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 likes | 627 Views
第一章 数据的采集. 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来源. 第二节统计调查方式. 直接 观察 法. 采访法. 统计数据 搜集方法. 报告法. 通讯法. 小组座谈会等定性调查法. 一、 统计调查的概念. 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向社会实际搜集资料的过程。. 二、 统计调查的任务. 获取反映社会经济总体的信息。这些信息是总体各单位有关标志的表现,是尚待整理、进行系统化的原始资料。
E N D
第二节统计调查方式 直接观察法 采访法 统计数据 搜集方法 报告法 通讯法 小组座谈会等定性调查法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 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向社会实际搜集资料的过程。
二、统计调查的任务 获取反映社会经济总体的信息。这些信息是总体各单位有关标志的表现,是尚待整理、进行系统化的原始资料。 所谓原始资料,是指向调查单位搜集的,需要由个体过渡到总体的统计资料。另外,在统计调查中,也必然会用到对次级资料的收集。 所谓次级资料是指经过加工,由个体过渡到总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现象的统计资料。
二. 统 计 调 查 的 种 类 根据被研究总 体的范围划分 按调查登记的时 间是否连续划分 连续调查 不连续调查 全面调查 非全面调查 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划分 直接观察法 报告法 采访法
按组织形式不同划分 专门调查 统计报表制度
1.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划分 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一一加以调查。如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 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涉及面广,调查单位多;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调查的时间也较长。 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通过这些部分单位的调查来了解全面或一定范围(如某种类型)的情况 。 非全面调查 调查单位少,可以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
普查是专门调查 分类归属 普查是全面调查 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 涵义: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 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 普 查 普查通常是一次 性的 普查必须规定 标准调查时间 调查内容:普查主要用来搜集那些反 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 例如: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工业普查、全国农业普查 全国第三产业普查、全国经济普查等等。
普查涉及面广、指标多、工作量大、时效性强,为了快速取得准确的资料,普查的要求:普查涉及面广、指标多、工作量大、时效性强,为了快速取得准确的资料,普查的要求: 普查的要求 1、规定统一的调查时间 2、选择合适的普查时间 3、普查方法步调一致 4、普查项目必须统一 5、重大国情普查应按一致周期进行
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 目的是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控制 二.抽 样 调 查 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单位进行调查,用样本资料推断把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方式。 抽样调查 特 点 指样本单位的抽取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每个总体单位都有均等的被抽中机会。
抽样调查的优越性 经济性:对于有些现象尽管可以通过普查取得全面资料,但普查需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而采用抽样调查则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时效性:可以迅速及时地获得信息。 准确性:普查中工作量大、环节多,登记性误差往往很大。 灵活性:对于某些不可能进行普查的现象,只能通过抽样调查获取这些现象的部分数据。
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 ①、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 • ②、具有破坏性的产品质量检验不能进行全面调查 • ③、范围过大,单位分布过散的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 作 用 • 可以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 • 可以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组 织 形 式 • 简单随机抽样 • 类型随机抽样 • 等距随机抽样 • 整群随机抽样 对总体不进行任何整理,直接从总 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 先对总体各单位按主要标志进行分 类,再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 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大 小顺序排列,然后依一定间 隔抽取样本单位进行调查。 先将总体各单位划分为许多群,再 以群为单位,从中随机抽选部分群 ,对中选群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2.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划分 连续性调查 指随着被研究现象的变化,连续不断地进行登记。以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的全部发展过程。如工业产品产量、商品销售量等。 不连续性调查 对时点现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查登记,以反映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发展水平或规模。
第三节统计调查的方法 直接观察法 由调查员在现场对被调查者的情况直接观察、记录以取得有关信息的一种调查方法。 报告法 是企业事业单位以各种原始和核算凭 证作为调查资料来源。又称凭证法。 采访法 是根据被调查者的答复来搜集统计资料 的方法。
电话调查法 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 定义:简称CATI系统,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电话调查而开发的调查访问操作系统。 邮寄问卷调查法 网络调查
4.按组织形式不同划分 指基层单位和企业,根据一定的原 始记录或统计台帐,按照一定的统 计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 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定期向上级 统计机关报告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 统计调查方式方法。 统计报表 专门调查是为了研究某些专门问题或为某一目的而对某些社会经济现象专门组织的登记和调查。 专门调查 专门调查又多为一次性调查
面访调查(人员访问) 1、交谈形式 入户访谈 经理访谈-----邀约面访 (委托客户提供名单、购买名单(成功率1/20)、从自己的数据库提取名单) 街上拦截法(定点拦截、非定点拦截) 1个拦截员2个监督员 对访问过程做录音
2、询问方式 自由问答 发问式面谈 限定选择 3、面谈调查的优缺点 优点: 灵活性大 可运用视觉辅助工具 资料质量好 回收率高可深度访谈 互相启发 缺点: 费用高 对调查者要求高 匿名性差 耗时长 访问员效应 管理困难
某品牌跟踪调查访问执行表 访问路线: 访问员姓名: 访问日期:_年_月_日 访问时间:__至__ 第一位被调查者:姓名___单位___访问时间___备注___ 第二位被调查者:姓名___单位___访问时间___备注___ 第三位被调查者:姓名___单位___访问时间___备注___ 第四位被调查者:姓名___单位___访问时间___备注___ ……… 第一位拒访者:拒访原因:____________ 第二位拒访者:拒访原因:____________ 第三位拒访者:拒访原因:____________ 第四位拒访者:拒访原因:____________ ……… 意外情况详细说明:
1.4电话调查的缺点 • 无法胜任部分调查 • 拒绝率很高 • 不便于做出判断和评价 • 不能观察对方的形体语言 • 获得的信息质量和类型受限
Athenacati电话调查的流程: 设计问卷 开始访问 新建项目 配额管理 关联问卷 过程控制 配备样本 结果导出 添加访员
QC 配额控制访问员控制样本管理访问参数设置报告查看数据编辑查看 提供CATI服务 督导 CATI服务器 CATI督导端 访问终端调用样本数据记录 CATI文件服务器 数据收集录音监控 CATI访问端 数据导出分析 问卷编辑 被访问者
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特点 • 成本低:采用CATI系统,可省去交通费、礼品费和问卷印刷费等。据测算:完成同样调查项目,CATI所花费的费用要比面访低30%左右。 • 灵活性和可控性:采用CATI系统,可对问卷中回答项的出现顺序进行调控,确保其随机性、避免出现系统误差;采用CATI系统还可对样本配额的完成情况进行适时的反映和调控。
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特点(续) • 不需要数据录入,结果自动导出 • 不需要进行错误检查 • 图表可以随时制作、及时提供反馈信息
1.5邮寄调查 1、形式 单程邮寄调研 固定样本邮寄调研 2、步骤 (1)根据调研目的收集调查对象名单、地址、电话,抽样确定调查对象; (2)与调查对象事先接触; (3)寄出调查邮件; (4)再次接触调查对象,提示请求合作; (5)对回收问卷登记编码,统计回收数量; (6)若回收率达不到要求,修正误差; (7)数据处理与分析。
3、优缺点 优点:调查范围广 费用低 回答时间宽裕 无访问员效应 有一定的匿名性 缺点:回收率低 时效性差 问卷质量难控制 调查对象需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4、补救措施 提高回收率的办法 提前通知 事后提醒 物质奖励 回程信封 抽奖 联办 设计有趣的问卷 补救答案缺失的办法——电话补问
1.6网上调查online 1、形式 网上问卷调查法: 站点法、电子邮件法、随机IP法 网上讨论法: 视讯会议法、在线访谈法(个别访问、座谈会) 受访者参与网上调查的流程
2、优缺点 优点:调查范围广 访问速度快 匿名性好 费用低 提供视觉效果 缺点:样本仅限网民 真实性难判 安全性问题 配备技术人员
四种访问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较窄 较窄 广 很广 强 差 中 中 高 一般 无 无 一般 一般 很好 很好 差 一般 很好 很好 很好 好 差 差 较长 较短 长 短 很好 好 差 一般 较多 较少 少 少 高 较低 低 一般 好 较低 一般 一般
三、影响询问调研方法选择的因素 对抽样精确度的要求(CATI最佳) 预算 向被访者提供各种刺激(街上拦截最佳) 数据质量要求(人员访问) 问卷长度(入户访谈) 操作的复杂性(面谈) 发生率(邮寄调查、电话调查) 问卷的结构化程度(入户) 时间
第四节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调查的任务和目的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统计调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事先必须制定周密的调查设计(调查方案),以保证调查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统计调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事先必须制定周密的调查设计(调查方案),以保证调查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统计调查方案包括七项主要内容: 调查对象 调查目的 统计调查方案的 内 容 调查表 调查项目 调查时间和期限 调查经费预算 调查的组织、管理工作
1. 确定调查目的 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它回答的是:为什么调查?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调查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意义? 调查目的写作应简明扼要。 •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目的: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二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被)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 象的每一个单位,是搜集数据 资料的基本单位。 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 许多单位的总体或调查范围。 例如: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 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每一个人。 填报单位--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人口普查的填报单位是每户 注意: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区别。
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者区别表现在: 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承担者,是调查对象所 包含的具体单位; 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二者联系表现在: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时是一 致的.
调查项目是调查的具体内容又称调查纲要 、 问题清单 以标志的形式体现出来。 三 调查项目 它可以是调查单位的数量特征, 如一个人的年龄、收入,一个企业的职工人数、产值; 也可以是调查单位的某种属性特征, 如一个人的性别、业,一个企业的经济类型等。 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户口登记状况、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调查项目 项目代码 计量单位 实际数值 甲 1 人 乙 2 台 丙 3 吨 … … …… 表 体 四 调查表 调查表是用于登记调查数据的一种 表格,一般由表头、表体和表外附加三 部分组成。 某企业基本情况报表 制表机关: (表头) 说明:…… (表外附加) 调查表的种类 单一表:一张只能登记一个单位。 一览表:一张表可以登记许多单位。
五 调查时间和时限 为确保调查资料的准确性,统计调查必须规定 这两种时间 调查时限: 调查时间: 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即规定所调查的是哪个时期或时点的资料。 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即从调查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长度。 例如:第六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 11月1日零时”,并要求在“2010年11月1日至 10日完成普查的登记工作”。 2010年11月1日零时就是调查时间, 2010年11月1日至10日就是调查时限。
1、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即所谓客观时间。1、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即所谓客观时间。 如果调查的是时期现象,调查时间就是资料所反映的起止日期。 如果调查的是时点现象,调查时间就是规定的 统一标准时间(点)。 2、调查时限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整个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即所谓主观时间。 • 时期: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的结果。 • 时点:反映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状态。
案例分析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1月1日零时,普查现场登记工作从11月1日开始到11月10日以前结束。调查员到过的几家遇到情况并作处理: (A)11月2日在1号家,这一家11月1日中午生个小孩,调查员把小孩的材料填入普查表; (B)11月3日在2号家。这一家11月2日一成员死亡,调查员把关于死亡的材料填入调查表; (C)11月4日到3号家。11月2日新婚夫妇到户籍登记处登记自己的婚姻,统计员将调查表有关项目填为已婚; 该调查员的处理登记处理方法正确吗?
六 调查的组织工作 这项内容包括的比较多,如调查机构的 确定,调查人员的选择、培训,调查经费的 来源和支出预算,以及其它一些调查工作的 准备等。
国务院关于进行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的通知 (国发〔199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经营方式、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根据《国务院批转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国家普查制度改革统计调查体系请示的通知》(国发〔1994〕42号)的规定,国务院决定进行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查的任务和目的 调查的任务就是为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相关的、准确的、可靠的、有效的和当前的信息。 确定调查目的,就是明确在调查中要解决哪些问题,通过调查要取得什么样的资料,取得这些资料有什么用途等问题。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就是需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现象的总体,总是由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的; 调查单位就是组成调查总体的具体单位。 需要指出的是,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区别。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提交统计资料的单位。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可以是人、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物。
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调查项目是指向调查单位需要调查的内容。也就是确定向调查单位登记些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在统计上叫标志。调查项目一般就是调查单位的各个标志的名称。究竟选择什么标志和选择多少标志,是拟定调查提纲的重要问题。 把调查提纲中的各个调查项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定的表格上,就构成了调查表。 调查表是统计调查的核心部分。调查表的内容一般由表头、表体和表脚三部分组成。 调查表的形式一般分为单一表和一览表。
在市场研究和调查中,调查项目和调查表通常表现为一张调查问卷(见专栏2-2)。 问卷调查是一种特殊的调查形式,常用于民意测验或市场调查。根据调查目的,在调查对象中随机选择或有意识地确定调查单位,以书面文字或表格形式了解被调查者的意见,调查者自愿、自由地回答问卷中所提出的问题。
第五节 调查工具设计 调查问卷的设计是调查方案设计的核心内容,其在调查中十分重要,它是将调查目的转化为一些被调查者可以回答的问题的重要环节。 调查问卷在结构上一般都由开头部分、甄别部分、主体部分和背景部分组成。 问卷设计的内容一般包括调查中所提问题的设计、问题答案的设计、提问顺序的设计、编码的设计、量表的设计以及问卷版面格式的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