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39 Views
研究生:林炯廷. 美食報導-客家菜. 美食報導-客家菜. 研究動機:我在今年參加的冬令營中,媽媽幫我報名了一個叫做“ 2009 客家菜探訪”的冬令營,為期四天三夜的活動之後,我深深的體會到,客家菜是個多麼好吃的佳餚。客家菜打破了以往的觀念,大多數人認為客家菜只是一個重口味的一道菜,所以大家才會排斥客家菜,不過,透過我這次對於客家菜的報導之後,我相信一定能讓你們大開眼界的。. 美食報導-客家菜. 研究目的: 1. 了解客家菜為何較不受到喜愛 2. 知道客家菜為何會被大多數人排斥 3. 客家菜的歷史. 美食報導-客家菜. 研究問題: 1. 客家菜是什麼
E N D
研究生:林炯廷 美食報導-客家菜
美食報導-客家菜 • 研究動機:我在今年參加的冬令營中,媽媽幫我報名了一個叫做“2009客家菜探訪”的冬令營,為期四天三夜的活動之後,我深深的體會到,客家菜是個多麼好吃的佳餚。客家菜打破了以往的觀念,大多數人認為客家菜只是一個重口味的一道菜,所以大家才會排斥客家菜,不過,透過我這次對於客家菜的報導之後,我相信一定能讓你們大開眼界的。
美食報導-客家菜 • 研究目的: • 1.了解客家菜為何較不受到喜愛 • 2.知道客家菜為何會被大多數人排斥 • 3.客家菜的歷史
美食報導-客家菜 • 研究問題: • 1.客家菜是什麼 • 2.客家菜要如何烹調 • 3.客家菜為何口味都比較重 • 4.客家菜的做法
美食報導-客家菜 • 研究過程: • 1.實際查訪 • 2.確定題目 • 3.列出研究動機、目的與過程 • 4.採集資料 • 5.完成報告
美食報導-客家菜 • 研究結果: • 1.勤儉樸實一直是客家族群給人的印象,也因為過慣了「清貧」的生活而使得許多上了年紀的客家人,除了對小孩的教育費用可以大方支出之外,舉凡日常生活開支,始終抱持著能省則省的原則,可以配鹹冬瓜、鹹魚、鹹菜吃飯,仍不願意把雞鴨鵝豬肉端上桌,除非有客人來;也因此讓許多人將上了年紀的客家人與「猶太人」劃上了等號。
美食報導-客家菜 • 2.由於客家菜注重於鹹、香、肥,所以較不受大眾喜愛,以下列了幾點: • 「鹹」可以說是早期客家菜之標準口味,廣東五鹹魚、鹹鴨蛋為早期客家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鹹菜的發展更具特色,其所表現的是醃製的過程。鹹菜可分為「水鹹菜」和「乾鹹菜」兩種。水顯菜不經曬乾帶有水分,含有一點酸味,可以生吃配飯,入湯口味亦相當獨特,如酸鹹菜、醃高麗菜、酸筍等等。而乾鹹菜中最有名的為大陸惠川,梅州一帶的「梅菜」,樣子乾乾黑黑的,與台灣北部客家人製成的「覆菜」相似,梅菜配肥肉成為有名的梅干扣肉,真的是又鹹又香又肥;而台灣的覆菜則適合煮湯,是個好味道。
美食報導-客家菜 冬瓜封:
美食報導-客家菜 • 「香」在客家菜中獨具特色,主要以青蔥或乾蔥頭爆香為主,有許多菜餚和湯都先以爆香來入味,最常見的客家小吃面帕板一定有此味;在六堆的左堆地區的封肉,更是此為重要過程之一,而客家肉圓也要加入青蔥或紅蔥頭。其他如炒冬粉、炒青菜等,大部份有此爆香的動作,此味在入口之餘香,會使許多離鄉的遊子,永遠懷念那種家鄉味。
美食報導-客家菜 • 客家小炒:
美食報導-客家菜 • 「肥」主要靠豬油香,早期能有豬油拌剩飯再加醬油的美味,可能是現代人難以體會的。在豬油中放些蔭瓜,飯就可以大口大口的吃下,工作的熱量全部靠這醣類和油脂來供應;所謂炒菜不用放肉絲,油放多一點就好吃,也有相似的道理,封肉中的肥白油脂,懂的體會的人,那種入口即化,口後餘香的感覺,實在只能體會不能言傳,但是此等食法已不符合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年紀大的長輩們應淺嚐即可。
美食報導-客家菜 • 梅干扣肉:
美食報導-客家菜 客家傳統的食品中,食物再製品特別重視且發達,多因為先民長期飽受戰禍,必須離鄉背景、長途跋涉,每到一個可拓荒的地方,首先便播種五穀,生活也極為節儉、刻苦,再加上所住地方不靠海,所以並沒有海鮮的料理。且為了因應生鮮食品的困難,加工再製品在客家飲食中幾成了主流,像是…板條、菜包、艾粄、發粄、甜粄。其他例如︰鹹菜、福菜、長年菜、筍乾、菜脯、梅乾菜等…
美食報導-客家菜 • 客家菜是什麼:歷史上經過五次大遷徙的客家人,明末清初開始,閩粵地區的客家人因生存空間困頓,陸續大批移民來台。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今天台灣約有四百萬客家人,佔台灣總人口數的五分之一,他們遍佈全省各地,北部的桃竹苗三縣市,以及高屏地區的六堆,是台灣客家族群的主要聚落區,其中又以苗栗縣的客家人比例最重。 話說唐山過台灣,兩百多年前,客家人比閩南人晚到台灣,來台祖初抵台灣時,靠海邊的平原可耕地已不多,只有居住在山間闢地。由於披荊斬棘墾荒勞動,需要大量體力和熱量,要較多的油脂補充體力,所以食物都較油;因為勞動大量流汗,需要補充電解質,加之處境貧窮,使得佐餐的菜餚要加進很多的鹽,以減少副食的用量,故食物大多比較鹹。又客家人原係中原仕族,在中國歷代戰亂中不斷南遷,卻沒有忘記在極度貧乏的食物中,加上佐料爆香,以促進食慾,維持體力。因此「鹹」、「肥」、「香」是構成傳統客家口味的三大要素。
美食報導-客家菜 • 客家菜要如何烹調:一般而言,客家飲食多以傳統的「鹹、香、肥」三個原則,描述客家人的飲食特色,然而,這樣的特色,或許是非客家人在客家庄作客時,體會到的慶典式飲食場面,至於傳統客家人的家常飲食,反而是非客家人較少碰觸的簡單與素樸風貌,甚至,還有勉強僅可裹腹的程度。近年來,隨著社會生活習慣的改變,客家飲食也與時俱變,客家傳統的家常風味重新受到肯定,一躍而成為週休二日的旅遊寵兒,約略可歸納出幾個特色:保持食物原料的原味、特別擅用香料與沾醬、具有獨特的醬漬食品,最重要的是,每個鄉鎮,甚至村里,都可以找到特屬地方與主廚風味〈或稱之為「有媽媽的味道」〉的客家美食,值得大家一村又一村、一鄉過一鄉,追尋各地客家美食。
美食報導-客家菜 • 一般而言,客家飲食多以傳統的「鹹、香、肥」三個原則,描述客家人的飲食特色,然而,這樣的特色,或許是非客家人在客家庄作客時,體會到的慶典式飲食場面,至於傳統客家人的家常飲食,反而是非客家人較少碰觸的簡單與素樸風貌,甚至,還有勉強僅可裹腹的程度。近年來,隨著社會生活習慣的改變,客家飲食也與時俱變,客家傳統的家常風味重新受到肯定,一躍而成為週休二日的旅遊寵兒,約略可歸納出幾個特色:保持食物原料的原味、特別擅用香料與沾醬、具有獨特的醬漬食品,最重要的是,每個鄉鎮,甚至村里,都可以找到特屬地方與主廚風味〈或稱之為「有媽媽的味道」〉的客家美食,值得大家一村又一村、一鄉過一鄉,追尋各地客家美食。
美食報導-客家菜 客家菜雖然在一般人的眼裡是一道不起眼的菜色,但是只要用心品嘗,你也可以體會到客家菜的美味,以下我提供了幾種客家菜的做法: 1.薑絲大腸: 將豬大腸油脂剝除,翻面(用筷子頂住,一頭將大腸往後推,直到看見另一頭再抽出筷子即可),用鹽、麵粉搓洗2次,以汽水(有汽泡的飲料皆可)搓洗後,再用清水洗淨,放入滾水中煮約5分鐘,撈出後洗淨,用冷水沖涼,切塊備用。 起油鍋,炒香薑絲、辣椒絲,倒入豬大腸,以大火快炒,再放入調味料翻炒數下,起鍋前,倒入適量太白粉水勾芡即可。
美食報導-客家菜 • 2.客家小炒:乾魷魚先用鹽水泡四至五小時到完全變軟- 把泡好的魷魚切成約1公分寛的魷魚絲再用兩至三湯匙米酒醃著備用- 蒜苗切斜段, 辣椒切斜角備用- 熱鍋再放少許油把三層肉絲爆香一分鐘左右再放魷魚絲爆香(魷魚捲起來就可以了)- 然後放紅辣椒快炒一下- 再放醬油...砂糖調味- 最後再下蒜苗段快炒二十秒左右到半熟, 起鍋前再灑些許米酒即可p.s. 炒這個要小心火候, 盡量控制在中大火左右, 下醬油後要小心炒焦
美食報導-客家菜 • 3.高麗菜封:香菇泡軟,去蒂,紅蘿蔔去皮、洗淨,均切末,放入大碗加入豬絞肉及調味料,打入雞蛋攪拌均勻,作成內餡備用。高麗菜剝下葉片洗淨,並分別以刀切成四方形大片,放入滾水川燙變軟,撈出並瀝乾,攤平包入內餡,捲成圓筒狀,置入蒸籠中8~10分鐘,即可食用。備註:高麗菜一定要先燙軟,並且把粗的葉梗修掉,包的時候才不易破損。此道菜可沾食油膏或蠔油,味道更鮮美。
美食報導-客家菜 • 個人感想:很多人在還沒接觸客家菜之前,都認為客家菜是注重於鹹、香、肥,所以都會很排擠客家菜,其實只要認真的去探訪,你會知道,客家菜其實是一到令人食指大動的美食。希望藉由我這次的報導,能讓大家對客家菜的了解更加的充實。我的報告到此完畢,謝謝大家。
參考資料 • 網路資源:1.yahoo奇摩知識+(感謝各位提供者提供的資料,以下就不便列出,敬請見諒) • 書籍類資源:古意寶鑑(古意圖書出版)