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946 Views
梅 瑟 五 書. 新 的 開 端. 歷史背景 亞巴郎 雅各伯 若瑟. 歷史背景. 底格里斯和幼發拉的兩河流域大平原,時常是大帝國的戰場 輝煌的烏爾第三王朝在公元前 2060 — 1950 年之間陷於阿加得人手中。當時半遊牧民族阿摩黎人也正在大遷移。 亞巴郎家裏的人可能也在這遷移的阿摩黎人之中。 他的祖先本來住在烏爾,以後由那裏遷移到哈蘭,亞巴郎就在那裏住下了 ( 創 11 : 31) 。. 考古學的證據.
E N D
新 的 開 端 • 歷史背景 • 亞巴郎 • 雅各伯 • 若瑟
歷史背景 • 底格里斯和幼發拉的兩河流域大平原,時常是大帝國的戰場 • 輝煌的烏爾第三王朝在公元前2060—1950年之間陷於阿加得人手中。當時半遊牧民族阿摩黎人也正在大遷移。 • 亞巴郎家裏的人可能也在這遷移的阿摩黎人之中。 • 他的祖先本來住在烏爾,以後由那裏遷移到哈蘭,亞巴郎就在那裏住下了(創11:31)。
考古學的證據 • 「希伯來」一名,可能來自「阿皮魯」(apiru)或「哈皮魯」(habiru) ==移民工人,常指下層社會階級的人,含有污辱的意味(見創39:14—18)。
依撒格、雅各伯 • 聖祖們信任天主的許諾而生活,天主是他們的領導。 • 他們的宗教與鄰居有許多共同之處: • 他們認為天主是他們「祖先的天主」,是家神,因而我們無須見怪,有時聖祖們使用了客納罕的神聖處所,或者使用了當時對於神的稱呼,如:「強有力者」(EI),「至高者」(Elyon),或「全能者」(Ei-Shaddai)。 • 同時我們也應記得:他們的生活標準,應以當時的文化、道德水準來評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正義的,因為亞巴郎時代還沒有天主十誡,更沒有山中聖訓。
埃及 • 約在公元前1720年希克索斯人(Hyksos—外地的掌權者)開始統治了埃及。 • 公元前1550年埃及人忘卻了內訌打敗了希克索斯人,終於獲得了獨立。
A.亞巴郎 • 記載天主如何揀選了一個名叫亞巴郎的人,召叫他成為地上萬國的福源 • 亞巴郎是新的開端,是天主拯救人類計劃的成功的開端。由他開始,一切都按照天主的旨意進行。 • 「重覆事件」:最後的編者沒有拋棄其中的一個,因為這些史料為許多人很寶貴,所以作者便都予以保留,全部編入,而成了目前的記述。
創12:1—4 • 一個真正的天主的人的輪廓勾劃得十分清楚明朗,天主的人全心信任上主。
創12:5—9 • 亞巴郎離開了客納罕地,去了埃及 創12:10—20 • 亞巴郎的信德需要淨化。 • 這是他第一次想用人的努力來促使天主許諾的完成。 創13:1—18 • 天主再次向他作出許諾 • 他不但是有信德的人,而且是個很大方的人。
創14:1—24 • 把亞巴郎描繪成一個保護羅特的戰士 • 亞巴郎蒙受了國王兼司祭的默基瑟德的尊崇與祝福。 • 傳統視他為默西亞的預像(詠110); • 我們視他為基督司祭職的預像(希7),餅和酒是聖體聖事的表徵。 創15:1—21 • 訂立盟約
創16:1—16 • 是人為的方法,為使天主的預許實現。 創17:1—27 • 指出割損是以色列與上主建立盟約的標記。 • 改名是召選的一個特別的記號,指他們的生活應予徹底的改變
創18:1—15 • 三位客人說出:預許之子將由亞巴郎和撒辣而生。 • 亞巴郎的好客精神。 • 依撒格是由動詞「笑」而來的,表示微笑、大笑、喜樂、高興。 創18:16—53 • 亞巴郎用東方做生意的機智,與天主討價還價的描述
創19:1—38 • 看出羅特品格的缺陷 • 兩個兒子的誕生,純以人為的方法,來解決無子嗣的問題,與亞巴郎無子嗣的問題,以天主的方式來解決,正成對比。
創22:1—24 • 人祭的問題,時常困擾著天主的選民。 • 法律中不准奉獻人祭。 • 主題是要顯示亞巴郎真是一個具有完備信德的人,要他犧牲他的獨生子,比要他犧牲自己的生命,價值還大。 • 傳統在本段裏見到聖父的唯一聖子,基督犧牲的預像,是有其道理的
創23:1—20 • 亞巴郎以精明的手段買到了一塊墓地。 創25:7—11 • 依撒格的重要性,是在於他接受了天主對亞巴郎的預許(創26:3—5)。 • 依撒格只是由亞巴郎到雅各伯中間的橋樑。
B. 雅各伯:創25:19—35:20 • 雅各伯與天主三次相遇作骨幹: • 在他去哈蘭(阿蘭)討妻的路上,在貝特耳所做的夢(28:16—22); • 在他與妻室由哈蘭回來,中途在雅波克河畔與天主搏鬥(32:23—33); • 最後在貝特耳再與天主相遇(35:9 —13)。 • 鬥爭是雅各伯小史中,恆常見到的主題。 • 亞巴郎是天主要求「盲目信德」的榜樣 • 雅各伯依賴的是降福善用智慧的人的天主
創25:19—34 • 感性的人 Vs 理性的人 創27:1—45 • 他雖然逃亡到哈蘭,但仍要面對厄撒烏的威脅。 • 他在夢中看見了一個「梯子」,由這些石級可以到達塔頂上的神廟,即神的住所。 創28:10—22 • 天主自由的揀選 • 天使下來:將天主的命令給予雅各伯和他的子孫 • 天使上去:是把人類的回應捧到天主台前
創29—31章 • 記述雅各伯在阿蘭為他的舅父拉班工作 • 顯示了他的勇敢和決心。由於雅各伯個人的努力,天主降福了他,使他順利,成了一個大家族的始祖。 • 顯示出雅各伯的聰敏: • 先對付他刻薄奢求的舅父拉班。 • 後應付厄撒烏 • 在這場理智與筋骨的戰鬥中,理智完全佔了勝利。
創32:4—33和創33:1—7 • 搏鬥 • 「你叫什麼名字」和「告訴我你的名字」: • 知道某人的名字/給某人起一個名字就是對某人有些實際的權力 • 第二個思想貫通其中:祝福。
創32:23—33 • 雅各伯有能力影響天主,沒有完全得到勝利。天主給他改名叫「以色列」,表示天主對雅各伯的主權。 • 教會的傳統認為這段記述表示人與天主的交往,尤其在祈禱中的交往。人藉祈禱具有大能,但對天主不能有絕對的權力。雖然如此,祈禱,與天主接近,不能使人不起變化。
C. 若 瑟 • 藉著若瑟,雅各伯的家族才得以在埃及順利成長。 • 聖作者用若瑟的事跡,刻劃了另一型天主的人。 • 亞巴郎是一個滿懷信德的順命服從的人; • 雅各伯是一個信任天主又信任自己的努力,敢作敢為的人 • 若瑟是一個絕頂天才,把自己的生活完全由天主處理的人。
創37:2—36和創39:1—23 • 若瑟由寵愛之子的高位上,落到最低下的處境:奴隸:。 • 在埃及又高居首位,依靠的是智慧 創41:1—45 創42—46章 • 若瑟以其精明的打算與計劃,使他全家都遷移到埃及。
創47:13—26 • 土地、牲畜、一切所有,最後連人也都一步一步地歸為國有。這就是埃及,「奴役之家」。 • 「有位不認識若瑟的新王興起」,坐上了埃及的寶座。壓迫人所需的組織工具都已準備妥當,新法郎願意壓迫誰,就壓迫誰。法郎真地如此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