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第六章 成本计算

第六章 成本计算. 资产取得成本. 耗费资产成本.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成本. 产品生产成本. 一、材料取得成本计算. 运费、挑选整理费、保险费、定额内损耗等. (一)外购材料. 买价 + 附带成本. 注:运费、保险费等费用的分配. (二)自制材料. 等同于生产材料,类似于产成品的成本计算.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 借. 借. 贷. 贷. 二、固定资产. 1 、外购. 买价 + 附带成本. 运费、安装费、保险费、装卸费等. 请思考:如果固定资产的购入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话,该如何处理?.

jael-knapp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成本计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成本计算 • 资产取得成本 • 耗费资产成本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成本 • 产品生产成本

  2. 一、材料取得成本计算 运费、挑选整理费、保险费、定额内损耗等 (一)外购材料 买价+附带成本 注:运费、保险费等费用的分配 (二)自制材料 等同于生产材料,类似于产成品的成本计算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3.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 借 借 贷 贷 二、固定资产 1、外购 买价+附带成本 运费、安装费、保险费、装卸费等 请思考:如果固定资产的购入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话,该如何处理? 归集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 成本转出 减少 增加

  4. 例1: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买价32,500元,另外支付运费300元。例1: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买价32,500元,另外支付运费300元。 借:在建工程 32 800 贷:银行存款 32 500 库存现金 300 例2:上述设备又支付安装费5,000元后投入使用。 借:在建工程 5 000 贷:银行存款 5 000 借:固定资产 37 800 贷:在建工程 37 800

  5. 外包 自制 2、自建 例1:企业委托某建筑公司建造一厂房,一次性支付款项545,000元。 借:在建工程 545 000 贷:银行存款 545 000 例2:又拨付材料85,000元。 借:在建工程 85 000 贷:原材料 85 000 例3:上述厂房完工,经验收合格投入使用。

  6. 借:固定资产 630 000 贷:在建工程 630 000 例4:企业自行建造厂房,拨付产品98,000元。 借:在建工程 98 000 贷:库存商品 98 000 例5:又支付建筑工人工资215,000元。 借:在建工程 215 000 贷:银行存款 215 000 例6:上述厂房完工,经验收合格投入使用。 借:固定资产 313 000 贷:在建工程 313 000

  7. 以材料为例 一、总体思路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二、存货盘存制度 物价变动的影响 (一)永续盘存制 根据账簿记录计算增加数、减少数和结存数 1、优点:信息详细,便于检查和管理 2、缺点:需要设置详细的明细账 (二)实地盘存制 根据实地盘点先得出实存数,再计算其它数据 1、优点:不需要记录发出材料信息 2、缺点:不能全面反映信息,倒挤成本不一定可靠

  8. 三、存货计价方法 先进先出法 存货计价方法 后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

  9. 先购进的先发出 (一)先进先出法 账面结存价值接近市价

  10. 思考:在物价变动时对以上两种方法的影响 (二)后进先出法 发出存货价值接近市价

  11. 存货平均单价 (三)加权平均法 10.71 4284 10.71 3216 工作量减少,但只能在期末计算

  12. 期初结存存货 实际成本 本期增加存货 实际成本 + 存货平均单价= 期初结存存货 数量 本期增加存货 数量 + 1000 + 6500 存货平均单价= + 100 600 = 10.71(元)

  13. 每购进一次,算一次存货平均单价 (四)移动加权平均法 工作量增加,但可以分散计算

  14. 分批别保管,悬挂标签,设明细 (五)个别计价法 发出存货价值=发出存货数量x该批存货实际单价 期末存货价值=期末存货数量x该批存货实际单价

  15. 以前结存存货 实际成本 本批增加存货 实际成本 + 存货平均单价= 以前结存存货 数量 本批增加存货 数量 + 1033 1000 + + 2100 4400 存货平均单价= 存货平均单价= + + 100 100 400 200 第一次购入: = 10.33(元) 第二次购入: = 10.87(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