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712 Views
獨角仙的一生. 獨角仙小檔案. 分類/ 鞘翅目金龜子科兜蟲亞科 種數/以東南亞、南非為中心,大約有一千種以上。 別名/兜蟲. 獨角仙的幼蟲. 雌獨角仙自產下卵後,幼蟲的身體在卵中漸漸發育完成,約 15 天後卵中的幼蟲利用身體的收縮,舉起背部破卵而出。剛出生的幼蟲我們稱為一齡幼蟲,身體呈白色帶透明狀,體長約 8mm ,不久身體轉變成乳白色,頭和腳則變成茶色,牠開始大吃周圍的腐植土長大,漸漸長大的一齡幼蟲經過蛻皮後成為二齡幼蟲,二齡幼蟲再蛻一次皮變成三齡幼蟲,幼蟲的身體包括頭部、胸部和腹部,頭部有大顎和觸角,胸部有六隻腳,腹部尾段有肛門,胸部和腹部 9 對氣門。. 獨腳仙的蛹期.
E N D
獨角仙小檔案 • 分類/鞘翅目金龜子科兜蟲亞科 • 種數/以東南亞、南非為中心,大約有一千種以上。 • 別名/兜蟲
獨角仙的幼蟲 • 雌獨角仙自產下卵後,幼蟲的身體在卵中漸漸發育完成,約15天後卵中的幼蟲利用身體的收縮,舉起背部破卵而出。剛出生的幼蟲我們稱為一齡幼蟲,身體呈白色帶透明狀,體長約8mm,不久身體轉變成乳白色,頭和腳則變成茶色,牠開始大吃周圍的腐植土長大,漸漸長大的一齡幼蟲經過蛻皮後成為二齡幼蟲,二齡幼蟲再蛻一次皮變成三齡幼蟲,幼蟲的身體包括頭部、胸部和腹部,頭部有大顎和觸角,胸部有六隻腳,腹部尾段有肛門,胸部和腹部9對氣門。
獨腳仙的蛹期 • 三齡幼蟲(終齡幼蟲)在化蛹前會先蠕動身體,壓緊周遭的土壤三齡幼蟲(終齡幼蟲)在化蛹前會先蠕動身體,壓緊周遭的土壤成為橢圓形的蛹室。蛻皮後漸漸具有成蟲的雛形,根據其犄角的有無,即可辨其雌雄。
獨角仙的成蟲 • 成蟲的羽化從蛹的背面裂開,先是頭部鑽出,然後不斷的擺動身體來掙脫蛹殼,這個過程如果不順利往往造成羽化失敗與畸形。蛻去蛹殼後的獨角仙,翅鞘與腹部接近白色,其他部分也是較淺偏紅的褐色,此時的外骨骼尚屬柔軟脆弱,須要經過一段時間,外骨骼顏色才會加深與變硬。剛羽化的獨角仙並不會馬上鑽出土表活動,而會在蛹室繼續停留很長的一段時間,在野外可能會停留到梅雨季甚至更晚才會爬出地點活動取食及尋找配偶交尾。
參考資料 • http://student.thu.edu.tw/~s895445/page_5.htm • http://mail.bhjh.tpc.edu.tw/~sunny528/insec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