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k likes | 1.31k Views
在宿松县的报告. 省发改委副主任 吴劲松. 2012 年 4 月 24 日. 讲两个问题 一、 “ 十一五”成就和经验总结 二、“十二五”的基本考虑. 一、“十一五”成就和经验总结. 过去 5 年是改革开放以来 安徽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益最多 的一个时期。 初步预计,这五年全省经济增长年均达到 13.4% ,比改革开放头 30 年平均快 2.8 个百分点。. 历次五年计划增长情况. 历届政府经济增长情况. 一是经济实力实现重大跨越。. 国内生产总值.
E N D
在宿松县的报告 省发改委副主任 吴劲松 2012年4月24日
讲两个问题 一、“十一五”成就和经验总结 二、“十二五”的基本考虑
过去5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一个时期。 初步预计,这五年全省经济增长年均达到13.4%,比改革开放头30年平均快2.8个百分点。
一是经济实力实现重大跨越。 国内生产总值 2010年突破12000亿元,是2005年的2.23倍 ; 人均生产总值逼近3000美元。
一是经济实力实现重大跨越。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运行质量同步提高。
二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全省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比较 二产比重上升了10个百分点 工业化率由34.3%提高到43.7%,上升9.4个多百分点。 由2005年低于全国8.3个百分点转为高于全国水平. 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0%和29%,分别比2005年提高3.8和6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城镇化率分别比“九五”时期、“十五”时期快0.2和0.7个百分点 。 “十五”末我省城镇化率比全国低7.5个百分点,2009年只低4.5个百分点,差距缩小3个百分点。
三是基础设施体系显著改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2010年是2005年2521亿元的4.7倍。
三是基础设施体系显著改善。 • 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1424公里,总里程接近3000公里; • 铁路:新增营运里程491公里,总里程达到2878公里;京沪高铁在安徽段实现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高铁第一速度; • 机场:合肥机场航线达到45条,周起降800架次,旅客吞吐量380万人次,分别是“十五”末的2.2倍、2.3倍和2.5倍; • 14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建成;淮河大堤基本安澜。 • 信息化基础设施覆盖全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基本建成,光纤通信线路、电话、互联网通达所有行政村。
四是重点领域改革逐步深化。 • 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制定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以取消药品加成、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为突破口,在32个县(市、区)启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公益性方向回归,药品价格平均下降50%左右。 在全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考评中,我省获综合得分、“以奖代补”资金两项第一。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9月1日在全省全面推开这项改革,年内有望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四是重点领域改革逐步深化。 • 地方金融体系建设成效突出 徽商银行成功实现增资扩股。加快农信社改制步伐,截至去年底,共组建农村商业(合作)银行41家,开业37家;批准筹建小额贷款公司289家,开业182家。
四是重点领域改革逐步深化。 • 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 共撤并乡镇584个、行政村5000个,精简乡镇机构14899个。 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对农民需要办理的事项实行“一站式”服务,对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实行“一卡通”发放、“一线实”办理。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土地整治整村推进有序展开。
五是改善民生迈出历史性步伐。 分别比2005年增长86.3%和100%,增幅明显高于“九五”、“十五”时期。
五是改善民生迈出历史性步伐。 农村养老、低保、医保、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等覆盖面不断扩大;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深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实施民生工程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和平台,2007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850多亿元,项目累计达到37项,惠及6000多万城乡居民。
六是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 安徽依托自身的综合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中越来越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 •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 2010示范区引进落户1000万元以上项目12000个、总投资18686亿元,
六是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形成全国性品牌 • 到去年底,全省拥有国家级创新型企业7家、试点企业1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试点企业190家、高新技术企业1116家。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也从5年前的6.3%提升到现在的10.9%。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11位,创新潜力已跃居全国第3位。
六是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 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 • 达成了《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若干事项》,与长三角展开了各个层次的交流合作。 • 我省被列入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规划范围,合肥和马鞍山正式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交通、能源、科技等重点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 • 中央企业和全国知名非公企业与安徽合作发展全面推进
“十一五”发展的巨大成就和显著变化充分说明,安徽已经处在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重要阶段,迎来了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这一良好发展局面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发展能量累积的结果,是全省上下与时俱进谋发展、抢抓机遇求发展、凝心聚力抓发展的结果,归根结底是科学发展观在江淮大地生动实践的结果。
十一五经验总结 • 四个结合: • 把中央精神和安徽实际结合起来 • 把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结合起来 • 把发挥自身优势和利用外部资源结合起来 • 只有把加快经济发展和加强社会建设、切实改善民生结合起来
十一五经验总结 只有把中央精神和安徽实际结合起来,深入解放思想,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探索出符合安徽实际的发展路子。 “六大战略”的全面实施和“861”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皖江示范区的谋划启动和自主创新的试验试点,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创新创造的结晶,对加速安徽崛起产生了关键引领和重大推动作用。
十一五经验总结 只有把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结合起来,不断强化创新,推进结构调整,才能形成支撑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们之所以能在这五年实现经济实力的重大跨越,最关键的就是依托自主创新,坚定不移地抓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抓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抓新兴产业培育打造,更加重视做好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短到长的文章,培育了越来越多支撑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
十一五经验总结 只有把发挥自身优势和利用外部资源结合起来,强化机遇意识,树立开放思维,才能打开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广阔空间。 把区位、资源、市场等优势,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结合起来,从而更好把握国家宏观调控和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机遇,更好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也进而取得了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开展与中央企业和全国知名非公企业合作的巨大成效,赢得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强劲势头。
十一五经验总结 只有把加快经济发展和加强社会建设、切实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不断强化统筹意识,增进“两手抓”的本领,才能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全省“十二五”的初步考虑 一、两个基本判断 1、尽管近年来我省发展较快,但经济欠发达的地位没有根本改变,人民生活还不富裕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人均GDP居全国第26位 人均财政支出第30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19位 农民人均纯收入第19位
全省“十二五”的初步考虑 一、两个基本判断 2、尽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繁重,但“十二五”仍然是我省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挑战 • 思想观念不适应形势变化的挑战 •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对较低产业结构带来的挑战 •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与中心城市带动力较弱带来的挑战 • 社会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 •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 腐败、市场秩序混乱、劳资冲突、贫富差距、食品安全、社会道德 阶层固化
全省“十二五”的初步考虑 自工业化时期以来,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的CO2占全球CO2排放总量的95%以上,是引起大气增温的主要原因。
全省“十二五”的初步考虑 一、两个基本判断 2、尽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繁重,但“十二五”仍然是我省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国内外产业转移方兴未艾 ----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 ----工业化、城市化进一步加快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技术创新试点省两大平台
全省“十二五”的初步考虑 一、两个基本判断 总之,在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重心正在向内地扩展,产业转移、扩大内需使我省的区位优势凸显,“十二五”是我省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实现加速崛起。
全省“十二五”的初步考虑 二、战略构想 坚持“一个主题” 抓住“一条主线”、 推进“双轮驱动”、 实现“四个发展”。
抓住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这条主线 抓住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这条主线 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崛起进程,满足全省人民兴皖富民的强烈期盼,切合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转型是安徽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把全面转型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 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中期加速阶段,蕴含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能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实现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实现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坚持转型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为支撑、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加快优化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三大需求协同拉动转变;
实现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实现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坚持转型发展。 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增长动力从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重心从偏重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增长模式从粗放增长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努力实现速度与质量、内需与外需、发展与民生、增长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各方面的有机统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现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实现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强化开放合作意识,全面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经济联系,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实现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实现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推动战略,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实现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实现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坚持和谐发展。着力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全省“十二五”的初步考虑 二、战略构想 坚持加快发展,这是解决安徽所有问题的关键; 坚持转型发展,这是加快发展的现实途径; 坚持创新发展,这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 坚持开放发展,这是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 坚持和谐发展,这是加快发展的最终目的。
全省“十二五”的初步考虑 关于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力争到2015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确保2015年皖江城市带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全省“十二五”的初步考虑 • 关于发展目标: •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 • 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
全省“十二五”的初步考虑 关于发展目标: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全省“十二五”的初步考虑 二、战略构想 关于发展目标: 本着“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原则,提出了一些量化指标:确保GDP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GDP、财政收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力争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居中部地区前列,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