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主编:张希全

青少年安全系列教材. 主编:张希全. 主办:食品工作室 出版:质量出版社 地址:华夏东路 21 号 邮编: 262700 电话: 2220536 社长:张祥艺 主编:文华 李晴 编委:晨曦 石安 出版日期: 2013 年 4 月 国内统一刊号: CN12-8523/B 电子邮箱: mxrz@163.com 网址: http://www.Mxrz.com. 1 、什么是食品质量安全? 2 、食品包装袋上的标识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3 、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4 、食物中毒 5 、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有十大因素 6 、食物中毒可出现多种症状

jadz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主编:张希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青少年安全系列教材 主编:张希全

  2. 主办:食品工作室 出版:质量出版社 地址:华夏东路21号 邮编:262700 电话:2220536 社长:张祥艺 主编:文华 李晴 编委:晨曦 石安 出版日期: 2013 年4月 国内统一刊号: CN12-8523/B 电子邮箱: mxrz@163.com 网址: http://www.Mxrz.com • 1、什么是食品质量安全? • 2、食品包装袋上的标识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 3、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 4、食物中毒 • 5、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有十大因素 • 6、食物中毒可出现多种症状 • 7、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处理 • 8、食品安全制作五大“黄金守则” • 9、给同学们的几点建议

  3. 什么是 食品质量安全? • 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质量状况对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包括三方面内容: • 一是食品的污染导致的质量安全问题。例: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等。 • 二是食品工业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如: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配剂、介质以及辐射食品、转基因食品等。 • 三是滥用食品标识。例:伪造食品标识、缺少警示说明、虚假标注食品功能或成分、缺少中文食品标识(进口食品)等。

  4. 食品包装袋上的标识 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①有食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②有中文标明的食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 ③有中文标明的食品规格、重量、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 ④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⑤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还必须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 ⑥销售散装食品的,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明示食品名称、产地、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5. 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6. 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六防“低”。“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7. 食物中毒 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 食物中毒的特点: • (1)毒的潜伏期较短。集体暴发性食物中毒时,很多人在短时间内同时发表或相继发病,在短时间内达到高峰。(2)病人有大致相同的中毒表现。(3)发病和吃某种中毒食品有关。凡进食这种中毒食品的人大都发病,没有进食这种中毒食品的人不发病。一般发病范围和这种中毒食品分布的区域一致,停止食用这种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4)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直接传染。 食物中毒的分类: 根据中毒食品,将食物中毒分成五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2)真菌性食物中毒(3)动物性食物中毒(4)植物性食物中毒(5)化学性食物中毒。

  8. 食物中毒 微生物食物中毒: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引发的食物中毒。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繁殖不易被发现,但是当微生物繁殖数量增加到一定数量达到致病菌量或者产生毒素以后,就导致食物中毒的发生了。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吃了含有大量活的细菌或者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最多发生的是葡萄球菌、肠球菌、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和致病性大肠菌、副溶血弧菌、蜡样芽孢杆菌和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病毒性食物中毒:是摄入带有病毒的食品而发生的食物中毒,危害大,食用前应该充分加热食品。 真菌性球菌:真菌多见的是霉菌及其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有霉变甘蔗中毒和赤霉病麦中毒。

  9. 食物中毒 植物性食物中毒: 常见的是把植物的有毒的花草、果实、种子误食而引起的中毒。如误食毒蘑菇、发芽的马铃薯、菜豆、苦杏仁、毒芹、蓖麻子等引起的中毒。 有毒动物中毒: 在我们的生活中易加误食的一部分有毒动物的中毒,动物所含的自然毒素有的仅存于动物的局部脏器、组织或分泌物中。常见的有河豚鱼、泥螺和鲍鱼。 化学性食物中毒: 常见的有铅、砷、汞、有机磷和亚硝酸盐中毒,还有酸败油脂中毒。

  10. 引起食物中毒 —常见的有十大因素 1、不适当地冷藏食物(冷藏温度不够); 2、在室温下贮藏食物(室温在危险温度带范围内); 3、过早地准备食物(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4、不适当地冷却食物(冷却时间过长); 5、不适当地加热食物(加热不彻底或低温长时间加热); 6、内务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 7、交叉污染(卫生制度不健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8、不适当地解冻食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冻); 9、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员有感染并且有不良卫生习惯; 10、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

  11. 食物中毒可出现多种症状 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甚至可致休克。 • 食物中毒后的应急措施:食物中毒发生后,千万不要恐慌,剧烈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自乱阵脚,可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处理:将引起中毒的饮食进行有效处理,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12. 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处理 1.夏日预防食物中毒要把好“七关” 把好食品采购关。把好食品保管关。 把好烹调制作关。把好餐具消毒关。 把好进食用餐关。把好食后观察关。 把好食品入口关。 2. 合理加工存放食品可防食物中毒 对肉、奶、蛋、四季豆和豆浆等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应烧熟煮透。经冷藏保存的熟食和剩余食品及外购的熟肉制品食用前应彻底加热。食物中心温度须达到70℃,并至少维持2分钟。 此外,食品宜贮存于密封容器内,生熟分开存放。因剩饭剩菜等容易被细菌污染,所以新鲜食物和剩余食物不要混放。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物,采用指压咽部等紧急催吐办法尽快排出毒物,并尽快将病人送附近医院救治。同时注意保护好中毒现场,就地收集和封存可疑食品及其原料 。 3.慎防野生菌中毒要严把“三关” 一是采购关 二是食用关 三是加工制作关

  13.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 —食品安全制作五大“黄金守则” 1 、保持清洁。勤洗手-取食品前洗手、准备和加工食品期间经常洗手、便后洗手;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设备和餐饮具;避免虫、鼠及其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2 、生熟分开。生的肉、禽、蛋和海产品要与其它食物分开;生和熟食品的餐饮具、工具、用具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 彻底煮熟。食物要烧熟、煮透,中心温度得到85度以上,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品;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熟食要保存在冰箱里,也不能够长时间存放;熟食和凉菜做好后在室温下存放不得超过2小时;冷冻食品不要在室温下化冻; 5 、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食品用水要安全;选择卫生安全的餐饮具;选择卫生安全的纸巾;水果和蔬菜要清洗干净,生吃要消毒;螃蟹、甲鱼、黄鳝要吃鲜活的。

  14. 给同学们的几点建议 1、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餐盒装食物,自己携带饭盒既卫生又经济。 2、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3、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4、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5、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6 、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7、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15. 给同学们的几点建议 8、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9、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10、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11、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

  16. 设计:天涯 美术:杨浦 进货严格执行索证制度 严格执行饭菜留样制度 严格进货渠道,不进三无产品 搞好环境卫生,杜绝传染病的发生 保证三热(热水、热菜、热饭),让广大师生吃上可口饭菜。 定价:5:00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