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69 Views
第八章 班級氣氛與學習. 授課老師:蕭金土 教授 學生: M99C0102 497c0040 M9810237 699D0015 参考書目:吳清山 等 ( 民 87) :班級經營,台北市 :心理出版社,第 433~466 頁。. 報告綱要. 一、班級氣氛及期評量方式 二、師生關係與班級氣氛 三、班級氣氛與認知學習 四、班級氣氛與情意學習 五、增進班級氣氛的原則與策略. 第 一節 班級氣氛及評量方式. 壹 . 班級氣氛的意義 貳 . 班級氣氛的評量方式. 壹 . 班級氣氛的意義. 一 . 何謂班級氣氛 ? 二 . 團體的影響
E N D
第八章 班級氣氛與學習 授課老師:蕭金土 教授 學生:M99C0102 497c0040 M9810237 699D0015 参考書目:吳清山 等(民87):班級經營,台北市 :心理出版社,第433~466頁。
報告綱要 • 一、班級氣氛及期評量方式 • 二、師生關係與班級氣氛 • 三、班級氣氛與認知學習 • 四、班級氣氛與情意學習 • 五、增進班級氣氛的原則與策略
第一節 班級氣氛及評量方式 壹.班級氣氛的意義 貳.班級氣氛的評量方式
壹.班級氣氛的意義 一.何謂班級氣氛? 二.團體的影響 三.班級氣氛的影響因素 四.班級氣氛的種類 五.小結
五.小結 • 麥金尼等人曾探討教師行為與學生學業成就的關係,發現兩者相關達 .60;中原大學楊國樞教授研究中發現:班級氣氛愉快與否對學生的學業成績有所影響,班級氣氛愉快的有較好的學業成績;反之則較差。
五.小結 因此創造良好的班級氣氛有助於促進師生之間的良好關係,從而建立學生積極的自我觀念是師生共同的責任。
貳.班級氣氛的評量方式 社會學觀點:葛傑爾和泰倫等人將班級視為一種社會體系。 心理學觀點:研究以團體動力學(Groupdynamics)與社交測量(Socio-metry)的理論為主。
貳.班級氣氛的評量方式 ㄧ.葛傑爾和泰倫班級社會體系基本模式 二.巴克雷班級氣氛量表(BCCI) 三.學習環境量表(LEI)
第二節師生關係與班級氣氛 壹、教師期望與學習成就 貳、教師教導方式與學習成就
壹、教師期望與學習成就 • 結論:兒童自入學後,與教師的接觸日益增加,教師對兒童的期望透過師生交互作用與教師行為而傳達,對兒童的人格、自我概念、成就動機以及學業成就,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力量。 • 為避免期望太高造成兒童過多的壓力與挫折,以及期望過低助長其怠惰與消沈,教師對班上學生應有合宜的期望水準,以激發其學習動機與努力的熱忱。
貳、教師教導方式與學習成就 1.「教師中心型」 2.「學生中心型」 3.「師生交互作用型」
貳、教師教導方式與學習成就 • 嚴厲專制(學習態度差、情緒不穩) • 開明專制(學生依賴性、缺乏動機)
貳、教師教導方式與學習成就 • 四種領導方式 1.「高倡導、高關懷」 2.「低倡導、高關懷」 3.「高倡導、低關懷」 4.「低倡導、低關懷」
貳、教師教導方式與學習成就 1. 高結構、高參與 2.高結構、低參與 (順從性高) 3. 低結構、高參與(獨立性高) 4. 低結構、低參與
貳、教師教導方式與學習成就 • 結論: 1.為要實現不同的教學目標(認知、情意及技能),必須採用不同的教導方式。 2.教師應視教學目標的不同、學生個別差異及教室情境的不同,適時的應用權威與關懷。 3.探討教師的教導方式與學生學習成就之關係,宜考慮師生間的交互作用。 4.教導方式至少包括權威與情意(關懷)兩個層面。
第三節班級氣氛與認知學習 壹、學習動機 貳、學習成就
壹、學習動機 認知學習成功的三要件
壹、學習動機 • 追求成功的動機傾向 (Tendency to achieve success) • 避免失敗的傾向 (Tendency to achieve failure) • 傾向=個人動機x預期x 外在誘因 T=Mx Px I (T=tendency,M=motive,P=probability,I=incentive)
壹、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 學習成就 顯著相關
壹、學習動機 小結 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扮演「動機管理者」的角色,協助班級氣氛的建立。 教師對於學生越瞭解,則愈能將科目知識,及學生需要動機進行聯結。
貳、學習成就 • 華爾堡-學習與教導模的一般式 (A Model for Research o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學習是教導、性向、環境及其相關係數的函數。 L=學習Learning;I=教導 Instruction A=性向Attitude;E=環境Environment L=f(Ii.Aj.Ek) L=f1(Ii)+f2(Aj)+f3(Ek)+f4(Ii.Aj)+f5(Ii.Ek) +f6(Aj.Ek)+f7(Ii.Aj.Ek)
貳、學習成就 小結 班級氣氛影響學生深遠,使學習環境呈現和諧與積極,乃是教師職責。
第四節班級氣氛與情意學習 壹、學習態度 貳、人格陶冶
壹、學習態度 (2) • 一、凱勒曼態度改變的三種程序說(Ke-lman’s Three-process Theory of Attitude Change) 1.遷就 2. 模擬 3. 個人內在化價值改變 皆能滿足個人需求
壹、學習態度 (3) • 二、盧森柏格的情意認知一致說(Rosenberg’s Theory of Affective Cognitive Consistency)
壹、學習態度 (4) • 三、卡茲的態度機能說(Katz’s Functional Theory of Attitude)
第五節增進班級氣氛的原則與策略 • 壹、原則 • 貳、策略
壹、原則(1) • 一、教師的職責與態度
壹、原則(2) • 一、學生的職責與態度
貳、策略 身教、物質情境、文化情境、人際情境等 • ※潛在課程更能影響班級氣氛。 • 一、建立正確的教師價值觀 • 二、人性化教育目標的強化 • 三、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並重 • 四、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