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 likes | 1.2k Views
豬隻六段式飼養與管理. 教師 : 蔡明能. 一 . 哺乳期豬隻. 1. 飼養方法 : A. 營養需求 : a.cp:21-22% b.DE:3500-3700 仟卡 / 公斤 c.ME:3400-3600 仟卡 / 公斤 d.Ca:0.8-0.9% e.P:0.6-0.7% f.VitA:2200IU g:VitD:220IU. B. 飼養次數 :4-6 次 C. 飼養量 :0.1-0.2kg D. 飼養方式 : 限量任食 + 少量多餐 E. 注意事項 :
E N D
豬隻六段式飼養與管理 教師:蔡明能
一.哺乳期豬隻 • 1.飼養方法: • A.營養需求: • a.cp:21-22% • b.DE:3500-3700仟卡/公斤 • c.ME:3400-3600仟卡/公斤 • d.Ca:0.8-0.9% • e.P:0.6-0.7% • f.VitA:2200IU • g:VitD:220IU
B.飼養次數:4-6次 • C.飼養量:0.1-0.2kg • D.飼養方式: 限量任食+少量多餐 • E.注意事項: • a.7-10日開始供給-教槽飼料 • b.飼養器具需清洗消毒 • c.每次裝入量:2/3,避免飼料浪費 • d.隨時注意飼料槽狀況
e.飼料應定期送檢 f.飼料中可添加抗生素或乳酸菌等飼料添加劑, 可促進仔豬生長並可預防疾病發生,如歐羅肥 等 g.飼料原料中應以乳製品為主要來源,非是玉米
2.管理: A.助產:a.協助母豬分娩,如施打oxytocin或人工助 產 b.產防準備:如保溫燈,麻布袋˙˙ c.防止八字腳產生 B.剪除臍帶:a.大部分都任其自然脫落3-5日 b.人工減除時,應在距肚臍3及6公分處 結紮,再行之 c.注意完全消毒 C.剪除真齒:a.仔豬共有8顆真齒 b.為避免咬傷母豬乳頭,出生後應馬上 以剪齒器去除
D.協助仔豬吸吮初乳: a.小腸對γ-球蛋白的吸收能力,在出生後四小時 內最高可達100%,到24小時時,只剩20% b.小豬的哺乳位置會固定 c.使較弱小的仔豬選取乳量較多的乳頭 d.較費時間與勞力 E.保溫: a.仔豬之適溫為32℃,之後每週降溫2℃ b.分娩前應先把保溫燈準備好 c.保溫燈的高度檢測:看小豬的分散狀況可知
F.寄養: a.原因:Ⅰ.母豬死亡 Ⅱ.母豬無乳 Ⅲ.母豬拒絕哺乳 Ⅳ.仔豬頭數太多 b.方法:Ⅰ.養母之胎距以不超過2日為原則 Ⅱ.寄養時小豬身上必須塗上母豬之乳汁 或尿液,一般都在剪耳及剪尾時並行 Ⅲ.寄養時間以晚上為原則
G.剪耳: a.方便紀錄 b.目前只在種豬行之 c.方法:Ⅰ.時間:3日齡左右 Ⅱ.步驟與方法: H.斷尾: a.目的:避免互相咬尾 b.時間:3日齡左右 c.方法:以剪尾器行之,只留2-3個尾椎 d.種豬不剪尾
I.注射鐵劑: a.目的:防止仔豬貧血 b.原因:母豬乳汁缺Fe c.時間:3日齡左右 d.劑量:100-200mg肌肉注射(大腿) e.其他補鐵方式::Ⅰ.口服或塗抹 Ⅱ.給予紅土 J.去勢: a.目的:改善肉質,增進增重效率 b.時間:2-3週齡或7-8週齡 c.方法:以外科手術法行之
K.防疫: 1.H.C:Ⅰ.剛出生未食初乳前 Ⅱ.3週齡 2.T.G.E:2日以內或1週齡 3.A.R:1+4週齡或3週齡 4.H.P:3週齡 5.注意事項:Ⅰ.施打疫苗時要確實 Ⅱ.注意疫苗的有效日期 Ⅲ.注意疫苗的儲藏及稀釋
L.環境管理: 1.預防賊風 2.定期消毒 3.隨時修繕 4.顏色管理 M.健康管理: 1.每日至少觀察仔豬肛門3次 2.以母豬哺乳時最方便 3.把有症狀的小豬做上記號 4.治療時應選擇適當的藥物,並避免抗藥性的產 生
N.離乳: 1.一般以28天為主 2.離乳時應先把母豬移下分娩欄,使仔豬先適應 離乳緊迫,再把小豬移至保育舍 3.離乳時應按小豬體型大小分欄 4.應記錄離乳體重及離乳仔豬頭數
二.保育期豬隻 • 1.飼養方法: • A.營養需求: • a.cp:18-20% • b.DE:3300-3500仟卡/公斤 • c.ME:3200-3400仟卡/公斤 • d.Ca:0.8-0.9% • e.P:0.6-0.7% • f.VitA:4000IU • g:VitD:200IU
B.飼養次數:少量多餐 • C.飼養量:0.5-1.2kg • D.飼養方式: 任食 • E.注意事項: • a.飼養器具需清洗消毒 • b.換料應採漸進方式 • c.每次裝入量:2/3,避免飼料浪費 • d.隨時注意飼料槽狀況 • e.飼料應定期送檢 • f.飼料中可添加抗生素
2.管理: A.離乳: a.弱小仔豬應再留養 b.承接上期 B.移舍: a.抓小豬時應溫柔 b.應大小分飼,且每欄最好勿超過20頭 c.運送時應避免緊迫
C.日常管理: a.溫度: b.風 c.清潔 d.併欄 D.預防注射: a.6週齡:H.C+H.P+S.E+A.R+驅蟲 b.8週齡:P.R c.注意事項:同上
E.健康管理: 1.每日至少觀察仔豬2次 2.隔離制度要確實 3.把有症狀的小豬做上記號 4.治療時應選擇適當的藥物,並避免抗藥性的產 生 5.應準備同系列藥物2-3種˙˙ F.移入肥育前期舍
參:肉豬前期的飼養與管理(8周齡,體重15公斤-體重60公斤止參:肉豬前期的飼養與管理(8周齡,體重15公斤-體重60公斤止 • 一、飼養: • 1.營養需求: • (1) Cp(粗蛋白):16% • (2) DE(消化能):3250 Kcal/kg • (3) ME(代謝能):3150 Kcal/kg • (4) Ca(鈣):0.7%
(5) P(磷):0.6% • (6)離氨酸:0.85% • (7)甲硫氨酸:0.51% • (8)VitA:1300 IU • (9)VitD: 150 IU • 2.飼養方式:任食 • 3.飼養次數:2次/日 • 4.飼料量:1-2.5 kg/頭/日
5.注意事項: • (1)飼料要安全衛生 • (2)器具要清洗消毒 • (3)飼料中鹽%要超過3% • (4)若無必要飼料中不可添加抗生素, • 避免造成肉中藥物殘留 • (5)若必需添加抗生素,要選擇停藥期 • 短且藥效強的藥品 • (6)飼料應定期送檢
(7)注意飼料的粗細度,不可太粗亦不可太 細 (8)注意飼料桶落料是否正常 (9)要注意飼料桶內部的發霉狀況 (10)要注意飼料儲藏的環境及安全庫存量 (11)掌控訂料時間
二、管理 1.移舍: • (1)要依大小並公母分飼 • (2)20頭/欄 • 2.預防咬尾: • (1)咬尾發生原因: • A.太早離乳引起豬隻吸乳癖 • B.豬群過於擁擠 • C.豬舍內未使用墊料,以致豬隻缺少 • 啃嚼的物品
D.飼料中之營養不平衡,如鹽分太低或 • 粗纖維含量不足(3%以下) • E.豬舍內供水不足 • F. 豬舍內通風不良且太潮濕 • (2)豬群發生咬尾的嚴重性: • A.影響發育 • B.增加豬隻的淘汰率 • C.併發二次感染如鏈球菌等 • D.增加管理的工作量及成本
(3)預防及治療方法: • A.避免太早離乳 • B.注意飼料的成分 • C.豬舍內放置玩耍物 • D.抓出禍首 • E.患豬外部可塗上優碘並施打抗生素 • 且應隔離
3.清潔: • 1)至少1次/日,冬天應注意水溫、氣溫及豬隻體型的大小 • 2)可利用自動沖洗設備,但成本較高 • 3)可利用水浴豬舍: • A.其優點為免沖洗,且在夏季有降溫效 • 果 • B.需常換水 • C.疾病傳染速度加快 • D.疾病治療時較麻煩
4.溫度控制: • (1)最適宜生長的溫度在15-21℃, • 若超過26℃則影響發育 • (2)方法 • A.一般開放式豬舍:.通風:注意豬舍的高 • 度、間距及方向,並可使用電扇以增 • 加空氣流動速度 • b.淋浴: c.淋浴+電扇: • B.水簾式豬舍 • C.溫控豬舍
5.健康管理: • 1)觀察2次/日 • 2)若人手足夠,病豬應加以隔離 • 3)常發生的疾病包含沙門氏菌、赤痢、H.P等 • 4)使用藥物應注意停藥期 • 5)對症下藥 • 6)準備同系類藥物2-3種 • 7)病豬應作顏色管理 • 8)避免操豬,以防stress及降低生長速度
6.預防注射:11週實施H.P • 7.移入肥育後期豬舍
肆:肉豬後期的飼養與管理 • (體重60公斤-上市體重止) • 一、飼養: • 1.營養需求: • (1)Cp(粗蛋白):14% • (2) DE(消化能):3250 Kcal/kg • (3) ME(代謝能):3150 Kcal/kg • (4) Ca(鈣):0.6% • (5) P(磷):0.5% • (6)離氨酸:0.7% • (7)甲硫氨酸:0.42%
(8)VitA:1300 IU • (9)VitD: 150 IU • 2.飼養方式:限食 • 3.飼養次數:2次/日 • 4.飼料量:2.5 kg/頭/日 • 5.注意事項: • (1)飼料要安全衛生 • (2)器具要清洗消毒 • (3)飼料中鹽%要超過3%(4)飼料中絕對不可添加抗生素,避免造成肉中藥物殘留 • (5)飼料應定期送檢
(6)注意飼料的粗細度,可稍粗 • (7)要注意飼料儲藏的環境及安全庫存量 • (8)掌控訂料時間 • (9)飼料槽應有分隔,可避免爭食 • (10)夏季太熱時應調整給飼時間,或改用水飼法,以增進食慾 • (11)給飼時應避免浪費飼料且應平均分配
二、管理 • 1.移舍: • (1)要依大小並公母分飼 • (2)10-20頭/欄 • 2.清潔:(1)至少1次/日,冬天應注意水溫及氣溫 • (2)可利用自動沖洗設備,但成本較高 • (3)可利用水浴豬舍 • (4)可利用條狀地面,以節省時間及沖洗用水 • (5)溫度控制:同肥育前期
5.健康管理: • (1)應儘量避免使用藥物 • (2)若體重已接近上市體重,可提早出售 • (3)其餘與前期同 • 6.上市: • (1)體重達100公斤即可出售,外銷要110公斤 • (2)趕豬時應避免使用電擊棒及毆打豬隻避免造成stress及PSE豬肉的產生(3)豬隻上市的時間地點及量應作適當的安排 • 7.若是預留種豬則在體重達70-80公斤,即可開使選育
母豬前期 配種期 懷孕前期 • 伍、母豬的飼養管理 女豬 哺乳期 分娩期 懷孕後期
一. • 母豬前期的飼 • 養與管理
1.飼養: • A.飼養標準:如表一 • B.飼料量:2.0-2.5kg/日 • C.給飼次數/日:2次/日 • D.飼養方式:限飼 • E.注意事項: A
(1)飼料要安全衛生 • (2)器具要清洗消毒 • (3)飼料量應隨體重增減 • (4)剛離乳-3日飼料量應下降,甚至若母豬太胖 • 可只給予低熱能且高纖維質的食物 • (5)離乳後5-7日應提高飼料量,以催情 • (6)飼料槽應有分隔,可避免爭食 • (7)給飼時應避免浪費飼料,且應平均分配 • (8)飼養人員應戴耳塞否則應設計同時餵給系 • 統 A
2.管理: • (1)群飼 • (2)催情: • (3)發情與配種 • (4)預防注射 • (5)健康及體重管理 • (6)繁殖障礙處理 • (7)環境溫度 • (8)發情同期化
A.群飼的目的: • a.可增加母豬的運動量 • b.促進母豬發情 • c.管理上較為方便(飼養¸配種) • B.注意事項 • a.體型及年齡不可差距過大 • b需隨時觀察打鬥狀況 • c. • d. • e.
A.催情的定義:在母豬接近排卵期給予荷爾蒙或 • 較高能量之飼料以促使其卵巢排 • 出較多的卵子 • B.催情的目的: • a.使母豬排卵數增 • b.受胎率增加 • c.窩仔數增加 • C.催情的方法: • a.增加飼料 • b.利用試情公豬 • c.施打FSH+LH A
發情 • 1.需詳細與準確的觀察發情一般在離乳後5~7天 • 2.避免產生繁殖障礙: • 原因:a環境因子如溫度… • b自己本身的條件如太瘦太肥… • c生理因素如荷爾蒙失調… • 處理:a環境改善 • b體質改善 • c施打荷爾蒙如pmsg+hcg
配種 • 1.時間:穩定發情後的12~24小時 • 2.方式:自然或人工 • 3.次數:2或3次 • 4.精液量:
二 • 母豬懷孕前期 • (前60日)的 • 飼 養 與 管 理
1.飼養: • A.飼養標準:如表二 • B.飼料量:1.8-2.0kg/日 • C.給飼次數/日:2次/日 • D.飼養方式:限飼 • E.注意事項:同上
表二 母豬懷孕前期的飼養標準(台灣飼養標準) A
2.管理: • (1)夾欄個別飼養 • (2)重發情觀察 • (3) 妊娠診斷 • (4)健康及體重管理 • (5)環境溫度 • (6)記錄
三 • 母豬懷孕後期 • (後54日)的 • 飼 養 與 管 理
1.飼養: • A.飼養標準:如表三 • B.飼料量:2.2-2.5kg/日 • C.給飼次數/日:2次/日 • D.飼養方式:限飼 • E.注意事項:同上
表三 母豬懷孕後期的飼養標準(台灣飼養標準)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