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 likes | 690 Views
第三章 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 有三個主要的因素會影響人際關係的發展: 一 、 情境因素 二 、 當事人的個人特質 三 、 兩個人之間特質的配合. 一、情境因素. 人與人之間,是否能夠建立關係,首先就會受到兩人之間時空因素的影響 也就是說,時空距離愈接近的的人,愈可能成為朋友 ﹑ 親密伴侶 ﹑ 或夫妻 ( 1 ) 接近性 ( 2 ) 熟悉性. ( 1 ) 接近性. 研究發現,兩個愈接近的人,愈可能彼此吸引,進而成為朋友 時空的接近性是建立友誼的先決條件,同時對於人際吸引也有重大的影響力 時空接近性除了友誼形成外,對於人們伴侶選擇上,也有其重大的影響力.
E N D
有三個主要的因素會影響人際關係的發展: 一、情境因素 二、當事人的個人特質 三、兩個人之間特質的配合
一、情境因素 • 人與人之間,是否能夠建立關係,首先就會受到兩人之間時空因素的影響 • 也就是說,時空距離愈接近的的人,愈可能成為朋友﹑親密伴侶﹑或夫妻 (1)接近性 (2)熟悉性
(1)接近性 • 研究發現,兩個愈接近的人,愈可能彼此吸引,進而成為朋友 • 時空的接近性是建立友誼的先決條件,同時對於人際吸引也有重大的影響力 • 時空接近性除了友誼形成外,對於人們伴侶選擇上,也有其重大的影響力
接近導致吸引的三個原因 • A 、因為距離接近,彼此互動所需付出的成本較少,而酬賞卻相對的較多之故
B、因為接近,導致增加獲取對方相關訊息的機會B、因為接近,導致增加獲取對方相關訊息的機會 • C、因為彼此接近的人,容易產生熟悉的感覺,進而增加彼此的吸引力
(2)熟悉性 • 對於越熟悉的事物,我們越可能產生喜歡的感覺,對人也是如此 • Zajonic在1968年提出來所謂的「曝光效應」,就是認為若增加一個人的曝光率,就可以增加我們對此人的喜歡程度
Moreland 和 Beach (1992) 利用真人所進行的研究,也發現這種「曝光效應」 • 除了對他人的喜歡程度外,對於我們自己的面貌也會受到熟悉性的影響
熟悉導致吸引的三點原因: • A 、一個人的重複出現會增加我們辨識出這個人的可能性,因而減少不確定、不安的感覺,而增加了對這個人的正向感覺 • B、對一個人熟悉時,我們較可以預測對方的行為 • C、對一個人熟悉時,越可能發現或假設對方與我們相似,因而增加對此人的好感
(2)熟悉性的侷限 • A 、當我們一開始接觸某個人,如果形成愉快或至少中性(neurtral)的初始知覺,則此人的重複出現,的確會增加其吸引力 • 但是如果初始知覺是負面的,則只是重複曝光或距離接近,並無助於增加我們對此人的喜愛 • Perlman 和Oskamp(1971)的一項實驗即証實
B、當兩個人之間的興趣(interests)﹑需求(needs)﹑個性(personality)相抵觸時,空間的距離愈大,見面的機會愈少,彼此的爭執或衝突,反而可能減少B、當兩個人之間的興趣(interests)﹑需求(needs)﹑個性(personality)相抵觸時,空間的距離愈大,見面的機會愈少,彼此的爭執或衝突,反而可能減少
C、當刺激人物重複出現太多次之後,也可能引起人們厭煩(boredom)﹑或過度飽和(satiation)的感覺,而達到了曝光吸引效果的極限
D、除了接近性與熟悉性之外,根據人際吸引的增強情感理論(reinforcement-affect model of attraction) • 當人們處於愉快的情緒時,伴隨此情境出現的人,也會讓我們較為喜歡
二、個人特質 • 雖然空間的接近和熟悉感,是人們能夠彼此接觸﹑互動﹑建立人際關係的基礎 • 雖然,每個人喜歡的類型都不一樣,但是某些個人特質的人還是讓大部分的人都較為喜歡的 • Anderson (1968) 的研究指出,人們對於某些人格特質,仍有一致性的喜好或厭惡
表3-1 個人特質受到喜歡的程度(續) 資料來源:摘自Anderson (1968)
二、個人特質介紹 • (1)真誠 • (2)溫暖 • (3)能力 • (4)外表吸引力 • (5)其他令人愉快的人格特質
(1)真誠 • 在Anderson的研究結果發現,被評定為最令人喜歡的前八項特質當中,有六項是與「真誠」有關的;評定為最不為人喜歡的十一項特質當中,也有六項是與「缺乏真誠」有關的
(2)溫暖 • Folkes 和 Sears (1977) 發現,當人們喜歡﹑讚美﹑或贊同某些人或事物時,他們會表現出溫暖的樣子
非語言的行為(nonverbal behaviors) • 經常笑臉贏人,以專注的眼神看著對方
(3)能力 • 人們通常會喜歡聰明、有能力的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跟有能力的人在一起,對我們較為有利﹐提供較多的酬賞 • 不過,能力很強或接近完美的人,可能會讓人覺得不舒服,而降低其被喜歡的程度,而如果這些人顯露出一些瑕疵或遭遇挫敗時,會比完美無缺時,更受人歡迎 • Anderson, Willerman, 和 Floyd(1966)的研究,即證明了這種現象
(4)外表吸引力 • 大多數的研究都證實外表美麗的人,的確較受到他人的歡迎,而且,在社會互動中,也獲得較好的待遇(preferential treatments) • Walster早期一項著名的研究及Walster, Aronson, Abrahams, 和 Rottman等人(1966)的「電腦約會」實驗,也說明了美麗的效果
外表吸引力重要的原因︰ • A 、外表吸引力是社會讚許(social desirability)的一種特質,看到美麗的人,會因發我們產生正向的情緒 • B、因為人們通常具有「美即是好」(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
C、因為美麗具有「散逸效果」(radiatign effect of beauty) 人們可能認為,讓別人看到自己和一位非常具吸引力的人在一起,可以增進自己的公眾形象(public image)
(4)外表吸引力的侷限 A 、這種「美即是好」的效果,只在社會能力(social competence)上最為明顯 • 但除此之外,外表在預測個人生活適應(adjustment)﹑智力﹑正直(integrity)﹑關心他人(concern for others)等方面,卻只有中等﹑甚至沒有任何效果
B、外表的吸引力只有在訊息有限的情況下(例如形成第一印象﹑或根據照片進行判斷),才會產生重大可觀的影響力,但是,對於長期的人際關係,就沒有那麼明顯的效力了B、外表的吸引力只有在訊息有限的情況下(例如形成第一印象﹑或根據照片進行判斷),才會產生重大可觀的影響力,但是,對於長期的人際關係,就沒有那麼明顯的效力了 • 一方面可能因為兩人互動的時間和頻率增加之後,人們對彼此內在的特質會有更為深入的瞭解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人有感覺適應(sensory adaptation)的現象:與美人相處,久也不見其美,所以,外表的影響力,也會逐漸變小
(5)其他令人愉快的人格特質 • 幫助、關懷體貼別人的人,不總是責備別人以及幽默、開朗、負責任的人等等,具有令人愉快的人格特質的人,都較受人喜愛
三、兩個人之間特質的配合 • (1)相似性 • (2)互補性
(1)相似性 • Newcomb在1961年,首先針對「相似導致吸引」的現象從事研究。 結果發現: • 在交往之初,空間距離是決定友誼的最重要因素,住得越近的學生越常往來; • 但到了後期,彼此之間態度、價值觀,以及人格特質的相似性變成影響友誼的最重要因素
Byrne將這種「態度愈相似的人,彼此愈喜歡對方。」︰「態度相似」與「喜歡程度」之間的正向關係,稱為「吸引法則」Byrne將這種「態度愈相似的人,彼此愈喜歡對方。」︰「態度相似」與「喜歡程度」之間的正向關係,稱為「吸引法則」 • 所以人們會採用「適配原則」(matching principle),挑選那些與自己在態度﹑社會背景﹑人格等方面,較為接近的人,作為朋友﹑約會的對象或配偶
相似性會導致吸引的原因 • A 、避免衝突 • Rosenbaum (1986) 更進一步指出,不但態度相似會導致喜歡,而且,態度的相異(dissimilarity)也會產生排斥(repulsion)
Rosenbaum認為,人際關係的形成是一個兩階段的歷程(two-stages processes) • 在第一個階段 • 在第二個階段
(2)互補性 • 由研究發現,需求的互補(complementary needs),是關係能夠長久維持的重要因素,而“相異吸引”的互補性有兩種形式: • A、需求 • B、角色互補
(2)互補性的形式 • A、需求上的互補,也就是一方所需要或缺少的,正是另一方所能提供或具備的,可能導致彼此間的吸引﹐可以滿足彼此的需求: • 一個希望被呵護、照顧的人,遇到一個喜歡照顧、保護他人的人,二人的需求,都能獲得滿足
B、至於角色互補所導致的人際吸引,是因為彼此在社會角色上的功能互補,使得彼此相互契合,所導致的人際吸引形式B、至於角色互補所導致的人際吸引,是因為彼此在社會角色上的功能互補,使得彼此相互契合,所導致的人際吸引形式
人際關係的發展階段 • 以上這些不同的因素,對於人際關係不同的發展階段,也具有不同的影響力 • Murstein(1977)的刺激價值角色理論(stimulus-value-role theory),認為在人際互動的初期,我們所擁有的有關對方的訊息,是相當有限的
他人的外表長相,可能是我們唯一能夠得到的訊息,因此具有重大的影響力,而其他相關的刺激性訊息(stimulus information)
當人際關係逐漸發展與深入之後,價值﹑信念﹑或態度的相似,可以增加彼此的喜歡當人際關係逐漸發展與深入之後,價值﹑信念﹑或態度的相似,可以增加彼此的喜歡 • 相對地,如果發現對方在這些方面的差異,也可能降低原先的喜歡
最後,如果雙方關係持續發展下去,則可能進入角色階段︰最後,如果雙方關係持續發展下去,則可能進入角色階段︰ • 雙方對對方的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將會影響到彼此的關係 • 如果彼此的角色期待能夠相容(compatible)或相符,雙方的關係就能維持下去;反之﹐人際關係就可能瀕臨破裂的危險
焦點討論 女性的全民公敵—肥胖
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 • 常發生於15-30歲的女性,男性患病率則較女性少,其他年齡層或因職業需要而要維持體重的人也有可能產生,如演員、舞者、模特兒、騎師、摔角選手等有都較高的罹患率。香港最近一項調查顯示,有厭食症及貪食症徵狀或傾向的人約佔人口的一成,而症狀較嚴重者約有3%,病患多出現於較富裕的家庭。厭食症目前尚無可直接治療的藥物,多數個案是起伏不定且併發其他焦慮、憂鬱、強迫性想法、或自殺傾向等病症,有少數急遽惡化致死,也有幾近痊癒的個案。研究指出,發病5到8年內,有5%的死亡率,發病20年以上,死亡率則上升到13-20%。 • 扭曲偏差的身體形象認知
The End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