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561 Views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硕士论文答辩. 中国过去千年地表温度序列的初步重建及序列分析. 答辩人:初子莹 导师:任国玉 专业:气象学 研究单位:国家气候中心. 内容简介. 回顾总结 器测及代用资料分析 序列初步重建 重建结果检验 结果及不确定性分析. 研究意义. 评价过去百年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 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关键 气候模式检验的标准之一 第四纪气候变化研究的薄弱环节(刘东生,1997). 北半球千年温度曲线. 1700年来中国温度序列 ( 竺可桢,1973).
E N D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硕士论文答辩 中国过去千年地表温度序列的初步重建及序列分析 答辩人:初子莹 导师:任国玉 专业:气象学 研究单位:国家气候中心
内容简介 • 回顾总结 • 器测及代用资料分析 • 序列初步重建 • 重建结果检验 • 结果及不确定性分析
研究意义 • 评价过去百年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 • 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关键 • 气候模式检验的标准之一 • 第四纪气候变化研究的薄弱环节(刘东生,1997)
我国公元800来温度序列(王绍武,2000) (a)东部地区;(b)西部地区;(c)全国平均
我国过去2000年温度序列(杨保2001) a. Crowley方法重建 b.王绍武方法重建
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冬温序列(葛全胜等,2002)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冬温序列(葛全胜等,2002)
温度分区(REOF法) Ⅰ-北疆地区Ⅱ-西北地区;Ⅲ-青藏高原区; Ⅳ-东北华北东部区;Ⅴ-江淮流域;Ⅵ-华南地区
器测资料问题 • 资料长度过短 • 难以确定分区结果对世纪尺度空间分区的代表性 • 难以校订检验序列的低频变化
中国高分辨率代用温度资料空间分布图 (▲为树轮采样点,■为冰芯采样点, 阴影区为历史文献记录区)
代用资料问题 • 空间分布过于稀疏 • 难以使用典型相关回归及空间正交回归法进行重建 • 早期年表不能反映气候的低频变化
温度重建 • 在区域内选取与区域年温序列相关超过90%信度检验,并至少与区域内某一台站器测温度资料相关超过99%信度检验的年表,做多元回归直接重建区域年平均温度 • 回归方法:对所有选出年表不同组合做线性回归 • 检验方法:逐一剔除法
东北华北东部区地区(参考时期1959-1994,共4条年表)东北华北东部区地区(参考时期1959-1994,共4条年表)
江淮流域重建温度序列 江淮流域年温与葛全胜20台站42年冬温相关0.5610
结果比较 a-北京石花洞石笋纹层重建序列;b-内蒙古岱海湖泊沉积重建序列; c-金川泥炭孢粉序列;d-杨保中国温度变化序列; e-王绍武中国温度变化序列;f-本文重建中国温度变化序列; e-北半球温度变化序列(Mann&Jones2003)
温度变化成因分析 • 火山喷发事件(VEI≥ 5) vs.西部年温 • 9次喷发与西部年温降幅超过0.1℃的事件相对应 • NAO指数(Cook2002) vs.西部年温 • 公元730-1850年,相关系数达0.66 ; • 过去400年,西部地区温度变化滞后29年的相关系数可达0.40
总结 • 利用树轮资料重建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及东北华北东部区400-1000年年分辨率温度序列 • 不同方法重建西部地区年分辨率温度序列两条,长度分别为392年与990年 • 合成全国温度序列两条:10年分辨率400年温度序列&30年分辨率1000年温度序列
结论 • 四大区域的温度序列:百年左右涛动和50年左右周期;A.D.1000-1500,百年涛动信号较强;16世纪至今显著衰减。 • 公元900-1310年,中世纪暖期。11与13世纪为相对温暖阶段。东部超过了上世纪中期水平;西部序列亦相对温暖,但无法与现代暖期相提并论。 • 公元1310-1900年,小冰期。15、17、19世纪出现三次寒冷阶段。西部序列17世纪左右最为寒冷;东部序列19世纪与17世纪寒冷程度相当。 • 比较差异:16世纪早期异常温暖,该异常在本文的冬、西部序列中均有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