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275 Views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学习要求 : 1. 会计确认 2. 会计计量(五属性) 3. 会计记录 4. 会计报告 5. 会计循环. 2.1 会计确认. 1. 包括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 初次确认:经济信息能否转换为会计信息; 再次确认:加工后信息再提纯。 2. 会计确认的标准: 1 )可定义性:能用货币计量 2 )可计量性:记多少的问题 3 )经济信息可靠性:实际 / 可靠估计 4 )经济信息的相关性:决策相关. 会计确认. 3. 会计要素确认
E N D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学习要求: 1. 会计确认 2. 会计计量(五属性) 3. 会计记录 4. 会计报告 5. 会计循环
2.1 会计确认 1. 包括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 初次确认:经济信息能否转换为会计信息; 再次确认:加工后信息再提纯。 2. 会计确认的标准: 1)可定义性:能用货币计量 2)可计量性:记多少的问题 3)经济信息可靠性:实际/可靠估计 4)经济信息的相关性:决策相关
会计确认 3. 会计要素确认 1)资产确认:3+2,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成本、价值量能可靠计量;实际中看主要风险与报酬是否转移。书例 2)负债确认:3+2, 3)所有者权益确认:依赖于资产和负债确认 4)收入确认:3+3,表现为资产 或负债 5)费用确认:3+3, 6)利润确认:依赖于收入和费用确认
2.2 会计计量 1. 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 判断:只有确认了才能计量/只有能计量才能确认? 2. 计量单位:货币为主 3. 计量属性:5种 4. 计量模式:2和3的不同组合。
3. 计量属性: • 历史成本: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过去/买)--对会计要素计量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 • 重置成本: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买)--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 可变现净值: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当前) (卖)--存货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谨慎性) • 现值: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等的一种计量属性(生产或持有)--同上 • 公允价值: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当前)(买或卖)--同上,适度、谨慎引入,存在活跃市场,具有商业实质(非关联方)
2.3 会计记录 1. 设置会计科目 2. 复式记账 3. 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 4. 登记账簿 5. 成本计算 6. 财产清查
2.4 会计报告(四表一注) 1. 资产负债表(P192表9-5) 2. 利润表(P197表9-7) 3. 现金流量表 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附注:披露报表反映不出来,却又对相关利益方做出经济决策的重大事项和非财务信息。
交易或事项 1 2 财务报告分析利用 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 原始凭证 3 4 7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登记账簿 结账 编制财务报表 2.5 会计循环 原始凭证汇总表 5 成本计算 6 财产清查
习题:案例1-2 1多:会计确认的标准有( ) A 可定义性 B 可计量性 C 信息可靠性 D 信息相关性 2单:下列应当确认为企业资产的是( ) A 企业的人力资源 B 来料加工的不作价原材料 C 申请的专利权 D 借入的设备
习题: 3多:收入的确认通常表现为( ) A 资产增加 B 所有者权益增加 C 负债减少 D 利润增加 4单:某企业2010年购入一批价值为20万元的商品,2010年年底,该批材料的市面价为18万,预计处理该批商品需发生相关费用2万元,则2010年底该批材料的价值为( )万元。 A 16 B 18 C 20 D 22
习题: 5单:登记账簿依据的是( ) A 原始凭证 B 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 C 汇总原始凭证 D 会计报表 6单:为了达到账实相符,企业应定期进行( ) A 成本计算 B 财产清查 C 填制凭证 D 登记账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