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473 Views
第 11 章 带传动. 主要内容: 概述;带和带轮;带传动的几何计算;带传动的计算基础; V 带传动的设计;带传动的张紧装置。. * 重点: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力和应力分析、 弹性滑动和打滑等基本知识; 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难点: 带传动参数的选择。. 11 . 1 概述. 带传动-由两个或多个带轮,带(中间 拉曳件),借助零件间的摩擦(或啮合) 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据带的截面形状不同,可分为 :. 11.1.1 传动形式. 常用的传动形式、应用范围见表 11.1 。.
E N D
第11章 带传动 • 主要内容: 概述;带和带轮;带传动的几何计算;带传动的计算基础;V带传动的设计;带传动的张紧装置。 *重点: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力和应力分析、 弹性滑动和打滑等基本知识; 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难点: 带传动参数的选择。 11.1 概述 带传动-由两个或多个带轮,带(中间 拉曳件),借助零件间的摩擦(或啮合) 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据带的截面形状不同,可分为 : 11.1.1 传动形式 常用的传动形式、应用范围见表11.1。
11.1.2 优缺点 优点:1)缓和载荷冲击,运行平稳,无噪声; 2)过载打滑,可起保护作用;3)制造、安装精度 不象啮合传动那么严格;4)可增加带长以适应中 心距大的工作条件。 缺点:1)有弹性滑动和打滑,效率低,不能保 持准确的传动比;2)传递同样大的圆周力时,轮 廓尺寸和轴上压力比啮合传动大;3)带的寿命较短。 11.1.3 应用范围 V=5~25m/s; P<500kw; P<700kw(V带)
11.2 带和带轮 11.2.1 平带和带轮 11.2.2 V带和带轮 1. V带 V带的构造见图11.3。
V带的截面尺寸和带轮的轮毂尺寸见表11.4。 节面-带中长度和宽度尺寸与自由状态相比保持不变的那个面。 -节面的宽度。 节宽bp 基准直径(带轮)D -V带轮上,与所配用的V带节面宽度相对应的带 轮直径。 基准直径也称计算直径(P180)
基准长度 -在规定的张紧力下,位于带轮基准直径上 的带的周长。 V带的基准长度见图11.4。 V带的楔角为400,带轮的楔角应<400。 11.2.3 带轮轮辐计算
11.3 带传动的几何计算 带传动的主要几何参数 : 等 参数间的近似关系如下: (参看图11.7) (11.2) (11.3)
(11.4) (11.4)
在上式中: 对于V带传动,带长应为基准长度Ld。
11.4 带传动的计算基础 11.4.1 作用力分析 1.带传递的力 张紧力F0 紧边拉力F1 松边拉力F2
有效拉力F (11.5) 式中v—带速,m/s;P—名义传动功率,KW (11.6) 联立式11.5和11.6,得到:
2.由离心力所产生的拉力 V<10m/s,Fc可忽略.
11.4.2 带的应力 1.紧边应力 、松边应力 和张紧应力 紧边和松边的应力差用表示 2.离心应力
3.弯曲应力 图11.11 表示带的应力分布情况。 图中小带轮为主动轮,最大应力发生在紧边进入小 带轮处。
11.4.3 弹性滑动、打滑和滑动率 1.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 弹性滑动 —带为弹性体,由于摩 擦力使带的两边拉力不 等,发生不同程度的拉 伸变形,使带和带轮间 产生相对滑动。
后果: 1) v2<v1; 2) 效率降低;3)引起带的磨损等。 弹性滑动见 图11.12 打滑 —由于过载引起的带在带轮上的全面滑动。 思考题: 1 打滑先在哪个轮上开始? 2 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有何区别? • 滑动率ε —从动轮的圆周速度相对于主动轮 的降低率。
一般ε=1~2% 或 11.4.4 带传动的疲劳强度 主要失效形式: 打滑和疲劳破坏 设计依据:在不打滑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11.4.5 提高带传动工作能力的措施 1.增大u 2 增大包角 3 使带在靠近最佳速度下工作 则 由(11.16)
4 采用新型带传动 5 采用高强度带材料 11.5 V带传动设计 11.5.1 V带传动与平带传动比较 11.5.2 V带传动设计及参数的选择 原始数据: ,动力机,传动外廓尺寸要求等。 要求:设计V带传动(带:型号、根数,Ld; 带轮:直径,工作图;计算a,α,F0,FQ)
1. 定带的型号和带轮直径 (1)型号:由Pc和n1选取。图11.15 计算功率 (2)带轮直径D1、D2 越大 D1越小, 弯曲应力是引起带疲劳损坏的重要原因。 D1不可太小,表11-6给出了Dmin. D1的选取,参考图11.15和表11-8取.
计算后,取推荐的标准值(P180) D2定后,验算n2 相对误差是否5℅以内。 2 计算带长Ld (1)初取中心距a
(2)确定带长 由图11.4选相近的Ld. 3 求a和α1 安装、调整及补偿F0的需要,a:(a-0.015Ld~a+0.03Ld)
4 求带根数z Z 应取整数 5 求轴上载荷 (1)合适的F0 (2)轴上载荷FQ
6 带轮结构 11.7 带传动的张紧装置 张紧的原因: 带的材料不是完全的弹性体,带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生塑性变形而松弛,使张紧力降低。
目的: 增大张紧力,保证正常工作。 张紧装置见表11.15 思考题: 1.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各是什么? 2 为什么弹性滑动是带传动的固有特性?弹性 滑动对传动有何影响? 3 带传动中,打滑常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打滑 多发生在大轮上还是小轮上?刚开始打滑前, 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有什么关系?
4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打滑主要区别是什么? 5 影响带传动工作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 6 当带传递的功率一定时,采用较大的小带 • 轮直径D1,其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 带传动的圆周速度v为什么控制在5~25m/s • 之间? • 8 带传动设计时,带的型号根据什么来选取? 9 设计V带传动时,若算出的带根数Z太多, 则减少Z的有效办法是什么?
10、增大张紧力可使带和带轮间摩擦力增加, 但为什么带传动不能过大地增大张紧力来提 高传动能力,而是把张紧力控制在一定数值上? 11、张紧力的大小对带传动工作能力有何影响? 12、有A、B两组普通V带传动,已知带轮直径、 带的型号、根数及转速都相同,而A组的带长为 B组带长的两倍,问哪组V带的承载能力强? 为什么? 13、带传动工作时,带上应力由哪些应力组成, 最大应力发生在什么位置?
14、带传动中,为什么要限制包角的最小 值?如何增大包角? 15、带传动中,为什么要限制传动的最小中心距?选取中心距时要考虑哪些问题?
基本要求: 1 了解带传动的类型、优缺点及应用等。 2 掌握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力和应力分析、弹性滑动和打滑、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3 理解带传动的设计程序,会进行V带传动的设计和计算。
c b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