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598 Views
中风偏瘫康复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程安龙. 一、概况 脑血管意外 (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CVA) 又称脑卒中或中风,主要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功能损害。 脑血栓、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年发病率 120 — 180/10万、年死亡率40 — 80/10万、致残率86.5%。. 二、中风主要功能障碍特点 中风因病变部位、性质、范围不同,可出现不同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组成复杂临床综合征。.
E N D
一、概况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CVA)又称脑卒中或中风,主要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功能损害。 脑血栓、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年发病率 120—180/10万、年死亡率40—80/10万、致残率86.5%。
二、中风主要功能障碍特点中风因病变部位、性质、范围不同,可出现不同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组成复杂临床综合征。二、中风主要功能障碍特点中风因病变部位、性质、范围不同,可出现不同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组成复杂临床综合征。
中枢性偏瘫与周围性偏瘫区别中枢性瘫痪周围性瘫痪肌张力 增高降低腱反射 亢进减弱或消失 病理反射 (+)(-) 肌萎缩 继发性原发性失去正常的肢体运动功能,表现为粗大异常运动模式。
中风的高级中枢神经受损,低级中枢失去高级中枢控制,于是出现脊髓反射异常亢进。上肢屈肌共同运动模式和下肢伸肌共同运动模式,严重妨碍肢体正常运动。1. 联合反射:健侧肌肉用力收缩,患侧肌肉收缩。2. 共同运动(联带运动):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引发一种组合运动,没有选择性运动。
三、中风康复机制及其影响因素(1)有学者统计,存活中风病人中,10%无明显残疾而恢复工作。40%遗留轻度残疾。40%需特殊设备辅助。10%需专人照料。H Rnsk 报导经康复处理的偏瘫病人,90%能重新步行和生活自理,其中30%恢复工作。中山医科大学统计:治疗组 90%恢复步行 24%肢体功能基本恢复 对照组 60%恢复步行 5%肢体功能基本恢复
(2)运动功能恢复机制①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神经不能再生,但其周围神经,可以通过轴突的侧枝芽生,可使邻近失神经支配的组织重新获得支配。②调动机体内部潜能,促进神经功能再现。③调动患者信心。(2)运动功能恢复机制①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神经不能再生,但其周围神经,可以通过轴突的侧枝芽生,可使邻近失神经支配的组织重新获得支配。②调动机体内部潜能,促进神经功能再现。③调动患者信心。
四、康复评定功能评定意义在于辨别患者障碍所在及障碍严重程度,评价预后、结局、指导治疗。 1、躯体功能评定 2、日常生活活动评定(ADL) Bathel指数、FIM 3、运动功能评定Bobath、Brunmstrom、Fugl Meyer。
4、Brumstrom偏瘫恢复六个阶段联合反射ⅠⅡ共同运动 逐渐明显Ⅲ痉挛Ⅳ分离运动ⅥⅤ精细运动逐渐恢复速度运动
五、康复治疗(1)目标 中风康复的目标是恢复或重建功能、发挥残余功能、防止并发症、减少后遗症、调适心理、学习移动工具和辅助器具、为回归家庭社会做好准备、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按疾病的不同时期各有侧重面地进行。(2)偏瘫训练原则 抑制异常,原始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软弱肌肉力量训练。
(3)康复治疗基本方法1、良姿位(抗痉挛体位)取仰卧位头枕在枕头上不要过伸、过屈、及侧屈。患肩稍垫起防后肩缩,患侧上肢稍外展,前臂旋后拇指指向外方。患髋稍垫起防后缩,膝微屈。2、神经肌肉易化法(Bobath、Rood、Brumstrom、PNF)通过中枢性反射,周围皮肤感觉和本体感觉易化等不同途径,遵循人体神经发育规律、调整和改善脑部病变部位及其周围神经组织的兴奋性,以实现高级神经中枢对神经肌肉的重新支配。(3)康复治疗基本方法1、良姿位(抗痉挛体位)取仰卧位头枕在枕头上不要过伸、过屈、及侧屈。患肩稍垫起防后肩缩,患侧上肢稍外展,前臂旋后拇指指向外方。患髋稍垫起防后缩,膝微屈。2、神经肌肉易化法(Bobath、Rood、Brumstrom、PNF)通过中枢性反射,周围皮肤感觉和本体感觉易化等不同途径,遵循人体神经发育规律、调整和改善脑部病变部位及其周围神经组织的兴奋性,以实现高级神经中枢对神经肌肉的重新支配。
3、功能性运动训练(主被动) 4、行走训练 5、矫形器应用 6、语言训练 7、心理治疗
脊髓损伤(SCI)是由各种不同伤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功能的改变。涉及两下肢或全部躯干的损伤称为截瘫,四肢躯干部分或全部均受累者称四肢瘫。根据致病因素,脊髓损伤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损伤。脊髓损伤(SCI)是由各种不同伤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功能的改变。涉及两下肢或全部躯干的损伤称为截瘫,四肢躯干部分或全部均受累者称四肢瘫。根据致病因素,脊髓损伤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损伤。
SCI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占45.4%,高空坠落占16.8%,运动损伤占16.3%,暴力占14.6%。发生率每年为721人/100万人口。SCI患者主要是男性,男女比例为:2.4~4:1。SCI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占45.4%,高空坠落占16.8%,运动损伤占16.3%,暴力占14.6%。发生率每年为721人/100万人口。SCI患者主要是男性,男女比例为:2.4~4:1。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中国 英国 美国中、英、美脊髓损伤发病率比较(例/百万/年)
脊髓损伤的类型 1、分完全性脊髓损伤 2、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3、马尾损伤。
一、损伤严重程度分类(1999年ASIA标准发表)ASIA损伤分级A-完全性损害:在骶段无任何感觉运动功能保留。B-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4-S5)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C-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大部分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D-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且大部分关键肌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E-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一、损伤严重程度分类(1999年ASIA标准发表)ASIA损伤分级A-完全性损害:在骶段无任何感觉运动功能保留。B-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4-S5)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C-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大部分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D-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且大部分关键肌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E-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以下概念应该注意:(1)不完全损伤:如果发现损伤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保留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骶部感觉包括肛门粘膜联结处和深部肛门感觉,运动功能是指手指肛检确定肛门外括约肌的自主收缩。(2)完全损伤:骶段感觉运动功能完全消失。(3)脊髓休克(Spinal shock)指脊髓受到外力作用,短时间内脊髓功能完全消失,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周,偶数月之久。
二、脊髓损伤康复的分期和预后(一)分期:卧床阶段、轮椅阶段、步行阶段。(二)脊髓损伤运动功能康复的预后。功能恢复取决于损伤平面和损伤程度:1、C4平面损伤,由于膈神经和支配呼吸肌神经均受损靠呼吸机维持生命。2、C7平面损伤,能自由控制上肢活动。C7是关键平面。3、T1患者有完好的腕手功能。4、T12患者能控制躯干活动。二、脊髓损伤康复的分期和预后(一)分期:卧床阶段、轮椅阶段、步行阶段。(二)脊髓损伤运动功能康复的预后。功能恢复取决于损伤平面和损伤程度:1、C4平面损伤,由于膈神经和支配呼吸肌神经均受损靠呼吸机维持生命。2、C7平面损伤,能自由控制上肢活动。C7是关键平面。3、T1患者有完好的腕手功能。4、T12患者能控制躯干活动。
完全性 SCI几个重要平面的预后C4 C5 C6 C7 C8~T2 T3~T12 L1~L2 L3~L5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全靠他人帮助。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需大量帮助。生活部分自理, √需中等量帮助。生活基本上能自理, √需小量帮助。生活能自理,在轮椅上能独立, √ 但不能走路,只能进行治疗性站立。生活能自理,在轮椅上能独立,但 √ 只能进行治疗性步行。生活能自理,在轮椅上能独立,能 √ 进行家庭性功能性步行。生活能自理,在轮椅上能独立,能 √ 进行社区性功能性步行。
C7及以下患者生活基本能自理。C4及以上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T3—T12治疗性行走 L1—L2功能性行走L3—L5社区性步行
三、康复治疗1、 美国脊髓损伤患者住院情况年 度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住院天数 41 40 34 33 32 27 26平均费用35617 38851 33435 34219 34958 30998 30442 (美元)
2、 康复起始时间与康复效果受伤至入院时间 平均住院时间平均FIM变化值 (天) (天) 0-14 30.41 41.35 15-28 32.44 31.86 29-42 32.78 31.67 43-84 31.02 24.67 > 85 35.11 22.83
3、神经外科与骨科处理早期解除脊髓压迫(6—10h)骨科处理:①对骨折进行复位,纠正畸形。 ②椎管减压:有利于功能恢复。 ③坚强内固定,重建脊髓稳定性。内科治疗:①8小时之内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②并发症处理。
4、早期康复训练内容早期康复训练内容急性不稳定期(卧床期)急性稳定期(轮椅期)床上ROM训练ROM训练和肌力加强训练床上肌力加强训练 膀胱功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坐位平衡训练膀胱功能训练斜台站立训练床上体位变换训练轮椅使用训练(C6以上电动轮椅)初步转移训练(床—轮椅、平台)初步生活自理训练C6以下:进食,洗漱,穿衣C4以下:进食,洗漱,穿衣,排便
5、脊髓损伤康复的主要内容及方法:1、防止关节挛缩 2、关节活动范围练习3、起立床站立训练 4、肌肉代偿模式5、手功能训练 6、日常生活活动训连7、轮椅训练 8、功能性运动9、行走训练 10、理疗11、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