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likes | 697 Views
校本培训. 新课程理念下的 有效听课. ☆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误区 ☆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者的角色定位 ☆ 新课程理念要求转变听课的关注点 ☆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的基本方法 ☆ 做好听课纪录要关注哪些 ☆ 新课程理念下的听课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误区.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 表现为缺乏教研教改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听课对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把听课当成一种应付学校检查的任务来完成。以至于出现在听课时马虎应付者有之;做其他事情者有之;只当“记录员”者有之。以这样的心态去听课完全失去了听课的效果,达不到听课的目的。.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误区.
E N D
校本培训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听课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误区 ☆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者的角色定位 ☆ 新课程理念要求转变听课的关注点 ☆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的基本方法 ☆ 做好听课纪录要关注哪些 ☆新课程理念下的听课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误区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 表现为缺乏教研教改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听课对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把听课当成一种应付学校检查的任务来完成。以至于出现在听课时马虎应付者有之;做其他事情者有之;只当“记录员”者有之。以这样的心态去听课完全失去了听课的效果,达不到听课的目的。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误区 二、听课缺乏计划 表现为听课缺乏计划,随心所欲,高兴或有时间就去听,不高兴或时间紧时就不去听。 听课教师要在学校和教研组的统一要求下,结合自己的实际安排好听课计划,如听哪些老师的课、安排什么时候去听、听课目的等等都要作周密安排。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误区 三、没有调整好听课心态。 表现为听课时以挑剔的目光去寻找讲课教师授课时的小小缺憾。经常在听课后把讲课教师贬低得一文不值,体无完肤。为此,听课前一定要树立学习经验的心态,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听课,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的选择本来就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新课程要求教师听课要做到五心:诚心、虚心、专心、细心、公心。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误区 四、听课前不做任何听课准备。 表现为认为听课只要带着耳朵进教室就行了,事先不做任何必要的听课准备。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匆忙忙走进教室,糊里糊涂地听,不理解授课老师的教学意图,不熟悉教材,不熟悉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听课前做好学识准备和物质准备。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误区 五、听课只关注授课教师的教。 表现为在听课时只关注教师怎么讲,在课后评论的也是教师怎么讲,很少有人关注学生学得如何。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以人为本、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等教学原则,要求我们的听课也必须在关注教师活动的同时关注学生活动,在关注教法的同时关注学法。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误区 六、不能做到跨学科听课。 表现为认为听课就是听与自己同学科的课,而从不跨学科听课。新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打破学科界限,注重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为全面的知识。跨学科听课,有利于拓展教师的教学思维,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使不同的教学内容相互沟通,使听课者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获取改进自己所教学科教学的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误区 七、听课后不注意交流反思与评课。 有些教师听完课后一听了之,不对课堂实况进行回顾反思,不会带着听课过程中的疑问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不去进一步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思路。其实通过交流,可以更清晰的分析课堂中的成功与失败,更好地借鉴教师的经验和教训。有些教师评课时要么一味的说好话,要么挖苦讽刺,不能按照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去评课。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误区 八、听课忽略细节要求。 表现为自己上课能够做到人为师表,但听课时忽略一些细节。比如听课迟到,影响教师的讲课、学生的学习,听课不尊重老师的劳动,不注意场合,随便和他人闲谈乱扯。
新课程下听课者的角色定位 听课要想听出特点,抓住实质,评出水平,就需要听课者依据自己不同的听课目的和听课任务,准确定位自己的听课角色。新课程要求听课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听课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下听课者的角色定位 一、进入“学生”的角色 当听课者进入学生的角色时较多的关注: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活动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展开的,因此在关注教与学双边活动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听课者必须首先有意识地转变角色,要使自己处于“学”的情境中,从学生的角度去反思教师的教学是否兼顾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去看教师怎样教或怎样处理教学内容、怎样引导、如何组织,学生才能听得懂、能探究、能应用、会掌握。
新课程下听课者的角色定位 二、进入“教师”的角色 进入教师的角色时要关注: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如何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采取了哪些教学手段;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安排哪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课堂教学氛围如何等等。 进入教师角色要避免两种态度:一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看不到长处,不理解讲课者的良苦用心;二是低格调地同情、理解,看不到授课者的缺点和短处。
新课程下听课者的角色定位 三、进入“学习”者的角色 听课者要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去发现授课者的长处,发现课堂教学的闪光点,以及对自己有启迪的东西,做到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们普通教师在听课时应该是审美者而不是批评家,要多学习授课者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从这个角度讲,听课教师不仅要用美的眼光去感受授课者的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等外在的美;还要去领略授课者如何通过精巧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科学的理性美;更要用心去体会授课者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这是更高境界的美,值得我们永远去追求学习。
新课程下听课者的角色定位 四、进入“指导者”角色 听课是指导培养教师的一个重要途径。听课者如果从指导者的角度来听课,首先是熟悉教材,掌握大纲。在课前就能同教师一起备课,分析教材,设计教案。其次,做到居于学术的高度,运用已有的教育理论素养和自身的教学经验,能对课堂教学做出分析和判断。既能抓住教者的教学风格和长处,又能准确地发现教者的失当和不足。再次,要对课堂教学细心地观察,敏锐地发现优点,以便评课时及时给以肯定,指导和扶植。第四,准确地发现讲课者的不足,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对授课者改进和提高的建议,为授课者做好指导性评议。
新课程下听课者的角色定位 五、进入“管理者”的角色 听课者如果将自己置于管理者的角度,就要履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估的职责。进入这种角色,首先要求听课者要统观全面,居高临下,身在某一具体课堂上,通过授课教师的实际授课,抓住那些富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并从教学系统的高度有的放矢地向教师提出发扬、改进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其次,要根据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对教师的工作态度,责任心,乃至业务水平等诸方面做出分析,为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和搞好业务水平提高提供依据。
无论听课教师在听课时将自己定位于何种角色,都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无论听课教师在听课时将自己定位于何种角色,都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
新课程要求转变听课中的关注点 1、从偏重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师生互动、关注学生如何自主、主动学习。 以前听课偏重关注老师的教,而忽视注意学生的学。现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听课的关注点也变了。教师要更多地观察师生之间如何互动,更多地观察全班的每一个学生是否都自主、主动地参与到发现、思维、探索、操作的学习过程中,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
新课程要求转变听课中的关注点 2、从偏重关注知识点的掌握转向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一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的,不能单纯关注几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应更多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在这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情况。
新课程要求转变听课中的关注点 3、从偏重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转向关注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看出在学生身上蕴藏的学习潜能,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应受到保护。我们在课堂上就应当更多地培养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提问、质疑,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这方面应当成为教师在听课和自身教学中关注的重点。
新课程要求转变听课中的关注点 4、从偏重关注单一化的教学手段转向关注多种媒体的科学选择和合理运用。 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一些观摩课都较多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老师舍得下工夫花时间制作多媒体课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应当克服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不要认为没有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就不是好课。能够根据实际条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落实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就是成功的教学。
新课程要求转变听课中的关注点 5、从偏重关注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 传统教学理念以为评价是单元测验或者期中期末考试的事。课堂上最多也只是关注学生课堂练习或当堂小测的结果,注意力较多集中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结果上。新课程提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其主要特征就是强调过程性评价,因此,课堂教学中能否发挥教师、学生各评价主体的能动作用,开展对学生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的即时评价,发挥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导向、激励以及诊断、反思提高作用,理所当然成为听课应关注的重要方面。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的基本方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掌握听课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成以下五个字,即:听、看、记、想、谈,要做到听、看、记、想、谈有机的结合。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的基本方法:听 1、 听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 听上课老师是怎样复习旧知识的?是怎样引入新知识的?是怎样讲授新课的?是怎样巩固新课知识的?是怎样结尾的?是怎样布置作业的?还要听是怎样提出问题的?是怎样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的?是怎样启发学生思维的?是怎样进行学法指导的?只有这样多问几个为什么,听后对本节课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客观分析,才能达到心中有数。而要做到这些,听者在听课之前必须有所准备。首先,要掌握《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其次,要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特点和听课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听课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的基本方法:听 2、听授课教师的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活动多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传递信息的。因而要听教师的语言是否科学准确、言简意明;是否生动有趣、富有感染性;是否具有激励性;引导是否得当,组织是否到位以及课堂随机应变的艺术等。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的基本方法:听 3、听学生的发言。 通过听学生的发言甄别教师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智慧的生成。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的基本方法:看 看教师: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的基本方法:看 1、看授课者在课堂教学中折射出的教学思想,特别是与当前的课程改革理念是否相符。 要看教师关注的是自己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是关注少数学生,还是全体学生;是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还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要看教师是否将学科新课程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能否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还要看教师的教学作风是否民主,学生是否得到“解放”,是否构建和谐课堂等等。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的基本方法:看 2、看课堂教学的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是检验教师课堂有效教学和教学目标是否落实的试金石。这里不仅要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程度,要看学生技能的培养和达成,更要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使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有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情感,收获的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收获的是终身发展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的基本方法:看 3、看授课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挖掘和处理。 主要看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整合,看教学重点难点的突出和突破,看教学时间的分配,看教学程序是否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教学手段的运用等等。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的基本方法:看 4 、看授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看教师板书是否合理,看教师运用教具,特别是现代化教学设备是否熟练,看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看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处理是否巧妙。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的基本方法:看 看学生:看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看学生的“学习”。这里的“学习”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学,而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看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学习,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看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看学生与老师的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能否主动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意见,善于合作、乐于交流,是否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精神;还要看学生的思维品质的表现。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学生的课堂表现能折射出教师的教学思想,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素质。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的基本方法:记 记就是记录听课时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主要内容。记听课的日期、节数、班级、学科、执教者、课题、课型;记录教学的主要过程,包括主要的板书要点;记录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情况;记本节课的教学思想和教材处理,记录对这堂课的简要分析。记录要有重点,详细得当。教学过程可作简明扼要的记录,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的好的做法或存在不足的问题可作较详细记载,并加批注。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的基本方法:想 听课者在课堂上不仅要边听、边看,还要边想。就是想一想这堂课有什么特色?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结构是否科学?教学思想是否端正?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注意点是否强调?板书是否合理?教态是否自然而亲切?教学手段是否先进?教法是否灵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的调动?教学效果如何?有哪些突出的优点和较大的失误?听者听后可设身处地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节课我该怎样上”、“假如学生向我这样质疑怎么办”、“为什么执教者的学生听课兴趣这么浓”等等。
新课程理念下听课的基本方法:谈 谈就是和授课老师谈,和听课学生交谈。可先请上课老师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感受,请学生谈对这节课的收获与不足,统计学生对这节课的满意情况和目标达成情况,然后再由听课老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谈这节课的特色,谈听这节课受到的启迪与所学到的经验,谈这节课的不足之处,谈自己的思想与建议。交换意见时要抓住重点,做到明确的问题不含糊,吃不准的问题不回避,但要注意可接受性,切忌信口开河、夸夸其谈。要突出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特别是教学效果方面,因为一堂课的优劣,最终还是体现在教学效果上。
做好听课纪录要关注哪些 一堂课教学设计的内容很丰富,要非常详细地记录每一细节,是很难办到的,因此,应该有选择地做好记录。
做好听课纪录要关注哪些 1、要关注教学环节设计。 要关注情境创设、新课导入、新知探究、新知巩固、应用与拓展等教学环节设计。看是否能够做到灵活调整,调控课堂,达到激活课堂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课堂教学环节,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得一环紧扣一环的,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学生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做好听课纪录要关注哪些 2 、要关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列举典型题例,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解决问题要关注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这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认真细心揣摩。
做好听课纪录要关注哪些 3、要关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怎样从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移,怎样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怎样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质疑与比较,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学会概括、归纳与小结,学会操作与演示,学会讨论、辩论与争论等。
做好听课纪录要关注哪些 4、要关注辅助手段的应用与板书设计。 听课时,还要认真琢磨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还要关注教师如何设计板书,是否做到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提纲挈领。
做好听课纪录要关注哪些 5、要关注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 既要关注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达到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目的,又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做好听课纪录要关注哪些 6、关注教师的身体语言。 教师在讲课中,往往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往往会使用各种身体语言进行强化,如一个眼神,一个会意或鼓励的微笑,一个恰到好处的手势,乃至教师在讲台上的步伐等等。教师的举手投足都是教学进程的一部分。当然,并不需要记下所有的动作,而是记下教师使用得较好的身体语言或不当部分。
做好听课纪录要关注哪些 7、关注听课者即时的思考和评价。 授课教师的讲课往往对听课者产生影响,听课者在听课过程中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选用、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语言的特点、教学思想的体现等产生的随感、思考和评价都应及时记录下来,以利于课后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听课反思 一节课听完了,其优劣得失尽收眼中,其过程细节也皆记在本上,是不是就完事了呢?当然不是!我们听课的目的是为了借其长为我所用,见其短以之为鉴。因此,听课者每次听课后都要对听课内容进行及时的反思。 课后反思是听课教师在听课后自觉地对自己的听课内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听课方式下,听课者重点反思的是别人,很少主动结合自我的教学实践进行系统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的听课反思 听课后反思的基本内容 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听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课后反思,应该着重围绕以下十个方面进行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的听课反思 1、从教学目标、内容、重点、方法等的协同程度方面反思。 反思教学的目标是否明确,主要看师生是否都明确各自的教与学的目标;反思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主要看是否把握了知识规律和应用知识的规律的教学,是否讲清了理解知识的关键点;反思教学方法组合是否得当,主要看所采用的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组合的原则,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等;教学目标是统领性的,是教学展开的依据和核心,它只有与内容、重点、方法相互协调,才能最终落到实处。
新课程理念下的听课反思 2、从课堂教学结构的适宜程度方面反思。 课堂教学是按照一定的序列展开的,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步骤,表现为若干个不同的环节。这些环节安排的适宜程度直接涉及到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反思课堂教学结构的适宜程度,主要是看课堂教学程序的展开是否符合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是否符合既定学生认知的特点。
新课程理念下的听课反思 3 、从师生关系中“两主”作用是否协调方面反思。 主要看教师对教材的组织,对学习任务的表达、解释与顺序安排是否适于既定的学习者;学生对教材和教师指导的理解是否透彻;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动机是否强烈;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出现的,师生互动是如何展开的,互动的类型有哪些;学生有没有主动发言、提问的机会,有没有表达自己情感和观点的机会等。
新课程理念下的听课反思 4 、从教材的示范作用是否得到发挥方面反思。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往的媒介,教师并不能一味讲授课程标准以及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或者说“二度加工”,主要看授课教师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
新课程理念下的听课反思 5、从时量分配容量是否合理适中方面反思。 时量分配主要看重点、难点的教学与教学高潮的呈现是否一致;各教学环节的时量与教学任务是否匹配;是否安排了充分的学生活动时间。容量主要看教学是否做到有张有驰;知识呈现是否有密有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