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k likes | 1.55k Views
§6 检测参数和结果显示. 一、检测参数. 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 18 项 参数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新增的一些 参数. (一)白细胞系列参数. (二)红细胞系列参数. (三)血小板系列 参数. (一)新增分类参数. (二)新增网织红细胞参数. 二、 检测参数的临床应用. 红细胞系列参数 血小板系列参数 白细胞系列参数. 一) RBC 系列参数. N. b. 100. 200. fl. (一)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 1 . 鉴别缺铁性贫血和 β- 轻型海洋性贫血 : 1 )共同点:小细胞性贫血,峰左移。 2 )鉴别点:
E N D
一、检测参数 • 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18项参数 •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新增的一些参数
二、 检测参数的临床应用 • 红细胞系列参数 • 血小板系列参数 • 白细胞系列参数
N b 100 200 fl (一):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1 .鉴别缺铁性贫血和β-轻型海洋性贫血: 1)共同点:小细胞性贫血,峰左移。 2)鉴别点: a.RDW增高,峰底宽 b.RDW正常,峰底窄 a
减 低 正 常 增 高 RDW 正常 小细胞均一性 正细胞均一性 大细胞均一性 异常 小细胞不均一性 正细胞不均一性 大细胞不均一性 2.诊断缺铁性贫血 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伴有RDW异常增高者(RDW正常可排除) 3.进行贫血的新的形态学分类(MCV/RDW) MCV
(二)网织红细胞参数 1.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用网织红细胞分析骨髓造血状态优于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 (1)骨髓抑制:HFR和MFR的减低早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骨髓恢复时, HFR和MFR迅速增高。
(2)放疗和化疗时:长期化疗, HFR和MFR减低早于LFR。而HFR和MFR的迅速增高是骨髓恢复的征象。 (3)IRF与Ret的变化在不同的疾病中不同:见P125的表3-19。
2.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Ret-He): 反映Ret的质量变化,达30.5 pg为患者需要补充铁的最佳临界值,与CHr有很好的相关性。
3. 网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CHr):>29pg/细胞是患者补铁指标,为缺铁性贫血的灵敏指标,代表体内铁蛋白代谢的最新进展。
4. 网织红细胞平均体积(MRV)和球形细胞平均体积(MSCV): 正常人的MSCV比MCV大,当MSCV< MCV时,诊断为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的特异性>93.3%. MRV是观察EPO疗效一个稳定且较灵敏的指标。
(三)血红蛋白分布宽度(HDW) HDW是反映周围血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异质性参数。HDW和RDW明显增高:见于遗传性球红细胞增多症。另外,HDW对镰形细胞贫血、 β-轻型海洋性贫血有一定诊断意义。
1.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1) 鉴别PLT减低时的病因: ①MPV正常或增高:ITP、脾亢、SLE ② MPV正常或减低:AA。③ MPV减低:急性白血病、艾滋病。
(2) 评价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情况: ①局部炎症:MPV正常;败血症:MPV减低。 ②白血病缓解:MPV增高。 ③MPV和PLT持续减低:骨髓造血衰竭;骨髓功能恢复:MPV增高。
(3)MPV与血小板功能关系:明显相关,大血小板代谢活跃,粘附聚集力强。(3)MPV与血小板功能关系:明显相关,大血小板代谢活跃,粘附聚集力强。 (4)MPV与PLT:两者呈非线性负相关,随PLT计数增高,MPV变小;骨髓受抑时,MPV减低早于PLT减少;骨髓受抑恢复时,MPV增高又早于PLT增高。
2. 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 IPF反映骨髓增生状态,更新血小板的速度和细胞动力学变化,在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骨髓造血功能良好:IPF增高,可见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骨髓造血受抑:IPF减低,可见于AA。
3.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镰形红细胞性贫血时PDW升高。 4. 血小板成分平均浓度(MPC):反映血小板内的密度,减低表示血小板激活,与反映血小板活化的表面抗原CD62P定量(金标准检测)有很好的相关性。
1、中间细胞群(MID):包括正常时的M、E、B;病理时的各种原始幼稚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浆细胞等。MID异常,必须进行复检。1、中间细胞群(MID):包括正常时的M、E、B;病理时的各种原始幼稚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浆细胞等。MID异常,必须进行复检。 2、未成熟粒细胞(IG):主要包括杆状核、早幼、中幼和晚幼粒,但不包括原始粒细胞。IG>3%,提示败血症。
三、结果显示 数 据 图 形 报 警
(一)数据 化验单 姓名 :程实 性别:男 年龄:30岁 科室:内科 结果 临床诊断:肺炎? RBC 4.5×1012/L 送检标本:血 Hb 150g/L 送检目的:血常规 WBC 12×109/L DC: N 80% L 14% E 3% M 2% B 1% 送检医师 罗春丽 报告医师:吴明 送检日期:2007-8-2 报告日期:2007-8-2
(二)图形 血细胞分析仪常用的图形有两类:直方图和散点图,分别对应不同的原理。 分析这些图形的变化,不仅可以评估仪器的工作状态或仪器是否受非检测成分的干扰,而且可提示各类细胞比率的变化或血液内出现非正常血细胞。
1.电阻法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分析 细胞分析仪根据各类细胞大小为横坐标,以纵坐标表示一定体积细胞的相对频率,从而获得RBC、WBC和PLT的直方图。相对数表示在Y轴上,体积表示在X轴上,以飞升(fl)为单位。
(1)白细胞直方图 WBC通过计数小孔时,仪器计算机部分可以将WBC体积从35~450fL分为256个通道,每个通道为1.64fL。细胞根据其大小被分别放在不同的通道中,从而得到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
三分群:小细胞群:成熟淋巴细胞 中间细胞群: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 大细胞群: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细胞,中性晚幼粒细胞 两分群:小细胞群:淋巴细胞 大细胞群: 粒细胞
Ⅰ.正常WBC直方图 血液分析仪在35~450fL范围内分析白细胞,可以看到三个明显的细胞分区。
①左侧又高又陡的峰,跨越在35~90fL,为淋巴细胞峰,主要为成熟淋巴细胞。①左侧又高又陡的峰,跨越在35~90fL,为淋巴细胞峰,主要为成熟淋巴细胞。 ②最右侧又低又宽的峰从160~450fL,定位中性粒细胞峰,以N为主要细胞,也包含杆状和晚幼粒细胞。
③两峰之间的平坦区:90~160fL,定为单个核细胞峰,以单核细胞为主,也含E、B等。③两峰之间的平坦区:90~160fL,定为单个核细胞峰,以单核细胞为主,也含E、B等。
Ⅱ.直方图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①溶血剂处理的WBC体积与其自然体积无关,仪器法M体积小于中性粒细胞原因。 ②各厂家血液分析仪所用的稀释液、溶血剂成分不完全相同,对白细胞膜的作用程度不同,同一份血液在不同仪器直方图形状有所不同,分群的设置点不同,因此必须使用配套试剂
影响体积出入的因素:溶血剂 白细胞计数池除加入一定量的稀释液之外还要加入溶血剂,红细胞膜溶解同时白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白细胞质渗出,使细胞膜紧裹在细胞核或存在的颗粒物质周围,所以经溶血剂处理后含有颗粒的粒细胞比无颗粒的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体积大些。
③WBC体积直方图不完全相同,但电阻抗法各类仪器白细胞直方图病理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因此,在分析各种病理变化的图形之前,必须先掌握自己实验室所拥有的白细胞正常直方图。③WBC体积直方图不完全相同,但电阻抗法各类仪器白细胞直方图病理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因此,在分析各种病理变化的图形之前,必须先掌握自己实验室所拥有的白细胞正常直方图。
Ⅲ 报警 如果被检测的标本异常,不能满足实验室已设定的各项规则,则仪器出现报警。此时,工作人员必须特别注意复核标本。 总之,检测结果出现报警,意味着仪器检测结果可靠性已经明显降低,需复核确认。
(1)报警来源:主要有检测结果超出实验室设定的检测项目参考值,复检标本,临床疾病标本异常和患者人群变异。(1)报警来源:主要有检测结果超出实验室设定的检测项目参考值,复检标本,临床疾病标本异常和患者人群变异。 (2)报警有效性:仪器以参考方法检测结果为标准,判断仪器的检测性能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总效率。
(3)报警形式:符号(↑表示增高,↓表示降低),颜色(如红色表示增高,蓝色表示降低),或直接用文字(在结果旁注明“增高” 、 “降低” ,或标以R1、R2、R3、R4等)
①L峰左侧区域异常(R1):可能有血小板聚集、巨大血小板、有核红细胞、未溶解红细胞、白细胞碎片、蛋白质或脂类颗粒。①L峰左侧区域异常(R1):可能有血小板聚集、巨大血小板、有核红细胞、未溶解红细胞、白细胞碎片、蛋白质或脂类颗粒。 ②L峰与单个核细胞峰之间区域异常(R2):可能有异淋,浆细胞,原始细胞,E、B增多。
③单个核细胞区与N峰区之间区域异常(R3):可能有未成熟N、异常细胞亚群,E、B增多,核左移。③单个核细胞区与N峰区之间区域异常(R3):可能有未成熟N、异常细胞亚群,E、B增多,核左移。 ④中性粒细胞峰右侧区域异常(R4):可能中性粒细胞绝对增多。
(4)报警内容 ①红细胞系列:RBC大小不均、高/低色素细胞、大/小红细胞、有核红细胞、红细胞碎片、红细胞异常分布、血红蛋白缺乏等。
②白细胞系列:杆状核细胞、异型淋巴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异常、核左移、未成熟粒细胞等。②白细胞系列:杆状核细胞、异型淋巴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异常、核左移、未成熟粒细胞等。 ③血小板系列:血小板聚集、大血小板、血小板分布异常、红细胞碎片等。 ④骨髓造血:原始细胞、幼稚细胞等。
Ⅳ异常白细胞直方图举例 ①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L比例降低图1):特征是N峰明显增大,L峰明显减少。血涂片检查以N为主,可达90%,L只占5%~10%。
②中性粒细胞比例减低(L比例增高图2):特征是L峰明显增大,N峰明显减少。血涂片检查以L为主,可达60~70%,N只占30%左右。②中性粒细胞比例减低(L比例增高图2):特征是L峰明显增大,N峰明显减少。血涂片检查以L为主,可达60~70%,N只占30%左右。
③单个核细胞增多 特征:在直方图90~150fL区域出现一个明显的细胞峰。
④原始、幼稚白细胞增多 特征:在直方图上单核细胞区出现一个高大的细胞峰,并与淋巴细胞峰融合,粒细胞峰变小。白总数明显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