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Linux系统管理

第八章. Linux系统管理. 内容回顾. Linux 中内核与内核模块的概念 内核源码的获取 内核的配置界面 内核的配置选项 内核及模块的编译与安装过程. 本章目标. 掌握系统启动过程和运行级别 掌握对系统中的进程进行管理 设置任务的周期性自动执行 了解系统的日志文件及其格式 对用户和组进行磁盘配额管理 对文件进行归档. Linux 系统的启动过程. 主机启动自检 执行硬盘 MBR 中的启动引导器 加载 Linux 内核程序 执行 INIT 进程 进入系统默认运行级别并执行相应的服务 允许用户进行登录. 系统运行级别. 0  关闭系统

jaegar
Download Presentation

Linux系统管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Linux系统管理 Version 1.0

  2. 内容回顾 • Linux中内核与内核模块的概念 • 内核源码的获取 • 内核的配置界面 • 内核的配置选项 • 内核及模块的编译与安装过程 2/42

  3. 本章目标 • 掌握系统启动过程和运行级别 • 掌握对系统中的进程进行管理 • 设置任务的周期性自动执行 • 了解系统的日志文件及其格式 • 对用户和组进行磁盘配额管理 • 对文件进行归档 3/42

  4. Linux系统的启动过程 • 主机启动自检 • 执行硬盘MBR中的启动引导器 • 加载Linux内核程序 • 执行INIT进程 • 进入系统默认运行级别并执行相应的服务 • 允许用户进行登录 4/42

  5. 系统运行级别 • 0 关闭系统 • 1 单用户模式 • 2 多用户模式(不支持NFS) • 3 完全多用户模式 • 4 未分配使用  • 5 图形登录的多用户模式  • 6 重新启动,不要把系统缺省运行级别设置为 6,否则系统将不能正常启动 5/42

  6. 显示与改变运行级别  • 显示当前运行级别 runlevel • 改变当前运行级别 init  [0123456] 关闭系统:init  0 重启系统:init  6 6/42

  7. 系统服务启动状态  • 查看服务启动状态 chkconfig --list [服务名称] • 设置服务启动状态 chkconfig --level <运行级别列表>  <服务名称> <on|off|reset> 7/42

  8. INIT进程 • INIT进程是由Linux内核引导运行的,是系统中运行的第一个进程,其进程号(PID)永远为“1”。 • INIT进程运行后将安装其配置文件,引导运行系统所需的其他进程,INIT进程将做为这些进程的父进程。  8/42

  9. inittab文件  • INIT配置文件的全路径名为“/etc/inittab”  • inittab文件中每行都具有相同的格式  id:runlevels:action:process • inittab文件的典型配置行 id:3:initdefault: si::sysinit:/etc/rc.d/rc.sysinit x:5:respawn:/etc/X11/prefdm -nodaemon  9/42

  10. 进程的概念 • 程序是保存在磁盘可执行映像中的机器代码指令和数据的集合。进程可以被认为是执行中的计算机程序。  • Linux是多进程操作系统,每个程序启动时,可以创建一个或几个进程,与其他程序创建的进程共同运行在Linux内核空间。  10/42

  11. 查看进程的命令 • ps • top • pstree 11/42

  12. ps命令 12/42

  13. top命令 13/42

  14. pstree命令 14/42

  15. 启动进程 • 手工启动 • 前台启动:直接输入命名启动程序 • 后台启动:在命令后输入“&”操作符 # cp oldfile /backup/newfile &  • 调度启动 • at:在指定时刻执行指定的命令序列  • crontab:周期性执行指定程序  15/42

  16. 改变进程的运行方式 • 把命令程序调到后台 使用bg命令把前台程序调入后台 • 把后台命令调回前台来  使用fg命令把后台进程调入前台 • 调整进程的优先级  使用renice命令调整进程优先级 • 终止进程   使用kill命令中止进程运行 16/42

  17. 系统任务的定时运行  • 在 Linux 中,任务可以被配置在指定的时间、指定的日期、或指定的星期自动运行。系统管理员可使用自动化的任务来执行定期备份、监控系统和运行定制的脚本等等。 • cron 是一个可以用来根据时间、日期、月份、星期的组合来调度对周期性任务执行的守护进程。 17/42

  18. cron软件包 • cron服务的软件包名称是“vixie-cron”,而不是“cron”  • 在Red Hat Linux 9中“vixie-cron”通常被缺省安装  • “vixie-cron”的RPM安装包在Red Hat Linux 9的第一张安装光盘中,文件名是“vixie-cron-3.0.1-74.i386.rpm”  18/42

  19. cron服务的启动与停止  • 启动crond服务  # service crond start • 查询crond服务状态 # service crond status • 停止crond服务 # service crond stop • 重新启动crond服务  # service crond restart  19/42

  20. cron任务的格式  • cron任务列表中的每行代表一个任务,所有的任务都使用相同的格式进行任务的描述  01 * * * * run_hourly 02 4 * * * run_daily 22 4 * * 0 run_weekly 42 4 1 * * run_monthly 50 3 2 1 * run_yearly  20/42

  21. crontab命令 • 查看用户的cron任务 crontab -l • 编辑用户的cron任务 • 覆盖原有的cron任务 crontab • 调用文本编辑器对cron任务进行编辑 crontab -e • 删除用户现有的cron任务 crontab -r 21/42

  22. cron的启动脚本 • cron作为Linux中标准的服务程序运行,启动脚本的名称是“crond” • “crond”启动脚本位于目录“/etc/init.d/”中 22/42

  23. cron的配置文件和目录 • 系统任务配置文件 “/etc/crontab”文件中设置的是Linux系统维护所需的任务,一般不需要人为去修改 • 任务脚本目录 根据“/etc/crontab”文件中的设定,crond将按照不同的周期执行相应cron脚本目录中的任务脚本 • 用户cron任务配置目录 所有用户的cron任务都被保存在目录“/var/spool/cron/”中的相应文件 23/42

  24. cron的帮助文件 • “vixie-cron”软件包中以man手册的形式提供了cron的帮助文件,包括: cron命令 crond命令 crontab命令 crontab文件格式 24/42

  25. 日志的功能 • 日志文件(Log files)是记录Linux中系统消息的文件。 • 不同的日志文件记载不同类型的信息,包括内核、服务、以及在系统中运行的应用程序的信息。 • 日志文件对于诊断和解决系统中的问题很有帮助,因为在Linux系统中运行的程序通常会把系统消息和错误消息写入相应的日志文件,这样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有据可查”。 25/42

  26. 日志文件的位置 • 在Linux系统中所有的日志文件都放置在目录“/var/log/”中 • 某些程序使用单独的日志文件 • 某些大型的服务器程序使用多个日志文件,会在“/var/log/”目录中建立单独的子目录存放日志文件,这样既保证了日志文件目录的结构清晰又可以快速定位日志文件。 26/42

  27. 两种日志文件 • 受syslogd服务统一管理的日志文件: Linux系统中有相当一部分程序把自己的日志文件交由syslogd服务统一管理,这些日志文件都具有相同的格式 • 应用程序独立管理的日志文件: 日志文件之间的格式差异很大,没有统一的日志消息格式标准 27/42

  28. 日志文件分析 • 日志文件中每一行表示一个消息,每个消息由四个字段的固定格式组成: • 时间标签(timestamp): 消息发出的日期和时间 • 主机名(hostname): 生成消息的计算机的名字 • 生成消息的子系统的名字: 发出消息的程序名称 • 消息(message): 消息的内容 28/42

  29. 磁盘配额的概念 • Linux系统的磁盘配额功能用于限制用户所使用的磁盘空间 • 磁盘配额可以针对单独用户进行配置,也可以针对用户组进行配置,配置的策略也比较灵活,既可以限制占用的磁盘空间,也可以限制文件的数量 • 要实现磁盘配额,必须在系统中安装quota软件包 • Red Hat Linux 9缺省安装quota软件包 29/42

  30. 磁盘配额的相关概念 • 容量限制与文件数限制 • 软限制与硬限制 • 用户限制与组限制 30/42

  31. 设置磁盘配额的步骤 • 修改“fstab”文件 • 重新挂载文件系统 • 创建配额文件 • 设置配额 31/42

  32. quotacheck命令 • 建立文件系统配额文件 quotacheck -cmug 文件系统 • 对文件系统的配额进行一致性检测 quotacheck -mfvug 文件系统 32/42

  33. edquota命令 • 编辑用户配额 edquota -u 用户名 • 编辑组配额 edquota -g 组名 33/42

  34. quota命令 • 显示用户配额情况 quota -u 用户名 • 显示组配额情况 quota -g 用户组名 34/42

  35. 使用tar命令进行备份 • 对文件和目录进行归档 tar cf tar文件名 需备份的文件或目录名 • 对文件和目录进行压缩备份 tar czf 压缩文件名需备份的文件或目录名 35/42

  36. 查看归档中的文件列表 • 查看归档文件中的目录列表 tar tf tar文件名 • 查看压缩归档文件中的目录列表 tar tzf 压缩文件名 36/42

  37. 恢复归档文件 • 恢复tar备份文件 tar xf tar文件名 • 恢复压缩的tar备份文件 tar zxf 压缩文件名 37/42

  38. 本章总结 • 系统启动过程与运行级别 • 进程管理 • 使用cron自动运行任务 • 日志管理 • 磁盘配额与文件归档 38/42

  39. 实验目标 • 改变系统中服务程序在各运行级别中的启动状态 • 设置定时运行应用程序 • 查看并分析日志文件 • 设置磁盘配额 39/42

  40. 实验环境要求 • 装有Red Hat Linux 9操作系统的主机 • Red Hat Linux 9的安装光盘一套 • 一人一台机器,一人一组  40/42

  41. 实验完成标准 • 改变服务程序的启动状态 使用chkconfig命令设置服务程序在指定系统运行级别中的启动状态,并进行确认 • 设置定时运行应用程序 在用户cron任务列表中设置使用touch命令定期更新特定文件的时间,并观察文件时间属性的更新 41/42

  42. 实验完成标准(续) • 查看分析系统日志/var/log/messages 查看“messages”文件的内容并分析:事件发生的时间、事件所在的主机名称、发送消息的系统程序名称、事件的消息内容 • 磁盘空间配额 对指定用户的文件数进行硬限制后,用户无法建立新文件并获得错误信息 42/4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