② 剖切符号 :表示剖切面起、迄和转折位置及投射 方向。 ③ 剖视图的名称。
4. 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 ① 剖切平面的选择:通过机件的对称面或轴线且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 ② 剖切是一种假想,其它视图仍应完整画出,并可取剖视。 ③ 剖切面后方的可见部分要全部画出。
④ 在剖视图上已经表达清楚的结构,在其它视图上 此部分结构的投影为虚线时,其虚线省略不画。 但没有表示清楚的结构,允许画少量虚线。 ⑤ 不需在剖面区域中表示材料的类别时,剖面符 号可采用通用剖面线表示。通用剖面线为细实 线,最好与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 45°角;同一物体的各个剖面区域,其剖面线 画法应一致。
二、常用的剖视图 A-A A A 1.全剖视 用剖切平面把机件全部剖开所得的剖视图。 适用范围: 外形较简单,内形较复杂,而图形又不对称时。
⒉ 半剖视 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可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剖视,另一半画成视图,这样的图形叫做半剖视图。
A-A B B A A 适用范围: 内、外形都需要表达,而形状又基本对称时。 B-B
画半剖视图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1)半剖视图中,因机件的内部形状已由半个剖视图表达清楚,所以在不剖的半个外形视图中,表达内部形状的虚线,应省去不画 . 2)画半剖视视图,不影响其他视图的完整性。 3)半剖视图中间应画细点划线,不应画成粗实线 。
3. 局部剖 用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的一部分,以显示这部分形状,并用波浪线表示剖切范围,这样的图形叫做局部剖视图 。
2.局部剖切范围的大小,视机件的具体结构形状而定,必要时允许在剖视图中再作一次简单的局部剖视,这时注意两者的剖面线应同方向、同间隔、但要相互错开。2.局部剖切范围的大小,视机件的具体结构形状而定,必要时允许在剖视图中再作一次简单的局部剖视,这时注意两者的剖面线应同方向、同间隔、但要相互错开。
3. 对于剖切位置明显的局部剖视,一般不必标注。若剖切位置不明显时,则应进行标注。 另外,局部剖视图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表示方法,运用得好,可使视图简明清晰,但在同一个视图中,局部剖视的数量不宜过多,不然会使图形过于破碎,影响看图效果。
适用范围: 局部剖是一种较灵活的表示方法,适用范围较广。 1) 实心杆上有孔、槽时,应采用局部剖视。
3) 当对称机件的轮廓线与中心线重合, 不宜采用半剖视时。 正确 错误
A A A-A B B B-B 4) 当机件的内外形都较复杂,而图形 又不对称时。
三、根据剖切平面和方法的不同分类 1.斜剖 用与基本投影面倾斜的平面剖切,再投影到与剖切平面平行的投影面上,得到的图形叫做斜剖视图 。
A-A A A A-A B B B-B A-A 注意事项: • 在画斜剖视图 时,必须标注剖切位置,并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注明剖视名称。 • 斜剖视图最好按投影关系配置,必要时可以平移到其他适当的地方。 •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也允许将图形旋转,其标注形式为“×—×旋转” 。
⒉ 两相交的剖切平面(旋转剖) 用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并将被倾斜平面切着的结构要素及其有关部分旋转到与选定的投影面平行,再进行投影,得到的图形叫做旋转剖视图 。
注意事项: 1) 在画旋转剖视图时,必须标出剖切位置,在它的起 始点和转折处,用相同字母标出,并指明投影方向。 2) 位于剖切 平面后的 其它结构 一般仍按 原来位置 投影。
3)当剖切后产生不完整要素时, 应将此部分按不剖绘制。
A-A A-A A A A A A A A A ⒊ 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阶梯剖) 有些机件的内形层次较多,用一个剖切平面不能全部表示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可用一组互相平行的剖切平面依次地把它们切开,所得的图形叫做阶梯剖视图。
注意事项: 1)在剖视图上,不要画出两个剖切平面转折处的投影 ; 2)剖切位置线的转折处不应与图上的轮廓线重合;
3)在剖视图上,不应出现不完整要素。只有当两个要素在图形上具有公共对称中心时才允许各画一半,此时,应以中心线或轴线为界。
4.复合剖 在用以上各种方法都不能简单而又集中地表示出机件的内形时,可以把它们结合起来应用,即复合剖。 在画复合剖时,剖切位置、投影方向和剖视名称必须全部标出。右图是把剖切平面展开成同一平面后再投影的。这时标注的形式为“×—×”展开。
第三节 断 面 图 一、断面图的概念 假想用剖切面将物体的某处切断,仅画出断面的形状,这个图形叫做断面图。 断面图常用于表达物体某一局部的断面形状,如机件上的肋、轮辐或轴上的键槽、孔等。
二、断面图的种类 ⒈ 移出断面图 1) 画法 画在视图外的断面,称为移出断面 。 A、移出断面应尽量配置在剖切线的延长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