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愛的真諦 兩座石碑之間 志賀哲太郎 與小袖

愛的真諦 兩座石碑之間 志賀哲太郎 與小袖. 指導老師:鍾子桓老師 王崇名老師 學 生:李怡儒 2006.05.24. 大甲的聖人 志賀哲太郎. 志賀哲太郎 慶應 2 年( 1866 年)出生在日本九州熊本縣上益城郡津森村。 鐵匠出身、私塾讀四書五經、 18 歲入神水義塾讀佛經、英文。 明治 20 年, 21 歲到東京明治法律學校讀法律。 明治 23 年父親過世,回家奔喪,之後以記者身份參與政治事務。.

janet
Download Presentation

愛的真諦 兩座石碑之間 志賀哲太郎 與小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愛的真諦 兩座石碑之間志賀哲太郎 與小袖 • 指導老師:鍾子桓老師 王崇名老師 • 學 生:李怡儒 • 2006.05.24

  2. 大甲的聖人 志賀哲太郎 • 志賀哲太郎 慶應2年(1866年)出生在日本九州熊本縣上益城郡津森村。 • 鐵匠出身、私塾讀四書五經、18歲入神水義塾讀佛經、英文。 • 明治20年,21歲到東京明治法律學校讀法律。 • 明治23年父親過世,回家奔喪,之後以記者身份參與政治事務。

  3. 後來,棄政從教,當時由於馬關條約,日人到台教書有6成加薪,所以,先生在明治29年(1896年)來台,時年30歲。後來,棄政從教,當時由於馬關條約,日人到台教書有6成加薪,所以,先生在明治29年(1896年)來台,時年30歲。 台北開酒館,經營不善。 新竹『伯公坑』(伯岡坑)信號場,亦稱十六份信號場,即現在的勝興車站。 遇土匪夜襲,小袖破籬相助,遂入鎮瀾宮療養。 志賀哲太郎 來台

  4. 志賀哲太郎 教書生涯 • 與大甲結緣,並求得教職,住進文昌祠西廂房,教育子弟。 • 先生,身長5尺7寸臉是威猛熊本型,學生稱『狂火型』或『四角型』,生活嚴謹。 • 不填學歷,融入大甲生活,作育英才。 • 常日嚴謹而不呆板,一生獨身。

  5. 小袖 • 小袖-身高約4尺5、6寸臉皺皺巴巴的,且跛腳。 • 先生生活常日嚴謹,一生獨身,常有人猜測阿袖是志賀太太,但先生嚴詞否認。 • 另一傳說,阿袖是從台中到大甲的途中遇劫,被先生所救。 • 先生自殺後,曾留下一筆錢給小袖,小袖昭和5年(1930年)去世。

  6. 小袖的愛情觀 與現今社會男女之間的態度有何不同? • 在鄉情、親情、愛情之間,小袖選擇了一個終身可以信仰的目標。 • 這無關外在的身份地位,只是一個很宗教式的奉獻。 • 如殉情般的終身奉獻,對比現今社會的速食愛情,是雋永而意味深長的。

  7. 工業革命後,社會型態轉變 • 雙薪家庭增加 • 生物學上賦予人的任務。 • 夫妻之間,責任分擔轉變。 • 女性解放運動1960年代開始。 • 職場的差別規定,性騷擾。 • 無性別(He 、Her)

  8. 香火

  9. 結語 • 如果你是源氏物語中的『光源氏』的話,那我寧願是在行館中的『更衣』,當拂袖而之時,能給你的是片段的溫馨,但是留給我的卻是終身的依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