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719 Views
人在公門好修行 警政組織如何建立當責文化. 城邦出版集團、 PC HOME 出版集團 首席執行長 《 經理人月刊 》《 商業周刊 》《 保險行銷 》 等數十種雜誌創辦人 商周出版、墨刻出版等二十餘出版品牌創辦人 台灣數位出版聯盟 理事長 何飛鵬 MAR. 2012. 兩個故事. 塵封 50 年的傷痛 10 年前的冤案 三年的官司 警察是當事人. 2 / 30. 25 年的療癒. 痛 恨 傷 心 窮 困 轉 念 忘 記. 3 /30. 變成自己人. 經濟記者 社會新聞之友 經濟犯罪 期貨公司 記者、警察、黑道. 4 / 30. 政 治.
E N D
人在公門好修行警政組織如何建立當責文化 城邦出版集團、PC HOME出版集團 首席執行長 《經理人月刊》《商業周刊》《保險行銷》等數十種雜誌創辦人 商周出版、墨刻出版等二十餘出版品牌創辦人 台灣數位出版聯盟 理事長 何飛鵬 MAR. 2012
兩個故事 • 塵封50年的傷痛 • 10年前的冤案 三年的官司 • 警察是當事人 2 / 30
25年的療癒 • 痛 恨 • 傷 心 • 窮 困 • 轉 念 • 忘 記 3 /30
變成自己人 • 經濟記者 • 社會新聞之友 • 經濟犯罪 • 期貨公司 • 記者、警察、黑道 4 / 30
政 治 警 察 黑 道 大 眾 警察的困境 5 / 30
治安的破窗循環 好社區 壞社區 微失序 第一個破窗 重大刑案 不斷發生 乞討、塗鴉 更多破窗 個人主義 容忍同情 6 / 30
組織的破窗循環 負責組織 卸責組織 重大災難 微失職、失責 第一個破窗 溫情主義 失職成習 更多破窗 太血腥 容忍同情 7 / 30
台灣官僚體系的腐化 • 侍候獨裁者,但健康的體系 • 金錢的污染 • 政治的污染 • 利益共犯結構 8 / 30
公務員不願面對的真相 • 卸責組織 • 價值沉淪 • 受害者集合 • 劣幣效應 • 相對高薪 • 人員的逆選擇 • 常任文官體系破壞 • 醬缸文化 9 / 30
組織的當責層次 高績效、高滿意、高獲利 人人多一點,水銀瀉地 績效平平,偶有客訴,微利本份內工作,偶有藉口, 部分受害者 績效很差,客訴很多,虧損 藉口、失職是常態, 人人是受害者 當責 負責 卸責 10 / 30
負責 有空隙 卸責 處處三不管 當責 緊密交織 組織關係圖 11 / 30
當責迴路與卸責迴路 此圖摘錄自《當責》 中國生產力中心出版 12 / 30
我的演講經驗 • 放任與面談 • 要求事先溝通 • 事先勘察場地 • 助理掌握每個細節 • 我為結果負責 13 / 30
我打過電話了 • 提早40分到達 • 久候未果 • 我打過電話 • 做份內的事 • 眼看災難發生 14 / 30
我可以知道妳的名字嗎? • 台北-吉隆坡 • 回程素食餐 • 我會轉告 • 我可以知道妳的名字? • 你放心! 15 / 30
永遠做不完的事 • 五根手指,六隻跳蚤 • 我不做了 • 80/20原理工作法 • 核心任務何在? • 重要與緊急權衡 16 / 30
要人沒人,要錢沒錢 • 已知的事實 • 有錢就一定做到嗎? • 巧婦能為無米之炊 • 公司財力還是你的能力? • 創意、能力、努力 17 / 30
完全責任制 • 天助我也-有功 • 天亡我也-有過 • 為結果負全責 • 沒有任何藉口(理由) • 誓死達成任務 • 當責‧問責‧課責(Accountability) 18 / 30
全世界都在用 • 杜邦、奇異、3M • 微軟、安捷倫 • 和黃集團 • 香港政府、中國政府 • 美國聯邦政府 • 只有台灣政府在睡覺 19 / 30
何謂「當責」? • 為結果負完全責任, 沒有任何藉口(理由) • 負責重過程,結果不明確 • 不該負責也要負責 • 對意外、環境負責 • 誓死達成任務 20 / 30
當責的障礙 (一) •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 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 我做了我該做的 • 小員工負什麼責任? • 我只是小主管,許多事我無法控制 21 / 30
當責的障礙 (二) • 天災地變,我能怎樣? • 權責不明,怎能叫我負責? • 這是老闆的決定,怎能怪我? • 那不屬於我的工作(那是別人的事) • 太現實了吧!太殘酷了吧! 22 / 30
[如何當責]從領導者自己做起 • 就是責怪我一人 • 精銳部隊投錯戰場 • 敢說、敢做、敢當 • 掃除所有障礙 23 / 30
艾森豪未公開的信 我們的諾曼第登陸戰無法取得滿意的灘頭陣地,因此我已下令撤軍。 我決定在此時此地進行攻擊,是根據可以獲取的最佳情報。 部隊將士都很勇敢盡職,如果有人要責怪,就只責怪我一個人。 24 / 30
[如何當責]建立當責文化 • 紀律-令出必行 • 正確的當責價值觀(掃除障礙) • 用案例,因勢利導 • 長期的道德說服 • 上緊發條,毋枉毋縱 25 / 30
[如何當責]培養當責核心團隊 • 當責要由上而下 • 教育核心團隊 • 我是橡皮圖章 • 加諸責任(每人四百萬) • 說出道理,教他方法 26 / 30
[如何當責]當責的專案管理 • 每月例行工作-紀律 • 新投資、新專案、新產品 -最需要當責文化 • 變異、複雜、不確定 • 誰負責、如何負責、能不能負責? • 專案的把握度? • 人的信賴 27 / 30
[如何當責]當責的專案管理者 • 我的公司,我的錢 • 「慎始」才能「當責」 • 展開所有細節 • 推估成功率 • 買保險-危機管控 • 自我保護 VS. 效率 28 / 30
高效率的理想國 • 人人奮勇,一個個挺身而出 • Buck stops here. • 說到做到,完成承諾 • 高效、成果、回饋、幸福 29 / 30
我的建議 • 回歸體制:建立核心團隊 • 確立為人民做主的目標 (惟才去色) • 建立考評系統、確立責任與KPI • 明確究責,絕不寬貸 (給生路再給死路) • 推動當責文化制度 30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