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台灣如何因應全球經濟整合

台灣如何因應全球經濟整合. 陳明德 博士 朝陽科技大學 講座教授 明道大學(專任)講座教授 長泓能源科技(股)公司 董 事 長. 前言. 台灣於 2002 年元月 1 日正式加入 WTO (世界貿易組織)成為第 144 個會員國,中共為 143 個會員國, 目前全世界加入 WTO 共有 153 個國家 。 「亞太地區計 28 個國家,西亞地區(中東)計 13 個國家,非洲地區計 42 個國家,歐洲地區計 36 個國家,北美地區計 3 個國家,中南美地區計 31 個國家。」. 前言. 自由貿易區列表.

ja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台灣如何因應全球經濟整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如何因應全球經濟整合 陳明德 博士 朝陽科技大學 講座教授 明道大學(專任)講座教授 長泓能源科技(股)公司 董 事 長

  2. 前言 • 台灣於2002年元月1日正式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成為第144個會員國,中共為143個會員國,目前全世界加入WTO共有153個國家。 • 「亞太地區計28個國家,西亞地區(中東)計13個國家,非洲地區計42個國家,歐洲地區計36個國家,北美地區計3個國家,中南美地區計31個國家。」

  3. 前言 自由貿易區列表   由於各國政.經情勢不同、文化背景差異、宗教信仰及生活水平亦不相同,WTO總部同意依「GATT」第24條之規定:自由貿易區之成員國相互同意消除其間之關稅及非關稅貿易障礙,但成員國仍可保有其對外之關稅及貿易政策,這即是俗稱之「FTA」,國與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 目前全世界已有277個FTA自由貿易協定,簽約成員彼此互免關稅。 「RTA」區域多邊多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目前多邊多國RTA最有名為歐盟、東協十加三(2011生效)及北美自由貿易區。

  4. 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影響? 簽署「FTA」、「RTA」可能產生的影響概分五大類:

  5. 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影響? 有正面也絕對會有負面,對各別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排除條款的設計,以及國內政府的政策配套措施的設計均會影響負面的走勢,這需要國內朝、野的合作,才能將負面減至最輕。 目前我們在防止負面政策上,已訂有多項條款:

  6. 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影響? 在區域經濟整合趨勢下,台灣受限於國際政治因素而未能廣與各國洽簽FTA,台灣出口面臨不公平競爭的威脅愈來愈大,光與主要競爭對手如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等國外貿易消長情形對照,可以發現台灣受到邊緣化的影響日益明顯,事實上台灣也與五個國家簽訂了四個FTA,但可惜距離十分遙遠,佔台灣對外貿易比例十分渺小,雖然與這五國簽約後貿易額增加了將近16倍,但只佔台灣貿易總額的千分之2不到,千分之1.87。 台灣已簽的四個FTA

  7. FTA與ECFA 東亞地區是近年來全球區域經濟整合進展最快的地區,東協加五(中國、韓國、日本、澳紐、印度)已生效,但台灣與這15國均未簽定FTA 目前兩岸已簽定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雖在島內雜音不斷,但我們必需認知利用ECFA突破出口被排擠的困境,藉由ECFA開放與其他國家FTA連結的通道,加速進行及維繫全球佈局,是兩岸雙贏的最佳選項。

  8. 為什麼政府一定要推動「ECFA」? 因為朝、野都了解台灣的生存發展命脈在經濟,台灣是出口導向的經濟體,對外出口佔國內生產毛額(GDP)七成以上,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來自出口及出超,而兩岸經貿快速發展,已成為台灣經濟最重要的部份,在2000年至2008年間,兩岸貿易總額成長2.8倍,台商赴大陸投資累計金額成長3.8倍,大陸已成為台灣最大貿易夥伴,台商對外投資近七成多,投資在中國大陸,出口近四成多,輸往大陸,其中大部份在大陸加工後又銷往歐美市場,儘管10多年來,兩岸經貿交流熱絡,但是,兩岸間在許多方面迄今仍無白紙黑字的明確規範,缺乏制度性保障,因而兩岸貿易的穩定性受到嚴酷的考驗。 馬總統在雙英辯論會上開宗明義的講:「經貿是台灣的生命,沒有經貿就沒有台灣」,我們必須了解 總統為什麼講這種話? 。

  9. 為什麼政府一定要推動「ECFA」? 推動與大陸協商簽署ECFA,一方面,可以為兩岸經貿正常化訂出基本規則,讓台商及在台外商從事兩岸經貿活動,具穩定性及可預測性。另一方面,因為兩岸關係的大幅改善,各國政府原先對於和台灣洽簽FTA的敏感國際政治因素干擾也比較放下心來。 因此ECFA可說是台灣加入全球經濟整合的敲門磚,台灣唯有取得ECFA的門票後,才會有後續與其它國家FTA的洽談及簽署機會,讓台灣可以避免「邊緣化」的威脅。進而讓台灣經濟與世界市場接軌,擴大台商發展的空間,強化全球佈局的利基,並能吸引外商來台,使台灣成為亞太地區的經貿樞紐,再創台灣經濟奇蹟。 

  10. 為什麼政府一定要推動「ECFA」? 資料來源 : 頻果日報

  11. 為什麼政府一定要推動「ECFA」? 資料來源 : 頻果日報

  12. 1 地理位置先天優越 2 基礎建設完善 3 上、中、下游供應鏈完整 人力資源豐富 4 5 創新研發、全球佈局、營運管理、風險控管的能力均已具備 台灣的強項 台灣在外貿行銷的基礎上,其出口地區早已遍及世貿組織(WTO)的所有會員國。 台灣的強項在於地理位置先天優越、基礎建設完善,上、中、下游供應鏈完整、人力資源豐富、創新研發、全球佈局、營運管理、風險控管的能力均已具備。

  13. 中國大陸的強項 政治穩定 土地廣大 資源豐富 政府與人民企圖心強 行政執行力徹底 勞動力資源充沛 內需市場廣闊 中國大陸的強項在於政治穩定、土地廣大、資源豐富、政府與人民企圖心強、行政執行力徹底、勞動力資源充沛、內需市場廣闊等均具優勢。

  14. 優劣互補的關係 台灣的劣勢在於市場腹地狹小、資源有限、勞動力成本高且人力不足,而這正是中國大陸的優勢 這種優、劣勢互補的夥伴關係,經過近十年的磨合已經奠定了堅實的生產、行銷基礎,逐步創造出「兩岸攜手合作、賺全世界的錢」的平台模式。

  15. 台灣接單.海外生產 經濟部統計處2010年4月20日指出,今年3月台灣製造業在海外生產比重首度突破5成「台灣接單、海外生產」已是台灣科技產業的經營方向。 1990年開放間接到中國大陸投資,截至2000年5月底止,10年間累計核准金額153億美元。 2000年5月到2008年5月,累進核准金額增加537億美元,比前面10年增加3.5倍。 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重2000年時為13.3%,2008年增加到47%,8年跳升33.7%。

  16. 為什麼台灣還有那麼多人反對ECFA? 朝、野兩黨及一些附庸小黨,為了爭奪選票,每到選舉就會起螗,事實上,台灣從登輝末年(1999)到現在已進行了11年的不流血內戰,不論誰執政,總有一半不承認,就舉ECFA為例   執政黨說簽了就「ㄟ擱發」   反對黨說簽了就「ㄟ擱花(熄燈)」

  17. 為什麼台灣還有那麼多人反對ECFA? 尤其去年縣、市長及立委補選時,地下電台批評ECFA是富人的威爾剛、窮人的土石流,甚至有某候選人不提政見,只提【不能簽ECFA否則農民死了了】,竟囊括了七成五的選票,高票當選! 馬總統上任迄今仍管制832項,一項都沒開放,卻在選舉時沒人提出辯駁。

  18. 為什麼台灣還有那麼多人反對ECFA? 就因為兩岸之間的特殊統、獨爭議,我們陷入兩岸「主權意識」的框框裡,中共始終不願意承認我們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如果把名稱換成「兩岸關稅互免協定」,就比較讓人聽得懂,但馬政府第一任行政院卻以博士學者組閣,官大學問大,加上不說幾句英文,呈現不出自己的水準,結果「ECFA」在選舉的激情下,變成「ㄟ擱發」、「ㄟ擱花(熄燈)」各說各話的口水戰,完全偏離了經貿的議題。 現階段台彎的經濟不簽ECFA必死 簽了ECFA我們如果沒有配套,會死一半 以台灣人的智慧, 自然會找到生存的法則

  19. 關鍵時刻,把握契機 許多人有疑問,簽署ECFA後,執政黨政府真能保證台灣可以與其他國家簽署「FTA」嗎? 目前有跡象可客觀判定可能性是非常高的,首先是2008年5月中共商務部公布關於規範「自由貿易區」(FTA)表述的函件(商國際函[2008]15號)明白表示:所謂「自由貿易區」,是指兩個以上的主權國家或單獨關稅區通過簽署協定,在世界貿易組織最惠國待遇基礎上,相互進一步開放市場,分階段取消大部份貨物的關稅和非關稅壁疊,改善服務和投資的市場進入條件,從而形成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特定區域。此函已充分顯示中共對FTA簽署的主體,不再堅持必須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20. 關鍵時刻,把握契機 2010年3月29日香港與紐西蘭繼中共與紐西蘭簽署FTA後,雙邊正式簽署FTA,這是香港對中國以外國家正式簽署的第一個FTA,中共這次以實際行動證明,以獨立關稅領域簽署FTA是可被中國接受的,由以上具體事實可以說明中共應該不會再阻擾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FTA的機會,因為台灣進入WTO就是以台澎金馬關稅領域名稱入會的。

  21. 關鍵時刻,把握契機 目前台海和平穩定及兩岸關係的和諧是60年來從未有過的契機,國內朝野政黨也都強調「愛台灣」,此時不妨靜下心來,共同努力加速產業升級、調整體質、加強研發創新,拉開與大陸的技術與管理水平,處在此關鍵時刻,共同讓台灣脫胎換骨,不要一昧的恐共,面對大陸低價商品,東協及世界各國不也一樣必須面對廉價中國進口產品的競爭,「任何自由貿易協定都是有利有弊,我們必須把握最有利的部份。」這是全球化的趨勢,躲也躲不了,不如改善體質,勇敢的面對它,接受挑戰。

  22. 結論 ECFA和FTA都是國際區域經濟整合的類型之一,部份有心人士泛政治化的把ECFA說成糖衣毒藥,卻把FTA形容得像萬靈丹,好像只要能跟歐、美、日等主要國家簽了FTA,台灣對外貿易就可以昂首闊步、高枕無憂,這些似是而非的論述透過各種特定媒介,擴大渲染。 「簽下FTA的代價可能比簽ECFA的代價高很多」的真相被隱瞞或淡化,有心人絕口不談FTA的衝擊,只談FTA的優點,而政府相關單位卻沒人出面提出分析及公開論述,只鄉愿的承諾將在簽署ECFA後會致力推動與各國洽簽FTA。 FTA v.s. ECFA

  23. 結論 與大陸以外的各國洽簽FTA,確是政府施政的當務之急,但必須提醒的是,FTA對台灣而言猶如一把兩面刃,一面是對出口擴張有正面作用,但另一面必須相對開放市場,因國際市場是現實的,沒有「讓利」這兩個字,可能面對國內產業,特別是農、漁業、服務業及傳統中小型製造業等帶來傷害,也就是說,在FTA架構下的自由化,我們可以得到好處,同時也須付出代價,放棄鎖國,開放市場是邁向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必須要走的一條路。 資料來源 : 聯合晚報

  24. 結論 開放並不可怕,怕的是, 競爭不過人家,期盼朝野 共同努力,而執政者應積 極以更具體的必要作為, 思考今後兩岸與全球經貿 關係的政策方向與路徑,只要政府的方向正確,在野黨不扯後腿的話,憑台灣中小企業的拚鬥精神,我們相信台灣人不但可以在ECFA中突圍,也能在FTA的關鍵洽簽中,自我提升轉型,將危機轉為商機,加油!

  25. 結論 最後,提醒各位 綜觀的看ECFA對兩岸互補的影響 及融入全球經濟整合的關連 微觀的把握任何對台灣有利的契機 結合兩岸的資源賺全世界的錢

  26. Thank You!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