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2k Views
苗栗 __ 我的家鄉. 台六線篇. 製作源起. 苗栗縣面積廣大,故選定台六線為主軸,介紹沿線的鄉鎮。 此主題表現出苗栗縣由西到東、由沿海到平原、丘陵、山地的地形,說明自然環境的不同而影響人文的差異。 最後期許小朋友能有系統的認識自己的家鄉,並愛家鄉。. 明德水庫. 苗栗縣在哪裡. 苗栗有哪些鄰居呢?. 苗栗縣全圖. 你可知苗栗縣有幾個鄉鎮市?. 話說苗 栗縣. 一、地名由來 二、自然環境 三、人文特色 四、產業介紹 五、交通概況 六、未來展望. 大霸尖山. 地名故事. 苗栗原為平埔族道卡斯族巴麗社之所在地。
E N D
苗栗__我的家鄉 台六線篇
製作源起 • 苗栗縣面積廣大,故選定台六線為主軸,介紹沿線的鄉鎮。 • 此主題表現出苗栗縣由西到東、由沿海到平原、丘陵、山地的地形,說明自然環境的不同而影響人文的差異。 • 最後期許小朋友能有系統的認識自己的家鄉,並愛家鄉。 明德水庫
苗栗縣在哪裡 苗栗有哪些鄰居呢?
苗栗縣全圖 你可知苗栗縣有幾個鄉鎮市?
話說苗栗縣 一、地名由來 二、自然環境 三、人文特色 四、產業介紹 五、交通概況 六、未來展望 大霸尖山
地名故事 • 苗栗原為平埔族道卡斯族巴麗社之所在地。 • 當時稱為貓里、巴麗,是『平原』的意思。 • 後來才改名為苗栗 龍騰斷橋
自然環境 • 苗栗縣位於台灣本島中北部,依山(中央山脈)面海(台灣海峽) • 山多,是苗栗縣地形的最大特色,有『山城』之稱。 後龍溪---汶水段
人文特色 • 集合了客、閩、原住民和新住民等多族群的生活型態 • 共有十八鄉鎮市,人口約五十六萬人,其中泰安鄉面積為最大,苗栗市人口最多。 泰雅族的舞蹈
產業介紹 • 苗栗縣為本省典型的農業大縣 • 由於地形複雜,造就了本縣多樣化之農業 ,如紅棗、草莓、葡萄…..等 • 過去:煉樟腦、雕刻 、陶藝 • 現在:多元化經營
交通概況 • 縣內交通要道有 • 國道:1號及3號 • 省道:台1線台3線台6線 • 西濱公路:61線 • 東西快速道路:72線 • 鐵路 勝興車站
什麼是「台六線」 「台六線」指省道編號第六號。 右圖是我們常在道路上看到的道路標誌。 代表省道標誌的形狀和倒三角形很像喔!
未來展望 • 加速農業轉型,提高農業競爭力,為本縣農業施政的主要目標。 • 發展地方特色促進產業革新 雕刻
認識台六線的苗栗 台六線所經過的鄉鎮有四個,由西向東分別是: 後龍鎮 苗栗市 公館鄉 大湖鄉
漁米之鄉話後龍 • 一、地名原由 • 二、後龍的地理位置 • 三、後龍的特產 • 四、名勝古蹟 • 五、交通概況
你知道後龍的名字怎麼來的嗎? • 後龍,清朝稱後龍,為平埔道卡斯族散居地,本名雅斯社(Yass)又名阿蘭社(Auian)。 • 因後龍是阿蘭之訛,「龍」代表「田埒」之意,故又稱芳龍 。
後龍的地理位置 • 後龍鎮為苗栗縣轄內四個濱海市鎮之一,位於苗栗縣西北方,西瀕台灣海峽 • 北方有中港溪、後龍溪穿梭其中,龍港位居後龍溪入台灣海峽之處
後龍的特產 由於強風多且少下雨,所以成為發展沙岸地形的良好場所,形成有名的後龍沙丘群,也因此發展不少特產喔! 本地特產有 花生、西瓜、甘薯、哈密瓜
後龍逛逛 鄭崇和墓 二級古蹟-鄭崇和墓 外埔漁港-休閒觀光取代捕魚 好望角-觀海的好去處
山城小鎮-苗栗市 • 一、自然人文 • 二、經濟產業 • 三、名勝古蹟 • 四、交通狀況 新東大橋 聯絡苗栗市與公館鄉
苗栗市的自然與人文 • 位於苗栗縣之中心地帶丘陵盆地中 • 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 南苗一帶的街市,是當年客家人移民最早的開發地,至今全市仍保有濃厚的傳統客家色彩,目前逐漸地轉型成為工商型態的都市
經濟產業 • 本市之西北、西南有山地1,800公頃,為農牧綜合經營發展地區。 • 東邊有農地重劃區900公頃。 • 東南部則以工商業為主,地平人稠,為本市樞紐地帶。
名勝古蹟 • 貓貍山公園 • 三級古蹟-文昌祠 • 三級古蹟-賴氏節孝牌坊 貓貍山公園
貓貍山公園 • 貓貍山公園位於貓貍山,貓貍山原名將軍山,因此舊稱將軍山公園,因山上立有羅福星銅像,故又名福星山。公園內有思親亭、亭後廣場建有忠烈祠、抗日英雄羅福星先生的紀念銅像,還有一座三級古蹟的賴氏節孝牌坊。貓貍山公園無論是登山、運動、還是遊憩野營都能滿足旅遊者的需求。
文昌祠 • 文昌祠創建光緒八年(西元一八八二年) • 四合院的格局,欣賞傳統建築中的木雕、石雕、剪黏、彩繪之美,其中正門前面有一對全台最大的抱鼓石。 • 三級古蹟 • 左邊廟門為手拿四書五經的門神,中門為「天聾」與「地啞」門神,在告誡學子需虛心向上
賴氏節孝牌坊 一、位於貓貍山公園內是三級古蹟。 二、為旌表台北府新竹縣貓裡街(今苗 栗)儒士劉金錫之妻賴氏四娘的節孝事蹟而建的牌坊。 三、雕刻題材以人物故事、闡揚忠孝節義,配以雙龍、麒麟、石獅、吉祥動物及琴棋書畫等,造形簡潔。
古蹟巡禮 文昌祠 賴氏節孝牌坊
福菜之鄉—公館 • 一、地名故事 • 二、自然人文 • 三、經濟產業 • 四、名勝古蹟 • 五、交通狀況 公館特產--陶甕
公館地名小故事 • 公館俗稱「隘寮下」或「隘寮腳」 。 • 先民開墾公館,常受由八角崠山區東來的原住民騷擾,因此在境內設官隘,招集隘勇守衛,聚落在隘寮下方,故稱公館街為「隘寮下」。又因公館四周山丘環繞,中間是由後龍溪沖積而成的苗栗河谷平原,南北狹長,中間地勢低平,形似蛤仔,也稱「蛤仔市」。 • 公館乃是拓墾完成後,墾首地主等築租於此,辦理墾務而得名。
公館的自然與人文 • 公館是山多田少的小盆地,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氣候適宜。特產有福菜、紅棗、柑桔、平安茶、牛心柿、芋頭,桃、李、竹筍、蠶絲等為農民收入之大宗。 • 鄉民多為廣東客家人,民風淳厚,性情溫和保守,生活勤儉僕素,
特產介紹--紅棗 • 每年七月下旬至八月下旬 • 全省唯一紅棗觀光果園,濱臨後龍溪畔。紅棗是滋補養顏聖品。 • 紅棗觀光果園位於公館鄉南邊的石墻村及福基村。
特產介紹--福菜 • 由芥菜所製造 • 每年秋末農田裡種植芥菜,收成後經過一連串的人力加工,可製成酸菜、福菜、梅乾菜…等福菜製品。 • 是公館的特產,也是客家人勤儉勤奮的表現。
文化產業—陶瓷 • 文化藝術方面以陶藝為主,早期以家庭實用器皿為大宗,造型簡單樸實,後來陶藝漸受重視,發展快速,陶藝工作者,如後春筍,各展所長。 • 但近年陶藝業受到諸多因素影響,面臨發展之困擾,目前正積極配合社區整體營造,積極振興陶藝產業,朝向觀光陶藝發,重塑本鄉「陶藝之鄉」之風貌。
文化產業--蠶業文化館 • 位於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內,館內蒐集各項蠶絲藝術品,並詳細介紹蠶絲技術之研究及沿革,文化館內之設施分有展覽室、美術街及美術廣場等,把臺灣蠶業的發展過程,透過動、靜態方式呈現。 • 現改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改良場,該場目前為各項農業產品研究改良及病蟲害防治機構,。
產業特色--出磺坑 • 台灣最早發現石油是在西元1813年,在出磺坑場正門右前方約八十公尺處的「出磺坑第一號井」遺址,是日人開採的第一口井,日人共鑽探了99口井。 • 當初當地人發現這個地方的地底下冒出有硫磺顏色的液體,他們不知道這是「原油」,以為是硫磺,所以就稱這裡「出磺坑」。出磺坑是台灣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石油礦開採地,目前尚產天然氣。
文化產業--油礦陳列館 • 本館位於台灣最早發現石油露頭之出礦場場區內。 • 本館設有:文獻、測勘、鑽井生產、海域探勘、油氣處理等展覽室及設備完善的多媒體簡報室。 出磺坑流籠軌道
細說名勝古蹟—石圍牆 • 公館鄉石墻村的舊稱。 • 先民開墾之前,那裡是雜草叢生的河埔地,原住民又經常出入其間,給當地墾民帶來相當大的困擾。 • 於是大家公推吳琳芳為代表,共同出資開闢莊園,並與鄰近的原住民協議取得八十餘甲荒地,在四周用石塊疊成圍牆,「石圍墻」因而得名。
細說名勝古蹟—石圍牆 • 「石圍墻」這個從前用來保衛鄉民的石墻,現在已經傾圮殆盡,僅僅留下少數幾段,聊供後人緬懷先民拓墾時的艱辛歷程。
細說名人軼事—雙舉人 • 過去公館是個文風鼎盛的地方,其中又以劉獻廷父子兩人前後中舉人為代表。 • 劉獻廷自幼好學不倦,精通詩文,一八三四年科舉為鄉試中舉的第一個人。 • 劉獻廷的兒子劉翰,也於西元一八四0年中舉,一門雙傑,「書香門第」,在當時是地方上的一大盛事。
細說名人軼事-雙舉人 • 雙舉人的故居,在公館鄉尖山村。 • 屋宇後方依墨硯山而立,庭前一片綠野,規模非常宏偉,進門的地方有「望樓」。門前用石頭堆砌而成的階梯大部分仍然完好,大廳經過重建,雖然沒有從前的壯觀,但是蟠龍石柱、拱形窗戶、牆壁上的精美雕飾,依稀保有昔日的風采。
雙舉人故居 正廳前石階 皇帝所賜之旗座 雙舉人故居
草莓王國—大湖 一、地名故事 二、景觀特色 三、家鄉特產 四、交通概況 法雲寺
地名故事追追追 • 本鄉最初開拓時營造腦爐八份,小鍋八十糊,故昔時通稱為八份街,原為「泰耶魯族」之根據地,「蕃」語稱大湖為「馬凹」。 • 吳立傳率領壯丁越山企圖進擊「蕃」界,發現四周環山成一盆地,好像一湖,故稱大湖。另一則說是當時茅葦花齊放時,由附近高處觀望,好似一大湖泊,故稱大湖。
景觀特色 • 本鄉名勝有 •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 法雲禪寺 • 馬那邦山 昭忠塔
家鄉特產 • 本鄉山多田少,居民以農業為主,尤其草莓為高經濟農作物,是本省之特產。 • 此外桃、李、枇杷、梨、柑桔、柿子、苦瓜、甜玉米、桂竹筍之產量供應市場作相當大宗的農產品。
大湖特產—草莓 • 最佳採擷時間:11月下旬至3月下旬 • 草莓除當水果並可加工製酒及果醬、果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