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70 Views
达县职业高级中学(计算机专业组). 《 局域网组成实践 》 电子教案. 幻灯制作 李贤成 冉启斌. 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共同发展的产物。从一般意义来讲,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 服务器. 客户机. 客户机. 客户机. 客户机. HUB. 简单的计算机网络. 1.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E N D
达县职业高级中学(计算机专业组) 《局域网组成实践》电子教案 幻灯制作 李贤成 冉启斌
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共同发展的产物。从一般意义来讲,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
服务器 客户机 客户机 客户机 客户机 HUB 简单的计算机网络
1.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 当计算机网络进一步发展日趋复杂时,网络功能从逻辑上分为通信与数据处理两部分,于是网络的物理结构也出现了两级计算机网。 • 一级叫通信子网(Communication Subnet),由通信控制处理机以及软件和高连通线路组成,负责全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和通信处理。 • 另一级叫资源子网(Resource Subnet),包括所有主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库、终端以及与通信子网的接口设备等,专门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并向网络提供自己的资源,同时也享用全网资源。
通信子网 主机 (资源子网) 计算机网络
1.1.2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根据网络范围和计算机之间互联的距离,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三类: 1.对等网 2.局域网 3.广域网
1.1.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 通常把网络中的计算机作为一个节点来对待,网络中各节点的相互连接形式,就称为网络的拓扑结构。 •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结构、总线型结构和环型结构等。
1.1.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星型拓扑结构
1.1.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2.总线型拓扑结构
1.1.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3.环型拓扑结构
服务器 客户机 客户机 客户机 客户机 客户机 客户机 交换机 1.2 局域网的基本组成 一种基本的局域网组成:
1.2.1 服务器与客户机 • 服务器是局域网的核心,它运行网络操作系统,为网络提供通信控制、管理和共享资源。 • 客户机也称为工作站,它是相对服务器而存在的。一般来说,客户机通过登录到服务器,从而才能接受服务器提供的服务以及共享资源。
1.2.2 传输媒介 • 双绞线分为两种,即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 • 光纤(光导纤维)是一种具有优异品质的传输媒介,传输带宽远远大于其他传输媒介的带宽。 • 局域网中也使用同轴电缆,尤其在早期的局域网中。
1.2.3 网卡 • 网卡也称网络适配器,通常插在计算机主板的扩展槽中,它是计算机与局域网连接的接口。 • 每一块网卡都有一个ID号,也叫MAC地址,它是全球惟一的,它能够标明并识别网络中的计算机身份。
1.2.4 集线器 • 集线器位于网络的一个星型节点,集中管理与该节点相联的客户机。 • 集线器是一个标准的共享式设备。集线器只与其上联设备如服务器进行通信,当同一集线器的两个不同端口之间通信时,先将信息上传到上联设备,再由其将信息广播到所有端口上。
1.2.5 交换机 • 交换机则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 • 交换机不像集线器那样将数据包发送到所有端口,而是发送到对应端口,从而使不相关的端口可以并行通信,提高了传输速率。 • 交换机在局域网中正在取代集线器在连接设备中占据重要地位。
1.2.6 路由器 • 当局域网需要与其他网络连接时,路由器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网络连接设备。 • 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二是用于隔离广播域,避免广播风暴。
1.2.7 网络操作系统 • 在服务器/客户机网络中,服务器运行专用的网络操作系统,如Windows NT Server、 Windows 2000 Server、 UNIX、 Linux等。 • 客户机则运行与服务器通信的客户端软件,如 Windows NT Workstation、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Windows 9x、 Linux等。
7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6 表示层 Presentation Layer 5 会话层 Session Layer 4 传输层 Ttransport Layer 3 网络层 Network Layer 2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 1 物理层 Physical Layer 1.3 计算机网络的协 1.3.1 OSI参考模型及协议标准
7 7 数据传输路径 APDU 6 6 PPDU 5 5 SPDU 4 4 segment 3 3 packet 2 2 frame 1 1 bits 1.3.1 OSI参考模型及协议标准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流
各种应用层协议 TELNET、FTP、SMTP等 应用层 TCP UDP 传输层 IP 互联层 LAN技术 WAN技术 网络接口层 1.3.2 TCP/IP协议标准 TCP/IP参考模型
1.3.3 IP地址与子网掩码 • 在Internet中,网络地址惟一地标识一台计算机,这个地址就叫做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 •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地址,用四个字节来表示,这种书写方法叫做点数表示法。 • IP地址按节点计算机所在网络规模的大小通常分为A,B,C三类。
逻辑链路控制LLC 媒介访问控制MAC 物理层 7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6 表示层 Presentation Layer 5 会话层 Session Layer 4 传输层 Ttransport Layer 3 网络层 Network Layer 2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 1 物理层 Physical Layer 1.4 局域网技术 1.4.1 局域网的参考模型
1.4.2 IEEE802.3协议标准 • IEEE802.3标准是在以太网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习惯于将IEEE802.3局域网称为以太网。 • IEEE 802.3标准的核心技术是“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机制”(CSMA/CD)。
1.4.3 局域网的常用产品和标准 • IEEE802.3在20余年间里不断发展,以其低廉的端口费用和优越的性能,占据了局域网市场的85%以上的份额,使得以太网成为局域网的代名词。 • 以太网从早期10Mbps带宽的10BASE-T发展到100Mbps带宽的快速以太网,现在为1000Mbps带宽的千兆以太网,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1.5 局域网中的服务器与客户机 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并不是一种特定的硬件产品或服务器技术,它是一种体系结构。Server是一个向请求进程提供服务的逻辑进程,它可以是一个进程,也可以是由多个分布进程所组成。向一个Server请求进程服务的进程称为该服务的Client。通信事务是由Client对Server进行的。Server应当按照请求进程的要求执行服务并返回结果。
服务器 客户端 服务驱动 用户界面 局域网 服务器应用核心 客户端应用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 网络接口 网络接口 1.5 局域网中的服务器与客户机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