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95 Views
元 素 周 期 律. 1 、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画出周期表第一至第六周期 的轮廓,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 , 标出族的符号. 2 、将下列元素符号填到周期表的空白表格内. 元素 X :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 元素 Y :空气中质量分数最大 元素 Z :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元素 A :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元素 B :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比为 7 : 17 元素 C :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 元素 D :第五周期,与 C 同主族 元素 E :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 元素 F :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的 4 倍. Cl 2. >. Br 2. >. I 2.
E N D
1、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画出周期表第一至第六周期1、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画出周期表第一至第六周期 的轮廓,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标出族的符号 2、将下列元素符号填到周期表的空白表格内 • 元素X: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 • 元素Y:空气中质量分数最大 • 元素Z: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 元素A: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 元素B: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比为7:17 • 元素C: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 • 元素D:第五周期,与C同主族 • 元素E: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 • 元素F: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的4倍
Cl2 > Br2 > I2 电子层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B、C、D的单质的氧化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原因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 、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减弱 增强 增强 失电子能力逐渐,金属性逐渐。 同周期,从左到右: 原子半径逐渐( ),吸引电子能力逐渐( ) 元素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 增强 减小 减弱 增强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周期表 2.金属活动性顺序 3.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气的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5.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 6.强置弱 7.原电池中,负极金属性较强 8.电解池中,阴极先析出的金属金属性较弱
1. 周期表 2. 单质与H2化合越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4.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 5.强置弱
D 例1(2010上海卷)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元素的金属性 X<Y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思路: 未知元素具体化、位置化 (由字母到某种具体元素)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化合价
原子半径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离子半径的比较 • 1、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 2、电子层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 • 3、同种元素:阳离子半径小于原子半径 阴离子半径大于原子半径
例2(2010浙江卷). 有X、Y、Z、W、M五种短 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 Z、M同主 族; 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 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 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B、由于Z、M元素的氢气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所以其沸点依次降低 C、元素Y、Z、W的单质常温下均为固体 D、元素W和M的某些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 D 未知元素具体化、位置化
例3(09海南卷10)门捷列夫在描述元素周期表 时,许多元素尚未发现,但他为第四周期的三种 元素留下了空位,并对它们的一些性质做了预 测,X是其中的一种“类硅”元素,后来被德国化学 家文克勒发现,并证实门捷列夫当时的预测相当 准确。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有关X性质的描述中 错误的是: A.X单质不易与水反应 B.XO2可被碳还原为X C.XCl4的沸点比SiCl4的高 D.XH4的稳定性比SiH4的高 D 未知元素具体化 位置化
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呈周期性的变化 本质: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意义: 1、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 2、研究发现新物质 预言新元素,研究新农药,寻找半导体材料、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材料。 3、论证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欲了解更多信息可登陆www.0_100.com.cn/5/21/5/0341.html)
课堂练习 • 1(2010广东理综卷):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丙<丁<戊 B.金属性:甲>丙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C
2、短周期同电子层的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是:H3XO4 < H2YO4 < H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强弱为: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为X、Y、Z C、原子半径大小是:X<Y<Z D、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减弱 D
3、 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A.若 R(OH)n 为强碱,则 W(OH)m 也为强碱 B.若 HnXOm 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B
D 4、下面的推断,错误的是 A.铍作为金属,它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砹是一种有色固体,HAt很不稳定,AgAt是有色难溶于水且感光性很强的固体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和盐酸的白色固体 D.铊(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2010江苏卷)已知A、B、C、D、E是短周期 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 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 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 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 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B.一定条件下,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 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 D.化合物AE与CE古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BC
6、2007-bj-8.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2007-bj-8.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 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 :1 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7、2008-bj-10.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2008-bj-10.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mXa+与nYb-,得m+a=n-b • B.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 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 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
8、2009-bj-7.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8、2009-bj-7.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性:Y>Z • B.氢化物的沸点:X>W • C.离子的还原性:X>W • 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
9.短周期元素X、Y、Z、R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R同主族,Y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一半, X与R的原子序数之和比Z的原子序数大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Y可形成YX2型化合物 B. 离子半径 X > 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Y>Z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X>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