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癌痛治疗临床常见误区

癌痛治疗临床常见误区. 福建省立医院 肿瘤内科 崔同建. 什么是疼痛? --- WHO 1999.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永远是主观的感受。. 疼痛是一种疾病,而不仅仅是一种症状。 疼痛已被列为人体第五大生命体征。 癌性疼痛都是恶性肿瘤晚期表现,是慢性疼痛。. 第十届世界疼痛大会 2002. 姑息治疗的积极作用. 以治愈为目的. 姑息治疗 预防和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肿瘤诊断. 终末期 居丧服务 关怀死亡. 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 早期姑息治疗. 100. Curative care. %

jack
Download Presentation

癌痛治疗临床常见误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癌痛治疗临床常见误区 福建省立医院 肿瘤内科 崔同建

  2. 什么是疼痛?---WHO 1999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永远是主观的感受。

  3. 疼痛是一种疾病,而不仅仅是一种症状。 疼痛已被列为人体第五大生命体征。 癌性疼痛都是恶性肿瘤晚期表现,是慢性疼痛。 第十届世界疼痛大会 2002

  4. 姑息治疗的积极作用 以治愈为目的 姑息治疗 预防和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肿瘤诊断 终末期 居丧服务 关怀死亡

  5. 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早期姑息治疗 100 Curative care % Focus Hospice Care Palliative Care 0 Adapted from S Pantilat, PCLC 2005

  6. 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治疗原则 按阶梯治疗 口服给药 按时给药 个体化给药 注意具体细节

  7. 三阶梯止痛方案的疗效 可使90%癌症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的缓解,75%以上的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得以解除。

  8. WHO推荐吗啡作为代表治疗癌症疼痛 • 经直肠 • 静脉点滴 • 肌肉或皮下注射 • 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 • 可经多种途径给药: • 口服,止痛时间长,并发症少,无效时方便增加剂量。 • 当不能口服时,可选用以下途径

  9. 癌痛治疗的常见误区

  10. 误区一:非阿片类比阿片类药物更安全 对于需要长期接受镇痛药物治疗的病人,使用阿片类药更安全有效。对于既往未接受过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大剂量阿片类药物可能出现呼吸抑制和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但是如果正确滴定用药剂量,防治药物的不良反应,长期用药对肝脏及肾脏等重要器官无毒性作用。 相比之下,NSAIDs类药物长期应用可引起胃肠道和肾脏毒性,并且会明显抑制血小板功能。大剂量对乙酰氨基酚可引起肝脏毒性。因此,如果能正确使用,阿片类比 NSAIDs 更安全。

  11. 误区二:只在疼痛剧烈时才用镇痛药 对于疼痛患者,及时、按时使用镇痛药才更安全有效,而且所需要的镇痛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 另外,长期疼痛还会引起一系列病生理变化,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甚至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因此应及早给予治疗。

  12. 误区三:镇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 镇痛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无痛睡眠是镇痛治疗的最低要求,理想的镇痛治疗除达到此目标外,还应争取让患者达到无痛休息和无痛活动的目标,以实现真正意义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13. 误区四:用阿片类药出现呕吐、镇静等 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 除便秘不良反应外,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多是暂时性或可耐受的。 阿片类药物的呕吐、镇静等不良反应一般仅出现在用药的最初几天,3-5日后症状多自行消失。对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积极预防性治疗,可以减轻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14. 误区五:使用哌替啶是最安全有效的镇痛药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哌替啶列为癌症疼痛治疗不推荐使用的药物。哌替啶的镇痛作用强度仅为吗啡的1/10 。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的清除半衰期长,而且具有潜在神经毒性及肾毒性。此外,因哌替啶口服吸收利用率差,多采用肌肉注射给药。肌肉注射本身会产生疼痛,不宜用于慢性癌症疼痛或慢性非癌症疼痛治疗。

  15. 误区六:只有终末期癌症患者才能用最大 耐受剂量阿片类镇痛药 阿片类镇痛药的用药剂量,在不同患者之间存在较大个体差异。而且,阿片类镇痛药物无封顶效应,剂量的确定应视患者个体而定,所谓最佳剂量应该为达到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耐受之间的平衡,对于非癌痛患者也是如此。对于任何严重疼痛的患者,无论肿瘤临床分期及预计生存时间长短,只要止痛治疗需要,都可以使用最大耐受量的阿片类止痛药,以达到理想缓解疼痛。

  16. 误区七:长期用阿片类镇痛药不可避免会成瘾 长期用阿片类镇痛药治疗,尤其是口服按时给药,发生成瘾(精神依赖性)的危险性极小。 阿片类药物成瘾的发生率与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及给药方式有关。静脉直接注射使血药浓度突然增高,容易出现欣快感及毒性反应,从而易于导致成瘾。在慢性疼痛治疗中,采用阿片类药物控释、缓释制剂,口服、按时用药等方法,可以避免出现过高的峰值血药浓度,并且使血液中的活性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恒定。这种规范化的用药方法,可以在保证理想镇痛治疗的同时,显著降低发生成瘾的风险。

  17. 误区八:阿片类药物如果广泛使用,必然 造成滥用 WHO自1992年发布癌症三阶梯镇痛指导原则以来,全球吗啡医疗消耗量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全球吗啡医疗消耗量在 2.2 吨左右,而进入90年代全球吗啡医疗消耗量达 22 吨左右。然而,在全球阿片类药物消耗量明显增加的同时,并未增加阿片类药物滥用的危险。只要合理用药、合理管理,阿片类药物安全有效。

  18. 误区九:一旦使用阿片类药,就可能终身 需要用药 只要疼痛得到满意控制,可以随时安全停用阿片类镇痛药或换用非阿片类药物。 吗啡日用药剂量在30~60mg时,突然停药一般不会发生意外。长期大剂量用药者,突然停药可能出现戒断综合征。建议对长期大剂量用药的患者逐渐减量停药。在最初的两天内减量25%~50%,之后每2天减量25%,直至日用量减至30~60mg时停药。减量时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有无腹泻等激动症状,如果疼痛评分>3 ,或有戒断症状时,应缓慢减量。

  19. 误区十:对阿片剂量的增加应该有所保留 如果剂量不足,只会带来没有任何收益的风险。有证据显示,长期镇痛不足会在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形成疼痛记忆,并建立病理性背角反射(神经的逆向放电),导致外周伤害性感受器的敏感性增强,进一步使疼痛加重,甚至形成神经病理性疼痛。从而使疼痛的控制更加困难,形成恶性循环。而在癌症患者中进行的最新研究显示,疼痛可以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 患者对阿片需求的个体差异非常大。剂量不足可能会产生阿片治疗无效的误解,剂量不足也是很多医师认为阿片治疗无效的常见原因。阿片类药物作用没有封顶效应,剂量的增加应该持续进行,直至达到镇痛效果与可耐受不良反应之间的平衡状态。

  20. 卫生部关于印发《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卫生部关于印发《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 卫医发[2007]38号 由于吗啡的耐受性特点,因此,晚期癌症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无极量限制,即应根据个体对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的耐受程度决定用药剂量,但应严密注意监控不良反应。注射剂处方1次不超过3日用量,控(缓)释制剂处方1次不超过15日剂量,其他剂型的麻醉药品处方1次不超过7日用量。

  21.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