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266 Views
趣味计算 —— 方格连数. 教学内容 : 《 新数学 》 一下年级第 52 页 连接下面方格里的数,使他们的和都是 20 。你能连出几种?. 教材分析: 这是一题思维训练题,孩子最终能找出几种连法并不重要。它的目的是为了复习和巩固等差数列求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原先的教材,这一内容进度被提前了,而且它不像传统的计算教学那么枯燥、无味,它更富趣味性。.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孩子已经在能力训练上接触过和是 20 的连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即使把和改为 30 了,对孩子来说要找出一些连法来并不难,对于这样的课,老师上与不上似乎没有什么分别。.
E N D
趣味计算——方格连数 教学内容: 《新数学》一下年级第52页 连接下面方格里的数,使他们的和都是20。你能连出几种?
教材分析: 这是一题思维训练题,孩子最终能找出几种连法并不重要。它的目的是为了复习和巩固等差数列求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原先的教材,这一内容进度被提前了,而且它不像传统的计算教学那么枯燥、无味,它更富趣味性。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孩子已经在能力训练上接触过和是20的连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即使把和改为30了,对孩子来说要找出一些连法来并不难,对于这样的课,老师上与不上似乎没有什么分别。 那么如何让这堂课变得有价值呢?
趣味计算——方格连数 连接下面方格里的数,使他们的和都是30。你能连出几种?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数表求和”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有序思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主要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 1+2+3+4+5 2+3+4+5 二、抛出问题,合作探究。 1、引导有序地去找!(教师说方法 ) 2、学生合作找并反馈交流找到的连法。 三、运用、拓展
主要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 1+2+3+4+5 2+3+4+5 二、抛出问题,合作探究。 方法引导→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小结方法 1、同桌合作一起来找找这张表格中和是30的还有哪些连法,动笔之前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打算怎么去找 。比一比,哪组同桌在10分钟内找到的连法最多! 3、汇报小组找到的连法,并说说你们组有什么好的方法。 三、运用、拓展
趣味计算? 是把教学目标改了吗? 挑战“引导学生有序地找”
主要教学环节: 一、通过数表,复习等差数列求和。 二、抛出问题,合作探究 (同桌合作探究找→教师引导有序找→再实践找) 1、咱们可以把和是30的几个数像这样连在一起。在这张表格中,你还能找出哪些连法,要求不能跳着格找,也不能斜的找! 2、同桌合作找3分钟。 3、师引导学生有序地找。 4、同桌继续合作找和是30的连法。 5、汇报得出的连法。 三、运用、拓展 1、请你出个题考考你的同桌。连接下面方格里的数,使他们的和都是( ),你有哪些连法?
连接下面方格里的数,使他们的和都是( ),你有哪些连法? 2、用游戏软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