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6

广东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休 克. shock. 广东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休 克.  概述  病因与分类  发展过程和发病机制 功能与 代谢变化 多器官功能 障碍和衰竭 防治的病生基础. 概述. 休克 shock. 面色苍白 四肢湿冷 脉搏细速 尿量减少 神志淡漠 血压下降. 概述.  认识过程. • 1731 年 首次应用 “ shock ”. • 1895 年 Waren 经典描述. • Ⅰ , Ⅱ 战时 血压 是关键. • 1960 年后 微循环障碍学说. 血流  是关键. 细胞、分子水平. • 1980 年后. 概述.

ja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广东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休 克 shock 广东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2. 休 克  概述  病因与分类 发展过程和发病机制 • 功能与代谢变化 • 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 • 防治的病生基础

  3. 概述 休克 shock

  4. 面色苍白 四肢湿冷 脉搏细速 尿量减少 神志淡漠 血压下降 概述 认识过程 •1731年首次应用 “shock” •1895年Waren经典描述 •Ⅰ,Ⅱ战时血压是关键 •1960年后微循环障碍学说 血流是关键 细胞、分子水平 •1980年后

  5. 概述  概念 有效循环血量 组织灌流量 致病因子 休克 微循环功能障碍 细胞损伤器官功能衰竭 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

  6. 休 克 概述  病因与分类 发展过程和发病机制 • 功能与代谢变化 • 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 • 防治的病生基础

  7. hemorrhagic shock (失血性) • burn shock (烧伤性) • traumatic shock (创伤性) • infectious shock (感染性) • anaphylactic shock (过敏性) • cardiogenic shock (心源性) • neurogenic shock (神经源性) 病因与分类  分类 按 病 因 分 类

  8. 病因与分类  病因 • 失血与失液 失血性休克 失血 失液 >20%总血量 血容量

  9. 病因与分类  病因 • 烧伤 • 创伤 烧伤性休克 创伤性休克 血容量 疼痛

  10. 病因与分类  病因 • 感染 感染性休克 内毒素作用 • 过敏 过敏性休克 • 强烈神经刺激 神经源性休克 疼痛 血管运动中枢抑制 血管床容积

  11. 病因与分类  病因 • 心脏和大血管病变 心源性休克 心输出量

  12. 病因与分类  分类 • 按发生起始环节分类 共同基础:有效循环血量

  13. 血容量充足 正常血液循环 心泵功能正常 血管容量正常 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14. 克 血容量  心泵功能障碍 血管容量  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15. 心输出量 血压 有效循环血量 病因与分类 • 按发生起始环节分类 • 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 血容量 失血性休克 烧伤性休克 创伤性休克

  16. 病因与分类 • 按发生起始环节分类 • 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 • 血管源性休克(vasogenic shock) 血管床容积 感染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神经源性休克 微血管淤血 有效循环血量

  17. 病因与分类 • 按发生起始环节分类 • 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 • 血管源性休克(vasogenic shock) •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心泵功能 心输出量 有效循环血量

  18. 病因与分类  分类 • 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 低排高阻型休克 • 高排低阻型休克 • 低排低阻型休克

  19. 病因与分类 • 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冷休克 • 低排高阻型休克 低动力型休克(hypodynamic shock) 特点: 心排血量低,外周阻力高 见于: 低血容量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部分感染性休克

  20. 病因与分类 • 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暖休克 • 高排低阻型休克 高动力型休克(hyperdynamic shock) 特点: 心排血量高,外周阻力低 见于: 部分感染性休克 神经源性休克

  21. 病因与分类 • 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 低排低阻型休克 特点: 心排血量低,外周阻力低 见于: 部分心源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22. 休 克 概述  病因与分类  发展过程和发病机制 • 功能与代谢变化 • 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 • 防治的病生基础

  23. 发展过程与发病机制 急性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 休克的分期 休克发病机制

  24. 发展过程与发病机制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 )

  25. 七个单位、三条通路、两个闸门 microcirculation

  26. 发展过程与发病机制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 ) 受神经体液调节 调节 交感神经 体液因素 受体 血管收缩 血管舒张 毛细血管交替开放

  27. 发展过程与发病机制 (根据微循环改变) 休克的分期 休克早期 缺血性缺氧期 Ⅰ 以失血性休克为例 代偿期 休克进展期 Ⅱ 淤血性缺氧期 可逆性失代偿期 休克晚期 微循环衰竭期 Ⅲ 休克难治期

  28. 发展过程与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29. 正常 缺血性缺氧期

  30. 缺血性缺氧期 ischemic anoxia phase 微循环的改变 微血管持续痉挛 毛细血管前阻力 真毛细血管网关闭 毛细血管后阻力 A-V短路开放 微循环灌流?

  31. 缺血性缺氧期 轻度收缩 明显收缩 少灌少流 灌少于流

  32. 感染 过敏 失血失液 心衰 缺血性缺氧期 微循环障碍机制 烧伤 创伤 血管床容量 心输出量血压 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

  33. 致病因子 -R -R AngⅡ TXA2 ET 皮肤内脏 微血管收缩 动-静脉 短路开放 缺血性缺氧期 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儿茶酚胺 微循环灌流 微循环缺血性缺氧

  34. 缺血性缺氧期 微循环改变的代偿意义 血液重新分布 皮肤 内脏 骨骼肌 肾血管收缩 脑A 冠脉 收缩弱 维持心、脑供血

  35. 缺血性缺氧期 微循环改变的代偿意义 自身输血 微、小静脉收缩 血管床容积 回心血量

  36. 缺血性缺氧期 微循环改变的代偿意义 自身输液 前阻力>>后阻力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组织液入血管

  37. 自身输血 回心血量 维持BP 自身输液 保证心、脑供血 血液重新分布 缺血性缺氧期 微循环改变的代偿意义

  38. 病 因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CNS兴奋 汗腺 分泌 皮肤 内脏 血管收缩 心率 心收缩 尿量 肛温 脸色苍白 四肢湿冷 烦躁 不安 脉搏细速 脉压 出汗 缺血性缺氧期 临床表现

  39. 发展过程与发病机制 (根据微循环改变) 休克的分期 休克早期 Ⅰ 缺血性缺氧期 代偿期 休克进展期 Ⅱ 淤血性缺氧期 可逆性失代偿期 休克晚期 Ⅲ 微循环衰竭期 休克难治期

  40. 缺血缺氧期 代谢产物 酸中毒 内毒素 内皮C-白C 粘附分子表达 微血管扩张 通透性增加 静脉端C粘附 血液粘度增加 淤血性缺氧期 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组胺 腺苷 激肽 K+ 微循环淤血性缺氧 毛细血管前阻力 后阻力

  41. 淤血性缺氧期 舒张 微循环的改变 微血管舒张 毛细血管前阻力 真毛细血管网开放 毛细血管后阻力 灌而少流 灌大于流

  42. 血压 缺血缺氧 心输出量 血管床大量开放 回心血量 血管流体静压 血浆渗出 微循环淤血 淤血性缺氧期 微循环改变的后果 失代偿表现 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 恶 性 循 环

  43. 肾血流 淤血性缺氧期 临床表现 血压进行性下降 微循环淤血 回心血量 皮肤淤血 血C粘附 肾淤血 心输出量 脑缺血 动脉血压 皮肤紫绀 出现花斑 少尿无尿 神志淡漠 昏迷

  44. 发展过程与发病机制 (根据微循环改变) 休克的分期 休克早期 Ⅰ 缺血性缺氧期 代偿期 休克进展期 Ⅱ 淤血性缺氧期 可逆性失代偿期 休克晚期 微循环衰竭期 Ⅲ 休克难治期

  45. 微循环衰竭期 微循环的改变 微血管麻痹扩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不灌不流 血流停止

  46. 微循环衰竭期 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微血管麻痹扩张 血管平滑肌对血管 活性物失去反应性 缺氧 酸中毒

  47. 微循环衰竭期 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DIC的发生 • 血液高凝状态 • 酸中毒 • 组织因子释放 •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 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激活

  48. 微循环衰竭期 休克 DIC ?

  49. 微循环衰竭期  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 DIC加重休克 • 血栓阻塞循环通道回心血量 • 血管通透性加重舒缩紊乱 • 出血循环血量加重循环障碍 • 器官栓塞梗死 加重器官衰竭

  50. 休克难治期 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微循环淤血加重 缺氧酸中毒加重 进行性血压 内毒素作用 溶酶体酶 细胞不可逆损伤 氧自由基 器官功能衰竭 细胞因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