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觀賞台灣歷史建築

觀賞台灣歷史建築. 頭城鎮頭城舊街:由南、北福德廟圍成的和平老街,是開蘭第一街,北段有清朝的十三行,南段有約 1920 年代興建的中西合璧式街屋。. 宜蘭市舊宜蘭監獄:日本人在南門建監獄、官署、兵營、法院、銀行、小學校、圖書館,展現統治決心,現僅存建於 1896 年的監獄門廳。. 頭城鎮舊草嶺隧道: 1924 年通車,是當時全台最長的鐵路隧道。洞口上方勒刻「白雲飛處」、「制天險」等碑文,見證當年施工的艱辛。. 。. 宜蘭市宜蘭酒廠:創立於 1909 年,是民生必需品紅標米酒的原產地。辦公廳舍、禮堂、調和室等日治時期的典雅建築,保存尚稱良好。.

israel
Download Presentation

觀賞台灣歷史建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觀賞台灣歷史建築

  2. 頭城鎮頭城舊街:由南、北福德廟圍成的和平老街,是開蘭第一街,北段有清朝的十三行,南段有約1920年代興建的中西合璧式街屋。頭城鎮頭城舊街:由南、北福德廟圍成的和平老街,是開蘭第一街,北段有清朝的十三行,南段有約1920年代興建的中西合璧式街屋。

  3. 宜蘭市舊宜蘭監獄:日本人在南門建監獄、官署、兵營、法院、銀行、小學校、圖書館,展現統治決心,現僅存建於1896年的監獄門廳。宜蘭市舊宜蘭監獄:日本人在南門建監獄、官署、兵營、法院、銀行、小學校、圖書館,展現統治決心,現僅存建於1896年的監獄門廳。

  4. 頭城鎮舊草嶺隧道:1924年通車,是當時全台最長的鐵路隧道。洞口上方勒刻「白雲飛處」、「制天險」等碑文,見證當年施工的艱辛。頭城鎮舊草嶺隧道:1924年通車,是當時全台最長的鐵路隧道。洞口上方勒刻「白雲飛處」、「制天險」等碑文,見證當年施工的艱辛。 。

  5. 宜蘭市宜蘭酒廠:創立於1909年,是民生必需品紅標米酒的原產地。辦公廳舍、禮堂、調和室等日治時期的典雅建築,保存尚稱良好。宜蘭市宜蘭酒廠:創立於1909年,是民生必需品紅標米酒的原產地。辦公廳舍、禮堂、調和室等日治時期的典雅建築,保存尚稱良好。

  6. 三星鄉天送埤及清水水力發電廠:建於1921、1939年的天送埤、清水電廠,引用蘭陽溪水力發電,原為供應當時製糖用電,是日治時期重要基礎建設。三星鄉天送埤及清水水力發電廠:建於1921、1939年的天送埤、清水電廠,引用蘭陽溪水力發電,原為供應當時製糖用電,是日治時期重要基礎建設。

  7. 冬山鄉丸山遺址:距今約3700-2400年,出土豐富的玉、石、陶器,並有石板棺、甕棺及建築結構遺跡,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型聚落。冬山鄉丸山遺址:距今約3700-2400年,出土豐富的玉、石、陶器,並有石板棺、甕棺及建築結構遺跡,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型聚落。

  8. 羅東鎮五福眼科:日治時期和洋混合式磚木建築,原稱清野病院,二次大戰後由台灣的史懷哲陳五福醫師接手,即著名的五福眼科。羅東鎮五福眼科:日治時期和洋混合式磚木建築,原稱清野病院,二次大戰後由台灣的史懷哲陳五福醫師接手,即著名的五福眼科。

  9. 基隆市港西街海港及陽明海運大樓:海港大樓為日治時代的基隆港合同廳舍,設計理念要求機能與構造相符的新型態。陽明海運大樓,早年是日本大和株式會舍的台灣總部。基隆市港西街海港及陽明海運大樓:海港大樓為日治時代的基隆港合同廳舍,設計理念要求機能與構造相符的新型態。陽明海運大樓,早年是日本大和株式會舍的台灣總部。

  10. 信二路省立基隆醫院:設立於1896年的台灣總督府基隆醫院,原沿用清代建築,1925年新建為歐日混合風,是日治時代鋼筋混凝土建築佳作。信二路省立基隆醫院:設立於1896年的台灣總督府基隆醫院,原沿用清代建築,1925年新建為歐日混合風,是日治時代鋼筋混凝土建築佳作。

  11. 彭佳嶼燈塔:建於1906年,為圓磚砌,建塔基地海拔130公尺,是目前各離島中海拔最高燈塔,塔身周圍有金屬環,便於維修保固。彭佳嶼燈塔:建於1906年,為圓磚砌,建塔基地海拔130公尺,是目前各離島中海拔最高燈塔,塔身周圍有金屬環,便於維修保固。

  12. 基隆暖暖淨水場:1896年由出身英國愛丁堡工程學院,台灣自來水之父之稱的勃登規劃,歷時四年建成。攔河堰、幫浦間、八角樓等迄今皆保留原貌。基隆暖暖淨水場:1896年由出身英國愛丁堡工程學院,台灣自來水之父之稱的勃登規劃,歷時四年建成。攔河堰、幫浦間、八角樓等迄今皆保留原貌。

  13. 仁安醫院:位於台北延平北路二段,目前衛生局長柯賢忠家族擁有,山牆保留相當完整,騎樓頂屋簷上有雕花等裝飾、屋頂具風格氣窗等特色。仁安醫院:位於台北延平北路二段,目前衛生局長柯賢忠家族擁有,山牆保留相當完整,騎樓頂屋簷上有雕花等裝飾、屋頂具風格氣窗等特色。

  14. 李春生紀念教堂:起於日治時期,由當地茶商李春生所捐建。建築採人形外觀,圓窗為眼,上有眉毛的裝飾;二 樓長窗為鼻;大門為嘴。風格特出。

  15. 陳天來故居:位於台北市貴德街,為三層洋房,也是錦記洋行舊址,在此培養出許多人才,包括文官陳錦波與警備總司令陳守山。陳天來故居:位於台北市貴德街,為三層洋房,也是錦記洋行舊址,在此培養出許多人才,包括文官陳錦波與警備總司令陳守山。

  16. 大稻埕基督長老教會禮拜堂:前身為大龍峒禮拜堂,建於1875年。由陳願長老發起,馬偕醫生設計,為台北市最早創立的禮拜堂。1884年中法戰爭遭毀,次年在迪化街三段重建。1915年遷至甘州街現址。大稻埕基督長老教會禮拜堂:前身為大龍峒禮拜堂,建於1875年。由陳願長老發起,馬偕醫生設計,為台北市最早創立的禮拜堂。1884年中法戰爭遭毀,次年在迪化街三段重建。1915年遷至甘州街現址。

  17. 甘州街李宅:1930年代初期由李春生孫女籌建,德國工程師設計,乃裝飾藝術派時期建築。正立面有裝飾線板與柱頭裝飾,側面屋頂女兒?刻有「李」字做為家族標示。甘州街李宅:1930年代初期由李春生孫女籌建,德國工程師設計,乃裝飾藝術派時期建築。正立面有裝飾線板與柱頭裝飾,側面屋頂女兒?刻有「李」字做為家族標示。

  18. 乾元行:由張清河首創於1875年,其所販售的藥材都是經過相當工夫處理,百年來該店口碑傳遍全台。位在迪化街一段71號乾元行:由張清河首創於1875年,其所販售的藥材都是經過相當工夫處理,百年來該店口碑傳遍全台。位在迪化街一段71號

  19. 瑞芳黃金神社:由五坑前登750公尺之登山石階可至。建於1933年的黃金神社,神社內奉祀天照大神,戰後餘十隻大柱及兩座鳥取門坊。神社可鳥瞰內九份溪之聚落景觀。瑞芳黃金神社:由五坑前登750公尺之登山石階可至。建於1933年的黃金神社,神社內奉祀天照大神,戰後餘十隻大柱及兩座鳥取門坊。神社可鳥瞰內九份溪之聚落景觀。

  20. 瑞芳台金清化場:在台金舊址最上層,其下為製煉場,建於1933年,1987年結束運作。清化場俗稱土管,為金礦擠壓成漿礦之必要設備。瑞芳台金清化場:在台金舊址最上層,其下為製煉場,建於1933年,1987年結束運作。清化場俗稱土管,為金礦擠壓成漿礦之必要設備。

  21. 淡水紅樓:十九世紀末西式洋樓的殿軍,仿英領事館風格及俯瞰淡水河景緻,落成以來即為名景,二十世紀初名士洪以南購下,改名達觀樓做文藝用途。淡水紅樓:十九世紀末西式洋樓的殿軍,仿英領事館風格及俯瞰淡水河景緻,落成以來即為名景,二十世紀初名士洪以南購下,改名達觀樓做文藝用途。

  22. 瑞芳太子賓館:1922年金礦會社為迎接昭和太子巡視所建,佔地三百坪,依皇族規格設15房,房門卻有23種式樣,另有槌球場射箭場,後因礦區瘟疫,太子未臨。瑞芳太子賓館:1922年金礦會社為迎接昭和太子巡視所建,佔地三百坪,依皇族規格設15房,房門卻有23種式樣,另有槌球場射箭場,後因礦區瘟疫,太子未臨。

  23. 平溪鄉台陽俱樂部:1922年台陽公司為皇太子來台所建,佔地600餘坪,台灣高等檜木造和風皇式建築,當地亦稱太子賓館,後來作為招待貴賓官員、會議之用。平溪鄉台陽俱樂部:1922年台陽公司為皇太子來台所建,佔地600餘坪,台灣高等檜木造和風皇式建築,當地亦稱太子賓館,後來作為招待貴賓官員、會議之用。

  24. 平溪菁桐坑車站:平溪線鐵路是為運輸煤礦於1928年闢建,菁桐坑即為終站,也是運煤量最多的火車站。車站建於1931年,完全日式木構建築,鐵道對面有台灣最長的降煤櫃。平溪菁桐坑車站:平溪線鐵路是為運輸煤礦於1928年闢建,菁桐坑即為終站,也是運煤量最多的火車站。車站建於1931年,完全日式木構建築,鐵道對面有台灣最長的降煤櫃。

  25. 平溪菁桐選洗煤場:在民國二○至六○年代,台陽公司在菁桐坑的石底煤礦是全台規模最大礦區。選洗煤場建於民國二○年代,最能代表礦區的建設規模,堪稱煤礦博物館。平溪菁桐選洗煤場:在民國二○至六○年代,台陽公司在菁桐坑的石底煤礦是全台規模最大礦區。選洗煤場建於民國二○年代,最能代表礦區的建設規模,堪稱煤礦博物館。

  26. 基國派老教堂:建於1953年,是復興鄉三民村基國派部落的泰雅族居民,由河床石頭建築而成,閒置後缺乏養護頂坍塌僅剩石壁,現為婚紗攝影的重要景點。基國派老教堂:建於1953年,是復興鄉三民村基國派部落的泰雅族居民,由河床石頭建築而成,閒置後缺乏養護頂坍塌僅剩石壁,現為婚紗攝影的重要景點。

  27. 大溪鎮和平路老街:大溪鎮和平路自1810年即有人開設店屋,1862年淡水開港後,和平路一帶便發展為貿易商行聚集地,1912年拓寬,產生牌樓立面與騎樓空間,立面山牆裝飾繁複。大溪鎮和平路老街:大溪鎮和平路自1810年即有人開設店屋,1862年淡水開港後,和平路一帶便發展為貿易商行聚集地,1912年拓寬,產生牌樓立面與騎樓空間,立面山牆裝飾繁複。

  28. 楊梅秀才窩四章堂:1938年以鋼筋混泥土仿木構式樣之近代和風建築;為祖籍嘉應州梅縣的傅氏家族之公廳,取名四章堂係為紀念1776年章字輩四兄弟來台拓墾的事蹟。楊梅秀才窩四章堂:1938年以鋼筋混泥土仿木構式樣之近代和風建築;為祖籍嘉應州梅縣的傅氏家族之公廳,取名四章堂係為紀念1776年章字輩四兄弟來台拓墾的事蹟。

  29. 龍潭鄉紅橋:大平橋建於1923年,為大平村與三坑村之交通道路,主體結構為五拱清水紅磚橋;建橋經費來自於當地民眾集資、庄役場的補助及日本人捐助。龍潭鄉紅橋:大平橋建於1923年,為大平村與三坑村之交通道路,主體結構為五拱清水紅磚橋;建橋經費來自於當地民眾集資、庄役場的補助及日本人捐助。

  30. 中壢醫院:建於1921年,以鋼筋混凝土與紅磚為建材,立面採用洋式開窗,造型採用銳利明快的幾何線條,是仿西歐歷史建築與現代設計影響下的作品。中壢醫院:建於1921年,以鋼筋混凝土與紅磚為建材,立面採用洋式開窗,造型採用銳利明快的幾何線條,是仿西歐歷史建築與現代設計影響下的作品。

  31. 楊梅呂家聲宅:呂家聲為楊梅聞人,曾任楊梅壢區庄長;故宅為五開間、二層樓的紅磚造街屋,屋頂為硬山擱檁兩坡水,正中央具有穹窿頂、雙騎樓柱,堪稱桃園近代建築之最。楊梅呂家聲宅:呂家聲為楊梅聞人,曾任楊梅壢區庄長;故宅為五開間、二層樓的紅磚造街屋,屋頂為硬山擱檁兩坡水,正中央具有穹窿頂、雙騎樓柱,堪稱桃園近代建築之最。

  32. 湖口老街:清光緒年間湖口因鐵路通車設站而成繁華市集,1914年起老街外貌漸成,全長300公尺,街屋多為二落或三落式的狹長平面店鋪住宅,全屬紅磚拱廊式建築。湖口老街:清光緒年間湖口因鐵路通車設站而成繁華市集,1914年起老街外貌漸成,全長300公尺,街屋多為二落或三落式的狹長平面店鋪住宅,全屬紅磚拱廊式建築。

  33. 關西東安橋:建於1927年的五拱橋,造型特殊,取材自當地的方解石,每一塊橋石各有不同色澤紋理。石橋過去在關西十分平常,現僅存東安橋。關西東安橋:建於1927年的五拱橋,造型特殊,取材自當地的方解石,每一塊橋石各有不同色澤紋理。石橋過去在關西十分平常,現僅存東安橋。

  34. 竹北蓮華寺:1877年,竹塹知縣李慎彝面對十八尖山及頭前溪深讚地靈,乃授意鄉紳建廟。次年鄉紳發起創建蓮華寺崇祀觀音菩薩。採二殿二廊二橫屋的建築,木雕石雕均具藝術價值。竹北蓮華寺:1877年,竹塹知縣李慎彝面對十八尖山及頭前溪深讚地靈,乃授意鄉紳建廟。次年鄉紳發起創建蓮華寺崇祀觀音菩薩。採二殿二廊二橫屋的建築,木雕石雕均具藝術價值。

  35. 北埔姜氏家廟:建於1923年,是北埔姜家的祠堂,堂內彩繪由廣東名匠邱玉坡主筆,擂金彩繪為國寶級作品;木雕採「對場作」方式,聘請大陸兩位漳派名匠較勁而成,極具藝術價值。北埔姜氏家廟:建於1923年,是北埔姜家的祠堂,堂內彩繪由廣東名匠邱玉坡主筆,擂金彩繪為國寶級作品;木雕採「對場作」方式,聘請大陸兩位漳派名匠較勁而成,極具藝術價值。

  36. 獅頭山靈霞洞:苗栗、新竹交界處的獅頭山,區內寺院香火鼎盛,是名聞全省的佛教聖地。而靈霞洞建於1917年,為尼善緣法師所創,就天然石洞,立面建築為仿巴洛克時期的牌樓。獅頭山靈霞洞:苗栗、新竹交界處的獅頭山,區內寺院香火鼎盛,是名聞全省的佛教聖地。而靈霞洞建於1917年,為尼善緣法師所創,就天然石洞,立面建築為仿巴洛克時期的牌樓。

  37. 橫山內灣戲院:1950年,楊盛泉因瞭解山林粗重勞工的休閒需要,而在一千餘人的小村落經營戲院,為日式建築物。曾有客家大戲、歌仔戲、歌舞表演以及電影放映。現已停業。橫山內灣戲院:1950年,楊盛泉因瞭解山林粗重勞工的休閒需要,而在一千餘人的小村落經營戲院,為日式建築物。曾有客家大戲、歌仔戲、歌舞表演以及電影放映。現已停業。

  38. 以上是一些台灣的舊建築,希望能讓妳多瞭解台灣人文。 愛台灣最好不要只喊口號! • 二馬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