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返本开新,继往开来 —— 儿童经典诵读简介 杨海锋

返本开新,继往开来 —— 儿童经典诵读简介 杨海锋. 儿童诵读经典的基本理念. 在最适当的时机( 0-13 ) 用最适当的方法(素读) 教最适当的内容(精华). 儿童 诵读 经典. 问题 1 (关于 “ 经典 ” ):读古书会变得头脑僵化腐朽、思想封建落后、不能与时俱进?(书呆子?). 王国维. 鲁迅. 蔡元培. 胡适. 胡适 《 九年的家乡教育 》 我小时也很得我父亲钟爱, 不满三岁时,他就把教我母亲的红纸方字教我认 …… 我们离开台湾时,她认得了近千字, 我也认得了七百多字 …… 我进学堂之前已认得近一千字了。

Download Presentation

返本开新,继往开来 —— 儿童经典诵读简介 杨海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返本开新,继往开来——儿童经典诵读简介杨海锋返本开新,继往开来——儿童经典诵读简介杨海锋

  2. 儿童诵读经典的基本理念 • 在最适当的时机(0-13) • 用最适当的方法(素读) • 教最适当的内容(精华) • 儿童 • 诵读 • 经典

  3. 问题1(关于“经典”):读古书会变得头脑僵化腐朽、思想封建落后、不能与时俱进?(书呆子?)问题1(关于“经典”):读古书会变得头脑僵化腐朽、思想封建落后、不能与时俱进?(书呆子?) 王国维 鲁迅 蔡元培 胡适

  4. 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 我小时也很得我父亲钟爱,不满三岁时,他就把教我母亲的红纸方字教我认……我们离开台湾时,她认得了近千字,我也认得了七百多字……我进学堂之前已认得近一千字了。 因为我的程度不算“破蒙”的学生,故我不须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神童诗》一类的书。我念的第一部书是我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诗》,他亲笔抄写了给我的。这部书说的是做人的道理。 我念的第二部书也是我父亲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名叫《原学》……我念的第三部书叫做《律诗六钞》……我读了虽不懂得,却背的很熟。至今回忆,却完全不记得了。 我虽不曾读《三字经》等书,却因为听惯了别的小孩子高声诵读,我也能背这些书的一部分,尤其是那五七言的《神童诗》,我差不多能从头背到底。这本书后面的七言句子,如:人心曲曲湾湾水,世事重重叠叠山。我当时虽不懂得其中的意义,却常常嘴上爱念着玩,大概也是因为喜欢那些重字双声的缘故。 我念的第四部书以下,除了《诗经》,就都是散文的了。我依诵读的次序,把这些书名写在下面:(4)《孝经》。 (5)朱子的《小学》,江永集注本。(6)《论语》。以下四书皆用朱子注本。(7)《孟子》。(8)《大学》与《中庸》(《四书》皆连注文读)。(9)《诗经》,朱子集传本(注文读一部分)。 (10)《书经》,蔡沈注本(以下三书不读注文)。(11)《易经》,朱子《本义》本。(12)《礼记》,陈澔注本。

  5. 能够真正以开放、接纳的心态深入西方文化内核的,恰恰是那些饱读中国传统经典、深得中华文化精神的人。——与古为新能够真正以开放、接纳的心态深入西方文化内核的,恰恰是那些饱读中国传统经典、深得中华文化精神的人。——与古为新 •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一法通则万法通。怕只怕我们不深入精通任何一法,任由我们的头脑、心灵为浅薄的环境所污染、所遮蔽。 • 王国维《国学丛刊序》: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

  6. 巴金《写作生活的回顾》: • 老师平日讲的少,而且讲得简单。他唯一的办法是叫学生多读书,多背书。我背得较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这是两百多篇散文的选集;从周代到明代,有“传”,有“记”,有“序”,有“书”,有“表”,有“铭”,有“赋”,有“论”,还有“祭文”。里面一部分我背得出却讲不清楚;有一部分我不但懂而且喜欢,像《桃花源记》、《祭十二郎文》、《赤壁赋》、《报刘一丈书》等等。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但是当时也只能说是似懂非懂。可是我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的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它也是有条有理,顺着我们的思路连下来的。这就是说,它不是颠三倒四的胡说,不像我们常常念着玩的颠倒诗:“一出门来脚咬狗,捡个狗来打石头……”这样一来,我就觉得写文章比从前容易些了,只要我的确有话说。倘使我连先生出的题目都不懂,或者我实在无话可说,那又当别论。还有一点,我不说大家也想得到;我写的那些作文全是坏文章,因为老师爱出大题目,而我又只懂得那么一点点东西,连知识也说不上,哪里还有资格谈古论今!后来弄得老师也没有办法,只好批“清顺”二字敷衍了事。但是我仍然得感谢我那两位强迫我硬背《古文观止》的私塾老师。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20 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自然我后来还读过别的文章,可是并没有机会把它们一一背熟,记在心里了。不过读得多,即使记不住,也有好处。我们有很好的“散文”的传统,好的散文岂止两百篇!十倍百倍也不止!

  7. 茅盾能背《红楼梦》(参钱君匋 《书衣集》) 1926年,茅盾在上海的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工作。离印书馆不远的开明书店的老板章锡琛,曾和茅盾一度同事,私交很好。因此茅盾每天下班后,总要到开明书店去,与当时的文化名人郑振铎等一起聊天交谈。 一次,章锡琛同郑振铎谈起茅盾能背《红楼梦》,郑表示不信,当时在书店工作的钱君正好也在场,于是章便请他做证人,与郑赌做东道。 一天下午,章锡琛请茅盾、郑振铎及夏丐尊、周予同等人到饭店吃饭。酒至半酣,章说:“吃清酒乏味,请雁冰兄助兴。”茅盾酒兴正浓,便说:“好啊,以何助兴?”章说:“听说你能背《红楼梦》,来一段怎样?”茅盾欣然同意。于是,他们就请郑振铎点回目,并翻开早已准备好的书。茅盾随即琅琅而背,一口气背了半个多小时,将近一个回目。至此郑振铎才深信不疑。章锡琛哈哈大笑:“郑兄你输了,这桌酒你请客了,君是证人,可不能赖呀。”

  8. 杨振宁《父亲和我》 厦门那一年(6岁)的生活我记得是很幸福的。也是我自父亲那里学到很多东西的一年。那一年以前,在合肥母亲曾教我认识了大约三千个汉字,我又曾在私塾里学过背《龙文鞭影》,可是没有机会接触新式教育。在厦门父亲用大球、小球讲解太阳、地球与月球的运行情形;教了我英文字母“abcde……”;当然也教了我一些算术和鸡兔同笼一类的问题。不过他并没有忽略中国文化知识,也教我读了不少首唐诗,恐怕有三四十首;教我中国历史朝代的顺序:“唐虞夏商周,……”;干支顺序:“甲乙丙丁……”,“子鼠丑牛寅虎……”;八卦:“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等等。 我初中一与初中二年级之间的暑假,父亲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我《孟子》。雷先生介绍他的得意学生丁则良来。丁先生学识丰富,不只教我《孟子》,还给我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是我在学校的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学到的。下一年暑假,他又教我另一半的《孟子》,所以在中学的年代我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9. 苏步青《略谈学好语文》 1915年(苏生于1902年),我进了当时温州唯一的一所中学。那时,我立志要学文学、历史。一年级时,我用《左传》笔法写了一篇作文。老师把它列为全班第一,但又不完全相信是我写的。问我:“这是你自己写的吗?”我说:“是的。我会背《左传》。”老师挑了一篇让我背,我很快背出来了。老师不得不叹服,并说:“你这篇文章也完全是《左传》笔法!”《史记》中不少文章我也会背,《项羽本纪》那样的长文,我也背得烂熟。我还喜欢读《昭明文选》。“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我欣赏极了。还有《资治通鉴》,共有200多卷,我打算在中学四年里全部读完;第一年末,我已念完20来卷。这时,学校来了一位因病休学从日本回来的杨老师。他对我说:“学这些古老的东西没啥用,还是学数学好。”他将从日本带回来的数学教材翻译出来,让我学。第二年,学校又来了一位日本东京高中毕业的教师,他教我们几何,我很感兴趣,在全班学得最好。从此,我就放弃了学文学和历史的志愿而致力于攻读数学。但我还是喜欢写文章,四年级的时候,校长贪污,学生闹风潮,我带头写了反对校长的文章。

  10. 柳絮《钱学森母亲章兰娟独特的家教方法》 幼时的钱学森天资聪颖,悟性极高,记忆力特强,3岁时已能背诵百首唐诗、宋词,以及早期一些启蒙读物如《增广贤文》与《幼学琼林》……她给幼小的钱学森每日安排的功课是:清晨准时起床,加强身体锻炼,早饭后就教儿子背诵唐诗。累了,就让儿子看一下儿童读物。下午或者教儿子画画,或者写毛笔字,每日如此,从不间断,让幼小的钱学森从小就树立良好的读书习惯。 随着年龄的增长,钱学森对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强了。以前父亲给他买的那些浅显的儿童读物已经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他开始将目光转向父亲的大书橱,对父亲那厚厚的大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看不懂,他只好去向母亲请教。母亲对于儿子强烈的求知欲感到由衷的惊喜,于是挑选一部分她认为儿子看得懂的书,给儿子看,并认真地给他讲书中的故事。钱学森最爱听母亲给他讲岳飞精忠报国及杨家将的故事,还有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凿壁、映雪发愤苦读的动人故事,及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这些智慧故事。每当听到这些故事时,钱学森总是那么认真、投入,稚气的脸庞上充满了对古人的崇拜与向往。

  11. 余一彦《辜鸿铭的西文学习法》 课余的时间,布朗就亲自教辜鸿铭学习德文。布朗的教法略异于西方的传统倒像是中国的私塾。他要求辜鸿铭随他一起背诵歌德的长诗《浮士德》。……辜鸿铭极想知道《浮士德》书里讲的是什么,但布朗坚持不肯逐字逐句地讲解。他说:“只求你读得熟,并不求你听得懂。听懂再背,心就乱了,反倒背不熟了。等你把《浮士德》倒背如流之时我再讲给你听吧!”半年多的工夫辜鸿铭稀里胡涂地把一部《浮士德》大致背了下来。第二年布朗才开始给辜鸿铭讲解《浮士德》。他认为越是晚讲,了解就越深,因为经典著作不同于一般著作任何人也不能够一听就懂。这段时间里辜鸿铭并没有停顿对《浮士德》的记诵,已经可谓“倒背如流”了。 学完《浮士德》,辜鸿铭开始学“莎士比亚”的戏剧。布朗为辜鸿铭定下了半月学一部戏剧的计划。八个月之后,见辜鸿铭记诵领会奇快,计划又改为半月学三部。这样大约不到一年,辜鸿铭已经把“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都记熟了。 辜鸿铭深厚的西方素养极得益于童年背诵《浮士德》、《莎士比亚》的经历。他后来在北京大学教英诗时,有学生向他请教掌握西文的妙法,他答曰:“先背熟一部名家著作做根基。”辜鸿铭曾说:“今人读英文十年,开目仅能阅报,伸纸仅能修函,皆由幼年读一猫一狗之式教科书,是以终其身只有小成。”他主张“中国私塾教授法,以开蒙未久,即读四书五经,尤须背诵如流水也。”

  12. 中国人与犹太人:智商最高的民族? • 全世界犹太人约1400万(占世界人口0.2%左右) • 全世界华人约14亿(占世界人口20%多) • 从1901年到2001年的一百年间,在总共680名获奖者中,犹太人或具有犹太血统者共有138人;诺贝尔获奖者中的华人:?人 • 犹太人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会翻开《圣经》,在书页上滴一点蜂蜜,然后让孩子去品尝。在13岁成人仪式以前,他们要学完所有犹太教的基础知识,包括《圣经旧约》、《塔木德经》等。而学习的方法就是配合着旋律,反复朗诵,直至背诵。(参[日]手岛佑郎《犹太人为什么优秀》天才教育的秘密 幼儿教育从背诵开始)

  13. 问题2(关于“经典”):我们今天生活中只用白话文,读这些文言文又有什么用!? • 浅薄的实用主义!照这么说,我们课本里的范文是不是最应该选用我们最常用的产品说明书、电视广告词、市场调查报告、网络帖子、短信……? • 文以载道——文言文承载着中国文化的本源,凝结着中国文化的精华。只有通过文言文,我们才能触摸到自己文化的真正内核。 • 文言根基好的人自然而然能写好白话文,而只接触白话的人则较难写出优秀的白话文——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 根扎于“文”,语发为“白” 。

  14. 经典者,历万世而不易,著千年而如新,可以究极于天人之际,亦可通达于古今之变,读之乃知立人之本,应天之命,循道之行,知世之故,因之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漫寻乎儒道之间而得天人之法,逡巡于言辞之外而酿明哲之知,今者斯文沦丧,大道不兴,人浮于俗务,心浊以事欲,若无经典涵衍以匡时弊,吾得见其没矣。故经典之读,在乎微者,可昭立身为人之本,在乎显者,可达挽时经世之功,于显于微皆得其旨,吾侪奉斯道而任重,诚此心而道远。噫,方今之世,岂有所不为之世哉?吾等必有为也!(学生 张清凌)

  15. 我们今天都在诵读什么?

  16. 这些课文,究竟在对丰富我们的心灵,涵养我们的精神起到了什么帮助?没有精神生命的建构,也没有文化生命的积淀!这些课文,究竟在对丰富我们的心灵,涵养我们的精神起到了什么帮助?没有精神生命的建构,也没有文化生命的积淀! •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 • 更糟糕的是对这些白话文的讲解方式!白话文是不用教的——人人都会说白话,只要会认字就能读白话,只要会写字就能写白话。

  17.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中小学语文课所用教学时间在各门课程中历来居首位。新近公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吕叔湘《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1978)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中小学语文课所用教学时间在各门课程中历来居首位。新近公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吕叔湘《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1978)

  18. 问题3(关于“儿童”):为什么读经典要从娃娃抓起?问题3(关于“儿童”):为什么读经典要从娃娃抓起? • 儿童:记忆力强+理解力弱 • 大人:记忆力差+理解力强 • 趁记忆的黄金时期,在孩子心中装下人类最优美、最智慧、最具有深厚内涵、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化经典(无论中西,包括哲学的、文学的、音乐的、绘画的……) ——满腹经纶,腹有诗书气自华,“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礼记》) • 让经典跟你孩子一辈子,这样的积累终生受益!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

  19.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

  20.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 • 具体运算阶段(六七岁左右~十一二岁左右) • 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左右~十四五岁左右)

  21. 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有所当读之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读熟。(明末大儒陆世仪)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有所当读之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读熟。(明末大儒陆世仪)

  22. 问题4(关于“诵读”)不懂,读了有什么用?问题4(关于“诵读”)不懂,读了有什么用? • 凡是伟大的作品,初看时必让人觉得不十分舒服。(卡莱尔) • 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马上求完全理解、马上能灵活运用,马上能应付考试…… • 随着生命的成长,自然会慢慢理解,经典需要存放在生命中慢慢酝酿、慢慢酝酿。(胡适的例子) • 文科的学习规律(必须一步到位)完全不同于理科的学习规律(必须循序渐进)。不懂就不去读,不读就不能懂,这是恶性循环;越读越懂,越懂越读,这才是良性循环。 • “书到用时方恨少”;“书到今生读已迟”

  23. 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 我小时也很得我父亲钟爱,不满三岁时,他就把教我母亲的红纸方字教我认……我们离开台湾时,她认得了近千字,我也认得了七百多字……我进学堂之前已认得近一千字了。 因为我的程度不算“破蒙”的学生,故我不须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神童诗》一类的书。我念的第一部书是我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诗》,他亲笔抄写了给我的。这部书说的是做人的道理。 我念的第二部书也是我父亲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名叫《原学》……我念的第三部书叫做《律诗六钞》……我读了虽不懂得,却背的很熟。至今回忆,却完全不记得了。 我虽不曾读《三字经》等书,却因为听惯了别的小孩子高声诵读,我也能背这些书的一部分,尤其是那五七言的《神童诗》,我差不多能从头背到底。这本书后面的七言句子,如:人心曲曲湾湾水,世事重重叠叠山。我当时虽不懂得其中的意义,却常常嘴上爱念着玩,大概也是因为喜欢那些重字双声的缘故。    我念的第四部书以下,除了《诗经》,就都是散文的了。我依诵读的次序,把这些书名写在下面:(4)《孝经》。 (5)朱子的《小学》,江永集注本。(6)《论语》。以下四书皆用朱子注本。(7)《孟子》。(8)《大学》与《中庸》(《四书》皆连注文读)。(9)《诗经》,朱子集传本(注文读一部分)。 (10)《书经》,蔡沈注本(以下三书不读注文)。(11)《易经》,朱子《本义》本。(12)《礼记》,陈澔注本。

  24. 问题5(关于“诵读”)会忘,读了有什么用?问题5(关于“诵读”)会忘,读了有什么用? • (学生的例子) • 这种作品(指经典)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 • 经典看似是忘记了,实际上是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或者说已经融化到了我们自己的心灵中。 • 吃狗肉是为了长人肉,而不是为了长狗肉。(郭沫若)

  25.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明明德于天下而平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而修身的第一要务乃是立志。立志易,依志而行者难,自古以来以高洁之事为志者甚众,读圣人之书者更众,然真以圣人之言律己者在众人中却可奉为翘楚,翘楚非贵,却因少而贵之,此实我一族之中读书人之大耻!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明明德于天下而平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而修身的第一要务乃是立志。立志易,依志而行者难,自古以来以高洁之事为志者甚众,读圣人之书者更众,然真以圣人之言律己者在众人中却可奉为翘楚,翘楚非贵,却因少而贵之,此实我一族之中读书人之大耻! 耻虽在,然我读书人却不以此为疾。以读书为一谋生之技者遑遑千载不止几何。由此若绌又想起曾反复思虑的一对矛盾言辞——“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与“百无一用是书生”。此二言曾徘徊于心间数月,不得其解,一日得证,复日推翻,徘徊不前痛苦之极。今夜观《恰同学少年》一剧,忽又得证,我辈读书不在此二言之间却在“谋食”与“谋道”之不同。

  26. 问题6(关于“诵读”)读的方法——素读:老老实实读,纯纯粹粹读!问题6(关于“诵读”)读的方法——素读:老老实实读,纯纯粹粹读! • 不求甚解,只求多念,念到会背。 • 读经教学六字真言:“小朋友,跟我念”(王财贵) • 老师只要“糊里糊涂”地教,孩子只要“糊里糊涂”地学。 • 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对生命自身能力的不信任!)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7. 问题7:诵读经典的顺序: • 论语、老子(儒、道) • 孟子、庄子 、大学、中庸、易经、诗经 • 古文观止、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 • 三百千等蒙学读物,可读可不读

  28. “无形书院”·经典会读

  29. “生生学堂”·经典诵读 • 《周易·系辞》:“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30. 其他: •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璪)。杭州是自然风景与人文风光相得益彰之地,得天独厚:读无字之书、读有字之书同样重要。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只管念,只管听,不要给他们压力。平时也不要浪费孩子的耳朵(特别是很小的孩子),多听古典音乐或者经典诵读。 • 读经贵在坚持,而且能否坚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愿力。能够打心底里真切认同并全心投入的家长,你们的孩子是有福的。 • 亲子关系永远大于教育方法。任何教育理念的落实都必须建立在相对自由、和谐、尊重、信任、理解的良好亲子关系上。否则很可能方法越正确,结果越糟糕。

  31. 欢迎更多的朋友参与,更希望有心人能自发组织儿童读经活动,我很愿意为大家提供义务的讲座、指导、服务等等。欢迎更多的朋友参与,更希望有心人能自发组织儿童读经活动,我很愿意为大家提供义务的讲座、指导、服务等等。 • 杭州市区:杨海锋老师“生生学堂” • 地点在拱墅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QQ群32093077 电话13588751475 • 余杭临平:孙水花老师“公益读经班” • 地点在余杭区图书馆 • QQ群79698034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